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歌论文_何宽钊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文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经文,莫扎特,盎格鲁,诺曼,历史主义,节奏,调式。

经文歌论文文献综述

何宽钊[1](2019)在《奥尔加农·经文歌·新艺术:中世纪复调音乐新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着历史主义的态度,我们既能深刻认识到中世纪宗教对文化的限制和禁锢,也能发现中世纪在基督教文化上所达到的高度。西方复调音乐诞生在教堂中,它是在圣咏北传的过程中,北方蛮族文化与罗马宗教文化权力冲突与调和的产物,也是信仰、习俗、理性叁重要素整合的产物。13世纪,北方地区的本土世俗力量不断获胜,哥特形式意志达到巅峰,经文歌是哥特精神在音乐上的体现。新艺术时期开始形成初步的对位思维,现代意义上的作曲意识和形式主义悄然萌发。(本文来源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宋戚[2](2019)在《从终止式的角度看调式向调性的演进——以邓斯泰布尔的经文歌创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终止式作为音乐作品风格类型的主要识别标准之一,它同样推进了艺术音乐由调式阶段向调性音乐的发展进程。终止式不仅在每个音乐历史发展的断代呈现出自身的独特形态,而且在音乐风格的巨大转变过程中,也以形式上的变化促成音乐语言的蜕变。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文艺复兴时代,可谓调式向调性过渡的重要阶段。文艺复兴早期,英国作曲家约翰·邓斯泰布尔的创作,正是处于教会调式音乐与调性体系萌生之间的过渡时期,尤其在终止式的构思方面,他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主要终止式形态,巧妙地引入12首等节奏经文歌的创作中。本文将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切入邓斯泰布尔经文歌创作的终止式类别及其运用形式的研究,以期窥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调式对位向调性体系演进的脉络。(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婧妍[3](2019)在《莫扎特经文歌《你们欢呼雀跃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之一。他出生于一个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有着极强的音乐天赋和艺术修养,在他短暂而又曲折的一生中,留下了六百多部器乐和声乐作品。女高音经文歌独唱作品《你们欢呼雀跃吧》(Exsultate,jubilate,K.165)就是莫扎特宗教声乐作品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你们欢呼雀跃吧》是莫扎特为阉人歌手费南奇欧·劳济尼(Venanzio Rauzzini)所创作的,并于1773年1月17日在米兰的铁阿提纳教堂(Theatine Church)①首演,当时莫扎特还不满17岁。这部作品的创作周期只有叁周,采用经文歌题材,拉丁文歌词,创作本意是赞美耶稣的降生。它是一部小型的声乐与乐队协奏曲,共包含叁个乐章:叁首咏叹调和一首宣叙调。在学习和演唱这部作品的期间,笔者领会到了这部作品出色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部作品在气息和音准的训练上给了声乐学习者很好的范本,通过系统的训练能够使演唱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了解莫扎特、学习莫扎特作品的同时,笔者也被莫扎特及其作品的魅力深深感染。总的来说,本文通过经文歌的起源与发展、经文歌在宗教中的仪式功能、莫扎特的生活经历和宗教信仰,以及对这部作品艺术特征和创作风格的分析、不同歌唱家演绎版本的比较、对声乐训练方面的提示等对《你们欢呼雀跃吧》这部作品进行探究,希望能为读者了解莫扎特的宗教作品给出一点提示,让读者感受莫扎特宗教声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为普及莫扎特的宗教声乐作品研究提供个人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杨筠[4](2019)在《若斯坎·德普雷和他的经文歌——以《穷苦人的避难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若斯坎出生于今天的法国-比利时交界处,他与达·芬奇和哥伦布同一时代,是介于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盛期之间最伟大的作曲家。若斯坎的音乐作品包括弥撒曲、经文歌和世俗声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对其他作曲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受到音乐爱好者的热烈赞扬。比起他之前的作曲家,他更多的使用独具特色的技巧,同时在音乐创作中更具想象力。马丁·路德就曾论道:"上帝还通过音乐来传播福音,这可以从若斯坎的音乐中见到。他所有的作品都充满着欢乐、温和、静淑与优美。这些音乐相当流畅,既没有勉强之感,也没有受压制的氛围;乐曲的结构虽受到严谨地规范,但是,音乐却似云雀的歌声般。"~([1])(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07期)

王晓月,廖怡嘉,严慧亮,朱思琪,付嘉琪[5](2019)在《论威尼斯乐派复合唱经文歌及双钢琴改编——以《Angelus Domini descendit》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威尼斯乐派复合唱风格发展脉络的梳理,并以乔瓦尼·加布里埃利的作品为例,探讨了其作品在双钢琴改编上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为阅读该流派的合唱文献提供一条可能的路径。(本文来源于《休闲》期刊2019年02期)

钱滢舟[6](2019)在《浅析利盖蒂十六声部经文歌《永恒之光》》一文中研究指出《永恒之光》是匈牙利作曲家利盖蒂写作的无伴奏合唱作品,是其转型期的重要作品。作为电影《太空漫游2001》的插曲,其中的静态特质很好地衬托出电影所描述的景象。该文从作品的旋律、结构以及歌词等多方面进行细致地分析,并聚焦于其中重要的技法"微复调"与"核心和弦"进行论述,从而说明该作品中独特"静态"声响与利盖蒂创新的作曲思维。(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9年02期)

宋戚[7](2018)在《中世纪盛期英国经文歌复调创作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世纪盛期以来,法国复调音乐与其同时代的英国音乐有着难以剥离的密切联系。自12世纪以来,法国音乐持续影响着不列颠岛早期音乐形式的发展。然而,由于英格兰岛国的自足地理环境、鲜明民族性以及带有保守倾向的文化性格等因素,致使英国多声部音乐的建构又具有了孕育本土音乐风格的胚胎。进入13世纪,旋律交换技术在巴黎圣母院复调创作中被逐渐弃用之时,英国经文歌却反映出对这一技术的偏好,并逐渐成为英国音乐的典型手法。自经文歌体裁在英国出现以来,等旋律技术及其在声部间的变化运用,一直是英国作曲家创作的着眼点。同时,叁、六度音程的大量使用,又体现出英国传统音乐在声部纵向结合关系上的构思倾向。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带有鲜明英国化特点的复调技术与创作观念,才使得简朴、悦耳之英国音乐风格,最终成为西方音乐历史转型阶段替代法国极致复杂之风的最好选择。(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期刊2018年04期)

张宇航[8](2018)在《莫扎特经文歌套曲《你们欢呼雀跃吧》(K.165)的分析与演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声乐套曲是作曲家根据自己想要的顺序和想要向众人表达的主题把创作出来的歌曲组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这个整体中或许存在一个主题例如爱情、死亡、嫉妒等,或者是讲述作者的故事,有时也可能是两种情况都存在其中。《你们欢呼雀跃吧》K.165是莫扎特所创作出来的经文歌套曲,以高音的方式演绎呈现。其将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有效融合成功体现在这部声乐套曲中。莫扎特在这个声乐套曲中表达出强烈的宗教主题,也就是对上帝的崇拜、敬仰。本研究经过剖析叁个具有代表性的咏叹调作品《你们欢呼雀跃吧》、《加冕的圣母玛利亚》、《阿利路亚》和一个宣叙调《白日闪烁出亮光》,通过分析他们的音乐特点,掌握歌曲演唱时具备的情感和技巧。掌握这部作品在演唱时要遵循的要点之处。运用理性态度描述笔者对这部声乐套曲进行演绎诠释,以及本人今后在教学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0)

雒恩慈[9](2018)在《莫扎特经文歌《喜悦欢腾》的艺术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773年,莫扎特创作了一部宗教题材小型的乐队与声乐的协奏曲经文歌《喜悦欢腾》。经文歌是基督教宗教的一种独特音乐形式,其经过了庄严、肃穆、中规中矩的纯宗教形式到世俗多样化的发展历程。莫扎特所处的时代,正是作为经文歌向世俗化变迁的关键时刻,所以莫扎特的《喜悦欢腾》不仅以优美欢快、富有个性的旋律展示了演奏风格的变迁,而且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敢于追求个性自由,冲破宗教的束缚。也正因如此,莫扎特的音乐创作成为了变革时代的一股清流。这首歌曲在今天看来,艺术成就依然很高,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首歌出自年纪还不到17岁的少年之手,创作时间也不过3个星期,是由当时一位阉人歌手费南奇欧·拉乌乔尼委托其所作,可以说是根据他的声音特色量身定做。本文主要由叁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简单分析了经文歌的溯源、过渡,莫扎特的信仰和他的创作特征以及《喜悦欢腾》的首演及创作背景。笔者认为要对作者莫扎特的生平、宗教信仰和作者同时期的创作特性进行了解,能帮助我们更为深入地分析《喜悦欢腾》。第二章对《喜悦欢腾》的叁个乐章和宣叙调进行了简要的作品曲式分析。《喜悦欢腾》由声乐与器乐相结合,分为叁部分,拉丁文演唱。这部作品通常由乐队进行伴奏,体裁是音乐会咏叹调,作品由叁个乐章组成,其中第叁个乐章《哈利路亚》已经成为音乐会以及教学当中的重要曲目。本文通过以上叁个部分的分析,有助于声乐学者从背景中去理解作品的内涵,通过主观与客观的情感符合,从而达到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第叁章通过对作品拉丁语歌词和曲中花腔部分的分析,主要阐述了二度创作中主观客观的情感抒发与共鸣在演唱中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说,本文对莫扎特经文歌《喜悦欢腾》艺术的探究,目的是为了通过了解经文歌的兴衰、莫扎特的生平创作特征、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以及对歌词语言的翻译,使演唱者和听众能够从内心世界创作出一个既符合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又能表现出个人艺术魅力的作品。(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洪雯[10](2018)在《十四世纪“新艺术”之发展——析菲利普·德·维特里经文歌《公鸡絮叨》》一文中研究指出14世纪"新艺术"与13世纪"古艺术"相比有了很多的新的变化和发展。本文通过对14世纪新艺术代表人物菲利普.德.维特里等节奏经文歌《公鸡絮叨》一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出新艺术时期的一些特点,以及与古艺术时期的不同之处。(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8年01期)

经文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终止式作为音乐作品风格类型的主要识别标准之一,它同样推进了艺术音乐由调式阶段向调性音乐的发展进程。终止式不仅在每个音乐历史发展的断代呈现出自身的独特形态,而且在音乐风格的巨大转变过程中,也以形式上的变化促成音乐语言的蜕变。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文艺复兴时代,可谓调式向调性过渡的重要阶段。文艺复兴早期,英国作曲家约翰·邓斯泰布尔的创作,正是处于教会调式音乐与调性体系萌生之间的过渡时期,尤其在终止式的构思方面,他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主要终止式形态,巧妙地引入12首等节奏经文歌的创作中。本文将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切入邓斯泰布尔经文歌创作的终止式类别及其运用形式的研究,以期窥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调式对位向调性体系演进的脉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文歌论文参考文献

[1].何宽钊.奥尔加农·经文歌·新艺术:中世纪复调音乐新观察[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

[2].宋戚.从终止式的角度看调式向调性的演进——以邓斯泰布尔的经文歌创作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9

[3].李婧妍.莫扎特经文歌《你们欢呼雀跃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4].杨筠.若斯坎·德普雷和他的经文歌——以《穷苦人的避难所》为例[J].北方音乐.2019

[5].王晓月,廖怡嘉,严慧亮,朱思琪,付嘉琪.论威尼斯乐派复合唱经文歌及双钢琴改编——以《AngelusDominidescendit》为例[J].休闲.2019

[6].钱滢舟.浅析利盖蒂十六声部经文歌《永恒之光》[J].当代音乐.2019

[7].宋戚.中世纪盛期英国经文歌复调创作技术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8

[8].张宇航.莫扎特经文歌套曲《你们欢呼雀跃吧》(K.165)的分析与演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9].雒恩慈.莫扎特经文歌《喜悦欢腾》的艺术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10].洪雯.十四世纪“新艺术”之发展——析菲利普·德·维特里经文歌《公鸡絮叨》[J].黄河之声.2018

论文知识图

经文曲经文曲经文曲拉索,奥兰多-拉索帕莱斯特里那经文歌《神圣的日...帕莱斯特里那经文歌《神圣之日...

标签:;  ;  ;  ;  ;  ;  ;  

经文歌论文_何宽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