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虫菊酯论文_孙晓杰,丁海燕,李兆新,卢立娜,邢丽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除虫菊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除虫菊,农药,杀虫剂,毒性,家蚕,蔬菜,抗性。

除虫菊酯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杰,丁海燕,李兆新,卢立娜,邢丽红[1](2019)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测定食品中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不同食品基质中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通用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aschromatography–electroncapturedetector,GC-ECD),实现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选择15种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作为对象,采用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钠干燥, Forisil固相萃取、结合浓硫酸磺化净化技术,通过GC-ECD检测,完成样品中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药物的同时快速测定。结果此方法最低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达0.25μg/kg和0.50μg/kg,同时选用3个不同浓度的加标实验,回收率在70.0%~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皆小于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高效、灵敏度高,易于普及,适用于不同食品基质中有机氯类和菊酯类药物的同时检测。(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孙小龙,加力,毛敏,磨家佳,赵慧明[2](2019)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豆角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豆角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通过气质联用法对测定过程分析,借助不确定度评定模型,计算出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豆角中氯菊酯、氰戊菊酯及溴氰菊酯含量分别为0.024、0.037、0.045 mg·kg-1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1 8、0.002 3、0.002 2 mg·kg~(-1)(k=2);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样品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稀释过程的准确性,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小。(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20期)

戴建忠,陈伟国,杨一平,林蔚红,孙海燕[3](2019)在《1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防止养蚕生产中家蚕中毒,采用浸叶法测试13种常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采用桑树喷雾法测试这些杀虫剂在桑叶上的残留毒性。结果表明,5%氯氰菊酯乳油和10%醚菊酯悬浮剂对家蚕3龄起蚕为高毒(0.5 mg/L<LC_(50)≤20 mg/L),其他11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为剧毒(LC_(50)≤0.5 mg/L);1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00 mg/L药液喷药后100 d采叶喂蚕,均对家蚕3龄起蚕具有残留毒性。鉴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极强,在桑叶中残毒期长,建议在蚕区使用该农药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污染桑叶或与蚕期保持安全间隔时间用药。(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映梅,熊彩云,白铭松,熊斌,罗静[4](2019)在《GC-ECD法测定茨菇中15种有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快速准确测定茨菇中的15种有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经过弗罗里矽柱净化,使用GC-ECD法测定,外标法定量。从线性范围、检出限、加标回收率、重复性4个方面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15种有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1~1 0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4;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000 1~0.001 0 mg/kg;回收率高,低浓度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80.1%~118.9%,中浓度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83.1%~119.1%,高浓度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82.9%~111.6%;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8.55%。[结论]该方法高效、稳定、准确,适用于茨菇中的15种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王为中,孙小涵,王向阳,娄大雷[5](2019)在《漂浮有机液滴凝固液相微萃取法测定海绵城市水体中痕量拟除虫菊酯类药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海绵城市水体中痕量联苯菊酯、甲氰菊脂、氯菊酯及溴氰菊酯。方法采用漂浮有机液滴凝固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SFOD-LPME)与气相色谱相结合,同时采用超声和表面活性剂辅助加快萃取过程,并采用外标法进行分析。结果本实验选择超声时间为1.5 min,超声温度为20℃,萃取剂为十六烷,用量为80μl,表面活性剂吐温20最佳用量为20μl,联苯菊酯、甲氰菊脂、氯菊酯及溴氰菊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6~0.999 8,线性范围为5~300μg/L,检出限为0.03~0.05μg/L。采用此方法对徐州市区云龙湖水、实验室自来水进行2个浓度的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5.4%~107.8%,相对标准偏差(RSD)2.74%~6.09%(n=6),检出浓度符合国家标准。结论本方法创新发展前处理技术,使用绿色环保、用量极少的有机溶剂,灵敏度高,回收率和重现性均好。(本文来源于《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期刊2019年05期)

刘刚[6](2019)在《16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我国的登记作物范围》一文中研究指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易于降解的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卫生害虫防治及粮食贮藏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是干扰神经膜中钠离子通道,导致该通道打开时间过长,从而阻碍神经信号的传输,最终导致虫螨死亡。目前全球研制开发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大约80个品种。我国《农药管理条例》第叁十四条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9期)

舒小桂,张媚玉,贺利民[7](2019)在《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大量用于农业生产,其残留广泛分布于食物链中,对人类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愈加重视。因此,建立各种食品基质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可靠的分析测定方法十分必要。而在整个样品分析过程中,前处理环节是瓶颈。本文重点对近年来不同基质源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方法进行综述,主要总结了植物源食品(水果、蔬菜和食用油等)和动物源食品(肉、蛋、奶以及水产品等)基质中菊酯类农药残留提取、净化和富集等前处理步骤,同时,对常用的前处理方法的优点和限制因素进行了比较,并对具有发展前景的前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陶腾州,李秉钧,赵业,王昕宇[8](2019)在《3种拟除虫菊酯对仿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半静水试验法,探究3种拟除虫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对仿刺参幼参的单一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溴氰菊酯对仿刺参幼参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316、0.198、0.144、0.110 mg/L;氯氰菊酯对仿刺参幼参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475、1.100、0.925、0.787 mg/L;氰戊菊酯对仿刺参幼参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438、1.836、1.476、1.189 mg/L。3种拟除虫菊酯对仿刺参幼参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11 mg/L(溴氰菊酯)、0.079 mg/L(氯氰菊酯)、0.119 mg/L(氰戊菊酯),按照水生生物毒性分级,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对仿刺参幼参为极毒物质,氰戊菊酯对仿刺参幼参为高毒物质。本研究明确了3种拟除虫菊酯对仿刺参幼参的毒性作用,并为科学地评估仿刺参养殖环境提供数据参考。(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赵军溪[9](2019)在《全自动固相萃取-GC-MS/MS检测蔬菜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叁重四极杆质谱联用(GC-MS/MS)检测技术,建立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测定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乙腈萃取,经过全自动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叁重四极杆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实验浓度范围内,目标物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 2~0.999 6,检出限为1.5×10~(-3)~6.0×10~(-3) mg·kg~(-1);7种拟除虫菊酯组分的回收率在78.3%~111.7%。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样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检测。(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17期)

徐冉,魏宁,黄虹,崔婧媛,李风亭[10](2019)在《天然除虫菊酯与拟除虫菊酯的对比及发展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今天,随着人们健康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从除虫菊植株中提取出来的天然除虫菊酯以其高效广谱性和环境友好性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比天然除虫菊酯和目前使用广泛的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从化学结构、作用范围、杀虫效力、抗性、生态毒性、稳定性和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拟除虫菊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高抗性、毒性和环境蓄积性等弊端,而天然除虫菊酯却是具有环境友好性的生物农药。最后,从政策、市场需求和技术等层面对天然除虫菊酯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9年09期)

除虫菊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豆角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通过气质联用法对测定过程分析,借助不确定度评定模型,计算出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豆角中氯菊酯、氰戊菊酯及溴氰菊酯含量分别为0.024、0.037、0.045 mg·kg-1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1 8、0.002 3、0.002 2 mg·kg~(-1)(k=2);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样品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稀释过程的准确性,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除虫菊酯论文参考文献

[1].孙晓杰,丁海燕,李兆新,卢立娜,邢丽红.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测定食品中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2].孙小龙,加力,毛敏,磨家佳,赵慧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豆角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不确定度评定[J].现代食品.2019

[3].戴建忠,陈伟国,杨一平,林蔚红,孙海燕.1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评价[J].蚕业科学.2019

[4].李映梅,熊彩云,白铭松,熊斌,罗静.GC-ECD法测定茨菇中15种有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9

[5].王为中,孙小涵,王向阳,娄大雷.漂浮有机液滴凝固液相微萃取法测定海绵城市水体中痕量拟除虫菊酯类药物[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9

[6].刘刚.16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我国的登记作物范围[J].农药市场信息.2019

[7].舒小桂,张媚玉,贺利民.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8].陶腾州,李秉钧,赵业,王昕宇.3种拟除虫菊酯对仿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研究[J].水产科学.2019

[9].赵军溪.全自动固相萃取-GC-MS/MS检测蔬菜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J].现代食品.2019

[10].徐冉,魏宁,黄虹,崔婧媛,李风亭.天然除虫菊酯与拟除虫菊酯的对比及发展建议[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

论文知识图

天然除虫菊酯、单萜酸和酮醇的...除虫菊酯除虫菊酯7除虫菊酯标准提取物色谱图除虫菊酯除虫菊酯溶解度测定值与计算值(C...

标签:;  ;  ;  ;  ;  ;  ;  

除虫菊酯论文_孙晓杰,丁海燕,李兆新,卢立娜,邢丽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