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金蝇论文_张玉波,周正湘,吴小玉,张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头金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头,密码子,基辅,基因,挥发物,法医学,多肽。

大头金蝇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波,周正湘,吴小玉,张斌[1](2019)在《基于转录组的大头金蝇密码子的偏好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Codon W软件分析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Fabricius,1794)]转录组10 923条全长转录序列的密码子偏好性。结果表明,大头金蝇转录组中的AT含量(61.81%)远大于GC含量(38.19%);PR2(parity rule 2,即密码子偏好性)绘图结果显示,密码子第3位碱基A的使用频率大于碱基T,碱基G的使用频率大于碱基C;中性绘图结果显示,该序列密码子的使用更多地受到选择压力的影响;有效密码子数(effective number of codons,简称ENC)在25.17~61.00个之间,均值为43.16个;密码子适应指数(codon adaptation index,简称CAI)在0.099~0.554之间,均值为0.215 8。结果共筛选出29个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简称RSCU)>1的密码子和28个最优密码子。(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王小云[2](2018)在《大头金蝇产卵定位及转化分解猪粪的效率与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广泛分布于新热带、新北区和古北区的动物地理区域,在我国呈全国性分布。大头金蝇同时具有粪食性和尸食性,常见于农村厕所、畜禽粪堆及动物尸体附近。其粪食性特点引起了昆虫学者、环保学者及企业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希望利用其天然的粪食性来转化人类粪污、畜禽粪便等有机物废弃物,但是相关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大头金蝇产卵定位及转化分解猪粪的效率和机制尚无资料积累,严重阻碍了利用大头金蝇转化粪便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本研究针对大头金蝇定位猪粪、转化猪粪的效率和生态效应、转化猪粪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头金蝇对猪粪的产卵定位大头金蝇倾向于在猪粪上产卵。其雌虫触角对猪粪挥发物有明显的触角电位反应。通过浸提法和顶空吸附法从猪粪中提取挥发物、经GC-MS分析鉴定出挥发物组分41种和33种。其中,3-甲基吲哚(粪臭素)、苯酚、3-甲基苯酚为重要的猪粪顶空吸附提取物组分。从大头金蝇转录组中共鉴定出气味结合蛋白OBP 30个、化学感受蛋白CSP 4个和氨/铵离子转运蛋白AMT 2个。候选OBP、CSP均具有保守的半胱氨酸结构;AMT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蝇类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看家基因EF1在成虫不同组织中表达最稳定,以其为内参的定量PCR结果显示,OBP1、OBP2、OBP3、OBP4、OBP5、OBP6;CSP1、CSP2、CSP3;ATM1、ATM2在触角、足和翅中的表达量均高于胸部和腹部。这些猪粪中特异性的有机物或特征挥发物,感觉组织中高表达的嗅觉基因,在大头金蝇对猪粪的产卵定位中有重要作用。2大头金蝇转化分解猪粪的效率和生态效益评估小批量转化实验发现大头金蝇可以高效转化猪粪,具体表现为:转化后猪粪的鲜重减少率约在37%-52%,干物质减少率约在49%-61%;含水量显着降低且颗粒更小;肥力参数总氮、总磷和总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4.7%和1.3%,优于有机肥限定指标;幼虫产出为3-12 kg鲜虫重/t鲜猪粪。大头金蝇转化还具有较高生态效益,具体表现为:转化后猪粪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着改变、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的检出量显着降低;重金属Pb、Cd、Cr的稳定性没有发生显着变化,但对Cd有一定的毒性降低作用;温室气体CH_4和N_2O的释放速率显着降低;挥发性臭气特别是有害苯环类化合物如苯酚、3-甲基苯酚、1,2,4,5-四甲基苯含量显着降低。3大头金蝇转化分解猪粪对其存活及体重的影响大头金蝇幼虫在猪粪中的存活率高于牛粪和鸡粪;接种密度以100-200头于200g新鲜猪粪中为宜;转化猪粪时幼虫的体重日增加与对照组饲料(麦麸+鱼粉)的无显着差异,表明大头金蝇适于转化猪粪。4大头金蝇转化分解猪粪的机制大头金蝇幼虫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和肠道微生物有助于转化分解猪粪。其消化道酸碱分区明显,中肠前部偏酸性、后部偏碱性。转化猪粪时消化酶活力高,第1~3d,蛋白酶的平均酶活力分别为1.97、1.65和1.05 mg/mL;淀粉酶分别为0.53、0.50和0.55 U/mgprot;脂肪酶分别为4.41、3.86和2.63 U/mgprot;纤维素酶分别0.27、1.73和1.69 U/mgprot。幼虫体内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类,且1日龄与5日龄幼虫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有显着差异;核心细菌主要分布在六个纲中,具体为Alphaproteobacteria、Bacilli、Bacteroidia、Betaproteobacteria、Flavobacteriia和Gammaproteobacteria;重金属耐受菌Pseudomonas和Prevotella的改变可能与重金属毒性改变相关;Betaproteobacteria、Methanogens、Methanomassiliicoccaceae和Methanobrevibacter含量的改变与温室气体N_2O和CH_4的释放改变有关。Comamonas sp.、Pseudomonas sp.和Aerococcus sp.可能参与大头金蝇对猪粪中苯环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本研究鉴定了猪粪的挥发物组分及大头金蝇的嗅觉相关的基因,分析了嗅觉基因的表达,建立了大头金蝇定位猪粪的嗅觉分子基础;评估了大头金蝇转化猪粪的效率和生态效应;明确了大头金蝇转化猪粪对其幼虫存活和体重的影响、消化道酸碱性、消化酶活力及微生物的作用,解析了大头金蝇转化猪粪的机制。研究结果对为揭示粪食性昆虫定位及转化畜禽粪便的基础理论积累了基础资料,对利用大头金蝇转化猪粪的实践也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12-01)

张敏,张古忍[3](2018)在《大头金蝇酰基辅酶AΔ9去饱和酶cDNA克隆与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研究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 (Fabricius)脂肪酸代谢关键功能基因酰基辅酶AΔ9去饱和酶(ACD9des),运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其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大头金蝇ACD9des基因cDNA (GenBank登录号为KF835695)全长1 429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 146 bp,编码381个氨基酸,5'UTR长度为138 bp,3'UTR约为114 bp。ORF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43. 47 kD,等电点9. 06,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昆虫酰基辅酶A去饱和酶一致性高达66%-93%,且含有由7个酰基辅酶A去饱和酶蛋白家族特有的保守模式(motif)所构成的指纹(IPR015876)。大头金蝇ACD9des在进化上与葱蝇Delia antiqua最趋于一致。将ACD9des的ORF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44a(+),并利用Rosetta (DE3)感受态细胞进行ACD9des原核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明,IPTG诱导表达的特异性蛋白可以与anti-His抗体特异性结合,大小与预期理论值(43. 47 kDa)相符,为ACD9des。该蛋白主要存在于上清溶液中,为可溶性表达。最后利用含250 mM咪唑洗脱液和镍离子亲和层析柱对扩大培养获得的重组蛋白进行了纯化收集。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大头金蝇功能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罗巧,高正辉,李胜振,朱芬[4](2018)在《不同食物对大头金蝇的卵巢发育及其产卵动态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大头金蝇取食不同食物对其卵巢发育的影响及产卵动态,为研究大头金蝇的生殖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待大头金蝇成虫羽化后,大头金蝇雌虫取食猪粪、猪瘦肉、熟鸡蛋和奶粉,观察饲喂不同时间后其卵巢发育情况,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大头金蝇取食不同食物后的卵巢发育长度差异。结果大头金蝇取食熟鸡蛋和猪瘦肉,其分别在第10、5天完成卵巢发育,而取食猪粪或奶粉,第20天仍未见卵巢发育;猪瘦肉组的大头金蝇雌虫卵巢长度大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d:F=13.054,ν=3,P=0.000;3 d:F=84.584,ν=3,P=0.000;5 d:F=42.065,ν=3,P=0.005)。饲喂猪瘦肉的大头金蝇雌性成虫第5天就完成了卵巢发育并开始产卵,第7天进入首个产卵高峰,第9天时产卵达最高峰值为16.6 mg,之后产卵峰值在6.0~10.0 mg。结论大头金蝇成虫取食猪粪和奶粉,其卵巢不能完成发育,取食熟鸡蛋其卵巢发育缓慢,取食猪瘦肉其卵巢发育最快;产卵动态受营养源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张敏,张古忍[5](2018)在《大头金蝇β-actin基因克隆与多克隆抗体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研究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Fabricius)关键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运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大头金蝇β-actin基因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C20708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大头金蝇β-actin基因cDNA全长1 35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 131 bp,编码376个氨基酸,5'UTR长度为87 bp,3'UTR约为110 bp。ORF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41.8 D,等电点5.286,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昆虫β-actin一致性高达97%-99%,且含有由6个β-actin蛋白家族特有的保守模式(motif)所构成的指纹。根据对β-actin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抗原性和表面可及性分析预测,设计并合成β-actin抗原多肽(CysGPYARVKRHQKGLKT),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多克隆抗体,其效价远高于1∶64 000。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头金蝇各发育阶段的β-actin蛋白表达,结果表明β-actin表达恒定。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大头金蝇功能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冉琳,何钢,刘嵬,梁立,邱露[6](2017)在《大头金蝇幼虫抗菌肽提取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大头金蝇幼虫中分离纯化天然抗菌肽,并检测抗菌肽的抑菌活性。方法:提取大头金蝇幼虫抗菌肽,粗提物经凝胶过滤色谱、阳离子交换树脂、反相色谱纯化,纯化产物检测其抑菌活性并利用GFC-HPLC测定其分子量。结果:最终纯化出一个活性组分,该组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40μ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4 mg/m 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17 mg/m L;该活性组分分子量大小为2570 u。结论:该抗菌肽组分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抑菌活性,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7年10期)

李严[7](2017)在《食物中油脂和蛋白含量对大头金蝇生物学特征及幼虫肠道微生物区系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餐厨垃圾的产生量也在快速增加,许多大城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量在4000t以上,其中餐厨垃圾约占50%[1]。而餐厨垃圾的处理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处理餐厨垃圾的方式有多种,都有其优势和弊端。近几年,出现了使用蝇蛆类昆虫生物转化餐厨垃圾的研究报道,利用昆虫来处理餐厨垃圾不仅能得到富含蛋白和油脂的昆虫生物质和有机肥,而且转化率高,无污染,而肠道微生物在昆虫转化利用食物的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直接影响生物转化餐厨垃圾的大头金蝇幼虫肠道微生物研究不多,头金蝇幼虫生物转化餐厨垃圾过程中的肠道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机制知之甚少。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以大头金蝇幼虫为研究对象,以营养成分含量不同的饲料对其进行传代,研究不同营养成分含量的饲料对其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并探究大头金蝇幼虫生物转化餐厨垃圾过程中的肠道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机制。由于不同来源的餐厨垃圾营养成分很不稳定,之前又有研究发现大头金蝇幼虫对油脂和蛋白质含量不同餐厨垃圾有明显不同的生物转化效率[2]。因此,我们使用人工饲料(麸皮60%,鱼粉30%,血粉10%)作为基础饲料来模拟餐厨垃圾,通过向其中添加大豆油和蛋白胨来调节饲料里油脂和蛋白质的含量,利用油脂和蛋白质含量不同的五种餐厨垃圾传代饲养大头金蝇。一方面,分析不同营养成分含量对其传代过程中对其生物形状的影响,及其对饲料的利用情况;另一方面,对其幼虫肠道微生物的16S r DNA进行测序,研究饲料中油脂和蛋白质含量变化条件下肠道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变化规律,初步探索大头金蝇幼虫生物转化餐厨垃圾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作用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饲料中油脂含量或者蛋白含量的提高,幼虫的发育历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高油脂组与对照组相比,幼虫的发育历期平均延长了3.5天;高蛋白组与对照组相比,幼虫发育历期平均延长了1.75天。值得注意的是,高蛋白组的羽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4%,说明适当的提高饲料中蛋白含量有助于大头金蝇羽化。(2)随着饲料中油脂含量或者蛋白含量的提高,高油脂A组及高蛋白B组的虫体重量均比对照组CK少。其中,高油脂组A比对照组CK虫体重量减少了2.6倍,而B组相对于CK虫体量也减少了1.85倍;而A组油脂转化系数比CK组降低了1.79倍,B组饲料油脂含量较少,油脂转化系数更是比CK组低了2.78倍;而且大头金蝇幼虫的油脂转化系数低于蛋白转化系数。说明本实验设计的油脂含量和蛋白含量虽不影响其传代,但均对大头金蝇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而且大头金蝇幼虫利用油脂的能力高于利用蛋白,但高油脂饲料容易导致大头金蝇幼虫死亡。(3)随着饲料中油脂含量的增加,大头金蝇幼虫肠道内酯酶酶活表现出上升趋势;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高脂肪组和高油脂组的胰蛋白酶酶活均表现出下降趋势,而缬氨酸芳胺酶酶活表现出上升趋势。说明酯酶可能与幼虫利用油脂有关,而高蛋白饲料会抑制幼虫肠道内胰蛋白酶酶活,缬氨酸可能与大头金蝇幼虫利用饲料中蛋白有关。(4)用3组不同蛋白或油脂含量饲料去喂养大头金蝇幼虫,各组之间肠道微生物物多样性有明显不同,且3组OUT数目所表现出的趋势与幼虫虫体终重的趋势完全相同,说明幼虫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很可能与幼虫存活率有一定关系。随着饲料中油脂含量的提高,幼虫肠道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都出现了降低趋势,说明当饲料中油脂含量达到18.56%或蛋白含量达到20.96%时,会影响大头金蝇幼虫肠道内微生物的生长,进而影响幼虫对油脂和蛋白的转化。无论是对照组、高油脂组,或者是高蛋白组,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均为核心菌属,Dysgonomonas菌属很可能与幼虫利用油脂有关,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和泰氏菌属Tissierella很可能与幼虫利用饲料中蛋白有关。(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3-01)

陈健,岳巧云,邱德义,刘德星[8](2017)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大头金蝇携带细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医学媒介生物携带细菌检测中的应用,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经济高效和鉴定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优化样本处置和细菌提取等前处理方法、优化PCR反应体系和条件;以大头金蝇为研究材料,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以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16S r RNA的V3可变区,分别研究其体内外携带细菌的情况。结果在大头金蝇体表和体内共有95种细菌鉴定到种,235种细菌鉴定到属,体表携带15个门的细菌,而体内仅携带6个门的细菌。但是从能确定细菌种类的序列数来看,体内(376 282条)所携带细菌的数量却是体表(241 375条)的1.56倍。厚壁菌门(Phylum 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细菌总数在体内外被检测到的概率分别为99.83%和97.75%,检测到的细菌种类数远超传统方法。结论建立的样本收集和前处理方法、PCR扩增体系和条件有效、可行,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医学媒介生物携带细菌的NGS检测新方法可行并可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王小云,李逵,朱芬,雷朝亮[9](2016)在《大头金蝇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是重要的法医昆虫、资源昆虫和卫生害虫。大头金蝇的各个发育阶段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头金蝇的分布、分类鉴定及生物学背景,着重从法医学应用、幼虫在有机废弃物转化中的应用、幼虫的活性物质及成虫传粉应用4个方面总结其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大头金蝇其幼虫和成虫存在的风险及可能的控制方法。新型法医学手段的开发拓宽了大头金蝇在法医领域的应用范围;大头金蝇幼虫能够有效地转化粪便、餐厨垃圾、污泥等多种有机废弃物创造环境和经济效益;幼虫具有多种活性物质,有利于其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虽然成虫的自然传粉效果好,但是其作为传粉昆虫人工释放仍有局限性,仅适用可控空间内。大头金蝇的病媒特性仍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绊脚石,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郑娜,石学志,朱光辉,牛憨笨,范新民[10](2016)在《大头金蝇蛹壳蛋白质降解特征的法医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蛹壳风化不同时间的蛋白质降解,探讨其在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上的意义。方法收集人工饲养的C.megacephala蛹壳,放置于树林内5、10天后收回,进行红外光谱采集及预处理,读取蛋白质酰胺吸收峰,并对每组平均光谱进行曲线拟合。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风化5天组,蛋白质酰胺Ⅰ的峰位蓝移,酰胺Ⅱ的峰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且酰胺Ⅰ及Ⅱ的峰强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helix略减少且β-sheet略增加,而β-turn无变化;风化10天组,蛋白质酰胺Ⅰ及Ⅱ的峰位均蓝移,酰胺Ⅰ吸收峰出现明显肩峰,且酰胺Ⅰ及Ⅱ的峰强度均明显下降。蛋白质二级结构,α-helix及β-sheet的变化趋势与5天组一致,而β-turn显着增加。结论红外光谱显示C.megacephala蛹壳风化10天内,蛋白质酰胺Ⅰ及Ⅱ的吸收峰变化开始呈现出一定的特征性,可辅助较长时间的死亡时间推断。(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大头金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广泛分布于新热带、新北区和古北区的动物地理区域,在我国呈全国性分布。大头金蝇同时具有粪食性和尸食性,常见于农村厕所、畜禽粪堆及动物尸体附近。其粪食性特点引起了昆虫学者、环保学者及企业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希望利用其天然的粪食性来转化人类粪污、畜禽粪便等有机物废弃物,但是相关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大头金蝇产卵定位及转化分解猪粪的效率和机制尚无资料积累,严重阻碍了利用大头金蝇转化粪便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本研究针对大头金蝇定位猪粪、转化猪粪的效率和生态效应、转化猪粪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头金蝇对猪粪的产卵定位大头金蝇倾向于在猪粪上产卵。其雌虫触角对猪粪挥发物有明显的触角电位反应。通过浸提法和顶空吸附法从猪粪中提取挥发物、经GC-MS分析鉴定出挥发物组分41种和33种。其中,3-甲基吲哚(粪臭素)、苯酚、3-甲基苯酚为重要的猪粪顶空吸附提取物组分。从大头金蝇转录组中共鉴定出气味结合蛋白OBP 30个、化学感受蛋白CSP 4个和氨/铵离子转运蛋白AMT 2个。候选OBP、CSP均具有保守的半胱氨酸结构;AMT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蝇类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看家基因EF1在成虫不同组织中表达最稳定,以其为内参的定量PCR结果显示,OBP1、OBP2、OBP3、OBP4、OBP5、OBP6;CSP1、CSP2、CSP3;ATM1、ATM2在触角、足和翅中的表达量均高于胸部和腹部。这些猪粪中特异性的有机物或特征挥发物,感觉组织中高表达的嗅觉基因,在大头金蝇对猪粪的产卵定位中有重要作用。2大头金蝇转化分解猪粪的效率和生态效益评估小批量转化实验发现大头金蝇可以高效转化猪粪,具体表现为:转化后猪粪的鲜重减少率约在37%-52%,干物质减少率约在49%-61%;含水量显着降低且颗粒更小;肥力参数总氮、总磷和总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4.7%和1.3%,优于有机肥限定指标;幼虫产出为3-12 kg鲜虫重/t鲜猪粪。大头金蝇转化还具有较高生态效益,具体表现为:转化后猪粪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着改变、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的检出量显着降低;重金属Pb、Cd、Cr的稳定性没有发生显着变化,但对Cd有一定的毒性降低作用;温室气体CH_4和N_2O的释放速率显着降低;挥发性臭气特别是有害苯环类化合物如苯酚、3-甲基苯酚、1,2,4,5-四甲基苯含量显着降低。3大头金蝇转化分解猪粪对其存活及体重的影响大头金蝇幼虫在猪粪中的存活率高于牛粪和鸡粪;接种密度以100-200头于200g新鲜猪粪中为宜;转化猪粪时幼虫的体重日增加与对照组饲料(麦麸+鱼粉)的无显着差异,表明大头金蝇适于转化猪粪。4大头金蝇转化分解猪粪的机制大头金蝇幼虫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和肠道微生物有助于转化分解猪粪。其消化道酸碱分区明显,中肠前部偏酸性、后部偏碱性。转化猪粪时消化酶活力高,第1~3d,蛋白酶的平均酶活力分别为1.97、1.65和1.05 mg/mL;淀粉酶分别为0.53、0.50和0.55 U/mgprot;脂肪酶分别为4.41、3.86和2.63 U/mgprot;纤维素酶分别0.27、1.73和1.69 U/mgprot。幼虫体内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类,且1日龄与5日龄幼虫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有显着差异;核心细菌主要分布在六个纲中,具体为Alphaproteobacteria、Bacilli、Bacteroidia、Betaproteobacteria、Flavobacteriia和Gammaproteobacteria;重金属耐受菌Pseudomonas和Prevotella的改变可能与重金属毒性改变相关;Betaproteobacteria、Methanogens、Methanomassiliicoccaceae和Methanobrevibacter含量的改变与温室气体N_2O和CH_4的释放改变有关。Comamonas sp.、Pseudomonas sp.和Aerococcus sp.可能参与大头金蝇对猪粪中苯环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本研究鉴定了猪粪的挥发物组分及大头金蝇的嗅觉相关的基因,分析了嗅觉基因的表达,建立了大头金蝇定位猪粪的嗅觉分子基础;评估了大头金蝇转化猪粪的效率和生态效应;明确了大头金蝇转化猪粪对其幼虫存活和体重的影响、消化道酸碱性、消化酶活力及微生物的作用,解析了大头金蝇转化猪粪的机制。研究结果对为揭示粪食性昆虫定位及转化畜禽粪便的基础理论积累了基础资料,对利用大头金蝇转化猪粪的实践也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头金蝇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玉波,周正湘,吴小玉,张斌.基于转录组的大头金蝇密码子的偏好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王小云.大头金蝇产卵定位及转化分解猪粪的效率与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3].张敏,张古忍.大头金蝇酰基辅酶AΔ9去饱和酶cDNA克隆与原核表达[J].环境昆虫学报.2018

[4].罗巧,高正辉,李胜振,朱芬.不同食物对大头金蝇的卵巢发育及其产卵动态影响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8

[5].张敏,张古忍.大头金蝇β-actin基因克隆与多克隆抗体制备[J].环境昆虫学报.2018

[6].冉琳,何钢,刘嵬,梁立,邱露.大头金蝇幼虫抗菌肽提取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7

[7].李严.食物中油脂和蛋白含量对大头金蝇生物学特征及幼虫肠道微生物区系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7

[8].陈健,岳巧云,邱德义,刘德星.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大头金蝇携带细菌的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7

[9].王小云,李逵,朱芬,雷朝亮.大头金蝇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16

[10].郑娜,石学志,朱光辉,牛憨笨,范新民.大头金蝇蛹壳蛋白质降解特征的法医学意义[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6

论文知识图

大头金蝇不同发育时期样品在属...大头金蝇产卵动态大头金蝇肠道的酸碱性示意图大头金蝇转化前后的猪粪及产出...中华蜜蜂大头金蝇日活动规律大头金蝇成虫实拍照片

标签:;  ;  ;  ;  ;  ;  ;  

大头金蝇论文_张玉波,周正湘,吴小玉,张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