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高效思维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和谐高效思维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265300

一、要营造和谐气氛,创建和谐、高效课堂,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入手

“21世纪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调查报告显示:中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有了新变化。他们心目中理想教师的标准不再仅仅是知识广博、教学方法好,学生更关注教师的人格特质,喜欢和蔼、幽默、开朗、能跟上时代潮流的老师。学生心目中教师形象的改变,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方式也要改变,这样才能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

1.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和谐融洽的师生之情会使教学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思维积极主动,有助于教师教学获得成功。当和学生交流时,微笑是一种气氛;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微笑是一种鼓励;当表扬学生时,微笑是一种肯定;当学生认错时,微笑是一种谅解;当学生解决问题时,微笑是一种力量……教师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学生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变“威严”为“微笑”,把微笑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智慧潜入每天的课堂教学之中,使微笑成为教师和蔼的体现、亲切的象征,使微笑成为师生交流的和谐方式,使教学在“微笑”中前行,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收获“微笑”、收获“快乐”。

以前在课堂教学中,也许我的表情过于严肃,一部分胆小的学生由于紧张等因素,总是不能很好地回答问题;就连学习好的也不愿举手发言,导致课堂学生发言不积极,气氛沉闷。

现在,每当提问时,我总是含着微笑用亲切的目光看着学生。回答正确时,我对他们除了语言鼓励外,同时微笑着点头。学生看到了我的信任、我的尊重。课堂上,学生敢想了、敢思了、敢说了,以前许多不爱发言的学生也活跃起来。我所在的班有个女学生,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学习成绩也表现得一般。我经过了解知道了该生比较内向,平时很少和家人以外的同学或老师说话,上课时即使有明白的问题也不太愿意回答。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在课堂上“不小心”叫到她的名字回答问题,每次回答正确的时候都特别给予表扬,这些都使得她对老师的感情逐渐加深了。

有次遇到了一个问题,她鼓起勇气向我提问,我做了耐心的解答后,又深情地摸了摸她的脑袋。第二天学生的家长就特意打电话给我,说孩子回家之后说老师特别喜欢她,她感觉老师就和自己的大姐姐一样,还说特别愿意上老师的课,特别愿意和老师在一起。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个学生的成绩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课堂上也表现得积极了,就连学生的家长也说孩子好像变了个人似的。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微笑、鼓励会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能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也往往是对学生的一种鼓舞,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态,使课堂上产生和谐的气氛,为师生良性互动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保障。

2.活跃课堂,提高课堂管理能力。

要创建和谐高效课堂,教师的授课方式也要发生改变。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唾沫四溅,学生却鸦雀无声、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绝不是和谐课堂,甚至可以评价为失败的课堂。在课堂中学生应该成为主人,教师而应该成为引导者。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发言者。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正反方辩论、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

要让学生变得智慧起来,就要让学生轻松起来、愉快起来,因为学生只有拥有愉快的心态和自由的氛围才能积极思考、大胆表现,才能时时闪现智慧的火花。允许学生有话就说,不必一定是“要发言先举手”。可以“插嘴”,如果“插嘴”能插得准、插得巧,还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因为这些不在意的“插嘴”,不时会迸发出学生灵性的智慧火花。对于上台表演,不必拘泥程式,谁愿意谁就上,谁先做好谁就先上,允许回头修改,允许相互更正,尽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然而活跃的课堂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上的辩论、讨论就会乱成一锅粥。教师往往能调动课堂,却缺乏课堂控制能力。在学生忽略课堂纪律时,要严肃批评他们以保证课堂的正常进行。这样活跃又保持纪律的课堂才是和谐高效的课堂。

3.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

新时期,教师面对的是知识面广、全面发展的学生,课堂上学生的提问有时是学科之外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文学底蕴。如果一名教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那当学生问及相关知识时岂不是哑口无言?这样又怎能让学生学得满足满意呢?我所教授的化学学科,不仅仅要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实际、联系生活。只有这样,讲课时才能应付自如,也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否则就可能出现“茶壶里的汤圆筛不出来”的现象,试问谁会欣赏结结巴巴、毫无精彩可言的课呢?相反,一位教师能说会道,就会让学生听得入情入境、乐而忘休。教师拥有一定的口才,才能吸引学生,课堂才会精彩,让学生在佩服中不知不觉地、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创建和谐的课堂还需要从学生入手

课堂是双向的,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除了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考虑学生因素。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探究者,对学生而言学会学习比掌握化学知识更为重要。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与解决问题。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样的方式做。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学生的想法,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

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甘当配角,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表现表演的机会。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教师只顾滔滔不绝讲个痛快,不肯罢口罢手,不给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和表现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主动发展、能力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从学生角度考虑课堂的实效性,这样才能建立和谐高效思维的课堂教学。

标签:;  ;  ;  

和谐高效思维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