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器件散热论文-李聪

电子器件散热论文-李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子器件散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形微通道,高宽比,变水力直径,纳米流体

电子器件散热论文文献综述

李聪[1](2019)在《电子器件冷却用分形微通道的构造及其散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通道散热器因其突出的散热性能、更小的体积而在电子设备散热问题上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而分形微通道散热器与传统长直微通道散热器相比具有更低的整体热阻,且其散热面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本文在Murray定律(P.NATL.ACAD.SCI.,1926,12:207-214)和 Bejan 等人(INT.J THERM.SCI.,2000,39(9-11):949-960)对分形微通道结构的研究基础上,在恒定入口横截面积、恒定入口水力直径、变水力直径条件下构建出不同的分形微通道的物理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其散热和水力特性,并研究了纳米流体在分形微通道中的流动情况,主要工作如下:在恒定入口横截面积的条件下,根据不同的入口截面高宽比(0.333、0.5、1、2、3)和分叉等级(两个分叉、叁个分叉)构造出10个不同的分形微通道散热器结构。结果表明,分叉等级越高、雷诺数越大,分形微通道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越好,同时压降也越大。高宽比对压降和散热特性的影响都无特定规律。在分叉等级和雷诺数相同的情况下,高宽比为0.333的散热器具有最大的压降、最高的热阻和基底平均温度。在恒定入口水力直径的条件下,根据不同的入口截面高宽比(0.333、0.5、1、2、3)和分叉等级(两个分叉、叁个分叉)构造出10个不同的分形微通道散热器结构。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增大分叉等级和雷诺数会造成分形微通道散热器的压降也随之增大,增大高宽比会使压降减小(除叁个分叉时高宽比为3的散热器之外)。高宽比对散热特性的影响无特定规律。叁个分叉等级、高宽比为3的散热器的基底平均温度最低、热阻最低,具有第二高的努塞尔数和第五小的压降。根据分叉等级(两个分叉、叁个分叉)、是否变水力直径和水力直径比值的不同建造8种不同的分形微通道散热器物理模型。结果表明变水力直径条件,高水力直径比值和分叉等级都可以提高微通道散热器的平均传热系数,但这是以牺牲压降为代价。水力直径比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散热器的水力和散热特性。性能系数(COP)的评价表明,具有较好换热性能的散热器并不拥有更大的COP,这是由于压降的增量远大于换热性能的增量。将高宽比为1的分形微通道散热器中的冷却介质替换为Al2O3-水和SiO2-水纳米流体,研究了定热物性条件下不同体积分数(1%、2%、3%、4%)的纳米流体对分形微通道散热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具有比纯基液更好的换热性能和更高的压降,且随着纳米流体中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换热性能和压降也在增加的,4%的Al2O3纳米流体与纯基液相比,热阻最少下降3.52%,压降最少增加28.58%。Al2O3纳米颗粒对换热性能和压降的影响要高于相同体积分数下SiO2纳米颗粒的影响。COP/COP0的结果表明,冷却剂为纳米流体的COP要低于冷却剂为纯水的,且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COP/COP0的值越小,4%的纳米流体的COP为纯基液的76.5%左右。(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6-03)

张景生[2](2019)在《基于电子器件散热及冷却的发展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推进,电子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用电量不断增加,电子器件越来越微型、高效,同时也对机组主铺设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在主铺设备运行中,保护系统因为自身故障引起停运行,尤其高温对电子器件的性能与使用寿命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对电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安全性产生巨大影响。基于此,文章基于电子器件散热及冷却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以此为借鉴。(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鲍婕,宁仁霞,许媛,徐文艺[3](2018)在《二维材料在电力电子器件中的散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场需求推动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应运而生,其高功率密度带来的散热问题,直接影响了器件的电特性和可靠性。二维材料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由于特殊的二维结构,在热传导方面具有优异的特性。本文以IGBT器件为例,分别将石墨烯以薄膜形式应用于芯片表面,将六方氮化硼以导热载体形式填充到封装树脂中,在封装结构的横向和纵向同时减小热阻,提出了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封装散热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机理分析。进一步介绍了封装过程中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的制备及应用工艺,其工艺过程和产物质量是影响散热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8年12期)

刘心[4](2018)在《电力电子器件及其装置的散热结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电力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过程中,电子器件的设计越发紧密和复杂,但是依然要求具备一定的散热结构,保证电器元件的工作温度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电力设备才能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转。(本文来源于《职业》期刊2018年36期)

邢烜玮[5](2018)在《电力电子器件常用散热方式及实效》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集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器件不断小型化和集成化,对散热装置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文中对电力电子器件常用的几种散热方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不同散热方式的优缺点和应用效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8年19期)

刘韩,刘辉强,林左叶,楚盛[6](2018)在《AlN掺杂的镓基液态金属硅脂在电子器件散热上的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增强界面传热效果,将镓基液态金属(Ga_(68.5)In_(21.5)Sn_(10))及氮化铝作为导热填料填充到甲基硅油中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的热界面材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检测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以研究其导热原理。合成的AlN掺杂的镓基液态金属硅脂导热率可达5.014 W/m·K,分别高于液态金属/甲基硅油二元复合材料和现售高端的导热硅脂产品(x-23-7762)约5%和20%。同时,接触热阻减少了约20%和50%,粘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溢出风险。CPU的实测结果表明新合成的AlN掺杂的镓基液态金属硅脂可以显着降低笔记本核心的工作温度,分析其导热机理后提出传热过程的协同效应原理。实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是一种理想的导热界面材料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7](2018)在《2018年第8期“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封装”专辑征文启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拟将《电力电子技术》杂志2018年第8期开辟为"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封装"专辑,以集中反映这一技术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关键技术发展和创新,新方法、新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运行经验,国外相关情况和发展趋势。欢迎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专题的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①电力电子器件封装有限元模型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②电力电子器件封装关键工艺;③电力电子模块绝缘管理、热管理与电磁管理;④电力电子器件封装可靠(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8](2018)在《2018年第8期“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封装”专辑征文启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拟将2018年第8期辟为"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封装"专辑。专题征文范围包括:①电力电子器件封装的有限元模型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②电力电子器件封装的关键工艺;③电力电子模块的绝缘管理、热管理与电磁管理;④电力电子器件封装可靠性与失效研究;⑤电力电子模块的测试技术与评价方法;⑥针对宽禁带功率半导体的高压、高温、高开关(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9](2018)在《2018年第8期“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封装”专辑征文启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拟将《电力电子技术》杂志2018年第08期辟为"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封装"专辑,欲投稿作者请于2018年5月30日将论文发至本刊编辑部邮箱(Email:dldzjstg@163.com),并注明"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封装"字样。本刊将请华中科技大学梁琳(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10](2018)在《2018年第8期“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封装”专辑征文启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拟将《电力电子技术》杂志2018年第8期开辟为"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封装"专辑,欢迎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专题的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①电力电子器件封装有限元模型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②电力电子器件封装关键工艺;③电力电子模块绝缘管理、热管理与电磁管理;④电力电子器件封装可靠性与失效研究;⑤电力电子模块测试技术与评价;⑥针对宽禁带功率半导体的高压、高温、高开关速度的新型封装技术等。(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电子器件散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推进,电子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用电量不断增加,电子器件越来越微型、高效,同时也对机组主铺设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在主铺设备运行中,保护系统因为自身故障引起停运行,尤其高温对电子器件的性能与使用寿命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对电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安全性产生巨大影响。基于此,文章基于电子器件散热及冷却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以此为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子器件散热论文参考文献

[1].李聪.电子器件冷却用分形微通道的构造及其散热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9

[2].张景生.基于电子器件散热及冷却的发展现状研究[J].电子世界.2019

[3].鲍婕,宁仁霞,许媛,徐文艺.二维材料在电力电子器件中的散热应用[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8

[4].刘心.电力电子器件及其装置的散热结构优化研究[J].职业.2018

[5].邢烜玮.电力电子器件常用散热方式及实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

[6].刘韩,刘辉强,林左叶,楚盛.AlN掺杂的镓基液态金属硅脂在电子器件散热上的应用(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7]..2018年第8期“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封装”专辑征文启事[J].电力电子技术.2018

[8]..2018年第8期“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封装”专辑征文启事[J].电力电子技术.2018

[9]..2018年第8期“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封装”专辑征文启事[J].电力电子技术.2018

[10]..2018年第8期“电力电子器件散热与封装”专辑征文启事[J].电力电子技术.2018

标签:;  ;  ;  ;  

电子器件散热论文-李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