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雷达论文_尹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干涉雷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滑坡,测量,遥感,地基,院士,中国科学院,干涉仪。

干涉雷达论文文献综述

尹萍[1](2019)在《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的滑坡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滑坡预警、灾害范围及规模预报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不能准确预报滑坡的范围和规模;也就不能准确判断具体什么位置,能产生多大危害,这样就难以作出合理的预警和应急管理。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将开展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的滑坡预警、灾害范围及规模预报研究。(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4期)

宋翔,张运保,任梦龙[2](2019)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小基线集(SBAS-InSAR)技术在南水北调双王城水库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库的沉降监测一般是在库体沉降区外稳定地方布设基准点,与在沉陷区内的变形监测点组成变形监测网,定期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监测,通过比较不同时间高程的变化,获取地面沉降信息。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 SAR)技术具有连续空间覆盖能力,以及高度自动化和高精度监测地表形变的能力。文章以双王城水库为试点,研究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小基线集(SBAS-InSAR)技术在探测地表沉陷的可行性以及监测双王城水库库体及周边在2012—2015年间的地面沉降及随时间的发展情况。(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9年06期)

王鹏,邢诚,项霞[3](2019)在《地基干涉雷达IBIS-S桥跨结构振动变形测量与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能够以较高的时空采样频率获取线性结构目标整体瞬时变形状态。本文将该技术引入大型桥梁桥跨结构的振动变形测量与模态分析中。对动静载试验过程中的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东岸桥跨结构开展连续变形监测,利用频域分解法计算桥跨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计算结果表明,地基干涉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能够快速探测桥跨结构竖弯模态,特别适用于灾后大型线形结构健康状态的应急检测。(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徐航,陈富龙,唐攀攀,张达[4](2019)在《TOPS模式哨兵-1雷达干涉图误差校正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哨兵-1系统因其优质的设备参数及开放性的政策具有很高的学术及应用价值,然而其特殊的TOPS成像模式对利用该数据的干涉处理与分析提出了挑战。本文对影响哨兵-1 TOPS模式数据干涉质量的数据配准、电离层及对流层因素进行了定量化分析,提出了基于ESD,以及GPS、ECMWF等外部数据源校正的TOPS哨兵-1模式干涉图误差校正技术;以一对2016年某区域的哨兵-1 TOPS模式影像为研究数据,对其依次进行了精配准、电离层相位和对流层相位系统校正。研究结果表明,配准精度能够满足数据1/1000像元的精度要求;能去除电离层条带相位和方位向相位跳变;进而实现对流层相位约27%标准差精度的提升。此技术能够显着减小哨兵-1 TOPS模式数据的干涉误差,提高其在差分雷达干涉乃至时序差分雷达干涉等形变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葛山峰,李生龙[5](2019)在《基于地基干涉雷达成像的露天矿边坡变形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地基干涉雷达对安家岭露天矿边坡变形成像,总结边坡变形主要形成条件、成因和破坏模式,研究了变形成因与地基干涉雷达图像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露天矿实例阐释了地基干涉雷达图像成像机理,证明了地基干涉雷达监测露天矿边坡变形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露天采矿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刘延文,孙学金,张传亮,李绍辉,周永波[6](2019)在《基于Fizeau干涉仪的激光雷达测温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温是描述大气状态的基本参数之一,温度的准确测量对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及其他气象参数的反演都至关重要。激光雷达作为一种遥感仪器,已经用于气象要素的探测中(风、温度、气溶胶的光学厚度等)。目前,测温激光雷达主要有拉曼激光雷达(振动和转动)、共振荧光激光雷达和Rayleigh散射激光雷达等,拉曼激光雷达需要大功率的激光器和复杂的背景滤波器;共振荧光激光雷达无法探测平流层内的温度;基于Rayleigh散射的测温激光雷达多应用于温度的相对测量,反演温度时需要建立响应函数和校准程序;基于固体腔扫描F-P干涉仪测量大气Rayleigh散射光谱来反演温度的方法,时间分辨率较低,并且该方法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运动部件,所以不利于星载。在大气低层,分子的Rayleigh散射光谱会受到Brillouin散射的影响,两种散射信号迭加形成的Rayleigh-Brillouin散射光谱不再服从Gaussian分布,直接通过测量散射光谱的半高全宽来反演温度,会产生误差。基于回波能量的方法会受到气溶胶Mie散射信号的影响,所以在对流层中该方法并不适用。为了实现对流层内温度的高精度和高时间分辨率的测量,提出利用Fizeau干涉仪和PMT阵列对对流层内分子的Rayleigh-Brillouin散射光谱进行测量,并通过插值的方法来对回波信号中气溶胶Mie散射信号进行抑制,从而使Mie散射信号对温度反演的影响较小,最后将测量光谱和理论光谱进行全光谱匹配来实现温度的反演。除此之外,还对Fizeau干涉仪的自由光谱区、固体腔几何长度、腔体反射率、扫描间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为了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一套仿真模型,通过模拟表明,在不考虑云、风和水汽含量的影响时,利用该方法测量对流层内的大气温度时,测量误差小于1 K。该测温方法可以对对流层内的大气温度廓线实现高精度、高时间分辨率的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运动部件,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并对同类高光谱激光雷达分光系统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为我国高光谱激光雷达陆基及星载应用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技术方案和温度反演方法。(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10期)

温冬华[7](2019)在《基于时序雷达干涉测量的矿区沉降形变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区沉降问题是影响现代矿山建设及发展的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如何加强矿区地面沉降形变的监测及治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某矿区沉降形变监测为研究对象,使用MT-InSAR监测技术分析了该矿区沉降形变特征,为后期制定防治措施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14期)

黄洁慧,谢谟文,王立伟[8](2019)在《基于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米林滑坡形变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坡灾害在中国具有多发特征,能有效的对滑坡灾害进行监测预警是减少危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与传统的监测方法相比,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能够获得面式数据、成本低等优势。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能满足滑坡早期识别及动态监测的目的。以3景ALOS-2卫星PALSAR-2数据为数据源,采用二轨D-InSAR技术对米林滑坡进行形变监测,获得滑坡形变值。并最终得到米林滑坡灾前形变趋势,达到了发现变动,监测趋势的目的,形变趋势与实际结果一致,证明了D-InSAR技术用于滑坡早期识别与动态监测的可行性,在广域地质灾害监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5期)

张祥[9](2019)在《院士专家聚焦最新雷达卫星遥感及干涉测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8月30~31日,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雷达卫星遥感及干涉测量学术研讨会在陕西西安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以及来自卫星总体、载荷研制、科研院所、高校、行业用户等100多家单位的专家(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09-07)

戴可人,卓冠晨,许强,李振洪,李为乐[10](2019)在《雷达干涉测量对甘肃南峪乡滑坡灾前二维形变追溯》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存档光学遥感影像对灾前演变情况进行分析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但往往受限于获取时间密度、云量等因素。随着雷达遥感卫星数据质量的不断提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可以为滑坡灾前形变探测提供新的技术途径。基于欧洲空间局哨兵一号(Sentinel-1)雷达卫星数据,同时结合升轨与降轨视线向形变结果提取沿坡向与垂直向二维形变,对2018年7月12日甘肃南峪乡滑坡灾前二维形变进行追溯分析。时序结果显示,该滑坡自2017年6月起便已经开始缓慢的变形,至滑坡发生前13个月时最大累积形变量达77 mm。结合降雨量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该滑坡灾前变形与降雨量变化高度吻合,说明降雨是该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该InSAR追溯结果展示了星载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滑坡探测方面的应用潜力,为滑坡诱因分析、防灾减灾乃至滑坡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干涉雷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库的沉降监测一般是在库体沉降区外稳定地方布设基准点,与在沉陷区内的变形监测点组成变形监测网,定期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监测,通过比较不同时间高程的变化,获取地面沉降信息。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 SAR)技术具有连续空间覆盖能力,以及高度自动化和高精度监测地表形变的能力。文章以双王城水库为试点,研究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小基线集(SBAS-InSAR)技术在探测地表沉陷的可行性以及监测双王城水库库体及周边在2012—2015年间的地面沉降及随时间的发展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涉雷达论文参考文献

[1].尹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的滑坡监测预警关键技术[J].科技视界.2019

[2].宋翔,张运保,任梦龙.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小基线集(SBAS-InSAR)技术在南水北调双王城水库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19

[3].王鹏,邢诚,项霞.地基干涉雷达IBIS-S桥跨结构振动变形测量与模态分析[J].测绘通报.2019

[4].徐航,陈富龙,唐攀攀,张达.TOPS模式哨兵-1雷达干涉图误差校正技术[J].测绘通报.2019

[5].葛山峰,李生龙.基于地基干涉雷达成像的露天矿边坡变形成因[J].露天采矿技术.2019

[6].刘延文,孙学金,张传亮,李绍辉,周永波.基于Fizeau干涉仪的激光雷达测温方法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7].温冬华.基于时序雷达干涉测量的矿区沉降形变监测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

[8].黄洁慧,谢谟文,王立伟.基于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米林滑坡形变监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9].张祥.院士专家聚焦最新雷达卫星遥感及干涉测量技术[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10].戴可人,卓冠晨,许强,李振洪,李为乐.雷达干涉测量对甘肃南峪乡滑坡灾前二维形变追溯[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雷达干涉测量原理图差分干涉测量的成像几何示意图成像模式示意图干涉式3D成像SAR(左:结...数字高程模型等高线、栅格和不规则格...模糊高与垂直分量关系图

标签:;  ;  ;  ;  ;  ;  ;  

干涉雷达论文_尹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