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杂环化合物论文_司晓菊

导读:本文包含了含氮杂环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官能团,杂环化合物,活性,苯并咪唑,多聚甲醛,喹啉,噻唑。

含氮杂环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司晓菊[1](2019)在《过渡金属催化含氮杂环化合物(开)环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药物的需求也迅速飙升,而氮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药物和天然产物中,其中α-氨基酮衍生物,咪唑类衍生物以及异喹啉酮衍生物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本文探究了过渡金属催化含氮杂环化合物(开)环化构建α-氨基酮、咪唑以及异喹啉酮,包括以下叁个方面:研究了Pd(OAc)_2催化的2H-氮杂环丙烷和羧酸的开环反应。该反应报道了2H-氮杂环丙烷和羧酸经历C-N单键断裂、热重排反应构建α-氨基酮衍生物,此方法具有原子效率高、官能团适用性优异的优点。以Pd(OAc)_2作为催化剂、以氯[1,3-双(2,6-二异丙基苯基)咪唑-2-亚基]银作为氧化剂,使用Li_2CO_3(碳酸锂)和DMAP(4-二甲基氨基吡啶)作为添加剂,在1,4-二氧六环中反应18小时,最佳产率为95%。该反应适用于多种羧酸(比如:芳香族羧酸,脂肪族羧酸,甚至噻吩-2-羧酸,呋喃-2-羧酸和烟酸也适用)和多种氮杂环丙烷。探究了钯催化邻苯二甲酰亚胺和苯炔之间的脱羰基环化反应,为合成异喹啉酮衍生物提供了新的方法。在氮气保护下,该反应在Pd(PPh_3)_4催化下,以氟化铯作为碱性添加剂,以PhCl/叔戊醇(2:1)为溶剂,加入叔丁醇钾,120℃反应,得到最佳产率75%,该方法适用于多种官能团,可用于制备一系列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结果证明无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取代基是吸电子、中性还是推电子,都可以进行反应得到相应的产物,收率在21-75%。研究了Pd(OAc)_2催化2H-氮杂环丙烷参与[3+2]环加成反应构建咪唑类衍生物。反应以六氟磷酸铵为酸性调节剂、乙酸银作氧化剂、DMAP为添加剂、在1,4-二氧六环中反应18小时,收率可达88%。目前做了部分底物的扩展,且收率中等至良好。(本文来源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闫文静[2](2019)在《基于脒/烯酮亚胺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脒作为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常用作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前体,在已有的报道中,脒可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进行环加成并制备叁嗪类、咪唑类、吡啶类、喹啉类和嘧啶类等含氮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药物化学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另外,烯酮亚胺作为另一种含氮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C=C双键和C=N双键,使其同时具有联烯和烯酮的性质,但与联烯相比,累积双键上的N原子破坏了其结构的对称性,从而使得烯酮亚胺有着更为丰富的反应位点;而又由于C=N双键具有更大的极性,烯酮亚胺在某些化学性质上更为活泼。因此,脒和烯酮亚胺参与的环加成反应已引起化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在Cu(OAc)_2催化作用下,脒与多聚甲醛进行环加成制备1,2-二氢-1,3,5-叁嗪衍生物的反应。该实验以N-苯基苄脒与多聚甲醛反应作为标准反应,经过一系列条件优化最终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0.2 mmol的多聚甲醛与2.2 equiv的N-苯基苄脒作原料,1.0 mL的EtOAc作溶剂,25mol%的Cu(OAc)_2作催化剂,于80℃下搅拌反应16小时。在该条件下,目标产物可获得88%的最高收率。然后在最优条件下对该反应体系的广普性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反应的普适性较好,大多数所考察的底物可取得良好的收率。接着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其次,考察了脒与其他醛发生环加成制备1,2-二氢-1,3,5-叁嗪衍生物的反应。该实验以N-苯基苄脒与苯甲醛反应作为标准反应,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溶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以及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0.2 mmol的苯甲醛和2.1 equiv的N-苯基苄脒作原料,1.5 mL的EtOAc作溶剂,10 mol%的ZnI_2作催化剂,于80℃下进行。在该反应条件下反应可获得76%的最高收率。然后在最优条件下对反应的广普性进行了考察,大多数底物可获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最后,本论文研究了烯酮亚胺与氮杂环丙烷的环加成反应。通过一系列条件优化,最优反应条件为:0.1 mmol的3-(邻甲苯基)-N-对甲苯磺酰基-2,2-二羧酸二乙酯和2.3 equiv的N-(2,2-二苯基亚乙烯基)苯胺作原料,1.0 mL的CHCl_3作溶剂,0.8 equiv的SnCl_4作促进剂,于30℃下反应2小时,反应可获得93%的最高收率。随后在最优条件下,对氮杂环丙烷和烯酮亚胺进行了普适性研究,多数考察的底物可获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接着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本论文实现了脒与多聚甲醛/单分子醛类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以及实现了烯酮亚胺与氮杂环丙烷的环加成反应,来制备叁嗪类和咪唑烷类衍生物。本论文所发展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⑴催化剂廉价。⑵反应条件相对温和。⑶实验操作简单。(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张迪[3](2019)在《钯催化分子间芳基杂环化合物的碳氢键对氰基的加成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芳基化合物的碳氢键对氰基参与的加成反应已广泛报道,但大多数的反应产物是氰基提供碳源的无环状的芳基酮类化合物,造成了氮原子流失,不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基本原则。含氮杂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的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和有机材料中。因此,研究过渡金属催化芳基化合物的碳氢键对氰基参与的加成反应,充分利用氰基的C-N结构单元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我们发展了钯催化分子间芳基杂环化合物的碳氢键对氰基参与的加成反应,合成了2,4,5-叁取代恶唑类化合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底物的拓展,以中等到较优的收率合成了一系列官能团化的2,4,5-叁取代恶唑类化合物。通过生物活性测试,初步证明该类化合物对HepG2和SMMC-7721肿瘤细胞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2)我们发展了钯催化分子间吲哚的碳氢键对氰基参与的加成反应,合成了β-咔啉和γ-咔啉类化合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底物的拓展,以中等到较优的收率合成了一系列官能团化的β-咔啉和γ-咔啉类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余晓霞[4](2019)在《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氮杂环化合物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中,具有广泛的药理和生理活性。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领域,在工业、多功能材料等领域也多有应用。同时,因其特殊的性质和结构,各类含氮杂环的构建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在分析归纳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研究方向开发了一系列简便高效构建1,2,3-叁氮唑,1,3,5-叁嗪,异噻唑和噻唑类含氮杂环骨架的新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近些年来合成1,2,3-叁氮唑,1,3,5-叁嗪,异噻唑和噻唑类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在空气中室温下,利用Cu(I)催化末端炔、迭氮化合物和芳基硼酸的Click反应构建含氮杂环。在双分子氧的作用下,芳基硼酸氧化中断Click反应体系合成带有不同取代基的C-5芳基化1,2,3-叁氮唑。这种方法具有反应绿色高效、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反应在敞口试管中进行)、产物高区域选择性的优点。第叁部分主要介绍了脒类化合物和卤代二氟烷基化试剂在无机强碱作用下合成一系列对称和非对称的1,3,5-叁嗪类化合物。不需要金属催化剂和危险的过氧化物类氧化物的加入,只需在廉价的无机碱作用下断裂卤代二氟烷基化试剂C-X,C-COOEt键,生成二氟卡宾(:CF_2)进而提供一个新的碳源,与简单的脒类盐酸盐反应构建多个C-N键。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烯胺酯、硫粉和卤代二氟烷基化试剂叁组分在不同条件下高效构建C-S/X-N/N-S键的合成异噻唑和噻唑的策略。其创新点是,用尽可能少的步骤进行叁组分一锅法反应;选用廉价易得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硫粉作为硫化试剂;卤代二氟烷基化试剂提供C-COOEt,所以该方法为合成在天然产物和具有生物活性分子中常见的异噻唑和噻唑提供了有价值的合成途径。(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31)

钱朋[5](2019)在《电化学诱导碘盐催化C(sp3)-H官能团化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活性分子和功能材料分子中,绝大部分含氮杂环化合物都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因此,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构建一直是有机化学家的研究热点。然而,传统的合成方法往往需要金属及化学计量的氧化/还原剂的使用。金属的残留通常会影响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和功能效用,并且往往需要多步才能除净,步骤繁琐且造成更大的浪费。而化学计量的氧化/还原剂的使用往往会导致反应体系更加复杂,原子经济性低。有机电化学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合成手段,使用“绿色”的电子作为氧化还原试剂,避免或者降低传统上氧化还原试剂的使用。基于以上事实,我们通过电化学手段,利用阳极氧化原位产生碘诱导C(sp3)-H官能团化,实现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构建。本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利用有机电合成手段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主要是结合实验室的工作,通过电化学诱导碘盐催化的策略,对靛红衍生物和咪唑并喹啉环骨架进行了研究。1.电化学诱导n-Bu4NI催化构建靛红衍生物通过电化学氧化与碘盐催化的结合,实现了 2'-氨基苯乙酮分子内的C(sp3)-H/N-H交叉偶联,构建了各种各样的靛红衍生物。该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广,原子经济性高以及不需要额外的电解质。此外,该反应的自由基用电子顺磁共振(EPR)进行了捕捉,证明了该反应通过了自由基的历程。该反应为合成靛红衍生物提供了一种绿色温和的方法。2.电化学诱导NH4I催化构建1,3-二取代的咪唑并[1,5-aa]喹啉环衍生物在室温下,水相溶液中,利用电化学氧化与碘盐催化的结合的策略成功发展了一种从原料易得底物(苄胺或者氨基酸)与2-喹啉羰基衍生物来串联关环合成1,3-二取代的咪唑并[1,5-a]喹啉环。该反应不需要金属及额外的化学氧化剂。此外,该反应底物范围广,可以进行克规模放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3.电化学诱导NH4I催化构建咪唑并含氮杂环衍生物在上述反应的基础上,我们从原料更为易得2-甲基含氮杂环和苄胺或氨基酸实现了分子间的C(sp3)-H/N-H脱氢交叉偶联构建了咪唑并含氮杂环。该反应不需要金属及额外的化学氧化剂,原子经济性高、底物范围广、可以进行放大、具有一定的耐水性。另外,通过简单的电源的开关可以一锅两步来合成1,3-二取代的咪唑并[1,5-a]喹啉环。该反应为咪唑并含氮杂环的合成提供了一个简单高效的方法。4.电化学诱导NH4I催化叁组分反应构建3-氰基取代的咪唑并含氮杂环衍生物在上述反应的基础上,通过TMSCN的加入,进一步实现了电催化的叁组分反应,构建了3-氰基取代的咪唑并含氮杂环。该反应底物范围广,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金属及化学氧化剂的使用。另外,该反应也扩宽了电化学叁组分反应的范围。值得提出的是,该反应是首例非金属合成3-氰基取代咪唑并含氮杂环的报道,为3-氰基取代咪唑并含氮杂环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单绿色的方法。相比常规的合成方法而言,利用电化学诱导碘盐催化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是非常具有原子经济性绿色合成,避免金属及化学氧化剂的使用。此外,碘盐在体系中既作为电解质,又作为媒介,在杂环合成中有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杨娜[6](2019)在《碘化物促进CO_2转化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CO_2是一种无毒、丰富的碳资源,以CO_2为原料合成化学品具有经济和环保双重价值。由于CO_2具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以及一些转化方法具有高温或贵金属催化的特点使得CO_2的转化利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发展温和条件下非过渡金属催化的CO_2转化策略仍是备受期待的。1,3,4-恶二唑-2(3H)-酮和1,2,4-叁氮唑是重要的含氮杂环结构单元,很多含有1,3,4-恶二唑-2(3H)-酮结构单元或者1,2,4-叁氮唑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药物活性、生物活性。以往报道的1,3,4-恶二唑-2(3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常涉及剧毒光气、CO的使用。尽管近些年来发展了多种新的合成方法避免了光气的使用,但是在这些合成方法中有的仍具有反应条件比较苛刻,贵金属催化剂使用或者合成过程中需要多步反应等缺点。另外,在1,2,4-叁氮唑化合物的众多合成方法中也多涉及高温反应和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使用。电化学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有研究者通过在电化学体系中添加卤化物特别是碘化物成功地实现了多种类型的有机转化。研究表明碘化物在化学或者电化学条件下能够生成多种碘的活性物质,可以有效地促进反应的进行。我们组也一直致力于碘化物作用下的化学或者电化学有机合成研究。本文以CO_2替代CO或光气为碳源,在温和条件下通过化学方法或者电化学方法合成1,3,4-恶二唑-2(3H)-酮类化合物。不仅实现了CO_2的转化利用,而且也为合成具有药用价值的1,3,4-恶二唑-2(3H)-酮类化合物提供了简单高效的新途径。此外,在没有CO_2存在下,我们也发展了一种电化学合成1,2,4-叁氮唑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KI催化下,由芳基肼、醛和CO_2一步合成1,3,4-恶二唑-2(3H)-酮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的操作步骤比较简单,起始原料简单易得,底物的适用性好。机理研究表明,在KI与TBHP(过氧化叔丁醇)原位产生的IO~-离子作用下,该转化能够顺利进行并得到高产率的目标产物。另外,通过该方法可还以成功合成商用除草剂恶草灵,揭示了该方法具有潜在应用价值。(2)在CO_2存在下,由KI催化芳基肼和α-酮酸反应合成1,3,4-恶二唑-2(3H)-酮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利用了原料α-酮酸在脱羧过程中产生的CO_2,反应时间较短,条件比较温和,起始原料廉价易得,底物适用范围较广可适用于多种取代的苯肼和α-酮酸类化合物。机理研究揭示了该转化未经历自由基过程,而且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了腈亚胺1,3-加成子。同样地,原位产生的IO~-离子在转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电化学条件下利用芳基肼、多聚甲醛和CO_2合成1,3,4-恶二唑-2(3H)-酮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以惰性石墨棒为阳极、金属镍为阴极,在常温下的单室电解池中通过恒电流电解即可得到高产率的目标产物。研究表明,阳极氧化原位产生的碘单质促进了反应的进行。该方法实现了常温下CO_2的转化,避免了有毒试剂和强氧化剂的使用,为合成1,3,4-恶二唑-2(3H)-酮类化合物提供了绿色有效的电化学途径。(4)电化学合成1,5-双取代1,2,4-叁氮唑或者1-芳基-1,2,4-叁氮唑。该合成方法以芳基肼,多聚甲醛和醋酸铵为原料,在常温下单室电解池中通过一锅法下的多组分反应实现。电解体系中的溶剂醇同时又作为反应物参与了转化,阴极原位生成的NH_3提供了构建五元氮杂环的氮源。该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低毒易得,反应条件比较温,底物适用范围较广,为合成具有药物活性的1,2,4-叁氮唑化合物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1)

刘羽,严泽,袁旭华,代静[7](2018)在《叁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诱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喹啉、吲哚和吡啶叁种典型的含氮杂环化合物(NHCs)作为目标物质,研究其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诱导作用,通过测定微核率和脂质过氧化作用,判断不同浓度的叁种物质对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喹啉、吲哚以及吡啶作用于蚕豆根尖细胞时,呈现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和污染损伤,在喹啉、吲哚和吡啶浓度分别为20 mg/L、5 mg/L、20 mg/L时,微核率达到最大值,对应的微核指数分别为15.15、9.09和6.06,相应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也达到最大,丙二醛含量(MDA)分别为0.019μmol/g,0.023μmol/g和0.018μmol/g,叁种物质对蚕豆根尖细胞有明显的遗传毒性作用。(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陈斐[8](2018)在《杂原子中心自由基的环化反应在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基反应是有机反应的一个基本类型,在现代有机合成和反应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对于碳中心自由基已经获得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涉及杂原子中心自由基的引发及其参与的反应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N-烷氧基酰胺自由基,肟自由基和磺酰自由基为代表的氮、氧、硫中心自由基的引发及其参与的环化反应,实现了一系列结构重要的杂环化合物的高效便捷合成。论文分为如下六章:第一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杂原子中心自由基的种类、产生方式、反应类型以及Baldwin-Beckwith自由基环化规则。然后对N-烷氧基酰胺自由基,肟自由基和磺酰自由基的引发途径和它们参与的反应做了简要综述。第二章:提出了以CuCl/空气作为绿色高效的催化氧化体系,以易得的炔烃取代的N-烷氧基酰胺为原料的需氧氧化产生N-烷氧基酰胺自由基的策略,实现了该自由基对分子内炔烃的5/6-exo-dig环化串联反应,高效的合成了结构新颖的异恶唑烷并异喹啉酮和1,2-恶嗪烷并异喹啉酮类化合物。此外,通过反应中间体检测、同位素标记实验、动力学同位素效应以及EPR(电子顺磁共振)实验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揭示和验证。第叁章:发展了一种分子内烯烃的氧氰基化和胺氰基化方法,以廉价易得的CuCN作为氰基源,TBHP(叔丁基过氧化氢)作为绿色的氧化剂,不饱和酮肟为原料,通过原位氧化产生的肟自由基的氧、氮双位点5-exo-trig环化反应,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氰基取代的异恶唑啉和环状硝酮的高效合成。第四章:实现了分子内烯烃非金属条件下的氧烯化和胺烯化反应,以不饱和酮肟为原料,利用氮氧自由基TEMPO(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作为肟自由基的引发剂和类Cope消除中的β-H受体,通过肟自由基的氧、氮双位点5-exo-trig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结构重要的异恶唑啉甲基烯和环状硝酮甲基烯。第五章:提出了非金属条件下磺酰自由基促进的自由基串联环化反应策略,该反应以亚磺酸作为磺酰化试剂,TBHP作为磺酰自由基的引发剂,2-炔基芳基迭氮为底物,通过磺酰自由基参与的炔烃的磺酰胺化反应实现了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3-磺酰吲哚的绿色、高效合成。第六章:结论及展望。(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10-01)

宋媛媛,蒋志豪,卢奎,徐粉[9](2018)在《脒参与C-H键活化反应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并咪唑为骨架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无论是在人类医药治疗领域还是农业发展领域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在医药治疗领域,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消炎、抗病毒等重要作用。由于含有苯并咪唑骨架的杂环化合物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将介绍一种合成方法,通过过渡金属铑催化的C-H活化反应来合成含有苯并咪唑骨架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本文选用二苯乙炔与脒的C-H活化为反应原料,金属铑盐作为催化剂,引入氧化剂,考察溶剂,添加剂碱,添加剂酸,铜盐,银盐等不同添加剂对反应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已经从中筛选出最优方案,得到了目标产物(图1)较好的产率,现已扩展部分底物,接下来实验工作为继续扩展两个原料底物。(本文来源于《河南省化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8-09-28)

蔡晓锐,蔡奋,邱国栋,吴树腾,方烁坡[10](2018)在《含氮杂环甾体化合物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氮杂环甾体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显着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抗炎和抗肿瘤活性。本文根据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分类,讨论近年来含氮杂环甾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含氮杂环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脒作为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常用作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前体,在已有的报道中,脒可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进行环加成并制备叁嗪类、咪唑类、吡啶类、喹啉类和嘧啶类等含氮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药物化学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另外,烯酮亚胺作为另一种含氮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C=C双键和C=N双键,使其同时具有联烯和烯酮的性质,但与联烯相比,累积双键上的N原子破坏了其结构的对称性,从而使得烯酮亚胺有着更为丰富的反应位点;而又由于C=N双键具有更大的极性,烯酮亚胺在某些化学性质上更为活泼。因此,脒和烯酮亚胺参与的环加成反应已引起化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在Cu(OAc)_2催化作用下,脒与多聚甲醛进行环加成制备1,2-二氢-1,3,5-叁嗪衍生物的反应。该实验以N-苯基苄脒与多聚甲醛反应作为标准反应,经过一系列条件优化最终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0.2 mmol的多聚甲醛与2.2 equiv的N-苯基苄脒作原料,1.0 mL的EtOAc作溶剂,25mol%的Cu(OAc)_2作催化剂,于80℃下搅拌反应16小时。在该条件下,目标产物可获得88%的最高收率。然后在最优条件下对该反应体系的广普性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反应的普适性较好,大多数所考察的底物可取得良好的收率。接着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其次,考察了脒与其他醛发生环加成制备1,2-二氢-1,3,5-叁嗪衍生物的反应。该实验以N-苯基苄脒与苯甲醛反应作为标准反应,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溶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以及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0.2 mmol的苯甲醛和2.1 equiv的N-苯基苄脒作原料,1.5 mL的EtOAc作溶剂,10 mol%的ZnI_2作催化剂,于80℃下进行。在该反应条件下反应可获得76%的最高收率。然后在最优条件下对反应的广普性进行了考察,大多数底物可获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最后,本论文研究了烯酮亚胺与氮杂环丙烷的环加成反应。通过一系列条件优化,最优反应条件为:0.1 mmol的3-(邻甲苯基)-N-对甲苯磺酰基-2,2-二羧酸二乙酯和2.3 equiv的N-(2,2-二苯基亚乙烯基)苯胺作原料,1.0 mL的CHCl_3作溶剂,0.8 equiv的SnCl_4作促进剂,于30℃下反应2小时,反应可获得93%的最高收率。随后在最优条件下,对氮杂环丙烷和烯酮亚胺进行了普适性研究,多数考察的底物可获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接着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本论文实现了脒与多聚甲醛/单分子醛类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以及实现了烯酮亚胺与氮杂环丙烷的环加成反应,来制备叁嗪类和咪唑烷类衍生物。本论文所发展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⑴催化剂廉价。⑵反应条件相对温和。⑶实验操作简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含氮杂环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司晓菊.过渡金属催化含氮杂环化合物(开)环化反应研究[D].郑州轻工业大学.2019

[2].闫文静.基于脒/烯酮亚胺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3].张迪.钯催化分子间芳基杂环化合物的碳氢键对氰基的加成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余晓霞.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D].华侨大学.2019

[5].钱朋.电化学诱导碘盐催化C(sp3)-H官能团化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6].杨娜.碘化物促进CO_2转化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构建[D].华南理工大学.2019

[7].刘羽,严泽,袁旭华,代静.叁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诱导作用[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陈斐.杂原子中心自由基的环化反应在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8

[9].宋媛媛,蒋志豪,卢奎,徐粉.脒参与C-H键活化反应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C].河南省化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8

[10].蔡晓锐,蔡奋,邱国栋,吴树腾,方烁坡.含氮杂环甾体化合物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环以蔡环和喳琳环取代的化合物以不同含氮杂环化合物为反硝化...含氮杂环化合物吲哚、吲唑和苯...以不同含氮杂环化合物为碳源时...含氮杂环化合物处理四膜虫的流...新型无硫磷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

标签:;  ;  ;  ;  ;  ;  ;  

含氮杂环化合物论文_司晓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