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论文-钟斐,宋熙,万健,樊聪慧,诸海军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论文-钟斐,宋熙,万健,樊聪慧,诸海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抢救措施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论文文献综述

钟斐,宋熙,万健,樊聪慧,诸海军[1](2019)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合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临床抢救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HNDC)患者的临床抢救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患者46例,术后所有患者均合并HNDC,均及时给予患者停止脱水药物的使用,胃肠内补液、胰岛素、补钾和控制血压水平等针对性的抢救措施,分析患者抢救前后的血糖、血钾、血钠和血浆渗透压指标水平,并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抢救15 d后,46例患者中,死亡1例,能够生活自理者29例,部分生活自理者12例,植物状态生存者4例;术后患者的血钠、血钾、血糖、血浆渗透压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后患者的血钠、血钾水平明显低于术前,血糖、血浆渗透压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极易并发HNDC,且临床预后较差,临床应尽早确诊,及时采取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合理使用胰岛素的针对性抢救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的预后较好。(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19期)

汪守平[2](2019)在《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并发气肿性肾盂肾炎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因"乏力、体质量下降10+天,腹痛、发热3天"入院。糖尿病病史30+年,未治疗,间断监测血糖。入院时查体:体温38.5℃,呼吸20次/min,心率82次/min,血压142/69mmHg。急性病容,昏睡,查体欠合作,呼吸急促,双肺下部可闻及湿啰音,脐周压痛,左肾区叩痛,左腹部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辅助检查:随机血糖45. 11mmol/L。动脉血气分(本文来源于《四川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淑媚,康月明[3](2019)在《神经外科患者合并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观察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神经外科合并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研究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该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55例神经外科合并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自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均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该次探究中,28例患者在2~3 d苏醒,23例患者在7 d内苏醒,因颅脑损伤病情严重,3例患者在7~14 d苏醒,1例患者在18 d苏醒。结论若神经外科患者合并糖尿病、应用大剂量脱水剂,应对患者病情判断进行加强,为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及时补充液体并有效纠正患者脱水状态,加强患者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治疗成功率有效提升,可避免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对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清醒存在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王英园[4](2019)在《浅谈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治疗及护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根据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HONK)的临床特点,探讨护理措施对其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1例因肾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0例好转出院。结论在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叁个方面的共同协作配合,及时治疗,并采取合理专业的护理措施,从而能够降低死亡率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有更好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15期)

郑美群,姚吓娟,池樱[5](2019)在《神经外科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早期预见性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通过对神经外科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患者采取早期预见性护理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60例,均为该科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早期预见性护理,将两组血糖下降速度、症状控制时间、昏迷指数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血糖下降速度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酮体转阴、意识转清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昏迷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神经外科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患者,重视在早期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稳定血糖水平,缩短症状控制时间,降低昏迷程度,具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9年08期)

王宝华[6](2018)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0%、68.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8年24期)

何珂,卞荣蓉,陆西宛,朱丽华[7](2018)在《老年糖尿病性非酮症性高渗昏迷合并横纹肌溶解症1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性非酮症性高渗昏迷(nonketotic hyperosmolar diabetic coma,NHDC)是糖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可达10%~50%[1-2],多见于老年病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细胞内容物包括肌红蛋白、肌酸激酶(本文来源于《实用老年医学》期刊2018年11期)

雷淑慧,赵仿,刘元银[8](2018)在《联合补液在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联合补液在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6例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静脉补液治疗,观察组行静脉补液联合胃肠补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生化指标、意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生化指标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状态好转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联合补液治疗,效果显着,可改善各临床指标与生化指标,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8年17期)

宋忠敏[9](2018)在《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体会。方法选急诊科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为对象。结果急诊治疗之后,干预组1患者各项指标均显着优于干预组2 (P<0.05)。结论急诊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且急诊治疗患者的恢复神智情况,恢复肢体运动以及控制血糖水平上效果取决于急诊技术的高低以及患者患病的类型。(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8年17期)

刘娟,李竞[10](2018)在《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影响因素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hy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影响因素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6例HND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后2周内是否发生MCI为因变量,其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NDC患者并发MC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66例患者中,16例于入院2周内发生MCI,其余50例患者无认知功能异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8年、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4、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16.3 ng/ml、合并休克为HNDC患者发生MC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中及以上学历、胰岛素持续注射治疗为HNDC患者发生MCI的保护因素。结论对于糖尿病病程>8年、HOMA-IR>4、NSE水平>16.3 ng/ml、合并休克的HNDC患者,应尽早干预,以避免MCI的发生,改善其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6期)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因"乏力、体质量下降10+天,腹痛、发热3天"入院。糖尿病病史30+年,未治疗,间断监测血糖。入院时查体:体温38.5℃,呼吸20次/min,心率82次/min,血压142/69mmHg。急性病容,昏睡,查体欠合作,呼吸急促,双肺下部可闻及湿啰音,脐周压痛,左肾区叩痛,左腹部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辅助检查:随机血糖45. 11mmol/L。动脉血气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论文参考文献

[1].钟斐,宋熙,万健,樊聪慧,诸海军.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合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临床抢救措施[J].海南医学.2019

[2].汪守平.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并发气肿性肾盂肾炎1例报告[J].四川医学.2019

[3].张淑媚,康月明.神经外科患者合并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观察及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9

[4].王英园.浅谈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治疗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9

[5].郑美群,姚吓娟,池樱.神经外科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早期预见性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9

[6].王宝华.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

[7].何珂,卞荣蓉,陆西宛,朱丽华.老年糖尿病性非酮症性高渗昏迷合并横纹肌溶解症1例报道[J].实用老年医学.2018

[8].雷淑慧,赵仿,刘元银.联合补液在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

[9].宋忠敏.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

[10].刘娟,李竞.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影响因素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

标签:;  ;  ;  ;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论文-钟斐,宋熙,万健,樊聪慧,诸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