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铈催化剂论文-黄利,杨向丰,任宏伟,樊金串,黄伟

铜锌铈催化剂论文-黄利,杨向丰,任宏伟,樊金串,黄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铜锌铈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完全液相法,CuZnAl催化剂,合成气,乙二醇

铜锌铈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黄利,杨向丰,任宏伟,樊金串,黄伟[1](2018)在《铜锌盐的溶剂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CuZnAl催化剂在合成气催化转化中被广泛应用。以异丙醇铝为铝源,分别以水、乙醇或乙二醇作为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溶剂,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CuZnAl催化剂,考察了铜锌盐的溶剂对催化剂用于浆态床CO加氢性能的影响,并用XRD、H_2-TPR、XPS、NH3-TPD和N_2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溶解铜锌盐的溶剂不同,会造成催化剂中Cu和ZnO的分散度、Cu物种的还原性能、表面元素组成以及表面酸量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其催化性能。以乙二醇为溶剂制备的CuZnAl催化剂中,Cu的晶粒较大而ZnO的分散度最好,表面Cu含量最高,Cu组分与Zn和Al组分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且有较多的表面弱酸量及较大的孔容,其催化CO加氢产物中二甲醚和烃的选择性较高,且有一定量C_(2+)OH的生成,C_(2+)OH在总醇中占比达27.11%,但CO转化率较低。以水和乙醇为溶剂制备的CuZnAl催化剂,CO转化率较高,但醇产物以甲醇为主。(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8年06期)

黄骁,李水荣,浦云川,王夺,叶跃元[2](2018)在《车载甲醇在线重整制氢高性能铜锌铝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扩展传统铜锌铝催化剂在车载甲醇自热式重整(ATRM)制氢过程中的应用,采用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铜锌摩尔比的铜锌铝氧化物催化剂,并与工业铜锌铝催化剂SCST-401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该类催化剂的性能随着铜锌摩尔比的增加而提高。其中,Cu_(30)Zn_(10)Al催化剂在200~600℃范围内具有最佳的ATRM反应性能,而不含铜的催化剂Zn40Al在500~600℃高温下具有与Cu20Zn20Al和Cu_(10)Zn_(30)Al相近的活性。此外,Cu_(30)Zn_(10)Al催化剂与商用催化剂SCST-401的甲醇转化率也相近,但前者铜的摩尔分数却远小于后者,且性能更稳定。在200~300℃的低温下其ATRM反应表现出更高的活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8年11期)

徐晓清,刘仲能,涂云宝,刘霞,刘东东[3](2018)在《锰、锆对铜锌铝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及其对己二酸二甲酯加氢制备1,6-己二醇的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锰、锆助剂对铜锌铝催化剂己二酸二甲酯选择加氢制1,6-己二醇的影响,通过XRD、SEM、N_2吸附-脱附、H_2-TPR和XPS研究催化剂物化性能。结果表明,锰、锆助剂均有效提高催化剂活性,同时引入两种助剂,催化剂活性和产物选择性进一步提高,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在入口温度200℃、反应压力5.0 MPa、空速0.2 h~(-1)和氢酯物质的量比170条件下,对CuZnMnZr/Al催化剂进行活性及稳定性考察,催化剂稳定运行500 h,己二酸二甲酯转化率>99%,1,6-己二醇选择性>98%。(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8年06期)

林洋[4](2018)在《超重力法制备醛加氢铜锌基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重力法制备醛加氢铜锌基催化剂,通过BET、XRD和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丁醛和辛烯醛为原料,考察催化剂活性。结果表明,反应压力、热点温度和氢醛体积比相同的条件下,空速提高约14%时,超重力法制备的醛加氢铜锌基催化剂与参比剂活性相当,1 500 h内,醛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稳定,均高于98%,热点位移平缓。(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8年06期)

李婷婷,孙中华,张觅,殷玉圣,秦丽珍[5](2018)在《载体及助剂对铜锌系合成气制异丁醇催化剂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变铜锌系合成气制异丁醇催化剂的载体及添加不同助剂,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目的产物异丁醇的选择性。以Cu,Zn,Zr等金属离子的硝酸盐为原料,采用并流共沉淀的方式制得铜锌系催化剂。在催化剂主要活性组分铜和锌摩尔比为1∶1的基础上,在反应压力5 MPa、反应温度350℃、空速8 000 h~(-1)、混合气组成中n(H_2)∶n(CO)=2、催化剂装填量2.0 mL、反应时间10 h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载体和助剂对异丁醇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Zr作为载体时,异丁醇的选择性最高,液相产物的时空收率也较高,异丁醇的时空收率最大;从提高异丁醇的选择性来考虑,Cu,Zn,Zr摩尔比为3∶3∶2的催化剂较合适;助剂Mn和Pd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液相产物收率及异丁醇选择性。(本文来源于《能源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林涛,程杰,万克柔,张炳亮,曾利辉[6](2017)在《铜锌铝锰催化剂上二氟乙酸乙酯加氢制备2,2-二氟乙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金属Mn对铜锌铝催化剂进行改性,以二氟乙酸乙酯加氢制备2,2-二氟乙醇的反应体系评价催化剂性能,考察工艺条件对催化剂上二氟乙酸乙酯转化率和2,2-二氟乙醇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影响最大,其次是氢酯比,反应压力和原料空速对产物的选择性影响较小。在反应温度200℃、反应压力4.0 MPa、空速0.1 mL·(g·h)~(-1)和氢与酯物质的量比为60条件下,2,2-二氟乙醇选择性100%,二氟乙酸乙酯转化率72.3%。催化剂稳定性好,连续运行900 h仍然保持较好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7年12期)

张庆钍,左建良,林嘉伟,曹敏锋,刘自力[7](2017)在《MOFs衍生铜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近年热点材料之一,是由金属中心离子或金属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作用形成的一类具有规律性网络结构的新型多孔材料~([1-3])。其多孔性以及可设计性使其在催化中作为催化剂或载体时,能有效阻止金属离子的团聚,保持金属离子的高度分散,使催化剂和原料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得到充分接触,提高催化剂活性。而将MOFs材料通过热解衍生则可制备碳载高分散的金属催化剂~([4-5])。本研究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Cu基MOFs材料Cu-BTC及Cu-Zn-BTC,然后在氢氮混合气的保护下,通过高温焙烧活化,得到碳包覆的铜催化剂。再将该催化剂用于生物质基5-羟甲基糠醛(HMF)选择性加氢制备2,5-二甲基呋喃(DMF)反应,并通过XRD、BET和FT-IR等手段表征催化剂结构,并研究MOFs衍生铜催化剂的结构与其加氢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着重考察MOFs衍生催化剂的铜锌比例对HMF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Cu:Zn低于1:4时,对HMF转化率的影响较小,而DMF选择性则随着Zn含量改变变化较大,当Cu:Zn由0增加至1:16时,DMF选择性由79%增至98%;Zn含量继续增加到1:4和1:2时,DMF'选择性则分别降至75%和24%。由此表明Zn掺杂,虽然对HMF转化率影响不大,但适量Zn的加入,选择性得到较大提高。根据热解前后的XRD图,证实了Zn的加入对Cu-BTC的晶相结构影响较小,而经过热解后,CuO被还原为Cu,Zn以ZnO的形式存在,且在Zn含量较低时(Cu:Zn<1:2),ZnO以高分散形式存在。(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9-16)

于杨,陈海波,魏士新,殷玉圣,谢天明[8](2016)在《含水滑石铜锌铝催化剂上CO2加氢制甲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铜锌铝(CZA)催化剂在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采用沉淀法制得了不同锌铝水滑石含量的铜锌铝催化剂(HCZA)。剖析了锌铝载体以及催化剂的结构;考察了催化剂在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以及优选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得的锌铝载体具有锌铝水滑石结构,HCZA中含有锌铝水滑石相;在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HCZA较传统甲醇合成催化剂CZA性能高,当反应原料气组成为V_(CO2)/V_(H2)/V_(N2)=23∶69∶8,空速为3600 h~(-1),反应温度为240℃,压力为5MPa时,在优选催化剂HCZA3上,CO_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较在CZA上分别提高65.3%和7.4%,粗醇中的乙醇含量较在CZA上低58.9%;在1000 h连续考察中,催化剂性能稳定。同时,提出了HCZA上CO_2加氢制甲醇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8 煤化工精细化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6-09-24)

王颖洁[9](2016)在《从废甲醇合成催化剂中回收铜锌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废弃催化剂是固体废物之一,其回收利用的目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资源。目前我国甲醇产能约7000万吨/年,一般甲醇合成催化剂对硫十分敏感,易中毒失活,每年约可产生废甲醇合成催化剂13.7~17.2万吨。因废甲醇催化剂中价值较高的铜锌金属含量较高,若将这些废催化剂中的铜锌化合物回收再生,不仅可以减少固废引起的环境污染,而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课题以宁夏宝丰能源集团甲醇合成工段合成塔中的废RK-05甲醇合成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湿结合的方法探索了回收提取废RK-05甲醇合成催化剂中的铜、锌氧化物的工艺,首先将废催化剂粉碎、研磨、煅烧;然后将煅烧后的催化剂用氯化铵溶液浸取,将滤液与滤渣分离,调节滤液pH值,使其中的锌氨络合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锌沉淀,经抽滤、干燥、煅烧后获得氧化锌;浸取后的滤渣则用盐酸溶液溶解,然后向溶液中投入锌粒,通过置换反应制得粗铜粉,经焙烧后获得氧化铜。回收过程中的氯化铵浸取液可循环使用。经优化实验方案,得到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催化剂颗粒粒度为100目,煅烧温度为950℃,煅烧时间为60min。浸取最佳工艺条件:浸取温度为75℃,络合剂用量为理论用量的3倍左右,浸取剂浓度为4mol/L,浸取时间为10min。产物精制最佳工艺条件:浸取后滤渣与锌粒投料比为1:1,置换反应时间为3h;氧化铜煅烧温度为450℃,煅烧时间为4h;氧化锌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60min。利用该回收工艺,氧化铜的回收率可达到93.6%,产品质量满足GB/T674-2003《化学试剂粉状氧化铜》中优级品的标准;氧化锌的回收率可达到90.3%,产品质量满足GB/T3185-92《氧化锌(间接法)》中一级品的标准。(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6-05-01)

杨文生[10](2015)在《FAAS法快速测定加氢催化剂中金属杂质铁、铜、锌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加氢催化剂中的金属杂质铁、铜、锌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硫、磷混酸(体积比H2SO4:H3PO4:H2O=1:1:2)对试样进行溶解的方法,此法相比于其它酸溶解效果最好。对火焰状态进行了选择,确定了最佳燃烧器高度和燃助比,并对基体效应进行考察,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干扰。得到加标回收率为97.6%~103%,相对标准偏差为1.47%~2.78%。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5年12期)

铜锌铈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扩展传统铜锌铝催化剂在车载甲醇自热式重整(ATRM)制氢过程中的应用,采用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铜锌摩尔比的铜锌铝氧化物催化剂,并与工业铜锌铝催化剂SCST-401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该类催化剂的性能随着铜锌摩尔比的增加而提高。其中,Cu_(30)Zn_(10)Al催化剂在200~600℃范围内具有最佳的ATRM反应性能,而不含铜的催化剂Zn40Al在500~600℃高温下具有与Cu20Zn20Al和Cu_(10)Zn_(30)Al相近的活性。此外,Cu_(30)Zn_(10)Al催化剂与商用催化剂SCST-401的甲醇转化率也相近,但前者铜的摩尔分数却远小于后者,且性能更稳定。在200~300℃的低温下其ATRM反应表现出更高的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铜锌铈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黄利,杨向丰,任宏伟,樊金串,黄伟.铜锌盐的溶剂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8

[2].黄骁,李水荣,浦云川,王夺,叶跃元.车载甲醇在线重整制氢高性能铜锌铝催化剂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8

[3].徐晓清,刘仲能,涂云宝,刘霞,刘东东.锰、锆对铜锌铝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及其对己二酸二甲酯加氢制备1,6-己二醇的催化性能[J].工业催化.2018

[4].林洋.超重力法制备醛加氢铜锌基催化剂[J].工业催化.2018

[5].李婷婷,孙中华,张觅,殷玉圣,秦丽珍.载体及助剂对铜锌系合成气制异丁醇催化剂影响的研究[J].能源化工.2018

[6].林涛,程杰,万克柔,张炳亮,曾利辉.铜锌铝锰催化剂上二氟乙酸乙酯加氢制备2,2-二氟乙醇[J].工业催化.2017

[7].张庆钍,左建良,林嘉伟,曹敏锋,刘自力.MOFs衍生铜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性能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2017

[8].于杨,陈海波,魏士新,殷玉圣,谢天明.含水滑石铜锌铝催化剂上CO2加氢制甲醇研究[C].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8煤化工精细化发展论坛论文集.2016

[9].王颖洁.从废甲醇合成催化剂中回收铜锌的工艺研究[D].宁夏大学.2016

[10].杨文生.FAAS法快速测定加氢催化剂中金属杂质铁、铜、锌的含量[J].辽宁化工.2015

标签:;  ;  ;  ;  

铜锌铈催化剂论文-黄利,杨向丰,任宏伟,樊金串,黄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