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测量论文_柏浩年,贺叶露,段昌宝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力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重力,重力加速度,原子,测量,柱状,复摆,射电望远镜。

重力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柏浩年,贺叶露,段昌宝[1](2019)在《基于磁力限制摆物运动的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时,在释放摆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圆锥摆的情况,由此会导致有效摆长不等于绳长,影响测量精度。为此,在传统单摆测量装置的基础上,利用磁力控制摆球的运动轨迹,进而提高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准确度.该方法测得重庆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788m/s~2,与原子干涉法的测量结果(9.794m/s~2)接近.(本文来源于《物理实验》期刊2019年11期)

唐诚,郑向阳,李艳芳,刘欣,夏真[2](2019)在《北部湾南部重力柱状样的MSCL地声学性质测量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钻孔多参数连续记录仪(multi-sensorcorelogger,MSCL),对在南海北部湾南部海区所取得的6个孔重力柱状样进行了测量,获得了连续P波波速、湿密度和孔隙度数据。在室内实验室对柱状样分样之后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孔隙度与湿密度的测定。利用不同的统计回归方法对所获得的6个柱状样的孔隙度与P波波速进行相关分析,并对比室内测量的P波波速、湿密度、孔隙度,建立了基于孔隙度数据对沉积物P波波速进行预测的方法,对MSCL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MSCL测量结果与实验室柱状样测定结果较为吻合。样品所在深度对声速的变化影响不大。孔隙度与声速的多项式回归,样条插值回归和GAM模型回归都获得了较高的相关系数,GAM模型可以提供一个较为接近测量值的声速预测方法。MSCL用来测量海底沉积物,可以获得大量的高密度、高精度的沉积物地声学及其他参数数据,但是,如果空气混入沉积物样品中则会导致MSCL测量结果失真。该研究为使用MSCL在区域海底地声学性质、恢复区域海洋沉积历史、海底地声学模型建立等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何天琛,李吉[3](2019)在《利用Kapitza-Dirac脉冲操控简谐势阱中冷原子测量重力加速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Feynman路径积分研究了简谐势阱中冷原子受到两次Kapitza-Dirac脉冲的干涉机制.理论研究表明:当初始态为简谐势阱的基态时,外场使不同模式的演化路径相对于没有外场情况下的路径发生偏离;同时外场强度和测量时刻相邻模式的相位差成线性关系;当外场为重力场时,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精度可达10~(–9);当初始态为简谐势阱和外场作用下的共同基态时,测量精度会下降,同时原子间排斥和吸引相互作用的增强也会导致测量精度提高.(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张虹,周能,邓肖丹,王萌,李行素[4](2019)在《国外航空重力测量与数据处理技术最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重力作为一种新兴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已经得到迅速发展,掌握国外最新技术对于我国开展此项测量和研究,赶超国外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文中首次全面研究总结了国外最新的航空重力测量与数据处理技术,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最先进的系统集成、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技术,分别开展了分析对比,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由此读者可全面地了解国外最先进的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并可在测量和研究中直接深度引用这些技术,促进和推动我国航空重力测量技术水平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19年05期)

吴彬,程冰,付志杰,朱栋,邬黎明[5](2019)在《拉曼激光边带效应对冷原子重力仪测量精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光调制技术是产生拉曼光的几种方法之一,其优点是系统简单、易搭建且环境适应性强.然而,这种调制技术会产生额外的边带光,并影响冷原子干涉绝对重力仪的测量精度.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可移动冷原子重力仪,研究了边带效应对冷原子重力仪测量精度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拉曼反射镜的位置、拉曼脉冲的作用时刻及其间隔、拉曼光的失谐等一系列参数与边带效应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这些参数对冷原子重力仪的精度评估有比较大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发现在有边带效应的情况下,原本不影响重力测量精度的实验参数也会影响最终的重力测量结果.最后,通过研究拉曼边带效应与拉曼光失谐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一种评估拉曼边带效应影响重力仪精度的方法.本文结果为减小拉曼边带效应对冷原子重力仪测量精度的影响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詹国富,李振华,李晶[6](2019)在《自由落体法测量重力加速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用光电计时法测量时间,结合运动学公式,从而间接测量出当地重力加速度.(本文来源于《物理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锦清,赵融冰,虞林峰,江永琛,蒋甬斌[7](2019)在《基于干涉全息法测量射电望远镜主面重力变形和副面位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天马65 m (TM65 m)射电望远镜主面重力变形和副面位姿展开实测研究.论文先概述了主面测量的方法,主要讨论了基于微波全息法的测量方法和天线扫描方法,然后论述了采用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er (VLBI)测量65 m主面各俯仰角的重力变形,对测量误差进行了评估,进而构建了重力模型,并与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变化趋势一致.同时,推导并仿真了主焦馈源、副面位姿偏移和口径面相位的解析关系,然后基于该解析关系和VLBI测量得到的口径面相位数据,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算得了实际TM65 m副面位姿随俯仰的变化情况,该测量结果在叁维方向上与传统基于主动副面的幅度扫描法结果一致性强,该方法为测量副面位姿提供了不同于传统法的可行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9年10期)

李立,张皓晶,张雄,邱龙斌,姚蕊[8](2019)在《基于智能手机磁性传感器测量重力加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利用智能手机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智能手机的磁性传感器和Sensor Kinetics App研究了双线摆的运动规律,通过Sensor Kinetics App绘制出"磁场强度-时间"图像,通过该图像计算出振动周期,并使用Origin对振动周期和摆长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处理,最终通过拟合直线斜率求出重力加速度.(本文来源于《物理实验》期刊2019年09期)

陈涛,隋建政,王锦标,姜延坤[9](2019)在《CG-5型相对重力仪在密云矿道重力分布测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地质体在地球引力中产生重力异常,高精度、高灵敏的重力异常信息可以用来解释和评价较小的密度异常体(构造、断层、空穴等)的形态、分布、结构等。介绍了CG-5型相对重力仪的原理和用途,以及在密云矿道中相对重力分布异常测量中的使用情况。经过静态漂移矫正后使用重力仪对矿道中的相对重力分布进行测量,并与地形及海拔分布相比对,结果表明,在矿道中可能存在零星的、极小的采空区和掺杂分布的其它矿藏。(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9年08期)

李大正,李体俊,蔡鲁刚[10](2019)在《基于分析力学测量复摆作用下的重力加速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分析力学导出了复摆的摆动周期、摆角与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MATLAB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与理论值相符合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数理化解题研究》期刊2019年24期)

重力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钻孔多参数连续记录仪(multi-sensorcorelogger,MSCL),对在南海北部湾南部海区所取得的6个孔重力柱状样进行了测量,获得了连续P波波速、湿密度和孔隙度数据。在室内实验室对柱状样分样之后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孔隙度与湿密度的测定。利用不同的统计回归方法对所获得的6个柱状样的孔隙度与P波波速进行相关分析,并对比室内测量的P波波速、湿密度、孔隙度,建立了基于孔隙度数据对沉积物P波波速进行预测的方法,对MSCL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MSCL测量结果与实验室柱状样测定结果较为吻合。样品所在深度对声速的变化影响不大。孔隙度与声速的多项式回归,样条插值回归和GAM模型回归都获得了较高的相关系数,GAM模型可以提供一个较为接近测量值的声速预测方法。MSCL用来测量海底沉积物,可以获得大量的高密度、高精度的沉积物地声学及其他参数数据,但是,如果空气混入沉积物样品中则会导致MSCL测量结果失真。该研究为使用MSCL在区域海底地声学性质、恢复区域海洋沉积历史、海底地声学模型建立等研究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力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柏浩年,贺叶露,段昌宝.基于磁力限制摆物运动的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J].物理实验.2019

[2].唐诚,郑向阳,李艳芳,刘欣,夏真.北部湾南部重力柱状样的MSCL地声学性质测量及分析[J].海洋科学.2019

[3].何天琛,李吉.利用Kapitza-Dirac脉冲操控简谐势阱中冷原子测量重力加速度[J].物理学报.2019

[4].张虹,周能,邓肖丹,王萌,李行素.国外航空重力测量与数据处理技术最新进展[J].物探与化探.2019

[5].吴彬,程冰,付志杰,朱栋,邬黎明.拉曼激光边带效应对冷原子重力仪测量精度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9

[6].詹国富,李振华,李晶.自由落体法测量重力加速度[J].物理通报.2019

[7].王锦清,赵融冰,虞林峰,江永琛,蒋甬斌.基于干涉全息法测量射电望远镜主面重力变形和副面位姿[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9

[8].李立,张皓晶,张雄,邱龙斌,姚蕊.基于智能手机磁性传感器测量重力加速[J].物理实验.2019

[9].陈涛,隋建政,王锦标,姜延坤.CG-5型相对重力仪在密云矿道重力分布测量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9

[10].李大正,李体俊,蔡鲁刚.基于分析力学测量复摆作用下的重力加速度[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跨断层综合观测场地福清跨断层综合观测场地泉州跨断层综合观测场地型重力仪2011年3月~4月在吉林辽...卫星与GLONASS卫星系统定位误差比...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图(中国航遥中心...

标签:;  ;  ;  ;  ;  ;  ;  

重力测量论文_柏浩年,贺叶露,段昌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