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论——全球化与多元化时代中国学校道德教育取向探索

品格教育论——全球化与多元化时代中国学校道德教育取向探索

丁锦宏[1]2003年在《品格教育论》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全球化时代,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pluralism and relativism)直接导致的后果可能是“价值虚无”。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去道德化的教育”现象,暗藏的是现代学校道德教育深刻的合法性危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出现的品格教育运动的复兴,表明学校道德教育在经过了对,“灌输”和“美德袋”等权威主义教育模式批判之后,基于对多元价值的认同与相对价值的肯定,“无价值”的教育成了“无道德”的教育。价值澄清和认知推理不但没有真正解决学校道德教育“弱效”问题,甚至还出现了“负效”现象。回到以核心价值为内容的品格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克服多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在道德教育方面真正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积极尝试与努力。 论文对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实质,及其可能对中国学校道德教育未来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透过道德教育哲学、语义学、逻辑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考察,论文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品质(品格);受教育者的品格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子系统组成的“态度”动力系统;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围绕“立身”、“处世”、“行事”叁个维度,体现“尊重—责任”关系(生命个体对自己、他人、社会、自然等)价值观,既是受教育者核心品格,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应该追求的教育目标。

唐本钰[2]2010年在《学校教育中的道德价值生成》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社会变迁、文化多元、人类面临多方面生存困境的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的合法性与实效性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道德价值是整个道德体系的合法性基础,学校道德教育的合法性根据却不仅在于道德的合法性,而且在于学校道德教育如何看待和对待道德价值。判断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也是以其合法性为根据的,所谓实效性是合法的实效性,体现教育活动实现道德教育正当目标的程度,归根到底还是学校教育对实现道德价值的贡献。因此,思考学校道德教育合法性和实效性问题不能绕开道德价值这个关键要素。传统道德价值研究更多地关注道德价值的内容、结构和静态特征,而对其生成性特征重视不足;传统学校道德教育更注重现成道德价值的内化,而忽视道德价值发生、转化和升华机制的培育。因此人们对道德价值的态度和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待于深入反思。鉴于此,本研究将着重探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学校道德教育应如何看待和对待道德价值?二是学校道德教育应选择什么价值取向?深入思考这两个问题对于增强学校道德教育的合法性信念、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既具有紧迫性也具有长远意义。通过对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处境和理论支持需要的分析,确立如下具体研究目的:1.确立道德价值生成论,激发道德价值生成研究与实践的自觉性。2.探索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确证道德价值生成论取向的学校道德教育之必要性。3.分析学校教育中道德价值生成的因素和条件,初步确立学校教育中道德价值生成的目标和策略,为建构道德价值生成论取向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模式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针对以上研究目的,以系统论方法和发生学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以及教育哲学、系统哲学、价值哲学等学科领域选取文献素材,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与综合,交替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展开理论探索。研究以道德价值的生成性特征为切入点,反思传统道德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缺陷,为确立新的学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进行理论探索。全文按如下逻辑顺序逐层展开:首先,确立道德价值生成论,以此作为逻辑演绎的起点。通过文献分析和综合,区分道德价值的表现形态、反映形态和规范形态,分析道德价值发生、转化和升华的逻辑路径,阐述道德价值生成的基础和条件。道德价值生成论的基本观点是:道德价值因应人的类存在需求而生成,道德体系因道德价值的生成性而具有开放性;道德价值的表现形态、反映形态、规范形态统一于主体的类存在;道德价值生成即道德价值的发生、转化与升华的过程和结果,由于道德价值的转化与升华需要主体对现成道德价值的认识和践行,因此道德价值的发现、内化和实现也是道德价值生成的重要环节(见第一章)。其次,确证学校教育在道德价值生成中无以取代的地位及其道德价值生成使命。在人的整个价值体系中,道德价值具有优先性。道德价值的优先性表现为道德价值对功利性价值的超越、对人的价值行为的事前选择和事后评价功能。道德价值的优先性是自觉的优先性,而非自发的优先性,因此对道德价值优先性的发现和实现需要教育引导。学校教育是自觉完善道德体系的事业,因而肩负道德价值生成的使命。学校道德教育要充分履行其使命,就要认识和发挥其优势,克服其局限,为道德价值生成创造必要的条件(见第二章)。第叁,通过对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应然追问检讨传统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局限性,论证确立新的学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必要性。非道德价值取向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价值现成论取向的道德教育对道德教育的追问是不充分的,而学校道德教育在道德价值生成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必须追问道德教育之所由与所应当。通过追问以确证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目标,寻获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见第叁章)。第四,分析学校教育中道德价值个体生成的影响因素,勾勒学校教育中道德价值生成的因果关联。道德价值个体生成的主体性因素主要包括主体的认知能力、类主体意识、乐道精神和终极价值意识等;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道德压力、社会支持体系、主流道德文化及亚文化与外来文化等;过程性因素主要包括文化濡化、生活体验、人际交往与事业实践等。学校教育要促进道德价值生成就需要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见第四章)。最后,论证学校教育中道德价值生成的基本任务、策略和评价方向,作为对道德价值生成论取向的学校道德教育的整体设想,也是本课题理论思考的实践落脚点。完善主体的道德价值体系和培养主体的道德价值生成机制,以及构建稳定、成熟的道德价值生成环境和外部强化机制应该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也应作为确定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策略和评价方向的重要根据(见第五章)。通过文献分析和逻辑推理,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道德价值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学校教育中的道德价值内化只是道德价值生成的一个环节。2.只有道德价值生成论取向的学校道德教育既立基于人的存在需要又强调信仰的引领,既关心人的当下存在又关怀存在的终极意义,因而能够充分履行学校道德教育的使命。

胡咚[3]2015年在《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价值多元的现代化社会中,以何种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解决现代人生问题、发展人生,过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成为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重要论题。以此为缘由,研究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作为选题。“人生价值观教育”是研究的核心概念。我们将“人生价值观”理解为引导、评价人生的价值观。进而,将“人生价值观教育”理解为培养正确价值观以引导人生发展的教育,其本质在于培养人的价值主体能力和培养人的价值观,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创新”是研究的主线。人生价值观教育创新的两个出发点为理论的应然要求与现实情况的实然要求。为此,第一章从理论上对人生价值观教育进行了审视,主要是突出了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理论分析。第二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基础,以把握创新的现实基础与要求。主要分析了时代环境、教育对象特点,并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最终得出创新的核心问题指向。以解决创新问题为引导,第叁章分析了古今中外有关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理论,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教育”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四、五、六章研究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如何创新的问题。研究认为,社会发展的价值要求与个体发展的价值需求是人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基本矛盾的反映。围绕主要矛盾,首先在第四章提出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调适的研究。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践行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作为目标调适的定位。这既体现了社会价值主导与个体价值需求的统一,遵循了教育的基本规律,与教育总目标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要求相一致,同时还突出了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目标预设的特殊性。以目标调适为引领,第五章研究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理念更新,分析探讨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社会适应性与个体适应性的同构、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认知与践行相互促进的人生价值观教育理念;第六章研究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课程、实践、文化和网络途径的优化。这一部分“教育”创新的研究既有教育基本规律和主导内容的坚持,又有新发展,既是教育理论的研究,也是教育实践的探讨,从而达到了继承发展以“创新”的研究目的。同时,前叁章的理论指导和借鉴的研究在第四、五、六章中得到了运用和贯穿,共同构成了整个“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研究”。最后,结语对研究的重要结论进行了总体概括,并进一步提出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立足现代价值问题、诉求价值素质提升、指向精神生活优化。

郝婧[4]2016年在《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品格教育历史悠久,从殖民时期至20世纪初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0世纪20~80年代,受文化相对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个人主义思潮、道德认知理论和澄清价值理论的不断冲击,加上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撼动,品格教育一度衰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回归、严重的社会道德危机以及认知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暴露出来的弱点等原因,品格教育重新受到重视。在经历了不同时期起起落落的曲折过程之后,品格教育最终强势占据了当今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位置,并确立了与传统品格教育相区别的“新品格教育”理念。从衰落到复兴,其背后蕴藏的复杂原因值得所有后发国家予以高度重视和警醒。新品格教育运动在美国影响深远,到20世纪90年代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运动。如今,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品格教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道德教育运动,形成了具有现代特色的学校道德教育理论和模式,被认为是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托马斯·里克纳博士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育系教授,着名道德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新品格教育运动主要领导者之一,被誉为“新品格教育之父”。40多年以来,里克纳从儿童发展心理学逐步转向品格教育。从年轻时追随皮亚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到后来逐步构建起了自己的品格教育思想体系。他对品格和品格教育下的定义,确立的品格教育基本原则和评估标准,以及针对学校、家庭、社区品格教育提出的各种措施等,成为美国新品格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价值观和品格教育全方位方案”即学校品格教育的12种综合策略,是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且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实践模式。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在内容上,重视传统美德的价值,确立了尊重与责任作为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在方法上,主张道德主体内在的自觉与外在控制的统一,即反省式灌输,强调教育者的权威和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主张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品格教育,在学校中和课堂上创建民主的道德氛围;在途径上,倡导全方位的品格教育,提出创建品格学校、品格家庭和品格社区等。这些都体现了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从中也可以看出里克纳倡导的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的不同。论文以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为背景,首先对品格和品格教育进行了概念辨析,论述了品格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并从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对品格教育进行了整体概括,总结了新品格教育的主要特点。品格教育是教授美德和核心道德价值、培养德性的有意识的道德教育活动,主要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进行,通过讲授、训诫、榜样、灌输、奖惩等方式向青少年传递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品格。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回归后的品格教育是传统品格教育在全球化和现代性背景下的发展和创新,是一种综合了多种现代道德教育方法并不断实现自身完善的新模式。新品格教育认为,存在着一些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有助于人们走向成功和生活幸福的价值观和美德。所有这些观念都需要传授给青少年,但传授的方法不再仅仅是单一的灌输,而是更加注重在道德实践中去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格习惯。新品格教育还吸收、借鉴了认知发展理论的阶段法和讨论法以及价值澄清理论中的许多积极因素,因而,它不同于旧式的品格教育。它不是传统品格教育的简单复归,而是适应美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美国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在道德教育领域的一种新的超越和创造。论文的主题是托马斯·里克纳及其品格教育思想。因此,从第二章到第四章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里克纳本人及其主要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就,对里克纳撰写的10部专着和有代表性的8篇文章做了简要的介绍。第叁章探讨了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论述了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杜威、皮亚杰、埃里克森、柯尔伯格等学者和他们的理论对里克纳的影响,以及宗教带来的影响。第四章主要论述了里克纳的品格定义,核心价值理念以及实践策略。通过对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研究,可以充分了解品格教育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内容的分析研究,可以深刻理解新品格教育的本质,以及当今品格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里克纳提出的品格教育实践模式的分析研究,可以借鉴和学习许多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有助于提升我国道德教育实践的效果。最后一章主要是对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进行整体评价,概括了它的主要特点与不足之处。在论述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时,主要是从学校职能转变、教师行动研究和学校、家庭、社区叁位一体道德共建等叁方面展开论述。

余维武[5]2007年在《冲突与和谐》文中指出论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为应对价值观多元带来的道德困境而产生的各种具有代表性的道德教育理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论文首先指出,在政教分离、信仰自由的西方民主社会中,面对文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情势,任何一种合理的道德教育理论,首先都面临着证明自己合法性的问题,即“教谁人的道德”,“何人之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决定着各种道德教育理论对“道德是什么”的见解。在此分析基础之上,论文将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在文化与价值观多元化时代作出的对策分为叁种应对路径:相对主义的应对路径、普遍主义的应对路径以及试图超越相对主义与普遍主义二元对立的应对路径,并对之进行了评析。论文认为,当代价值观多元社会依然具有达成道德共识的可能,这种可能,建立在不同文化群体与个人交往的需要,人类作为一个“类主体”所具有共同本性,人的社会性存在的需要以及解决当代共同道德问题的需要之上。在当代价值观多元化社会,应该首先在尊重人类普遍尊严和权利的基础之上,去关注对个人美德的追求与人际之间的关怀。其次,论文认为,人生来是一种道德存在物,但是,与价值观一元化的传统社会相比较,在文化与价值观多元化的西方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着许多新的道德生存的困境,一种合理的道德教育理论也应该对此作出应对。论文在分析人们所面临的道德境遇的基础之上,评析了叁种不同应对路径提出的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合理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应培养青少年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决断能力、建构相对一致的价值观格局以及宽容精神和对话能力,以应对价值观多元社会中的道德生存问题。论文最后在对西方叁种道德教育应对路径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反思了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儒家道德教育的传统与革命道德教育教育的传统)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合法性问题,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建构一个建立在尊重个人的道德权利的道德概念,通过培育在变化了的社会生活中得到认可的优良道德和通过商谈对话而达成的道德共识来确定道德内容,以及通过区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来进行不同领域的道德教育:公德要求,私德提倡。

陈海青[6]2012年在《德性视域下的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在人的成长过程铸就一种品格,让行动者在活动中自主选择,它起于行为,稳定于习惯,伴随着情感,依托理智,内化为品格,升华于信念,体现于理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叁层次”的中间层次,“德性品格养成”在行使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指导着“自然人”行动规范的内化培养,又为达成最后的政治价值认同要求而不断打造相应的“社会人”。而使人的行动符合规范,是社会化的起码要求。当今时代,多元价值观主导下的文化掌控全球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中国在各个领域面对多样化文化和多元价值的挑战,其中品格教育问题就是一个日益严重且需要直接面对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为此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向之一就是如何在多样性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现实境遇下,通过对伦理现代性问题的正确处理,在社会现实中创造出统一上述内在矛盾的新型教育范式。而在现代道德教育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力图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行者,美国面对当代全球社会的道德危机困境,在西方伦理学界反思所得的现代德性伦理学运动基础上,于20世纪末期开始了以德性伦理学为伦理哲学基础的道德教育模式——品格教育的复兴探索。本文从德性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拟深入探讨美国传统品格教育在新时期复兴的深刻社会根源和核心规律,在哲学思考的基础上构思多样化文化和多元价值社会中的道德教育新范式的理论性思路,希望能对中国的现实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借鉴。本文主体部分由四章正文构成。引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等,并对德性、品格及品格教育等相关概念进行解读。第一章:“品格教育的哲学范式:德性伦理”。从德性伦理的视角出发,探究德性是否可教、是否需教和如何基于品格教育的维度进行施教等问题。第二章:“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德性伦理诉求”。分别探究美国品格教育的德性伦理渊源和近现代品格教育对德性伦理的追寻,同时在对近现代品格教育没落进行德性反思后考察当代品格教育的德性伦理基础,从而明确当代品格教育回归的现代价值。第叁章:“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德性实践方略”。从美国道德教育遭遇的现代伦理困境出发,从品格教育运动的核心德目构建、道德社群构建和社会保障构建叁个维度解构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核心范畴,从德性伦理的角度考察当代品格教育运动的发生、发展及变迁。第四章:“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德性启迪”。基于前几章对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反思当前多样化文化社会中核心德性共识构建和德性教育路径构建的应然性与必然性。同时呼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结语主要是对前面内容作概述性总结和补充说明,并指出本论文需要商榷之处。结合当前现状,将研究的意义向纵深处提升。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比较独到。作为现代道德教育构想大多借鉴西方的理论资源,却又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和叁千年的道德教育史的泱泱大国,如何引“他山之石”,为我所“攻玉”,从容应对多样化文化,实现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有必要深入研究并借鉴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先进之处。

郭良春[7]2006年在《品格教育与学校道德课程建设》文中认为品格教育运动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思潮,它强烈呼吁,学校道德教育不能放弃价值引导的作用,应当以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品格为目标,以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强调受教育者对各个德目的理解和践行。这场运动在举国上下引起了广泛的认同和参与,并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借鉴当今国外的道德教育思潮,反思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开拓学校道德教育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价值观作为品格教育的内容,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人类普遍认同的美德,它在道德体系中的处于基础地位,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和个体人生的完善和谐有重要作用,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品格教育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在学校开展品格教育并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研究,积累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经验。对核心价值观从历史继承、国际借鉴两方面予以梳理,根据时代发展和我国实际需要进行改造创新,有助于提高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德目主义由于强调德认知的倾向,被当作道德教育弱效的原因长期受到批判。但德目主义强调道德认知本身没有错误,只是由于缺乏对道德本质及德目深层次的认知甚至存在错误的认知使得道德教育弱效,而认知本身对于道德行为具有指导和深化作用。品格教育强调以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就道德课程来说,应加强道德认知教学,促进学生对德目的理解和对道德本质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能力。通过对我国目前学校道德课程设计理念及教材编写的反思,从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角度,论证了中学加强道德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目前来看,由于德育概念和内容泛化的原因,道德课程随着学段的增长逐渐弱化。而加强道德课程建设的探索又因教育方式的灌输、课程内容的枯燥以及实际效果不佳等因素停滞不前。道德课程是品格教育的基本途径,改进道德教育的课程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以尊重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建立平等、民主的气氛,以对现实性事件的道德思考和判断促进道德理性的发展,以对各种社会角色道德要求的讨论促进对道德深层次的认知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改进道德课程建设。道德课程必须和集体教育相结合,利用班集体的力量促进主体道德行为的改变,养成良好的品格。同时,加强专业教师素养,尤其是哲学和心理学素养,培养专业教师对道德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学生的热爱,是改善道德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刘克娟[8]2016年在《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及启示》文中提出道德教育对国家、对个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自古至今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社会心理和社会现实消极因素的根深蒂固,以及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使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受到影响。随着国际化交流的加深,笔者注意到我国的道德教育与美国的品格教育分别是两国主要的德育形式,二者具有相似之处。在历经长时间的发展之后,美国品格教育在重建美国核心价值、创新品格教育途径、整合品格教育力量、深化评价改革等方面逐渐积累了很多有效的实践性经验。因此,本文在研究美国品格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特别是美国品格教育在学校中的实践情况,希望为我国改进学校道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供借鉴和启示。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内容分析法、调查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在研究内容上选取55所美国品格教育学校,根据各部分的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梳理已有文献了解研究现状,梳理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概况。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美国品格教育学校的目标、主要实施途径、实施主体、教育评价等内容进行整体分析。然后通过对美国品格教育学校的负责人进行调查访谈,对提升教师实施品格教育的能力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以一个美国品格教育学校个案对品格教育在学校中的具体实践进行全面呈现和分析。通过研究,笔者从六个方面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提出启示与建议。由于条件所限,笔者的大部分材料来源于文献研究,但是笔者也收集了一些宝贵的一手资料作为研究素材,增加了本研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为今后的品格教育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独创性。

王炜[9]2006年在《核心价值及其视野中的学校道德教育》文中研究指明道德教育实效不佳一直是道德教育工作者饱受责难的主要原因。我们曾经寄予厚望的“体谅模式”、“价值澄清”等并没有改变这种状况反而使儿童与一个有道德的人渐行渐远:因为,他们不知道有道德的人所应遵循的起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他们在形式主义的大旗下成了道德上的“瘸子”——一个有着完善的道德推理、判断能力却对这些能力所服务的最基本的道德价值一无所知。道德教育被灌上了尸位素餐的恶名。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责难,道德教育中各种力量此起彼伏,在经历了形式主义、相对主义的失败后,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注在那些基本的、稳定的、普遍的核心道德价值之上。论文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核心价值兴起的背景。从社会大环境看,全球化愈演愈烈,并且急剧地从经济、政治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全球化的势不可挡加之人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的道德危机、生存危机使学界兴起了一股追寻普遍伦理的热潮,这不仅间接地敦促人们开始追求道德教育中那些普遍的、基本的核心道德价值,也为核心价值的兴起作了哲学上的铺垫。其次,面对道德教育实效不佳的事实,一些人把道德教育实效低迷归咎于学生道德技能的匮乏,于是,他们急急地奔向了形式主义的怀抱:道德教育者们在各种予以学生高超的推理、判断技能的模式中孜孜以求而忽略了这些方法所服务的道德价值,尤其忽略了那些基本的、普遍的道德价值。事实证明,单纯技能的提高并未给我们带来令人欣慰的结果。道德形式主义衰落了。道德教育者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技能和能力必须依托一定的载体,它们的有用性只有在对具体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来,形式的东西必须与内容即价值尤其是那些核心的道德价值结合起来。再次,相对主义否认道德价值的普遍性、等级性,进而否认核心价值,然而无论是文化相对主义还是个人相对主义都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文化相对主义一味否认价值普遍性是不成立的,而个人相对主义则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导致了放任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相对主义的缺陷无所遁形,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核心价值的兴起。论文第二部分概述了核心价值的内涵、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历史上几种典型的核心价值观作了简单述评。我们将核心价值界定为一种基本的、稳定的、普遍

沈立民[10]2017年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品格教育实效性研究》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美好因素进行研究的心理学新视角,旨在研究和挖掘人类的积极品性及潜能,倡导用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看待人以及更多地关注人正面、积极的力量。积极心理学为当今大学生品格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不仅提出了一种新的育人理念,更是一种新的育人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价值体系的多样化,我国现代社会逐渐走向多元化,这对公民的道德准则及道德水平提出了重大挑战。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阶段,在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格,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品格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大学生品格教育在实效性问题上的所遇到的困难,本文试图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解决大学生品格教育工作的瓶颈问题抛砖引玉。本文共分四个研究层次:首先,在明确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厘清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包含积极心理学的涵义、渊源和主要理论,以及品格教育的涵义、目的和意义;其次,对大学生品格教育实效性研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接着,论文剖析了当代大学生品格教育的目标及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大学生品格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叁点原因,分别是品格教育思维阻滞、教育环境欠佳和缺乏实践环节;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转变大学生品格教育理念、构建积极的品格教育环境和加强品格教育的实践环节叁个方面探索提高大学生品格教育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品格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可能性和理论前景,并为大学生品格教育实效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以期能够达到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品格教育论[D]. 丁锦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2]. 学校教育中的道德价值生成[D]. 唐本钰.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D]. 胡咚.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 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研究[D]. 郝婧. 兰州大学. 2016

[5]. 冲突与和谐[D]. 余维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 德性视域下的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研究[D]. 陈海青. 上海大学. 2012

[7]. 品格教育与学校道德课程建设[D]. 郭良春. 首都师范大学. 2006

[8]. 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及启示[D]. 刘克娟. 青岛大学. 2016

[9]. 核心价值及其视野中的学校道德教育[D]. 王炜. 山东师范大学. 2006

[10].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品格教育实效性研究[D]. 沈立民. 武汉纺织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品格教育论——全球化与多元化时代中国学校道德教育取向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