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社会伦理比较纲要

中美社会伦理比较纲要

一、中美社会伦理比较论纲(论文文献综述)

顾佳赟[1](2021)在《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柬埔寨在不同时期施行了不同的政治制度,然而,不论其政治发展处于哪一个历史阶段,社会性质发生了何种变化,国家政治权力分配始终受到王权和教权的影响。只是在不同外部环境下,二者施加影响的形式、程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着差别。王权和教权对政治权力分配所起的作用,既是对权力分配规律本身的诠释,也透射出柬埔寨社会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本文尝试从这个特定的视角管窥柬埔寨政治文化。柬埔寨古代权力系统依托印度教、佛教构建。政治精英借鉴外来宗教的理论规范和教阶制度构建政治认同。印度教在合法性层面为王权提供加持。石碑、寺院为古代王国圈画了领土范围,建立起初步的中央集权体制。佛教主要起着慰藉心灵,辅助恢复国力的作用,自古与印度教共存。当上座部佛教占据宗教支配地位后,“十王法”成为衡量王权合法与否的严格标准。无论如何,古代柬埔寨的信仰体系是包容性的,外来和本土信仰都是国家认同的组成部分。古代柬埔寨政治文化还呈现出教权从属王权的特点,但同时,二者又相互庇护,共同分享政治权力。然而,围绕宗教信仰建立的政治秩序存在着背离宗教伦理的行为逆流。在王位争夺时呈现出背离亲属关系、君臣伦理和宗教教义的心理取向。法国对柬埔寨的殖民入侵和社会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权力分配关系。土地私有化改革剥夺了国王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废除奴隶制度改革打破人身依附和人身自由限制关系,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殖民政府还尝试普及法式教育,并致力于扶植亲法国王。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王权和教权影响力。随着传统社会秩序被打破,柬埔寨民族主义与反殖民主义开始萌芽。殖民政府成立的佛教研究机构为民族主义觉醒创造了条件。佛学院成为培植民族主义的温室。这也使得柬埔寨民族主义在觉醒伊始就与佛教结合在一起。随着民族主义运动高涨,法国在柬埔寨独立问题上做出让步。柬埔寨在二战后颁布了首部宪法。然而,民主制度在柬埔寨落地之初,其形式就重过内容本身。冷战时期的柬埔寨经历着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政治精英虽然在形式上借鉴西方思想制度,但实践上则倾向于依照传统和实情制定政治规则。独立后,西哈努克延续佛教民族主义思路,提出促进社会发展的“二轮理论”,并进一步提出“佛教社会主义”思想,希望通过佛教宣教,将柬埔寨治理成为“大同社会”。基于佛教社会主义理论,西哈努克创建了极具包容性的政治组织——人民社会同盟,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秉持中立外交原则。然而,在内外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西哈努克的国内外政策最终失衡。朗诺集团推翻西哈努克政府,导致柬埔寨形成国内、国外两个政府的局面。从朗诺政权施行共和制度开始,柬埔寨君主制度被取缔。1993年《柬埔寨王国宪法》恢复了君主立宪制度,将政党政治确立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国王通过运用任命权和赦免权,与各大政党形成博弈。西哈莫尼国王与执政的人民党之间合作多于牵制。国王对人民党权力的加持帮助其成为柬埔寨“超级政党”。人民党在柬埔寨构建起一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并在世界舞台上树立起柬埔寨政府平等、独立和中立的外交形象。与此同时,新宪法重新确立佛教的国教地位,也赋予僧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僧侣通过参加政治和社会公益活动表达政治倾向。柬埔寨政治文化演进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驱动和作用。内部因素源自本土价值观念、庇护关系等传统内涵,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文化自我塑造、濡化或拒斥外来文化的能力。外部因素源自外来宗教、强权、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交织,通过王权与教权的互动,以及二者对政治权力分配的影响,对柬埔寨政治文化的演进产生作用。然而,无论外部因素如何作用于政治文化,内部因素始终是决定性因素。王权与教权是柬埔寨政治文化的内核,二者对权力分配产生作用的方式决定着柬埔寨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柬埔寨从未摆脱过王权和教权对政治权力分配的影响。如今,随着宪政制度、政党制度深入人心,柬埔寨形成了王权、佛教、政党同时产生影响的格局。这样的格局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对政治权力分配起到关键作用。

高桐[2](2021)在《公共理论视域下的新主流电影研究》文中认为以《战狼2》《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为标志的新主流电影近年崛起于中国电影界,它以其具有被国家、大众、艺术、市场共同认可的“公赏质”特征,成为延续并超越于主旋律电影的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并作为在中国大国振兴的文化背景下值得重视的艺术文化现象为学界所关注。本文从公共理论视域探索这一电影文化现象,重在研究新主流电影形成“公赏质”文化特质的缘由与表现,这包括对促成新主流电影崛起与发展的艺术公共领域生长状况研究;也包括新主流电影是如何将这一公共领域活动中各方力量或各方意见实现于电影实践的研究,即对新主流电影公共性取向研究。本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研究的问题与主要观点如下:第一部分,从考察中西方相关公共领域理论与新主流电影崛起的历史与现实状况两个方面,阐释新主流电影作为艺术公共领域的属性,进而论证从公共理论视域研究新主流电影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公共理论的基元性命题建立在人们“共在”“共享”于一个世界的基础上,倡导对公共性问题展开公开、多元、平等的对话。西方学者常从政治角度进入公共领域研究,因而强调对话的分歧与批判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主体性交流,达成必要的妥协、让步及共识;中国学者则主要运用公共理论基元性命题研究社会与文学艺术问题,更强调经由对话求同存异,确认共同利益,进而达至和谐性共识。本文运用公共理论研究新主流电影取于后者。新主流电影从其命名、到后来的发展与标志性崛起,合于当代中国艺术公共领域六个基本要素(国家改革战略、政府艺术政策、市场经济环境、艺术传媒平台、艺术家和大众)共同作用与交互作用的特点,是在国家电影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政策颁发、社会各界对主旋律电影因单一化、格式化而市场疲软现象思变、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市场博弈、各传媒平台与大众关注与批评、中国电影人的奋发图强等几方力量共同发力的结果。它所具有的“公赏”特质,便是顺应中国作为大国发展的形势,将各方的讨论、批评与期盼综合考虑,取其共识进而实现于电影实践的结果。将新主流电影置于公共理论视域下研究,可以探究其文化特质的深层依据以及这一电影类型在公共交往中生成的内在规律。第二部分,研究新主流电影的公共意识表达及其蕴含的理性精神。新主流电影具有的“四性一脉”属性,“四性”为生产性、政治性、审美性、个体主体性;“一脉”为贯穿于新主流电影始终的文化总体脉络。“四性一脉”有机整体地统一于电影之中,相互作用地呈现着新主流电影的风貌,新主流电影的公共意识表达实现于“四性一脉”的共同作用。即新主流电影的国家主流价值观与大众日常生活价值观共识的公共意识表达(政治性),是在其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互构互动的商业化运作(生产性)、中国电影美学理念与世界先进大片的审美表现方式契合(审美性)、电影艺术家的个性与公共审美需求融通(个体主体性),以及置身其中的历史文化与时代文化(一脉)的共同作用中达成的。新主流电影生成于当代,当下中国现实语境赋予新主流电影“四性一脉”公共意识表达的机遇,其表达的公共意识的深层意蕴,必然反映着当下的时代理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这一理性精神的凝聚。新主流电影将这一公共理性精神转化为视觉审美形象。第三部分,探讨新主流电影主旨阐释的公共性取向。中国学者构建了公共阐释理论,新主流电影主旨阐释具备公共阐释的基本属性。新主流电影公共阐释实现于其主旨阐释的公共性取向,即新主流电影的主旨阐释取向始终保持着一种意识的清醒——共识性交流意识,它的主旨阐释要具有国家、社会、个人的共识性,应是官方主导价值取向、精英旨趣、平民情怀的融合表达。这种主旨阐释渗透在新主流电影的宏观构思及细节构成中,它随时为电影提供着故事何以如此展开、人物何以如此行动、情境何以如此设置、情感何以如此推起、对话何以如此发生的根据,这些根据都是主旨阐释见诸电影画面的效果。这在电影实践中具体表现为:趋于国民共情的家国情怀演绎、趋于个体强调的集体主义表述、趋于人文关怀的国家意识形态言说、趋于大众想象的革命业绩弘扬、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的天下意识输出,这些阐释取向使其具有了电影内容表现的“公赏质”。从受众接受角度说,民族公共心理与命运共同体生存体验构成的公共经验与记忆,是新主流电影主旨公共阐释得以实现的受众接受依据。第四部分,探寻新主流电影创构的艺术公共范式。范式具有着为共同体成员共同创造、以模式(范例)呈现的类标准性与为共同体成员在实践活动中共循的特征。总结新主流电影共同体成员所积累的成果,已具有了可供研究的电影艺术公共范式特征。主要为:将中国当下主流意识形态取向与中国传统的侠义文化、西方电影流行的英雄形象特征相融合的人物形象塑造范式,包括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融合的孤胆英雄范式、个体人性复杂性与为国家正义献身大义性糅和的“瑕疵”正面人物范式、行侠仗义情愫与爱国情怀并重的豪杰侠士范式;将弘扬国家核心价值观与好莱坞电影赢得市场的经验相融合的叙事范式,包括平民化视角聚焦符合核心价值观重要事件的叙事模式、主流叙事内容的情节设置遵循“市场规约”的叙事模式、在新主流电影类型框架中融合其他类型片元素的“类型加强式”叙事模式;采用高科技电影技术助力国家形象传播的技术范式等。这些范式的创构,使新主流电影具有了艺术表现的“公赏质”。从受众接受角度说,基于审美主体的先决条件与后天审美经验形成的审美共通感,是新主流电影创构的艺术公共范式的受众接受依据。第五部分,分析新主流电影公共性取向所产生的文化效应。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新主流电影虽然是一种电影艺术表现,但它所呈现出的国家倡导与大众需求共识的文化包容特质,对国家与社会的良性关系构建有着重要作用;从理论建构角度来说,新主流电影所具有的艺术公共领域属性与自身的公共性取向,已呈示出这是一个正在生长的艺术公共领域平台,对中国艺术公共领域当代建构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电影建设角度来说,新主流电影正以传达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的标志性电影样态与向世界先进电影靠拢的艺术气概,发挥着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拓行效应。论文结论部分指出,新主流电影的未来发展,需要在促成其“公赏质”的三种文化力量——国家主流文化力量、精英文化力量、大众文化力量相互融合、相互制衡、共同发力上下功夫,目前一些电影制作重视国家立场、大众接受,而精英文化力量将这两种文化力量运转于艺术的轴心作用的发挥,尚需进一步提高。

何鹏[3](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薛松[4](2021)在《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公民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与规划未来教育的重要议题,是各国进行教育改革与探索的核心内容。理解科学本质作为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科学教育领域得到重视,而基础教育阶段作为学生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应通过科学课程与教学的实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我国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研究不多见,尤其是小学阶段,鲜有研究能够展现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具体情况和表现特征。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科学本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德尔菲专家问询法、调查研究法等,从理论上探讨小学生所能理解的科学本质相关内容,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基于此,设计测评工具,调查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分析其表现特征。与此同时,对影响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拓展了我国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关于科学本质的研究视野,以期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本质的教学实践。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从研究的背景出发,明确了研究的问题所在以及研究意义,对科学本质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基于此进行研究设计,确立研究的内容、思路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分析了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科学本质主要内容。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了美国、OECD、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以及中国等研制的核心素养框架,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韩国、新西兰和中国等七个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以及国际科学教育大型测评项目(PISA、TIMSS和NAEP)的测评框架,聚焦小学阶段科学本质相关内容,明确了科学教育领域重点关注小学生对科学本质哪些内容的理解,科学本质内容如何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呈现,大型测评项目主要测评科学本质的哪些内容等,为本研究开展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建构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建构了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初步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运用德尔菲专家问询法,对初步建构的模型进行修正,最终达成专家共识,确立了基于大概念的理解模型。研究建构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包含4个大概念,分别是大概念1:科学可以解释自然世界的各种现象;大概念2:科学知识的产生要基于证据,且需要随着新证据的发现而不断修正;大概念3: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其方法和程序是多种多样的;大概念4:科学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应用科学于工程和技术能造福人类社会,但有时也会产生危害。每个大概念下分别包含若干内容指标,共计12个。第三章对我国小学生关于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开展测评。测评工具主要借鉴国际科学教育领域测评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经典工具,结合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实际情况以及我国传统文化背景,对工具进行合理改编,运用项目反映理论中的Rasch模型,进行数据与模型的拟合分析,检验工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针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小学生开展测评,研究样本为上述地区9所小学的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共计825名小学生,其中四年级410人(男生202人,女生208人),六年级415人(男生216人,女生199人),有效问卷为761份。结果发现,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发展不均衡,但与国际相关研究结果相比,我国小学生的理解水平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六年级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水平显着高于四年级小学生;不同水平学校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整体理解水平有差异。与此同时,研究依据小学生的回答归纳分析其对各个大概念具体指标的理解表现出的特征。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从学校、家庭、个人与社会等方面确立主要因素,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水平的影响,并从学校科学教育、家庭教育、同伴效应和社会作用等四个方面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别进行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水平产生显着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也较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学校科学教育、家庭教育、同伴效应和社会作用四个因素中,学校科学教育对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同伴效应通过学校科学教育产生的中介效应对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家庭教育和社会作用未产生显着影响。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对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探讨了研究给小学科学教育所带来的启示,同时对研究的整体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研究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局限。

欧阳鹏[5](2020)在《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家庭德育是在“家庭场域”中培育和发展孩子的道德、思想、政治、理想、爱国精神、民族情怀、集体意识、民主理念、法治观念、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国家发展中的新形势与新变化,以及家庭德育本身存在的许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素、不合时宜的因素、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呼唤家庭德育变革。变革,是一个“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革”的过程。“变”,意味着家庭德育中原有积极因素的强化、匮乏因素的补全;“革”,意味着家庭德育中负面因素的消弭。变革既是刊谬与补缺的过程,又是强化与增益的过程。研究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除明晰其基本内涵外,亦需厘清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或“关系”。人们的“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个人与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与儿童关系”的妥善建构与维持,各个家庭之“家格”的发展状况,人们对于“家庭与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之耦合关系”的理解,都与家庭德育的存续和变革息息相关。另外,以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为行动指南,从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近代以降中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中汲取充足“营养”,是新时代家庭德育实现科学、高效变革的必要前提。探赜新时代家庭德育为什么要变革,一方面,须揭示和正视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变化与新形势: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日益习见的特殊家庭现象。另一方面,须审视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难题,引致家庭德育的诸多被动和无奈;在古今中外文化杂糅与冲突背景下,家庭德育面临文化选择与坚守之困局;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德育理论与方法自觉缺失;家庭“自我”发生疏离;德育智慧与家庭安全感缺位;“德育过度”;家长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德育爱”出现“二律背反”;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缺失型”、“控制型”、“反面型”、“暴力型”、“威权型”为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体认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是开展变革前最核心的准备工作。剖析制约因素,是因为变革会牵涉这些因素、变革活动将受到这些因素制约。唯有洞悉它们的本质内涵,才能顺利开展变革工作。制约因素主要涵括主体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功能因素等。明确基本原则,是为了充分保障变革的合理性、有序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是为了让变革活动的具体行为在秩序与“章法”的规范下更加有的放矢。变革过程应遵循方向正确与操作可行相结合、承继传统与前瞻未来相统一、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协调、时代共性与家庭个性相洽同等原则。开展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既要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又要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第一,在国家层面,创新与优化相关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在社会层面,整治和重构家庭外围的社会环境与道德生态;第三,在社区层面,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促进社区对家庭德育的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第四,在家校及个体层面,洞悉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之道,打造协作相通且互不从属的共育格局。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其一,从优化父亲角色、强化亲职教育、深化家长参与、统摄德育影响等方面着手,提高家长的德育胜任力,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其二,建立兼具个适性与社会性、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实效性与综合性的家庭德育目标结构,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其三,创新家庭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知识立场、时代立场、身份立场、生命立场和系统观导向;其四,在融贯并蓄、旁求博考、多元创生、用科技舆情之利、动“爱与关心”之情的方法求索中推动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综上,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含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等)、历史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变革是什么——为什么变革——准备变革——开展变革”为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对中国家庭德育及其变革的内涵与理论、问题及归因、因素与原则、生态外铄与质量内求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张洵之[6](2020)在《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伦理冲突与弥合研究 ——以《家庭三部曲》为例》文中指出因为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对中国本土传统伦理的不断冲击,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伦理道德正处于与外来文化碰撞融合的转型期。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就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并且在不断的冲突过后最终会走向弥合,李安“家庭三部曲”中所介绍的伦理观念正是在捕捉了这一矛盾状态的同时寻求中西方两种文化整合的一种尝试。作为首位获得奥斯卡奖的华裔导演,李安通过两种不同文化的视角,宏观而又细致的诠释了他电影世界中的中西方文化伦理的冲突与弥合手段。并利用他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饮食男女》、《推手》、《喜宴》这三部电影,构筑了一种中西方伦理价值观共存的“想象世界”,其在这三部电影里所展现出来的人伦困境与其解决方式,始终是贯穿这三部电影的主线。本文以“家庭三部曲”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李安电影中的文化伦理冲突的主题构设,得出中西文化伦理冲突在李安“家庭三部曲”里具体表现为家庭文化伦理观冲突、爱情文化伦理观冲突、婚姻文化伦理观冲突三种。并进一步分析李安为了这些伦理困境所探索和想象出的弥合手段,以“和而不同”的东方伦理观包容西方倡导的个性自由,用“本源之爱”超脱礼教的束缚,用自然无为的方式去谅解婚姻的自由。这些弥合手段为中西方文化碰撞后存在的伦理困境寻求一种趋于和谐与平衡的结局,也形成了李安独特的影像语言。这种以电影探讨中西方文化合流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真正跨越了中西方文化语境,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中西方文化伦理碰撞后的种种结果,也启示了我国当代文化伦理的正确流变方向。

董政[7](2019)在《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当代中国法理学也走过了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段艰辛的学术探索的历程中,当代中国法理学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逐渐建构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国家建构的事业得到更加全面与深入的推进,这为当代中国法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学术契机。因此,当代中国法理学需要反思和总结自身的不足,并努力寻找新的理论突破点与增长点。这样就需要从国家观入手,一方面通过梳理、分析与评判中国法理学在不同阶段所持之国家观来反思国家与法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法理学所呈现出的不同样态;另一方面,在总结当代中国法理学国家观研究之不足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建构“国家的法理论”这一理论构想。简言之,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既是一种寻找“国家”的学术反思,又是一种找回“国家”的学术构想。为了能清晰地描绘当代中国法理学之国家观的内容与变迁过程,需要建立了三个理想型,即“强”国家观的法理论、“弱”国家观的法理论和“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这三个理想型是对中国法理学三个历史阶段的概括或模型化:第一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这一阶段的法理学属于一种“强”国家观的法理论,以“国家与法的理论”为典型;第二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2005年左右),由于这个阶段法理学业已获得自身的正当性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并且各种法理论层出不穷、蔚为大观,因而这个五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法理论属于“弱”国家观的法理论,主要考察的是以张文显教授为代表的权利本位论、以夏勇教授为代表的民权哲学、以公丕祥教授为代表的法制现代化理论,以苏力教授为代表的法治本土资源论、以梁治平教授为代表的法律文化学;第三个阶段是从2005年以来至今,纵然有一些法理论还未形成气候,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和讨论,但是这些法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主动地将“国家”置于其理论学说的核心位置,自觉地探究国家与法之关系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这些法理学属于“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这一法理论的典型有以强世功教授为代表的立法者的法理学、以高全喜教授为代表的政治宪法学、以苏力教授为代表的大国宪制论。“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所以是“强”国家观的法理论,是因为在国家与法的关系中,国家在价值层面上居于统摄地位,法很大程度上沦为国家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法理论也因此成为国家理论的附属品。换言之,在“国家与法的理论”中国家(理论)比起法(理论)而过于强势,国家与法在理论上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与“强”国家观的法理论之“强”一样,所谓“弱”国家观的法理论之“弱”也是从国家与法之关系的角度界定的,只不过这种“弱”表现出更多的复杂特性。首先,国家观之“弱”表现为相对弱势,是相较于“强”国家观之绝对强势而言的。其次,国家观之“弱”还意味着包含国家视角、叙事、利益、精神、价值的国家理论的式微。再次,国家观之“弱”也指明了国家主题不再是法理学的中心主题,换言之,法理学对国家主题的关注只是法学理论自身研究的一个附带结果而已。最后,国家观之“弱”还体现为尚未建构起与法学理论相关的系统性的国家理论框架。正是基于这四点特性,国家(观)较之于法律(观)在这种法学理论模型中居于一种弱势地位。“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是指以国家为研究“视域”的法学理论范式。这一法学理想型中从国家出发重新审视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进路、研究旨趣等,将国家重新纳入到了法学基本理论的讨论之中,并且国家与法的关系构成了这一法理论的基本研究范畴。从“强”国家观的法理论到“弱”国家观的法理论再到“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国家观在当代中国法理学中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虽然目前中国法理学开始逐渐意识到国家之于法学理论的重要价值,但是总体而言将国家与法之关系作为法理学基本研究范畴的自觉性还不强,尚未建构起足以解释当代中国重大法治实践的理论模型、分析框架与方法论。因此,正是在反思与总结当代中国法理学国家观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迈向“国家的法理论”。可以从时代语境、研究对象与主题构成三个方面对“国家的法理论”进行论纲性的阐述。首先,“国家的法理论”之时代语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有四重内涵,即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中华民族奋斗的新目标、担当国际秩序的新角色,以及这一新时代依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这是新时代基本属性的不变性。新时代对于法学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为当代中国法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命题,“国家的法理论”实际上就是在这些大的题域的统摄下对具体相关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说,新时代为当代中国法理学迈向“国家的法理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研究契机,其具体表现为注重交叉学科研究的契机、注重法学宏观范式的研究契机、注重探寻国家精神的研究契机,这些契机也是“国家的法理论”今后深化研究的立足点。其次,由于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法理,因此作为一种法理学的“国家的法理论”当然也是以法理为研究对象,只不过这一法理是现代国家建构的法理,即现代国家在以法建国、以法治国过程中的法律规律、原则、方法与价值。正是由于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国家的法理论”在研究中虽然以国家作为中心视角、从国家出发来观察法律,但其落脚点是发现、观察、分析与提炼法理。最后,“国家的法理论”对现代国家建构之法理的研究不是漫无目的地展开,而是在更为具体的研究主题之下去发现、观察、分析与提炼法理。因此,还需着重分析“国家的法理论”之主题构成。“国家的法理论”包含着三大主题即国家理性、法律理性与政党理性。当然,“国家的法理论”并不是孤立地研究这三大主题,而是集中地考察国家理性、法律理性与政党理性的互动关系,这一互动关系组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法理图景,也即形成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立宪的政党—国家理性。

翁宜汐[8](2019)在《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对象是近代漆器艺术在福建地区(现辖区)发展、兴衰、始末的考溯。传统漆艺始终伴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轨辙同向而行。千文万华的明代漆器艺术,精工良匠迭出,达到封建历史的一个巅峰。然而乾嘉以降,偏居东南沿海一隅的福建,漆器艺术渐趋勃兴,从此成为中国现当代漆艺术重镇。近代“建漆”是以福州、闽南为中心,辐射省内各地区,与当地原生手工艺相适而生,有序融合形成地域性漆艺术的智性形式,为近代小农经济的补充和乡俗文化的部分。它深层次融入社会物质文化各个方面,逐渐凝聚成福建地域文化重要组成。对于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历史的研究不能孤立进行,它与肇始于明末清初平民阶层开始思想躁动的社会转型息息相关。近代,“全球化浪潮”由东南沿海逐步“登陆”,福建是中西之辩互为楔入的前线。商贸业振兴,在闽庶民、士绅固有的传统观念、文化、习惯出现裂变,转变为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以艺术文化的角度,近代福建漆艺是对传统漆艺保留、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精神与物质相生的造物美学。为众人所共识,恢复、中兴、完善脱胎漆器制法是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巍巍高峰的奠基者,行业日趋壮大。相对之前八千余年漆艺的时代进程,近代福建漆艺器物则呈现类型激增、品类多元的集中期。多样化内外贸易需求是近代福建髹漆品类、技艺、审美相继发展的主要促因。工匠对前人技艺温古知新,不载造法,锐意进取;工艺整体上较前世更加高效,色泽更加妍丽,材质、技巧、图式推陈出新,为漆绘画与装饰萌芽抽生创造可能。后因时局动荡,商贸活动基本停滞,葆有生产资料的漆坊自行生产民用漆器维持生计,技艺高超匠人局囿于资金转而从事漆绘画,以致福建漆艺至今描绘出“艺”与“器”泾渭分明,二者各行其道的艺术图景。从社会文化语境上,明末清初多位帝王好“倭漆”,上行下效,“仿洋漆”顿时成为工匠制作的热门;与日本漆器往来港口多在福建,工匠、商旅、士官云集于此,形成漆器艺术发展的良好氛围。近代,福州是福建漆器艺术的中心,沈氏家族六世子孙同守漆业,于此起到中坚作用,带动福州漆器行业走向蓬勃;闽南诸地风俗与福州略有参差,漆线雕发源于同安县马巷镇,蔡氏家族作为各中翘楚引领发展;隐匿于永春县龙水村的漆篮工艺是乡间漆与原生(竹编)手工艺结合的范本,前期满足周遭村民需求,壮大后内外销势起。近代福建漆艺涉及领域远超单纯艺术形式的范畴,它作为大宗商品出口各国,吸引场域内部宏观、中观、微观各社会层面人士广泛参与,共同编织和书写近代福建漆艺行动者的交互网络与社会叙事。文本从“物质-社会”双重维度下,重构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发展情况与场域生态,辨析其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形变”,才能更清晰的观测传统工艺与社会发展的互哺关系,从而对现今传统工艺美术复兴有所毗益。

白立士[9](2019)在《我国高校权力制约及其法律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校权力滥用的症结在于权力配置、运行的制度体系不足以满足现实的需要,该制度结构过分依赖权力监督,影响了高校权力的公正、效率,以致偏离其内在目的。本文通过对高校权力本质属性的理论考察,根据权力运行与制约理论,以法治化的思路提出运用权力与权利制约权力的机制来实现高校权力的规范化与合目的性。权力的正当性来源于权利。高校权力应当旨在保障学术共同体权利的良性发展。本文从高校权力的本质出发,试图为我国高校的权力制约机制绘制一个理想图景。高校权力应服务于高校自主、学术自由,以教授治学、学生自主、行政辅助为目标。各方主体的权利都应当保障,具体来说:应当维护学术权威,确保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授独立运用学术权力;学生应该处于高校中心位置,变单纯的被管理者为权利得到充分尊重的被服务对象;高校行政权力是服务学术生产、创新的辅助力量,并与学术权力形成有效制约。要实现高校权力的内在目的,需要将之纳入法治轨道,严格尊重各方权利,鼓励师生积极维护自身权利,合理配置高校内、外部权力,从而实现高校权力的有效制约。完善相关规则要立足于对现实情况的深入研究。通过考察现实权力结构和典型腐败案例可知,我国高校权力的法制规范有其历史演化路径,带有国家权力建构的明显特征。当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行政由上级任命导致了防止权力滥用的监督逻辑。虽然受市场、社会和司法影响,高校与政府的外部关系是根本性的,并影响其内部权力关系。党委、校长的职权理应是决策、执行的关系,但二者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党委、校长的权力处于绝对优势,普通师生员工的权力、本身也亟需规范的学术权力相对弱小。虽然与政府机构、权力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但高校学者共同体的本质使其权力滥用有着自身的特点:追求真理和科层官僚机构的伦理交织;研究高深学问、市场运作并存;侵犯财产利益和学生人身利益同在。多种因素并存、交织的特点增强了规制高校权力的难度和复杂性。在我国社会剧变、价值迷失、规则淡薄和“潜规则”滥觞的大背景下,权力结构及运行困境有着复杂的制度根源,比如高校自主权缺位,对外依附政府,对内权力呈现一元化;权力结构错乱、类型混杂,加之规则碎片化,权责不明,缺乏协调性、操作性。在分别对高校权力的应然与实然进行分析之后,自然需要考虑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现实距离。一般的规范分析更具有普遍性、借鉴性,需要从我国政治、文化实际出发,才能建构真正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机制本身具有现实性、创新性与契合性,体现各权力主体的博弈过程,是高校中真正鲜活的规则。在高校内部,要合理配置权力,保障学术自由,规范学术评价,建立人文批判的教育机制和公开理性的权力运行机制;在外部,加强制度建设促使高校与政府以及高校内部各权力关系法制化,维护高校自主权,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建立权威、高效的冲突解决机制。

史兆新[10](2019)在《科研诚信论》文中认为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对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内在的逻辑而言,我国的科学技术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科研活动积极而有效的推动。并且,科学技术要保持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从而在世界科技领域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契合,又离不开科研活动在依循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价值。就科学研究的本质而言,其作为以“发现”和“发明”为特质和价值追求的事业,决定了这一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而应该是一种诚信的事业。然而,就当下中国科研诚信的现状而言,“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冲突乃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科研人员未能在诚信问题上达至一种理性的自觉,甚至失守于最基本的底线,从而在科研活动中屡屡发生践踏诚信的事件。正是基于这一现实,作为源于社会生活,同时又应该对社会生活表达自身积极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必须在关注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影响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并积极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科研活动应该如何“作为”这一问题。这不仅为科技发展所必需,同时也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作为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感情系之一员应尽的责任。在科研诚信的相关要素中,科研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科研诚信的特点,科学研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取向决定了科研诚信的理念和追求。科研诚信作为科研工作者的行为之应然,具体地包含内在价值精神和外在行为要求两个方面。科研诚信的内在价值精神需要通过外在的规范得以体现,而外在的规范也需要一定的价值体系作为内在的精神。从而,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乃成为科研诚信的两大要素。科研诚信作为一种对科研工作具有“应然”意义的规定,其对于科研工作者、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正是这一价值,决定了科研诚信成为科研工作者应该确立的价值理念和行为遵循的必要性。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科研诚信的价值既表现在有助于科研工作者确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方面,也表现为可以实现对于科研工作者科研行为的有效规制,还表现在有利于科研工作者良好人格的形成和科研素质的完善等诸多方面。对于科学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科研活动依循正确的发展方向,为科研活动提供持久不竭的动力,有利于科研宗旨的顺利达成。对于社会进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社会治理、道德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意义方面。对于科研诚信这种价值的确认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于科研诚信的自觉,也为科研诚信的达成提供了认知保障。科研诚信目标的达成受制于国家、社会、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等诸多层面。国家层面因素主要表现为作为全社会共识的价值导向、制度体系的合理性和完善程度、科研诚信制度的执行力和坚持力;社会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文化传统、社会舆论、价值观念;科研管理者因素主要表现为科研管理者对科研管理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程度、能否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具备专业的管理素养和能力;科研工作者因素主要表现为科研动机、德性修养、法律意识、认知和实践能力。如何充分借助和利用上述影响因素中的积极方面,消解或规避其消极影响,无疑将关乎科研诚信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为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行为遵循,科研诚信决不是决策者的任意设定,也并非来自于管理者和理论工作者纯粹的理论推演,其出发点应该是科研诚信的现实状况,这就需要对于我国科研诚信的“镜像”予以准确的把握。当下中国的科研诚信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有序推进、科研诚信在逐渐成为社会价值共识、科研机构内部诚信管理趋向规范、科研诚信建设外部环境明显改善等方面。后者则主要表现为科研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研诚信治理效果欠佳、崇尚诚信的科研风气尚未完全形成等方面。科研诚信作为全社会寄予科研领域的美好愿景,其实现有赖于自身的合理化走向。由于科研诚信的达成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又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逻辑结果,因之,科研诚信的合理化走向就具体地表现为:在确立科研诚信辩证视野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国传统的诚信思想资源,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科研诚信建设的举措和经验,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诚信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完善教育和加强宣传等多策并举,构建完善的科研诚信建设机制;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和科研组织的多方联动,以形成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中美社会伦理比较论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美社会伦理比较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1)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政治文化概念研究
        二、关于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
        三、关于王权与教权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难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
    第五节 理论框架和基本结构
        一、历史时期划分
        二、王权和教权在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文章基本结构
第一章 王权与教权结合初构柬埔寨政治文化
    第一节 本土价值观念塑造柬埔寨政治文化底基
        一、尊崇女性的性别观念
        二、泛灵崇拜的本土信仰
    第二节 印度宗教传入构建王权与教权关系
        一、印度教中的王权与教权结合
        二、佛教替代印度教占支配地位
    第三节 王权与教权结合的政治文化特点
        一、多元信仰体系建立思想认同
        二、王权高于教权的政治秩序
        三、宗教伦理秩序下的伦理背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国殖民影响柬埔寨政治文化
    第一节 法国殖民政府弱化王权和教权
        一、推动制度改革削弱王权影响力
        二、插手王位继承意图控制后继国王
        三、控制教育淡化教权和王权影响力
    第二节 法国殖民时期柬埔寨民族主义觉醒
        一、“受阻的”民族意识发展
        二、民族主义思想觉醒和传播
        三、民族主义促成政党政治与宪政体制
    第三节 法国殖民统治下的政治文化特点
        一、王权适度调适回应外部压力
        二、佛教民族主义思潮初现端倪
        三、初建的民主制度形式大于内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政治思想制度冲击柬埔寨政治文化
    第一节 西哈努克佛教社会主义理念与实践
        一、从佛教民族主义到二轮理论
        二、西哈努克佛教社会主义施政理念
        三、佛教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政治实践
    第二节 冷战漩涡中的柬埔寨政治
        一、西哈努克中立外交政策失效
        二、朗诺政权推动“双头政治”形成
    第三节 共产主义对柬埔寨政治文化的影响
        一、极左政策对柬埔寨政治文化的影响
        二、延续社会主义路线与探求发展道路
    第四节 东西方价值碰撞中的政治文化特点
        一、柬埔寨政治受到西方思想制度形塑
        二、王权衰降成就西哈努克个人影响力提升
        三、柬埔寨佛教朝政治化方向发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党政治主导柬埔寨政治文化
    第一节 王权政治影响力的边界
        一、受《柬埔寨王国宪法》制约的王权
        二、西哈努克积极参政维护权威
        三、西哈莫尼远离政治保持影响
    第二节 政党政治推动政治发展
        一、当代政党制度构建与发展
        二、主要政治党派关系演变
        三、从“多党”到“一党”政治演变
    第三节 人民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影响
        一、人民党主导柬埔寨政治发展
        二、人民党自我调节适应发展需要
        三、人民党塑造国家对外关系形象
    第四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特点
        一、柬埔寨确立多党选举制度
        二、君主立宪制度下形成“强政党”政治
        三、柬埔寨佛教政治化程度加深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柬埔寨政治文化的演进
    第一节 王权与教权并立中的庇护关系
        一、庇护关系根植于本土价值观念
        二、不平衡教俗并立中的庇护关系
        三、现当代意义下的教俗并立关系
    第二节 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演变
        一、印度宗教文化的本土化演变
        二、法国殖民文教系统的本土化演变
        三、西方政治思想制度的本土化演变
    第三节 王权与教权对政治权力分配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2)公共理论视域下的新主流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1.2.1 关于新主流电影研究的概况
        1.2.2 关于从公共理论视角对电影研究的概况
    1.3 本文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3.1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2章 历史与当下:公共理论与新主流电影
    2.1 理论:从公共性、公共领域到公共阐释、艺术公赏力
        2.1.1 西方近代以来关于公共理论的阐释与运用
        2.1.2 中国学者相关公共理论的建构性研究
        2.1.3 本文所用公共理论的基本含义
    2.2 电影:从“主旋律”到“新主流”
        2.2.1 曾经的辉煌——主旋律电影的繁荣与市场的尴尬
        2.2.2 尝试性突围——新主流电影概念的提出
        2.2.3 不负众望——新主流电影崛起
    2.3 新主流电影取公共理论视角研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3.1 公共性是电影艺术的本质属性
        2.3.2 新主流电影置于公共理论视域下研究何以可能
        2.3.3 本文取公共理论视角研究的指向
第3章 新主流电影“四性一脉”的公共意识
    3.1 新主流电影的“四性一脉”
        3.1.1 “三分法”不是新主流电影研究的逻辑起点
        3.1.2 新主流电影“四性一脉”内涵
        3.1.3 新主流电影“四性一脉”的总体特点
    3.2 新主流电影“四性一脉”的公共意识表达
        3.2.1 公共意识及其公共意识生长的功能
        3.2.2 新主流电影公共意识表达的时代机遇
        3.2.3 新主流电影“四性一脉”的公共意识体现
    3.3 新主流电影公共意识表达的理性蕴涵
        3.3.1 新主流电影公共意识体现的时代理性精神
        3.3.2 新主流电影对公共理性精神的审美形象转化
第4章 新主流电影主旨阐释的公共性
    4.1 公共阐释与新主流电影主旨的公共性阐释
        4.1.1 有关公共阐释的相关观点
        4.1.2 新主流电影主旨的公共性阐释
    4.2 新主流电影主旨阐释的公共性取向
        4.2.1 趋于国民共情的家国情怀演绎
        4.2.2 趋于个体性强调的集体主义表述
        4.2.3 趋于人文关怀的国家意识形态言说
        4.2.4 趋于大众想象的革命业绩弘扬
        4.2.5 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的天下意识输出
    4.3 公共经验与记忆:新主流电影主旨阐释取向因由
        4.3.1 民族公共心理——新主流电影主旨得以公共阐释因由(一)
        4.3.2 命运共同体——新主流电影主旨得以公共阐释因由(二)
第5章 新主流电影艺术表现的公共范式
    5.1 审美范式、艺术公赏力与新主流电影艺术公共范式生成因素
        5.1.1 从库恩的范式论谈起
        5.1.2 审美范式与艺术公赏力
        5.1.3 新主流电影艺术范式公共性生成的因素
    5.2 新主流电影公共艺术范式的遵循与创造
        5.2.1 新主流电影人物形象范式的构建
        5.2.2 新主流电影叙事范式的创构
        5.2.3 新主流电影技术范式的运用
    5.3 审美共通感:新主流电影艺术范式公共接受依据
第6章 新主流电影公共性取向的文化效应
    6.1 助力国家与社会良性关系的构建
    6.2 中国艺术公共领域当代建设的示范作用
    6.3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拓行效应
结语
附表:新主流电影统计列表(2006年-2021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2.1.3 贫困地区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2.2.1 贫困文化
        2.2.2 文化贫困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6.1.1 样本基本概况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科学
        二、本质
        三、科学本质
        四、理解
        五、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三、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第一节 核心素养框架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一、美国“21世纪技能”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SeCo项目”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三、欧盟《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学习结果的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五、日本“21世纪型能力”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第二节 国际科学课程与教学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一、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二、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三、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方案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四、新加坡科学课程大纲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五、韩国科学与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六、新西兰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七、中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第三节 国际科学教育大型测评项目中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一、PISA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二、TIMSS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三、美国NAEP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建构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假设
        一、关于科学本质的大概念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基本内容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初步建构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专家调查
        一、调查的设计
        二、调查的实施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修订与确定
        一、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修订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确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现状研究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测评工具设计
        一、测评工具初步设计
        二、测评工具专家评审
        三、测评工具预测试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现状的测评实施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三、调查数据统计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现状的研究结果
        一、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整体特征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差异分析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表现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预设
        一、学校科学教育
        二、家庭教育
        三、同伴效应
        四、社会作用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研究工具设计与实施
        一、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
        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三、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修订
        四、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的实施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一、确立变量
        二、数据收集
        三、模型建构与分析
    第四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
        三、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基于大概念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测评结论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科学本质为科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强化其教学实践
        二、组建科学学习共同体强化学生之间的同伴效应
        三、融合隐性和显性等策略优化科学本质的教学实践
        四、以专题培训和教研等为介导提升科学教师关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能力
    第三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测评框架及题目专家咨询表
    附录二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试测)
    附录三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正式)
    附录四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家庭)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特别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3 论文的研究进路
        1.3.1 研究目标与逻辑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内涵阐释与理论基础
    2.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之内涵梳理及概念界定
        2.1.1 新时代
        2.1.2 家庭德育
        2.1.3 变革
    2.2 家庭德育变革的相关概念、因素或关系剖析
        2.2.1 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
        2.2.2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2.2.3 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
        2.2.4 家有“家格”
        2.2.5 家庭与个人幸福及社会和谐的耦合性
    2.3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2.3.1 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2.3.3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其涵育之道
        2.3.4 近代以降中国学界家庭德育相关思想
        2.3.5 近代以降国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第3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3.1 新时代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3.1.1 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
        3.1.2 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
        3.1.3 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
        3.1.4 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
        3.1.5 特殊家庭日益习见
    3.2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主要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3.2.1 结构性难题
        3.2.2 文化杂糅与冲突
        3.2.3 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
        3.2.4 家庭自我的疏离
        3.2.5 智慧与安全感缺位
        3.2.6 德育“过度”
        3.2.7 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制约
        3.2.8 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
        3.2.9 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
    3.3 新时代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3.3.1 威权型家庭德育
        3.3.2 控制型家庭德育
        3.3.3 反面型家庭德育
        3.3.4 暴力型家庭德育
        3.3.5 缺失型家庭德育
第4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
    4.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
        4.1.1 主体因素
        4.1.2 结构因素
        4.1.3 环境因素
        4.1.4 时间因素
        4.1.5 功能因素
    4.2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基本原则
        4.2.1 目标导向、系统有序与操作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4.2.2 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与前瞻未来相融合的原则
        4.2.3 高新技术、传统方法与德育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4.2.4 借鉴国外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统一的原则
        4.2.5 时代共性要求与家庭个性文化相洽同的原则
第5章 德育生态外铄: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宏观着力点及实践路向
    5.1 国家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1.1 加强党对德育制度变革的领导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5.1.3 价值取向转换
        5.1.4 制度内容嬗变
        5.1.5 社会主义法治、德治的体认与共生
        5.1.6 制度家庭德育与家庭德育制度互洽
    5.2 社会环境优化与整治
        5.2.1 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德育的关系
        5.2.2 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
        5.2.3 强化“互联网+”社会之家庭德育担当
        5.2.4 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
    5.3 社区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
        5.3.1 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5.3.2 活用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5.3.3 空间重构与认同再造并济
        5.3.4 社区文化、环境、舆论建设
    5.4 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
        5.4.1 明晰家校德育联动分工之关系及边界
        5.4.2 学校对家庭德育的支持
        5.4.3 发展学校德育的个适性
        5.4.4 家校共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6章 德育质量内求: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微观着力点及实现方略
    6.1 家长德育胜任力提升
        6.1.1 深化家长参与和三向互通
        6.1.2 强化亲职教育与父母成长
        6.1.3 优化父亲角色投入
        6.1.4 统摄家庭德育影响
        6.1.5 创新多位一体家庭教育
    6.2 家庭德育目标变革
        6.2.1 协调个适性与社会性
        6.2.2 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
        6.2.3 讲求实效性与综合性
        6.2.4 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
    6.3 家庭德育内容变革
        6.3.1 内容设计求索
        6.3.2 时代特色彰显
        6.3.3 人与中国人身份体认
        6.3.4 内容衔接及阶段原则恪守
        6.3.5 系统观运用
    6.4 家庭德育方法变革
        6.4.1 把准德育方法的辩证与统一
        6.4.2 活用其它学科之育人方法
        6.4.3 促成家庭德育方法多元指向
        6.4.4 创生儿童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6.4.5 擅取时代科技与舆情之利
        6.4.6 让孩子在爱与关心中“动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
附录C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致谢

(6)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伦理冲突与弥合研究 ——以《家庭三部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2章 李安电影的伦理文化背景
    2.1 李安个人成长的中西伦理文化背景
    2.2 李安电影体现的中西文化伦理主题
    2.3 李安电影中的美学特质
第3章 家庭三部曲呈现的中西文化冲突之伦理困境
    3.1 家庭文化伦理观冲突
        3.1.1 中西方文化本质上的冲突
        3.1.2 中西方父权意识上的冲突
        3.1.3 中西方教育模式上的冲突
    3.2 爱情文化伦理观冲突
        3.2.1 中西方爱情在世界观上的冲突
        3.2.2 中西方对爱情追求上的冲突
        3.2.3 中西方爱情在择偶观上的冲突
    3.3 婚姻文化伦理观冲突
        3.3.1 中西方婚姻在礼节上的冲突
        3.3.2 中西方婚姻在地位上的冲突
        3.3.3 中西方婚姻在婚权上的冲突
第4章 家庭三部曲呈现的中西文化伦理观弥合路径
    4.1 “和而不同”包容个性自由
        4.1.1 对于文化取向的包容
        4.1.2 对于行为取向的包容
    4.2 “本源之爱”超越礼教束缚
        4.2.1 性为本源打破礼教壁垒
        4.2.2 血缘之爱超脱世俗屏障
    4.3 “自然无为”谅解婚姻自由
        4.3.1 对于同性之爱的谅解
        4.3.2 对于夕阳之恋的谅解
第5章 李安电影对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启示
    5.1 李安电影中我国当代家庭文化伦理现状
        5.1.1 代际关系的不和谐
        5.1.2 两性关系的不和谐
    5.2 李安电影对我国当代家庭文化及道德建设的启示
        5.2.1 重视家庭责任感与优秀价值观
        5.2.2 强调独立精神与个人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
    五、理论模型的建构
        (一)理想型的概念引入
        (二)理论模型的建构基础
        (三)三种理论模型
        (四)三种理论模型的时空关联
第一章 “强”国家观的法理论
    第一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时代型塑
    第二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体系构造
    第三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方法统摄
    第四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批判分析
    第五节 “真理的片段”:国家与法的关系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弱”国家观的法理论
    第一节 权利本位论
        一、权利本位论的两条线索
        二、国家(观)在权利本位论中的显露
        三、国家(观)在权利本位论中的隐匿
    第二节 民权哲学
        一、权利概念:从分析哲学到政治哲学
        二、民权哲学:个人对抗国家的政治资格
        (一)中国传统历史中的民权
        (二)“集体权利—个人义务”模式
        (三)政治冷漠与权利觉醒
    第三节 法制现代化理论
        一、法制现代化理论与韦伯的理性观
        二、法制现代化理论与伯尔曼的法的社会理论
        三、立国者(代表)与第三次“法律革命”的政治解读
    第四节 本土资源论
        一、国家法与民间法:一种实用主义哲学的视角
        二、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经验主义、后果论与法律的“科学游戏”
        三、开放还是保守:法学的价值虚无主义
    第五节 法律文化学
        一、法律文化学的方法论:“事实”的突破与“意义”的想象
        (一)“事实”的突破
        (二)“意义”的想象
        二、谱系学:宗法国家的诞生
        (一)驱动化的军事战争
        (二)附庸化的经济结构
        (三)超越化的儒学思想
        (四)严苛化的法律统治
        三、构造学:宗法国家的文化构成
        (一)身份文化
        (二)礼法文化
        (三)士人文化
        四、文化解释学的困境与文化载体的变迁
        (一)文化解释学的困境
        (二)文化载体的变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
    第一节 立法者的法理学
        一、法理学的本体重构:从法律人到立法者
        (一)法的本质属性:法律的国家性
        (二)法律人的法理学
        (三)立法者的法理学
        二、立法者与不成文宪法
        (一)不成文宪法:宪法规范的政治形态
        (二)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
        三、立法者的法理学之内部面向:政党法治国
        (一)走出“法律帝国”
        (二)多元一体的法治共和国
        (三)法治的中国模式:政党法治国
        四、立法者的法理学之外部视野:帝国与国际法
        (一)地缘政治学与“麦金德时代”
        (二)帝国:做世界的立法者
        (三)帝国的悖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节 政治宪法学
        一、政治宪法学的本体论:宪法的政治性
        (一)思想的轨迹:从国家哲学到政治宪法学
        (二)政治宪法学的“政治”意涵
        (三)政治的状态:从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
        二、政治宪法学的方法论:宪制发生学
        (一)“历史—规范主义”
        (二)“生命—结构主义”
        (三)宪制发生学的三条线索
        三、政治宪法学的价值论:宪法的规范性
        (一)政治宪法学的“左”与“右”
        (二)宪法的规范性:政治立宪主义
    第三节 大国宪制论
        一、农耕中国的时间之维
        (一)大历史观:在长时段中拾起历史
        (二)“拧干时间”
        二、农耕中国的空间构造
        (一)家
        (二)国
        (三)天下
        三、农耕中国的制度肉身
        (一)皇帝
        (二)士人
        (三)国人/村民
        四、农耕中国的治理之术
        (一)文韬:农耕中国的文化宪制
        (二)武略:农耕中国的军事宪制
        (三)经世济民:农耕中国的经济宪制
        五、大国末路:农耕中国的宪制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迈向“国家的法理论”
    第一节 “国家的法理论”之时代语境
        一、“新时代”的多重意蕴
        二、新时代的法理论命题
        三、迈向“国家的法理论”的时代契机
    第二节 “国家的法理论”之研究对象
        一、法理的概念意涵与多维属性
        二、现代国家建构的法理
    第三节 “国家的法理论”之主题构成
        一、国家理性
        (一)国家福祉
        (二)治国技艺
        二、法律理性
        (一)法律的实质理性
        (二)法律的形式理性
        三、政党理性
        (一)中国梦
        (二)执政能力
        四、新时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法理图景
        (一)政党—国家理性:政党领导的现代中国
        (二)立宪的国家理性:国家理性与法律理性的双向型塑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以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8)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话题语境与研究现状
    二、论证方法与书写逻辑
    三、问题提出与理论基础
    四、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
    五、八闽坊间早期近代化
上篇 文质:物质文化
    第一章 源流:溯源赓续
        第一节 “源”与“流”
        第二节 关于近代福建漆艺
    第二章 技艺:文质相兼
        第一节 质法:胎骨工艺的鼎格
        一、胎骨精进
        二、名实考辩
        第二节 文法:髹饰技法的迭新
        一、始于师古
        二、变在观念
        第三节 造法:温古知新的规律
        一、巧法造化
        二、质则人身
        三、文象阴阳
    第三章 器物:物史相鉴
        第一节 品类:与史同行的抽新
        一、信仰塑像
        二、茶食雅集
        三、图饰装饰
        四、来样定制
        五、长物庞杂
        第二节 纹饰:图案变迁的叙事
        一、引譬连类
        二、铺锦列绣
        三、随物赋形
        四、洋画图式
        五、庶民僭越
        第三节 制物:器的转译与演化
        一、瓷器复制
        二、照明变革
    上篇小结: 艺器分离
下篇 乾坤: 社会状况
    第四章 缘起:西学东渐
        第一节 内化:倭制漆器
        第二节 涵化:仿洋漆器
    第五章 地理:城市乡镇
        第一节 福州:绅商与城市行业结构
        第二节 闽南:山村与港口的产销连线
    第六章 伦理:利益博弈
        第一节 线索:活动脉络
        第二节 秩序:官方与民间
    第七章 事件:争端始末
        第一节 组织:同业公会
        第二节 失衡:纠纷经过
        第三节 互哺:城市与场域
    下篇小结: 共同体价值与思考
结语
    一、恢复发展
    二、回答问题
    三、启示思考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我国高校权力制约及其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域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法
        二、规范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历史分析法
第一章 高校权力设置与运行的理论前提
    第一节 高校权力的本质属性
        一、高校权力的理论界定
        二、高校权力的独立属性
        三、高校权力的政治属性
        四、我国高校权力政治、独立属性的协调
    第二节 高校权力设置与运行的原则
        一、高校自主原则
        二、学术自由原则
        三、有限干预原则
    第三节 高校权力设置与运行的主体定位
        一、教授治学
        二、学生自主
        三、行政辅助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高校权力制约的机理与法治化
    第一节 高校权力法治化的必要性
        一、权力造“势”现象的固有弊端
        二、道德制约权力的内在缺陷
    第二节 高校权力制约机制的模式转型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溯源
        二、监督机制向制约机制转化
    第三节 高校权力制约机制法治化的表现形式
        一、以权力制约权力
        二、以权利制约权力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高校权力运行的现实结构
    第一节 我国高校权力结构的历史演进
        一、建国前高校的权力结构
        二、建国后高校的权力结构
    第二节 我国高校权力结构的内部关系
        一、党委和校长
        二、学术委员会
        三、普通教职工
        四、学生
    第三节 我国高校权力结构的外部关系
        一、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二、高校与市场的关系
        三、高校与社会的关系
        四、司法在高校权力外部关系中的作用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我国高校权力运行的制度困境
    第一节 高校权力滥用产生的环境因素
        一、社会生活的剧变
        二、价值观念的迷失
        三、规则意识的淡薄
        四、“潜规则”的滥觞
    第二节 我国高校权力滥用的主要特征
        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混同化
        二、基建工程领域权力滥用频发
        三、查处权力滥用依赖政策导向
    第三节 我国高校权力运行的制度障碍
        一、高校的自主权缺位
        二、权力结构错乱混杂
        三、制度规则设计粗放
第五章 我国高校权力制约法律机制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构建高校权力制约法律机制的规范性基础
        一、机制是法律实施的关键环节
        二、机制是制度变迁的重要路径
        三、机制是权力运行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高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优化
        一、合理配置高校权力结构
        二、完善学术自由保障机制
        三、规范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四、建立人文批判的教育培养机制
        五、健全公开理性的权力运行机制
    第三节 高校外部权力制约机制完善
        一、加强法规机制建设
        二、落实高校的自主权
        三、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治理
        四、建立权威、高效冲突解决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学术着作
    二、学术期刊
    三、学位论文
    四、报纸文章
    五、英文文献
    六、电子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科研诚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缘由
        一、推动科学技术持续强劲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科研诚信之“实然”与“应然”相分离的现实呼唤
        三、以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回应现实期待的需要
    第二节 论文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关于科研诚信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科研诚信的研究
        三、国内外关于科研诚信研究评价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科研诚信的相关概念和结构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内涵与特点
        一、科学的概念
        二、科学研究的内涵
        三、科学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 科研诚信的内涵与特点
        一、诚信的概念
        二、科研诚信的内涵
        三、科研诚信的特点
    第三节 科研诚信的内在结构
        一、学界相关研究对于把握科研诚信内在结构的启示
        二、价值和规范形态:科研诚信的基本向度
第二章 科研诚信的价值
    第一节 为科研工作者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
        一、为科研行为提供良好理念
        二、对科研行为予以有效规制
        三、有利于科研工作者良好人格的形成和科研素质的完善
        四、有利于增强科研工作者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二节 为科学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和动力支持
        一、确保科研活动依循正确的方向
        二、为科研活动提供持久不竭的动力
        三、有利于科研宗旨的顺利达成
    第三节 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对于社会治理的价值
        二、对于道德建设的价值
        三、对于市场经济的价值
第三章 影响科研诚信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科研诚信的制度建设
        一、科研诚信制度的价值意蕴
        二、制度体系的合理性和完善程度
        三、科研诚信制度的执行力和坚持力
    第二节 诚实守信的科研环境
        一、传统诚信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二、社会舆论对科研失信行为的关注度
        三、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
    第三节 科研管理者的专业素养
        一、科研管理者对科研管理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程度
        二、科研管理者能否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三、科研管理者是否具备专业的管理素养和能力
    第四节 科研工作者的个人素质
        一、科研动机
        二、德性修养
        三、法律意识
        四、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第四章 科研诚信的现实镜像
    第一节 科研诚信建设取得的显着成绩
        一、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有序推进
        二、科研诚信已逐渐成为社会价值共识
        三、科研机构内部诚信管理趋向规范
        四、科研诚信建设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第二节 科研诚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不端行为时有发生
        二、科研诚信治理有待加强
        三、不良科研风气仍需继续纠治
第五章 科研诚信愿景的达成
    第一节 确立科研诚信愿景达成的辩证视野
        一、逻辑起点:准确把握科研守信之实然与应然
        二、功能设定:贬抑科研失信之恶与褒扬科研诚信之善
        三、目标向度:科研守信之德性与德行
    第二节 充分利用国内外科研诚信建设的思想资源与实践经验
        一、我国传统诚信思想资源的现代价值转换
        二、借鉴国外科研诚信建设的举措和经验
    第三节 多策并举:构建完善的科研诚信建设机制
        一、强化制度建设
        二、加强和完善教育
        三、借助宣传媒介以养成科研人员正确的义利观
    第四节 多方联动:形成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强大合力
        一、政府切实履行对于科研诚信愿景达成的责任
        二、实现社会诚信:为科研诚信提供环境支持
        三、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科研诚信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中美社会伦理比较论纲(论文参考文献)

  • [1]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D]. 顾佳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公共理论视域下的新主流电影研究[D]. 高桐. 辽宁大学, 2021
  • [3]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4]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薛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5]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D]. 欧阳鹏. 湖南大学, 2020(02)
  • [6]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伦理冲突与弥合研究 ——以《家庭三部曲》为例[D]. 张洵之.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D]. 董政. 吉林大学, 2019(02)
  • [8]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D]. 翁宜汐.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我国高校权力制约及其法律机制研究[D]. 白立士.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科研诚信论[D]. 史兆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中美社会伦理比较纲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