产香酵母论文_杜雯,王中伟,孟凡冰,李云成,刘达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香酵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酵母,乙酸乙酯,薄片,烟草,鉴定,果酒,浓缩液。

产香酵母论文文献综述

杜雯,王中伟,孟凡冰,李云成,刘达玉[1](2019)在《酱油酿造用产香酵母的选育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酱油风味是酱油质量的重要指标,酵母菌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酱油中的香气成分形成,对酱油风味有重要贡献。然而,酵母菌在酱油高盐酿造过程中生长缓慢或不能生长,因此选育出高耐受性的菌株对酱油品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酱油酿造用产香酵母的选育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基因组重排和进化工程等技术,并展望了其研究趋势,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11期)

郭林青,朴永革,朱春阳,李河霖,马丹[2](2019)在《烟草产香酵母YG-4的筛选鉴定及香气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从水果表面中筛选出的38株酵母菌株用于烟末发酵,通过感官嗅辨筛选出能够在烟末中产生明显花香韵和甜香韵的一株酵母菌株YG-4,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利用GC-MS针对该菌株发酵得到的发酵液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YG-4菌株初步鉴定为汉逊酵母菌; YG-4发酵液中的酯类、羰基类、酸类、烃类含量有所降低,但是醇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杂环中的1-苯基-3-氨基吡唑也略有增加;特别是,苯甲酸苯乙酯、2-戊烯酸、1-苯基-3-氨基吡唑、苯乙醇香味成分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增进发酵液香味的改善,产生不同于对照组的特征香味.(本文来源于《轻工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匡钰,张洪波,沈福英,李锦红,罗琴[3](2019)在《咖啡果酒产香酵母分离鉴定及遗传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咖啡果酒品质,增加咖啡果酒的典型性,开发出更好的咖啡果酒。从成熟咖啡鲜果和自然发酵的咖啡果皮堆中进行酵母菌分离,以嗅闻法、产气速度和总酯类含量为指标,对分离到的45株酵母进行筛选得到一株产香酵母S23,对S23进行耐受性试验;通过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ITS rDNA系列分析等多相分类学进行菌株鉴定,并对产香菌株S23的遗传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香酵母S23培养液总酯含量为3.85 g/L,具有愉悦的果香;产香酵母S23在糖度15~35°Bx、温度20~35℃下生长良好,S23菌株能耐受pH2.0的酸性条件,SO_2浓度最高可耐受230 mg/L,乙醇浓度最高可耐受14%。多相分类学鉴定产香酵母S23为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S23菌株第1代与第10代菌落特征、显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ITS rDNA基因序列无差异,遗传稳定。产香酵母S23在咖啡果酒开发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张俊杰,尚益民,彭姗姗,范雨晴,魏贺坤[4](2019)在《产香酵母的筛选及其苹果酒发酵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分离自赤霞珠葡萄酿酒不同时期发酵液中的酵母菌中筛选产香菌株,并对其苹果酒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感官评定初筛,获得7株产香较优的酵母菌,并对其进行耐酒精、耐SO_2和耐盐性能分析,其中菌株B_2-13具有较好的发酵性能,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B_2-13为葡萄酒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菌株B_2-13发酵苹果酒酒精度为4.2%vol~5.5%vol,糖度为2.6~44 g/L,共鉴定出32种香气成分,主要有酯类(6种)、醛酮类(4种)、醇类(6种)、酸类(8种)等,其中异戊醇、苯乙醇含量最高,分别为0.36 mg/m L和0.16 mg/m L,另外还有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特有香气物质3-羟基-2-丁酮(0.16 mg/mL)。菌株B_2-13是一株具有较好的苹果酒发酵和产香性能的酵母菌株,有良好的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08期)

李晨[5](2019)在《一株产香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香条件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酯酵母又称为生香酵母,是一类能够合成具有芳香性气味有机物的酵母,特别是产生乙酸乙酯,在调味品、功能饮料、酿造等领域应用广泛。本研究旨在筛选、鉴定一株产酯能力强的产香酵母,并优化产酯条件。本研究以感官评价为指标对9株酵母进行初筛,以产总酯量为评价指标对初筛得到的酵母进行复筛,获得产香能力最强的酵母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遗传特性鉴定筛选所得的酵母;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优化设计优化产酯条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感官评价、产酯总量的两级筛选,获得一株产香能力较强的酵母(编号:Y-213),采用皂化滴定法测得Y-213酵母初始产总酯量为1.25g/L。通过形态学和镜检观察,Y-213酵母菌落大而厚,隆起,边缘整齐,外观较稠、不透明,呈乳白色,Y-213酵母细胞呈卵圆形或圆形,多边出芽。2、通过糖发酵实验、产类淀粉化合物实验、脲酶实验、硝酸盐还原实验鉴定Y-213酵母,该酵母可以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不能产类淀粉化合物,不能产脲酶用于分解尿素,不能还原硝酸盐。碳源同化实验结果显示,Y-213酵母不能利用乳糖发酵,可以发酵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其中最佳碳源为蔗糖。氮源同化实验结果显示,Y-213酵母不能利用硝酸盐、铵盐,可以利用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其中最佳氮源为酵母膏。耐受性实验结果显示,Y-213酵母最适初始生长pH为6,最适生长温度为34℃,Y-213酵母对乙醇、乙酸、NaCl的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9%、0.4%、10%。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Y-213酵母26S rDNA测序,对照Y-213酵母系统发育树,确认Y-213酵母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3、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碳源浓度、氮源浓度、乙醇添加量、乙酸添加量、温度、时间等六大因素对Y-213酵母产酯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蔗糖浓度为3%,最佳酵母膏浓度为5%,最佳乙醇添加量为2%,最佳乙酸添加量为0.2%,最佳培养时间为96h,最佳培养温度为32.5℃。4、应用响应面设计,选择氮源浓度、乙酸添加量、温度、时间四因素优化Y-213酵母产酯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培养温度为32.1℃,最佳培养时间为158h,最佳培养乙酸添加量为0.23%,最佳培养酵母膏添加量为4.30%。优化后Y-213酵母产总酯可达2.32g/L,为优化前总酯浓度的1.86倍。GC-MS检测Y-213酵母发酵产物显示乙酸乙酯为主要挥发性物质,占比54.60%。(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期刊2019-06-01)

许春平,孟丹丹,王充,姜宇,马扩彦[6](2019)在《利用产香酵母发酵改善烟草薄片浓缩液品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烟草薄片的品质,利用产香酵母对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工艺中的浓缩液进行发酵处理,研究了产香酵母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浓缩液内几种常规成分和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酵母发酵时间和接种量对浓缩液内氨基酸、还原糖、总糖含量均有显着影响,且发酵时间对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大于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浓缩液接种质量分数1%的产香酵母发酵12 h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达到最低;②浓缩液经产香酵母发酵可增加浓缩液内香味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最优处理条件是接种质量分数1.0%的产香酵母,发酵78 h,浓缩液含有香味成分最多53种,总含量最高为1 061.69μg/mL;③接种质量分数1.0%产香酵母,发酵36 h的浓缩液的香味成分含量为842.86μg/mL,酮类香味物质含量高达182.86μg/mL,定义为酮香型浓缩液,而发酵48 h的浓缩液的香味成分总含量为847.29μg/mL,酸类物质含量最高为460.74μg/mL,将其定义为酸香型浓缩液,这两种生产工艺最有利于在薄片生产中应用。(本文来源于《香料香精化妆品》期刊2019年01期)

胡志忠,姜宇,龙章德,刘鸿,邹克兴[7](2018)在《利用产香酵母发酵技术改善烟叶品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州兴义复烤中部烟叶为研究对象,利用产香酵母对其进行固态发酵,研究含水率、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然后测定优化前后发酵条件下烟叶的香气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1)各因素对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显着性由大到小为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烟叶含水率,最佳发酵工艺为烟叶含水率30%,接种量5mL,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2d,此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最高为8.45%;(2)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烟叶新增多种重要致香物质,如糠醇、金合欢醇、β-环柠檬醛等,并且新植二烯含量较对照增加了78.07μg/g。(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8年11期)

王伟,俞志敏,侯英敏,堵国成,李宪臻[8](2018)在《产香酵母Pichia myanmarensis LX15的分离纯化及对精酿啤酒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适应精酿啤酒对个性化风味的需求,能产生特定风味化合物的产香酵母成为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从精酿啤酒原液中分离到1株产香酵母LX15菌,该菌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多极芽殖生长;LX15菌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培养7~10 d不形成假菌丝,在酵母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3 d能够形成子囊孢子。经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确认该生香酵母为Pichia myanmarensis菌中的一个菌株,所产主要风味化合物包括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和辛酸乙酯。当LX15菌与啤酒酵母C1菌共发酵时,能够产生协同效应,提高酯类化合物和高级醇类的含量,并与LX15菌的接种比例正相关,但并不影响啤酒酿造的整体发酵速率和发酵能力。因此,LX15菌是一株适于提高精酿啤酒风味的产香酵母菌。(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王充[9](2018)在《热醇化和产香酵母发酵对烟草薄片浓缩液品质的影响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造纸法烟草薄片的原理是将卷烟生产过程废弃物(烟梗、烟末)及部分低档次烟叶经过萃取、打浆、浓缩、涂布、抄造等方法处理后,制备烟草薄片。目前烟草薄片在燃吸时存在刺激性强、余味差、香气量不足等质量缺陷。基于上述问题,为了合理调节造纸法烟草薄片中化学成分,提升烟草薄片的品质。本课题将利用美拉德反应、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产香酵母发酵,研究烟草薄片浓缩液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热醇化和产香酵母发酵对造纸法烟草薄片的浓缩液内在质量的影响,改善浓缩液的化学成分,使制备的烟草薄片可用性、配比性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微生物发酵和Maillard反应在烟草薄片的生产中应用提供技术依据,改善烟草薄片的制备工艺。试验中获得以下结论:(1)研究热醇化温度和时间对浓缩液香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50℃处理,时间控制为72h时,糖碱比为8.62,浓缩液的香味成分为35种,含量最高为554.48μg/mL;(2)进行70℃处理,时间为48h时,糖碱比为8.42,浓缩液的香味成分种类为44种,但含量最多为891.79μg/m L;(3)进行90℃处理时,时间为72h时,糖碱比为5.63,浓缩液的香味成分种类为44种,含量也是最多,为430.25μg/mL。(4)浓缩液进行加热处理,浓缩液的香味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增加最优热醇化条件是70℃处理48小时,能够显着提升浓缩液的香味成分种类和含量,提升浓缩液的品质。(2)研究70℃热醇化条件下,热醇化处理浓缩液不同时间(24 h、48 h、72 h))对烟草薄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浓缩液热醇化处理对制备的烟草薄片的厚度、伸长量、抗张力和抗张强度等物理性能无显着性影响。(2)随着浓缩液热醇化时间的增加,烟草薄片中还原糖、氨基酸的含量下降,热醇化48 h时还原糖含量最低,热醇化72 h时氨基酸含量最低。(3)GC/MS结果表明热醇化72 h浓缩液制备的单料烟的香味物质含量和种类最多,评吸试验表明热醇化72 h浓缩液制备的单料烟的效果最好。(3)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研究分析造纸法烟草薄片浓缩液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并利用其自身的微生物发酵,结果表明:(1)造纸法烟草薄片的浓缩液内真菌18SrDNA获得有效序列420638个,共形成548个OTU,细菌16SrDNA获得有效序列98827个,共形成5295个OTU,造纸法烟草薄片浓缩液内的真菌含量高于细菌,真菌类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低于细菌;(2)浓缩液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中主要是真菌类群(80.98%),含有少量细菌类群(19.02%),真菌类群中的优势菌属为酿酒酵母属(Kazachstania)、假丝酵母属(Candida)和Ogataea,细菌类群优势菌属为主要包括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Aeribacillus。(3)浓缩液内部微生物进行30°C发酵72h,对烟支加香,可以改善提升卷烟的香气量和舒适度。(4)研究产香酵母缩液发酵处理,对浓缩液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酵母发酵对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大于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浓缩液接种1%的产香酵母发酵12h时还原糖和总糖达到最低;(2)浓缩液经产香酵母发酵可增加浓缩液内香味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最优处理条件是接种1.0%的产香酵母,发酵78 h,浓缩液含有香味成分53种,总含量最高为1061.69μg/ml;(3)从浓缩液的成分上看,接种1.0%产香酵母,发酵36h的浓缩液的香味成分含量为842.86μg/ml,酮类香味物质含量高为182.86μg/ml,定义为酮香型浓缩液,发酵48h的浓缩液的香味成分含量为847.29μg/ml,酸类物质含量高为460.74μg/ml,将其定义为酸香型浓缩液,这两种生产工艺最有利于在生产中应用。另外,浓缩液经产香酵母发酵后,再进行70℃热醇化,不利于香味成分的累积和稳定。(本文来源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期刊2018-06-01)

黄慧芬[10](2018)在《米香型白酒酿造产香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酯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米香型白酒作为白酒传统四大香型之一,不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但其不足之处在于香气单薄,后味不足。据研究报道,产香酵母具有独特的产酯规律,可以用传统发酵食品增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白酒、黄酒、果酒中。为适应不同香型白酒的风格特点使用的产香酵母也有所不同。目前针对米香型白酒风味改善的产香酵母研究稀缺。本研究以苹果、葡萄、甜酒酿、酒曲、老面、泡菜为原料,从中分离筛选产香能力强,产香独特,发酵性能好的优质产香酵母。将其应用于米香型白酒酿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感官指标与风味物质含量,旨在得到对米香型白酒增香效果最好的酵母菌株,并对其进行生长特性及产酯规律分析。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以苹果、葡萄、甜酒酿、酒曲、老面、泡菜为原料,通过嗅闻分析、香气分类、香气强度测定、总酯含量测定、48 h内发酵启动情况,分别筛选得到20株产香酵母。经2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20株产香酵母分别为6株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1 株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opuntiae);3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8株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2株克鲁维毕赤氏酵母(Pichia kudriazevii)。(2)将20株产香酵母以及安琪产香酵母粉分别与纯种根霉曲混合制得新型产香酒曲,以产酒酒曲为对照,分别对酒曲进行外观分析、试饭试验以及测定酒曲糖化力与发酵力。结果显示酒曲不产孢子,没有酸臭味,结块紧,曲香独特,糖化力均达到800 U以上,但发酵力较弱,酿造白酒过程需与产酒酒曲1:1进行混合酿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米香型白酒感官评价及风味物质含量等16个指标,计算每个样品的综合数值,其中对照样品综合数值为0.906,产香酒曲中仅HF13-4综合数值高于对照样品,其综合数值为1.908。进一步对综合数值与感官评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数值与感官评分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确定产香酵母HF13-4可提高米香型白酒风味。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添加HF13-4产香酒曲后,酯类物质、β-苯乙醇含量增大,部分醇类物质含量有所下降,成品酒香气强度增大的同时保留了米香型白酒特有的米香味,且口感更加醇甜。综上,确定菌株HF13-4(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对米香型白酒风味改善具有显着成效(P<0.05)。(3)分析研究HF13-4生长特性、产酯规律,确定HF13-4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5.5;乙醇耐受性表现为中等水平,耐受浓度为8%。最适产酯培养基为米曲汁培养基,最适培养方式为厌氧培养,酵母添加量以1.2%为宜,最适产酯温度为32℃,最适产酯pH为5.5。产香酵母与酿酒酵母复合发酵以添加产香酵母HF13-4发酵后第2天加入酿酒酵母增香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产香酵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从水果表面中筛选出的38株酵母菌株用于烟末发酵,通过感官嗅辨筛选出能够在烟末中产生明显花香韵和甜香韵的一株酵母菌株YG-4,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利用GC-MS针对该菌株发酵得到的发酵液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YG-4菌株初步鉴定为汉逊酵母菌; YG-4发酵液中的酯类、羰基类、酸类、烃类含量有所降低,但是醇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杂环中的1-苯基-3-氨基吡唑也略有增加;特别是,苯甲酸苯乙酯、2-戊烯酸、1-苯基-3-氨基吡唑、苯乙醇香味成分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增进发酵液香味的改善,产生不同于对照组的特征香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香酵母论文参考文献

[1].杜雯,王中伟,孟凡冰,李云成,刘达玉.酱油酿造用产香酵母的选育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9

[2].郭林青,朴永革,朱春阳,李河霖,马丹.烟草产香酵母YG-4的筛选鉴定及香气成分分析[J].轻工学报.2019

[3].匡钰,张洪波,沈福英,李锦红,罗琴.咖啡果酒产香酵母分离鉴定及遗传稳定性评价[J].食品科技.2019

[4].张俊杰,尚益民,彭姗姗,范雨晴,魏贺坤.产香酵母的筛选及其苹果酒发酵特性[J].中国酿造.2019

[5].李晨.一株产香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香条件的优化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9

[6].许春平,孟丹丹,王充,姜宇,马扩彦.利用产香酵母发酵改善烟草薄片浓缩液品质的研究[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9

[7].胡志忠,姜宇,龙章德,刘鸿,邹克兴.利用产香酵母发酵技术改善烟叶品质[J].食品与机械.2018

[8].王伟,俞志敏,侯英敏,堵国成,李宪臻.产香酵母PichiamyanmarensisLX15的分离纯化及对精酿啤酒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J].微生物学杂志.2018

[9].王充.热醇化和产香酵母发酵对烟草薄片浓缩液品质的影响及应用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8

[10].黄慧芬.米香型白酒酿造产香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酯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菌株YDJ05基于26SrDNAD1/D2序列及Nei...产香酵母碳源利用及发酵产香特性...2.1葡萄样品种的菌落图Figur...产香酵母Y1在PDA体系下的挥发性...产香酵母Y1在模拟肉体系下的挥...产香酵母碳源利用及发酵产香特性...

标签:;  ;  ;  ;  ;  ;  ;  

产香酵母论文_杜雯,王中伟,孟凡冰,李云成,刘达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