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2016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将"推广街区制"提上工作议程,以期能够缓解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现状。为指导制定相关政策并使之能够契合我国国情,首先对国内外街区形态的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发现国内外街区形态演变都表现为螺旋式的前进历程,"开放式、小街区、密路网"是当下最受认可的城市建设形态,但我国城市中目前仍普遍存在"单位大院"和"封闭小区"两种形式的大街区;然后结合国际上的街区尺度经验值,对比我国的街区尺度的现状,探讨了街区尺度的适宜区间;最后,指出我国街区制的推广应以"开放式、小街区、密路网"为标准,在参照国外适宜街区尺度区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对现有的大街区进行改造。
论文目录
1 研究背景  1.1 城市交通日益拥堵    1.1.1 城市人口数量剧增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1.1.2 私人汽车拥有量激增使得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1.1.3 传统的封闭式街区对城市路网连通性影响消极  1.2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广街区制”2 “街区制”的概念界定3 国内外街区形态演变历程  3.1 国外街区形态演变历程    3.1.1 19世纪-20世纪30年代:强调功能分区,效率导向下的小尺度街区失落    3.1.2 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发现活力丧失,问题出现后的街区规划反思    3.1.3 20世纪80年代至今:注重混合开放,新城市主义下的小尺度街区回归  3.2 国内街区形态演变历程4 街区尺度的适宜区间  4.1 国际上的街区尺度经验值  4.2 我国街区尺度的现状  4.3 我国街区尺度的改良5 结论与展望  5.1 应以“开放式、小街区、密路网”的建设理念引领街区制的推广工作  5.2 应参照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确定适宜的街区尺度区间  5.3 应考虑到街区尺度度量方法对不规则街区的适应性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方彬,葛幼松
关键词: 交通拥堵,街区制,发展历程,街区形态,街区尺度
来源: 城市发展研究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分类号: TU984.114
页码: 34-40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85K
下载量: 654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交通拥堵论文;  街区制论文;  发展历程论文;  街区形态论文;  街区尺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