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郭鑫

河南省中医院儿童脑病康复科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研究对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症进行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推拿、功能训练、理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针灸结合推拿、功能训练、理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相应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患儿采用针灸治疗结合功能训练、推拿、理疗的方法,能够提高患儿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症;针灸治疗;临床疗效

本院自2012年以来,开始对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患儿采用针灸结合推拿、功能训练、理疗等疗法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患儿,本研究纳入的为急性期后的恢复期、后遗症期和急性期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的患儿。排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和全身极度衰竭者。后遗症的表现主要有面瘫、语言障碍、神志变化、肌张力改变、肢体瘫痪及综合能力差,临床上可同时出现其中1项、2项甚至多项体征。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6个月-13岁,平均5.4岁,病程8天-6个月,平均2.5个月;病情情况:轻度10例,中度21例,重度9例。其中3例合并癫痫,2例合并精神异常。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5个月-12岁,平均6.2岁,病程7天-7个月,平均2.3个月;病情情况:轻度12例,中度19例,重度9例。其中2例合并癫痫,3例合并精神异常。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情程度

(1)重度:失语、神志不清及综合能力差。出现以上3项中的1-2项且发生肢体瘫痪,肌力0度。(2)中度:语言不利、产生朦胧神志及综合能力较差,出现以上3项中的1-2项且发生肢体瘫痪,肌力为Ⅰ-Ⅱ级。(2)轻度:语言、神志及综合能力都正常。仅1侧肢体或单上、下肢瘫痪或双上、下肢瘫痪,肌力达到Ⅱ级以上[1]。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推拿、功能训练、理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针灸结合推拿、功能训练、理疗治疗,具体方法为:主要采用体针,与头皮针相配合,体针所取穴位主要有手足阳明经穴位和醒脑开窍的穴位[2]。根据《中国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中的有关规定对头皮针进行选穴,选取患侧肢体对侧的头皮治疗线。中枢性面瘫所取穴位为颊车、迎香和地仓、印堂、阳白、颧髎、翳风。语言障碍所取穴位为语言2、3区、颞前线和廉泉、哑门、风池、风府。神志改变所取穴位为人中、印堂和四神聪。智力障碍所取穴位为四神聪、神庭、通里和百会。情感异常所取穴位为内关、额中线、四神聪、百会。患侧肢体瘫痪所取穴位为三阴交、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梁丘、髀关、解溪、伏兔、阳陵泉、悬钟和太冲。所用头皮针为1寸毫针,经皮下进针至帽状腱膜下。若患儿囟门未闭,需避开囟门所在部位。头皮针留针1h/次,1次/日,1个疗程为23次,每个疗程间休息7天。体针取5-10穴/次,使用1-1.5寸毫针,将针捻转送入。留针30min/次,1次/日,1个疗程为23次,每个疗程间休息7天,疗效在3个疗程后进行观察。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面瘫、语言、神志、肌张力和包括反应、理解及情感表达在内的综合能力进行观察比较,并对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

1.5疗效观察

面瘫、语言、神志、肌张力和综合能力均基本与正常人一样,恢复肢体功能至正常水平,肌力达到Ⅱ级为基本痊愈。5项指标中正常的有4项,其中1项有显著进步但还较正常人差或基本恢复了正常肢体功能,肌力达Ⅳ级为显效。5项指标中正常的有3项,其中2项有一定的进步,或肢体功能有所进步,肌力提高Ⅰ-Ⅱ级为进步。5项指标和肢体功能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为无效[3]。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n,%)

由表1可知,观察组40例患儿中,基本痊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患儿中,基本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7.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合并癫痫的3例患儿在治疗后2例得到改善;2例精神异常的患儿在治疗后1例得到改善。对照组合并癫痫的2例患儿在治疗后1例得到改善;精神异常的3例患儿在治疗后均未得到显著改善。

3讨论

采用针灸结合推拿、功能训练、理疗等疗法综合康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症,通过针灸治疗刺激患儿大脑功能恢复,减少肌肉痉挛,从而促使肢体和其他功能障碍的恢复。在治疗中选用相应体针与头皮相应的治疗线、穴位相配合,能够激发人体经气,醒脑开窍,通经活络,强筋壮骨,促进患儿神志、语言、肢体等方面功能障碍的早日恢复[4]。因此,在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时进行针灸治疗与推拿及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迎红.脑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综合康复治疗[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2):39-40.

[2]谭娟.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4):81-82.

[3]杨小利,殷亚楠,孟凡超,等.小儿病毒性脑炎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54-55.

[4]郭相君.小儿病毒性脑炎2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33.

标签:;  ;  ;  

针灸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