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唇部论文-王嫣

口唇部论文-王嫣

导读:本文包含了口唇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唇,性别差异,形态学,测量

口唇部论文文献综述

王嫣[1](2019)在《中国汉族青年的口唇部人体测量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不同种族的面部特征在大小和比例上有所不同,在设计口腔正畸和口腔颌面整形手术的操作方案时,外科医生有必要考虑口唇软组织的种族和性别差异。本研究旨在测量汉族青年唇部的人体测量学变量。研究方法:纳入中国北方地区汉族青年900名(475名男性,425名女性)。被测量者Frankfurt平面(FH)与地面平行,使用直接测量法(Rudolf Martin)测量口唇部的14个线性指标,并计算7个指数关系。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tudent's t检验(a=0.05)比较男性和女性的测量值和比例。使用Pearson检验用于判断指数指标的分子和分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男性的所有线性测量值均显着高于女性(均P<0.001)。在指数测量中,人中形态指数,人中宽度指数,上唇指数,下唇指数和唇红高指数存在显着性别差异。结论:汉族青年口唇部的人体测量学变量在男性和女性当中存在显着差异。与美国北方白人相比,我们中国汉族人口宽较窄,全下唇高较小,但全上唇高,低点上唇红厚和下唇红厚较大,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我们的研究还发现,与北美人相比,汉族人的上唇指数和下唇指数均较大,这一发现与亚洲人的嘴唇比高加索人的嘴唇更丰满的事实是一致的。本研究建立了北方地区汉族青年口唇部人体测量学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可用作唇部重建和美容手术的参考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1-01)

叶晓星,肖海,陶超,彭威,温霆宇[2](2016)在《小儿口唇部血管瘤临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儿口唇部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4例小儿口唇部血管瘤进行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口唇部血管瘤包括3例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9例非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1例丛状血管瘤,1例化脓性肉芽肿。婴幼儿血管瘤CD31(+)、CD34(+)、SMA(+)、GLUT1(+);丛状血管瘤CD31(+)、CD34(+)、SMA(+)、GLUT1(-);化脓性肉芽肿CD31(+)、CD34(+)、SMA(+)、GLUT1(-);3例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Ki 67增殖指数为30%~50%。结论婴幼儿血管瘤、丛状血管瘤和化脓性肉芽肿均可发生在小儿口唇部,不同类型的口唇部血管瘤临床病理特点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周海静,聂红永,海向军,聂红兵,何烨[3](2015)在《甘肃东乡族青年口唇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中国东乡族青年口唇部的形态特征,为人类学研究、美容解剖学、颌面外科学及法医学提供资料。方法:对165例(男93例,女72例)18~45岁东乡族青年口唇部的形态进行活体观察和活体测量。结果:男女人群中上唇侧面观中凸唇型占76.97%,口角形态中水平型占80.61%,上唇红缘形态中弓型占96.36%,唇峰形态中内外嵴交界点定位明显占66.67%,颏部前后位置关系中直型占67.88%,男女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人中切迹形态中两嵴相交点明显占93.94%,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裂中等宽度男性占64.52%,女性占77.78%,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红唇厚度男性平均6.29 mm,女性平均6.25 mm,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红唇厚度中薄唇男性占80.65%,女性占95.83%,中唇男性占19.35%,女性占4.17%,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东乡族青年中上唇侧面观以凸唇型为主,口角形态以水平型为主,上唇红缘形态以弓型为主,口唇形态均以尖突上唇型为主,颏部前后位置关系以直型为主;口裂宽度以中等宽度为主,红唇厚度以薄唇为主,男女人群中均无厚唇和凸厚唇。以上数据和汉族青年接近。(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蔡宏,王毅侠,刘红梅,孙平,刘玮[4](2012)在《光动力疗法联合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口唇部化脓性肉芽肿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脉冲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唇部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口唇部化脓性肉芽肿患者16例,局部麻醉后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气化外生肉芽肿组织,5-氨基酮戊酸配制成20%溶液外涂皮损,避光封包,3 h后予激光照射30 min。每次治疗前采集图像以评价治疗效果,3个月后采用3级分类法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超脉冲CO2激光联合PDT治疗口唇部化脓性肉芽肿效果明显,15例患者经1次治疗后治愈;1例治疗有效,3个月复查时,因小面积复发予以二次治疗后,再未复发。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满意率为94.75%。结论超脉冲CO2激光联合PDT治疗口唇部化脓性肉芽肿疗效显着,美容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医学杂志》期刊2012年06期)

张瑞鹏,翟凤钰,张荣明[5](2012)在《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口唇部老化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口唇部老化的疗效。方法对31名口唇部老化的女性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素与透明质酸填充剂联合注射治疗。门诊随访观察患者口唇部皱纹深浅、唇红部形态、满意度、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药效持续时间为3-9个月,无远期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口唇部老化的效果可靠、创伤小、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但持续时间为3-9个月,需反复注射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2年05期)

陈峻峰,张志鹏[6](2011)在《口唇部损伤法医学鉴定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案例周某,女,48岁,某日因感情问题与他人发生纠纷,被以手抓、拳击等方式致伤头面部,并双手指端向两侧牵拉致伤口唇部。伤后临床查体:神萎,头顶部明显肿胀及压痛,面部多处皮肤抓痕、青紫;上唇右侧形成"U"形2.2cm长撕裂创,跨越口唇内、外面,深0.8 cm,伴活动性出血及创周软组织肿胀。经行清创(本文来源于《法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张敬德,吕川,徐达园,邢新[7](2011)在《“A-T”皮瓣修复口唇部组织缺损36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口唇部组织缺损较为常见,其修复方法也较多,但修复效果不一。2003年7月-2009年4月,我们采用“A-T”皮瓣修复口唇部组织缺损36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6例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2~84岁。均为(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2011年02期)

杨卫国[8](2010)在《海普林软膏治疗口唇部皲裂性湿疹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口唇部皲裂性湿疹常由急性和亚急性期迁延而成,在临床上较常见,多发于冬季或冬季加重。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应用海普林软膏治疗口唇部皲裂性湿疹病人1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20例病人均来自本科门诊,真菌检查(本文来源于《齐鲁医学杂志》期刊2010年01期)

宋巍巍,陈克功,李永明[9](2009)在《适龄青年正常口唇部四项内容的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量青年口唇部的四项内容给年龄解剖学提供数据。结果:唇厚度:男性平均值19.88±2.83;女性平均值18.21±2.74。上唇皮肤高:男性平均值14.93±1.98;女性平均值13.49±1.84。口裂宽度:男性平均值47.36±3.13;女性平均值44.28±3.53。下唇至颏的皮肤高:男性平均值31.46±4.97;女性平均值29.87±4.81。结论:本文对口唇部的观测,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得出的数据准确实用,为口唇部的教学和美容手术提供了更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科学》期刊2009年03期)

李吉海[10](2008)在《儿童口唇部血管瘤的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近3年来,我们收治了52例口唇部血管瘤患儿,分别采用激光、甾体激素瘤内注射和整形外科手术疗法。本文就这3种疗法的疗效和治疗中的有关问题作一评述。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52例,男23例,女29例。年龄1.5~12岁,以<2岁者为多。其中瘤体直径<0.(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08年19期)

口唇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小儿口唇部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4例小儿口唇部血管瘤进行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口唇部血管瘤包括3例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9例非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1例丛状血管瘤,1例化脓性肉芽肿。婴幼儿血管瘤CD31(+)、CD34(+)、SMA(+)、GLUT1(+);丛状血管瘤CD31(+)、CD34(+)、SMA(+)、GLUT1(-);化脓性肉芽肿CD31(+)、CD34(+)、SMA(+)、GLUT1(-);3例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Ki 67增殖指数为30%~50%。结论婴幼儿血管瘤、丛状血管瘤和化脓性肉芽肿均可发生在小儿口唇部,不同类型的口唇部血管瘤临床病理特点不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口唇部论文参考文献

[1].王嫣.中国汉族青年的口唇部人体测量学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9

[2].叶晓星,肖海,陶超,彭威,温霆宇.小儿口唇部血管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6

[3].周海静,聂红永,海向军,聂红兵,何烨.甘肃东乡族青年口唇部特征[J].解剖学杂志.2015

[4].蔡宏,王毅侠,刘红梅,孙平,刘玮.光动力疗法联合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口唇部化脓性肉芽肿的疗效[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2

[5].张瑞鹏,翟凤钰,张荣明.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口唇部老化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

[6].陈峻峰,张志鹏.口唇部损伤法医学鉴定1例[J].法医学杂志.2011

[7].张敬德,吕川,徐达园,邢新.“A-T”皮瓣修复口唇部组织缺损36例[J].人民军医.2011

[8].杨卫国.海普林软膏治疗口唇部皲裂性湿疹效果观察[J].齐鲁医学杂志.2010

[9].宋巍巍,陈克功,李永明.适龄青年正常口唇部四项内容的观测[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

[10].李吉海.儿童口唇部血管瘤的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2008

标签:;  ;  ;  ;  

口唇部论文-王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