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文摘论文_王朝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读者文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读者文摘,幽默,媒介,形象,杂志,女性,方法。

读者文摘论文文献综述

王朝阳[1](2018)在《纽马克交际翻译视角下文摘类文本中叁类从句的模拟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成为人们认识、了解外界的主要工具。而杂志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广大读者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信息等。因此,杂志翻译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知识传播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读者文摘》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语言清新简练、妙趣横生,紧跟时代,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不仅如此,当今社会,新词语源源不断的出现,其最广泛、最直接的表现途径就是报刊杂志。所以,翻译《读者文摘》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美国社会和世界的现状,了解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新事物和新动态;更是可以与时俱进,结合当下最新的英文原版材料学习一些新词、热词,了解英语语言的多样性以及国外文化,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读者文摘》一直凭着独特的视角和高水平的编辑得到了读者的信赖和认可。原文中包含了众多的从句,且位置灵活多变,具有一定的翻译难度,故该实践报告以2017年度5月份至9月份五期的文摘内容作为素材,按照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副词性从句叁个方面进行分类,并在各篇文章中挑选出此叁类从句进行翻译。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对叁种从句进行研究:名词性从句主要包括顺译法、分译法;形容词性从句包括前置法、后置法,译成状语;副词性从句包括顺译法、换序法以及转换法。该实践报告旨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文摘类文本中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副词性从句进行分析,以便发现文摘类文本翻译中存在的难点,掌握从句的翻译方法,并通过运用上述翻译策略及方法,使译文读者达到原文同样的阅读感受,并为文摘类文本的从句翻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内容。(本文来源于《天津财经大学》期刊2018-05-01)

解冰,高瑛,仇云龙[2](2018)在《“读者文摘”:大学英语泛读教学的新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读者文摘"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语言能力独立选取并编辑成册的体裁多样、题材多元的文集。学生传阅文摘,阅读其他同伴撰写的读后感,并留下自己的感悟。"读者文摘"以实践共同体和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不仅是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结果,也是泛读学习的手段。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英语阅读的量与质。(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胡正姸[3](2015)在《《读者文摘》人物报道中词汇选择的性别差异及共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性别报道语篇中词汇选择的差异与共性及词汇背后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语料源于美国《读者文摘》,囊括有男性报道24篇及女性报道17篇,借助Ant Conc统计工具对词汇从叁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语篇关键词的统计与分析,语篇高频词的统计与分析,及对代表意识形态的词汇和有关句法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媒体语篇词汇选择异同及构建两性社会身份的异同,结构话语中的隐性性别主义。分析表明,两性报道语篇中词汇选择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在于媒体倾向选择构建两性与孩子、配偶和劳动间关系的词汇;差异在于所选词汇构建女性的社会身份异于男性,且女性形象后隐藏着女性作为第二性的性别主义意识形态。(本文来源于《陇东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王潇曼[4](2015)在《美国《读者文摘》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符号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媒介已经成为大众意识形态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成为现代消费观念、价值判断及流行文化的主导。其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变化。现如今,广告已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载体,既受文化影响,又影响并传播着文化。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向受众者传递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因此,女性形象在广告中的大量运用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其表现方式、意义构成及意义传达都已成为各界学者广泛关注、热烈讨论的话题。符号学理论在广告分析中的运用已不足为奇,尤其是罗兰.巴特的神话理论,它从符号的能指、所指、二度意指等方面对广告中的符号,及符号运作机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广告制作者正是通过利用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完成对符号意义的建构。消费理论则是由鲍德里亚所提出的,其核心则是研究消费文化中的符号消费过程,即符号消费,而符号消费的实质就是符号意义的消费。将这两个理论相结合,则能从广告符号的能指、所指、意义构建机制、意义消费方面全方位地解读现代广告。因此,在本论文中,作者将符号学理论与消费理论相结合,以杂志广告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及描述性分析法来研究美国《读者文摘》中女性形象的表现特征,用符号学分析方法分析《读者文摘》广告中女性符号意义的产生机制,并综合文化、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揭示“符号化”了的女性形象所表达的符号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尽管西方女权运动以来,女性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广告中的女性仍然具有刻板形象:性感、年轻、苗条的女性成为广告商的“宠儿”,大多数女性的工作依然被构建为传统型,家庭型。这些特点无一不表明权力渗透于广告的各个方面,在美国也依然存在男权统治;女性身体,被割裂的身体局部不仅成为女性在广告中争夺话语权的工具,也使她们成为了男性审美及欲望的对象;(2)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也被“符号化”,作为“商品”在进行着兜售,其价值就在于她们所表现出的“符号意义”,这种符号意义则是通过二度意指系统(“神话”系统)形成,并传递给消费者,所以,消费者在进行实际的物品消费的同时,其实也在进行着对广告中女性符号的意义消费;(3)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已不再仅仅是视觉符号,同时,也是权力符号、欲望符号、消费符号。运用神话理论及消费理论对美国《读者文摘》广告杂志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使读者了解到即使在民主的,深受女权运动影响的当今美国,仍然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女性仍然受到男权主义的限制;另一方,作者希望本论文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广告的运作机制,认清广告中被“符号化”的女性形象的意义及功用,使读者在面对广告诱惑时能够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王敏[5](2015)在《“冷”“热”结合是王道——以《读者》和《读者文摘》为例对比中美期刊的幽默栏目》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读者》和《读者文摘》做文本分析发现,中美期刊的幽默栏目呈现出冷媒介热表达的特征,意在弱化读者阅读时的解码障碍。《读者》幽默栏目的特征是:段子年轻化,漫画西方化,故事人性化;《读者文摘》幽默栏目的特征是:段子政治化,政治娱乐化,娱乐生活化。最后,建构了文化差异造成传播失真的模式图,并提出冷、热媒介幽默的辩证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期刊2015年06期)

闫姗[6](2015)在《媒体危机再考量——反思《读者文摘》编辑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8月17日,《读者文摘》美国分公司第一次申请破产保护,发行量从2008年的820万下降至610万。2013年2月17日,《读者文摘》母公司RDAHolding提出破产保护申请,以削减其4.65亿美元的债务。许多人把传统媒体的衰落归罪于互联网,但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只是加速了它的衰落,即使没有网络,传统媒体仍呈现衰落趋势。香港浸会大学传播(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5年01期)

王加佳[7](2014)在《用SWOT方法分析《读者文摘》自身的发展与经营管理战略策划及其破产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曾是全美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文摘》宣布破产保护,作为一本在全美畅销了80多年的杂志,到底是什么原因大红大紫连年销量领先而又是因为什么而申请破产保护?本文用SWOT方法分析了《读者文摘》自身的发展与经营管理战略策划及其破产原因。(本文来源于《金田》期刊2014年12期)

[8](2014)在《《少年读者文摘》(《少年文艺》下)》一文中研究指出邮发代号:4—683精选国内外书籍报刊上适合孩子阅读的短篇佳作,以及儿童文学经典名篇,契合友情、感恩、责任、勇气等学生作文中的常见主题,短小精悍,睿智隽永,可快速提升孩子的阅读水平、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是孩子写作必备的优质素材库。(本文来源于《少年文艺(上半月)》期刊2014年12期)

李莎[9](2014)在《二十一世纪初期《读者文摘》中食物药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社会与文化的产物,广告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又改变并强化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对于自身身份的认知。在广告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频繁地出现在不同画面中展示着类型各异的产品。广告话语反映并构建了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价值观念。随着现代社会迅速且巨大的发展,社会文化对于女性的观念形态也随之发生持续的变化,女性的地位与形象也在逐步的提高。广告作为社会的反映“镜”,势必会表现出此种改变。在食物药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领域中,大部分学者认为该类型广告更倾向于利用女性角色来展示产品,并且女性角色常以一种社会地位较低且从属于男性角色的形象出现。食物药品广告画面中的女性角色常常出现在与家庭或者基层工作相关的环境之中。然而,笔者在对样本广告的对比研究中发现,21世纪初期食物药品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较大的改变,并拥有了新的特点。本研究所采用的样本广告均来自美国大众杂志之一《读者文摘》,从09-10年共22期杂志中选取所有无重复的213篇食物药品广告,通过归类与统计,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对样本进行分析考查。研究发现,二十一世纪早期食物药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更加多元化,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同时广告商对于画面中的女性角色的描述无论是在年龄、外形、工作环境还是广告背景中均较为平衡与公正。(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4-04-01)

[10](2013)在《读者文摘》一文中研究指出《读者文摘》是1922年创刊的月刊,是一本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内容丰富的家庭杂志。是由利拉.艾奇逊和德惠特.华莱士在美国纽约创建的。多年来,《读者文摘》是美国最畅销的消费者杂志,但在2009年输给了《美化家居》杂志。根据Mediamark的(本文来源于《时代英语(高一)》期刊2013年05期)

读者文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读者文摘"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语言能力独立选取并编辑成册的体裁多样、题材多元的文集。学生传阅文摘,阅读其他同伴撰写的读后感,并留下自己的感悟。"读者文摘"以实践共同体和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不仅是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结果,也是泛读学习的手段。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英语阅读的量与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读者文摘论文参考文献

[1].王朝阳.纽马克交际翻译视角下文摘类文本中叁类从句的模拟翻译实践报告[D].天津财经大学.2018

[2].解冰,高瑛,仇云龙.“读者文摘”:大学英语泛读教学的新思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

[3].胡正姸.《读者文摘》人物报道中词汇选择的性别差异及共性[J].陇东学院学报.2015

[4].王潇曼.美国《读者文摘》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符号学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

[5].王敏.“冷”“热”结合是王道——以《读者》和《读者文摘》为例对比中美期刊的幽默栏目[J].中国出版.2015

[6].闫姗.媒体危机再考量——反思《读者文摘》编辑理念[J].青年记者.2015

[7].王加佳.用SWOT方法分析《读者文摘》自身的发展与经营管理战略策划及其破产原因[J].金田.2014

[8]..《少年读者文摘》(《少年文艺》下)[J].少年文艺(上半月).2014

[9].李莎.二十一世纪初期《读者文摘》中食物药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

[10]..读者文摘[J].时代英语(高一).2013

论文知识图

一9《读者文摘》1990-图4一10《~...一20《读者文摘》1981一2图4一21...中国期刊概览(广告页)文化新品牌——《特...一22《读者文摘))1981一4图4·23...一1《读者文摘》198卜1图4一2《中...中国期刊概览(广告页)文化新品牌——《特...

标签:;  ;  ;  ;  ;  ;  ;  

读者文摘论文_王朝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