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电位标测论文_王立其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表电位标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表,电位,旁路,综合征,保护环,空间,小波。

体表电位标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其[1](2017)在《体表电位标测系统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的心肌细胞会产生电生理征象,它在人体表面表现为变化的电场,电场在人体表面可形成不同的电势分布,这些电势分布能反映心脏的生理和病理状况。体表电位标测系统可以检测到这些电势分布的变化,体表电位标测系统通常在人体躯干表面放置若干电极拾取心电信号,与计算机结合经过特定的处理后观测体表电势分布及其变化,以此研究心脏在生理和病理的体表电位分布情况,用于辅助诊断心脏疾病。体表电位标测系统采用的电极偏多,分布较广,能够获取与常规心电图相比更全面的心脏电信息,能观察到更细微的心脏电活动的空间变化规律。在国外,体表电位标测已用于心脏疾病或心肌兴奋异常的临床诊断。但在国内,体表电位标测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操作繁琐以及价格与价值的不相称是其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旨在降低体表电位标测系统的各项成本,简化系统操作步骤。本文聚焦于体表电位标测系统的研制,主要工作包括详细设计了体表电位标测系统的硬件部分,电极衣,软件系统等几个方面。首先在硬件部分设计中采用了具有高共模抑制比,输入噪声为微伏级的心电采集板卡,电极衣的电极选择镀银扣钮和导电布,使电极与人体有足够充分的接触面积,保证心电信号采集的质量,系统主控板采用了基于M4内核的微处理器作为数据调控核心,协调数据的控制与传输,系统主控板与下位机间建立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其次在多通道心电数据同步以及等电位图生成算法的实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通讯协议与滤波等处理,边表的生成,等值点指针表以及间隔增量算法等;系统同步采集96导心电信号,可实时采集多个心动周期的数据并保存,提取到心电相关的信息参数经过特定的算法可生成人体体表等电位图,任意时刻电位图可于上位机回放查看,上位机界面包括数据回放系统以及波形显示模块;系统经过实验室及临床的验证,性能达到标准要求;本系统的研制为将来能够实现更多导联体表电位标测系统提供了硬件系统以及软件平台参考。(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7-06-30)

胡小刚,李心雅,彭屹[2](2016)在《体表电位标测图进行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之分辨率及导联密度影响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行构建的全心脏电生理模型,利用体表电位标测图(BSPM),进行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之分辨率以及导联密度影响的仿真研究。在蒲肯野纤维网中选择24个心室异位起搏点,二维横向范围内(12.5 mm×16 mm)选取18个异位起搏点,在长度为7.5 mm的纵向区域选取6个异位起搏点。计算每个异位起搏点存在时的QRS等积分标测图(BSPMQRS),并分别在横向和纵向区域内,就每一个异位起搏点与其它配对点之间BSPMQRS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当相关系数小于0.95,则认为两点可区分。在体表导联密度对BSPM影响的探讨中,均匀抽取导联的同时保证剩余的导联依然可以覆盖整个胸廓。采用统计反演推算方法,根据较少导联上的数值反推整体导联的信息,并通过实际值和估算值的相关系数,以判断较小的导联密度是否有体现全局信息的能力。结果显示,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的横向分辨率为(2.80±0.62)mm,纵向分辨率为(3.25±0.39)mm。导联数目从252分别减少到132,72和36时,得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050,0.946±0.060和0.852±0.080,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分辨率也随相关系数的减小而降低。可根据应用目的在导联密度和相关系数间作出平衡。(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李心雅,许亮,杨啸林,彭屹[3](2011)在《全心电生理建模及体表电位标测图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心脏建模是连接心脏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利用微型计算机和可视人断层数据,通过图像增强、组织分割和叁维重建,建立了分辨率为0.5 mm×0.5 mm×0.5 mm的心脏结构和胸前表面几何模型;以单细胞动作电位仿真为基础,使用改进的规则型算法,基于惠更斯原理的各向同性和各相异性波面型算法,分别完成了特殊传导系统、心房和心室电活动的仿真,时间精度可达1 ms;结合双域模型理论,使用偶极子等效心脏的电活动,同时结合躯体模型,完成了心脏电活动到体表心电的映射,进行正常和异常情况下体表电位标测图(BSPM)及12导联心电图的仿真。通过此模型得到的由窦房结起搏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满足正常心电的诊断标准,证明了模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探讨传导和起搏异常的体表心电建立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山璐,孙帅,张琼,郭涛[4](2005)在《体表电位标测定位预激旁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体表电位标测定位显性预激旁道是一种高效、简便、安全、易重复的心脏电生理学诊断技术,为外科手术及导管消融房室旁道提供了精确定位,对此从方法学角度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05年03期)

翟关群,赵玲,山路[5](2003)在《预激综合征旁路体表电位标测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临床研究、动物实验、计算机模拟实验 ,体表电位标测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可行性的临床诊断技术。不仅为外科手术及射频消融房室旁路提供精确定位 ,还进一步拓展了预激综合征的电生理知识(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03年03期)

翟关群,赵玲,山路[6](2002)在《预激旁道的体表电位标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临床研究、动物实验、计算机模拟实验[1~ 8] 证明体表电位标测是一项高效、安全、简便、易重复的心脏电生理学诊断新技术。不仅为导管消融房室旁道提供精确定位 ,还拓展了人们对预激综合征电生理特点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02年06期)

翟关群,山路,赵玲[7](2002)在《心电体表电位标测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表电位标测 (Bodysurfacepotientialmapping ,BSPM)是在躯干表面放置多个电极 ,同时在心动周期的每一瞬间分别采样 ,分析各瞬间体表电位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 ,绘制成不同瞬间的图形。BSPM采用的电极较多 ,图形表达方式多(本文来源于《云南医药》期刊2002年03期)

李安[8](2001)在《体表电位标测中的关键技术——心电信号的数字滤波》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波分析在数字滤波领域中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对具有时变特性的人体心电信号。该文介绍了如何利用coiflet小波对心电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和重建,并解决了小波分析在心电信号滤波中会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小波基函数的选取,确定心电信号及噪声的频域表现和小波在不同尺度下的通带。实验结果证明,用coiflet小波对心电信号进行数字滤波,能很好地消除心电信号中的叁大干扰:基线漂移、工频干扰和肌电干扰。(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张丙芳,臧益民,范风云,朱妙章,贾国良[9](2001)在《体表电位标测、心电图和高频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价值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比较体表电位标测 (BSPM)、心电图 (ECG)和高频心电图 (HFECG)叁种心电方法对冠心病 (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 BSPM- 型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 ,对冠脉造影确诊的 60例 CHD患者和 60例正常人进行BSPM,并分析 T峰值图图形和极小值位置的变化。同时记录 ECG和 HFECG,并由专业人员盲法分析其变化 ,评价叁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ECG,HFECG和 BSPM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 67% ,87%和 85 % ,特异度分别为63% ,75 %和 90 % ,准确度分别为 65 % ,81%和 88%。诊断的敏感度 HFECG和 BSPM均显着高于 ECG(P<0 .0 5 ) ,特异度 HFECG与 ECG无差别 (P>0 .0 5 ) ,而 BSPM非常显着高于 ECG(P<0 .0 1) ,也显着高于 HFECG(P<0 .0 5 )。结论 :ECG诊断 CH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较低 ,HFECG能提高敏感度 ,而 BSPM既能提高敏感度 ,又能提高特异度 ,BSPM是一种价值较高的 CHD诊断方法。(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01年04期)

李安[10](2001)在《体表电位标测系统中关键技术——心电信号数据高速采集》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电信号的数据采集是体表标测系统中关键技术之一。文中提出了 12 8通道高性能体表标测系统中心电信号数据采集的VxD算法 ,在Win9x系统下利用VxD技术、锁定内存技术和临界资源互斥访问算法相结合 ,实现了心电数据高速实时采集。该软件充分利用了硬件的等待时间 ,具有实时性高 ,运行速度快占内存少的特点。该软件在VtoolsD开发平台上用VisualC 开发。(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体表电位标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自行构建的全心脏电生理模型,利用体表电位标测图(BSPM),进行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之分辨率以及导联密度影响的仿真研究。在蒲肯野纤维网中选择24个心室异位起搏点,二维横向范围内(12.5 mm×16 mm)选取18个异位起搏点,在长度为7.5 mm的纵向区域选取6个异位起搏点。计算每个异位起搏点存在时的QRS等积分标测图(BSPMQRS),并分别在横向和纵向区域内,就每一个异位起搏点与其它配对点之间BSPMQRS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当相关系数小于0.95,则认为两点可区分。在体表导联密度对BSPM影响的探讨中,均匀抽取导联的同时保证剩余的导联依然可以覆盖整个胸廓。采用统计反演推算方法,根据较少导联上的数值反推整体导联的信息,并通过实际值和估算值的相关系数,以判断较小的导联密度是否有体现全局信息的能力。结果显示,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的横向分辨率为(2.80±0.62)mm,纵向分辨率为(3.25±0.39)mm。导联数目从252分别减少到132,72和36时,得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050,0.946±0.060和0.852±0.080,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分辨率也随相关系数的减小而降低。可根据应用目的在导联密度和相关系数间作出平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表电位标测论文参考文献

[1].王立其.体表电位标测系统的研制[D].深圳大学.2017

[2].胡小刚,李心雅,彭屹.体表电位标测图进行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之分辨率及导联密度影响的仿真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6

[3].李心雅,许亮,杨啸林,彭屹.全心电生理建模及体表电位标测图的仿真[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1

[4].山璐,孙帅,张琼,郭涛.体表电位标测定位预激旁道[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

[5].翟关群,赵玲,山路.预激综合征旁路体表电位标测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

[6].翟关群,赵玲,山路.预激旁道的体表电位标测[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2

[7].翟关群,山路,赵玲.心电体表电位标测的临床应用[J].云南医药.2002

[8].李安.体表电位标测中的关键技术——心电信号的数字滤波[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

[9].张丙芳,臧益民,范风云,朱妙章,贾国良.体表电位标测、心电图和高频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价值的对比研究[J].心脏杂志.2001

[10].李安.体表电位标测系统中关键技术——心电信号数据高速采集[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

论文知识图

除极异常假说Brugada综合征异常心电图形...一2犬体表电极的位置A.有干扰时QRS_T等积分图出现岛屿状伪...膜片钳系统和光学标测系统2 心脏组织分割流程1 研究流程

标签:;  ;  ;  ;  ;  ;  ;  

体表电位标测论文_王立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