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教学中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论英语教学中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陈康, 邹琼, 张正慧[1]2016年在《课外辅导对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探究》文中指出中学生英语教学偏重应试教育,出现了对外文化交际能力普遍不高的现象,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两者相结合可弥补中学生交际能力不足的窘境,为中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该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课外辅导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让学生切身体验的教学模式,以期发现一条提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道路。

胡旒越[2]2013年在《农村中学高中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化交往的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对高中生的外语学习而言,单纯的课堂学科知识的学习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他们的需求。社会越来越关注高中生中西文化的习得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已经作为普通高等中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写进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以下简称《课标》)。因此,在高中外语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融入文化理念、内容及策略等来熏陶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要营造真实的跨文化情境,让学生感知和把握中西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在农村中学,《课标》中跨文化意识的要求却仅仅停留在文字上,并未落实在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可见,在农村中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尤显必要。本研究以Robert Hanvey等学者的跨文化意识为理论依据,结合农村高中英语教学实际,探索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了了解农村中学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识程度,本研究首先对苏州地区一所叁星级农村中学的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选定该校高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进行了融入文化教学的实验研究,为期四个月。另外,为了更多地了解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与跨文化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又对实验班10名学生进行了后期访谈。问卷调查表明,农村中学高中生跨文化意识淡薄。实验结果显示,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意识提高了。通过学生访谈可以发现,虽然实验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成绩并没有显着的提高,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自信增强了。因此,对农村中学高中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切实可行的。

钟学辉[3]2016年在《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重视人才,讲求效率。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人生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学习英语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增进沟通和理解,还能够帮助他们培养包容开放的心态,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英语教材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载体。所以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对于英语教材的选择、分析研究及评价就变得尤为必要。2000年,依据国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麦克米伦出版(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外研版(新标准)初中英语教材,该套教材投入使用至今,已有十多年。2011年,该套教材依据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了修订。以往的英语教材分析研究往往注重基本技能等语言类的方向,对于非语言类的研究不够丰富。英语学习的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用英语做事,提高效率。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策略的支持。所以笔者的研究目的就是针对修订后的教材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以及该套教材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这两个非语言类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笔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包括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访谈包括学生访谈和教师访谈。研究以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教育部审定2013)为例,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9.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到的研究结果是该套教材总体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有效英语学习策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论文共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教材分析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教材及其分析评价的原则和标准。第叁部分是课标的要求及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的静态分析。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五部分是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围绕笔者所研究的两个问题,总结对师生的问卷及访谈的调查结果。第六部分是结论。阐述主要研究结果、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袁旭艳[4]2012年在《浅论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国内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主要集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忽略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渗透的建议,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即用母语为英语国家当地报纸中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论述了此方法的具体操作并就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李雪[5]2017年在《高职英语教育文化导入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渐频繁。英语在国际上的广泛使用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即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长期沿袭的应试教育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依旧是以教授语言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少甚至是完全忽略了对文化的教学与学习,学生自然不可能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致使虽然学了十多年英语的学生们在真实的英语情境中却无法进行顺畅、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对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然而对于通过加强高职学生的英语教育文化导入从而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却不多见。本研究深入调查了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文化学习的看法及其文化学习的途径,教师对文化教学的看法及其教授文化知识的主要方法,以及教学体系中的文化导入内容欠缺程度,揭示了目前高职英语在文化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对高职英语教育文化导入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继而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高职英语教育文化导入的现状做具体分析。本研究是以景德镇学院为例,随机挑选了一年级和二年级中的1200名各专业的学生和45位英语教师,对其进行了测试和问卷调查。随后根据其中990份有效学生问卷与45份有效教师问卷,借助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SPSS处理分析调查所得数据。并且结合数据分析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前高职英语教育文化导入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教学体系、教师现状、学生现状、以及广泛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结果显示:1.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总体水平较低;2.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但学生对待英美文化知识学习态度被动,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指导,文化知识来源也很有限;3.教师在教学过程还有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课堂和书本中文化知识涉及有限。基于以上现状,本研究从高职英语教育大环境因素和教学主体因素两个方面对当前高职英语教育文化导入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即通过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认知体系、情感体系以及行为体系以加强高职英语教育的文化导入。

宋蕾[6]2010年在《论英语语言教学中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的迅猛发展,世界正向全球化发展,也使得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国人民日益频繁的交往使得人们的全球意识日益增强,同时外语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交际的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避免不了文化差异的问题。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人们要学会用英语进行交际,就必须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以达到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英语教学在进行英语语言教学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文化意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作为英语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针对这一形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势在必行,但是首先必须了解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际水平和状况,而当前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究竟如何呢?作者对黑龙江省哈尔滨的120名高中学生进行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和问卷调查,同时还对15名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了跨文化交际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对西方文化知识了解的匮乏;受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通过对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缺乏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意识以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不够高;英语教师自身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还有待提高;高中英语教育仍然以高考作为指挥棒,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在高考中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老师和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把注意力集中在英语语言知识的教与学上,忽视了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根据实证研究发现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培养和提高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跨文化教学的原则及一些可以实行的方法和建议。

梁琳婉[7]2010年在《浅论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跨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探讨了英语跨文化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周国柱[8]2009年在《论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经济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和利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中专英语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文章首先指出中专英语教学应该始终渗透文化教学的必要性,然后根据对本校文化教学的现状调查提出了改进中专英语文化教学的对策。

马瑞芳[9]2011年在《论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文中认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交流,而一门语言与其赖以存在的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因而,英语教学不应当仅仅教授语法、词汇等内容,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外文化差异就显得至关重要。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探讨如何做到英语教学与文化因素的有机统一。

向秋卓玛[10]2018年在《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的弘扬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传统文化进入语文课堂的背景《易经·贲卦·彖传》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文化”一词,正是源于此。古圣贤通过观察天文地理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以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课外辅导对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探究[J]. 陈康, 邹琼, 张正慧. 海外英语. 2016

[2]. 农村中学高中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证研究[D]. 胡旒越. 苏州大学. 2013

[3].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分析研究[D]. 钟学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4]. 浅论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袁旭艳. 企业导报. 2012

[5]. 高职英语教育文化导入研究[D]. 李雪. 湖北工业大学. 2017

[6]. 论英语语言教学中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 宋蕾.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7]. 浅论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梁琳婉.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

[8]. 论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周国柱.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 论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 马瑞芳.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

[10]. 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的弘扬途径[J]. 向秋卓玛. 语文建设. 2018

标签:;  ;  ;  ;  ;  ;  ;  ;  

论英语教学中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