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果实论文_王世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枇杷果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枇杷,果实,品质,安康地区,宁海,冻害,氧化酶。

枇杷果实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明[1](2019)在《设施栽培影响贮藏枇杷果实外观和质地》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16期《设施栽培对枇杷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的影响》作者马佳佳等报道,以苏州白玉枇杷为试验材料,在常温(22±1)℃和低温(6±1)℃贮藏条件下,分析设施和露地两种栽培条件对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设施栽培(本文来源于《中国果业信息》期刊2019年10期)

陶云彬,杨佳佳,章日亮,章哲[2](2019)在《有机肥替代、化肥养分调控对土壤理化性状、枇杷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兰溪大多数果园有机质含量低、有效磷较高、缺钾、酸性强等土壤障碍因子,于2013年开始,选择枇杷规模种植园,连续应用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同时对化学肥料养分进行调控试验。商品有机肥施用量18 t·hm~(-2),化学肥料投入量减少50%,即削减N 144 kg·hm~(-2),P_2O_5 234 kg·hm~(-2),连续5 a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7 g·kg~(-1),pH值上升0.3,枇杷果实单果重提高0.72 g,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5百分点,平均产量提高1 134 kg·hm~(-2),增产率达10.1%,收到了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枇杷果品品质,增加经济收益的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马佳佳,隋思瑶,王毓宁,陆皓茜,李志强[3](2019)在《设施栽培对枇杷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苏州"白玉"枇杷为试验材料,在常温(22±1)℃和低温(6±1)℃贮藏条件下,分析设施和露地2种栽培条件对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设施栽培的果实外观色泽和硬度变化明显(P<0.05)滞后于露地栽培,呼吸速率和可滴定酸的损失率高于露地栽培,设施栽培的果实脂氧合酶(LO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明显,膜脂过氧化程度高于露地栽培。低温贮藏过程中2种栽培模式的枇杷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差异明显缩小。以上结果说明贮藏温度对2种栽培模式的枇杷表现影响不同,常温贮藏设施栽培的枇杷果实外观和质地特性优于露地栽培,风味品质和耐贮性差于露地栽培,低温贮藏对栽培模式的枇杷果实之间的差异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于馨淼,陈发兴,卢海芬,邱秀玉,郑国华[4](2019)在《不同品种枇杷果实微量元素分析及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23种枇杷果实中9种微量元素含量,并对果实的外观品质指标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及结合SPSS 19.0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枇杷果实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均为:Mn>Zn>Fe>Cu>Ni>Co>Mo>Se>V。其中Mn、Fe和Zn 3种微量元素是枇杷果实中主要微量元素,主成分分析筛选出4个主因子,枇杷果肉中Mn、Co、Cu和Se是枇杷的特征微量元素,综合得分较高的前3个品种依次是'新霄'、'卓南1号'和'少核大红袍'。(2)根据微量元素含量将枇杷分为3个类型,即高Zn、Fe含量类型,包括'木鱼种'、'小毛枇杷'等共计19个品种;高Cu含量类型,包括'少核大红袍'和'湖北二六';高Mn、Co含量类型,包括'卓南1号'和'新霄'。(3)对果实中微量元素之间相关性分析发现,元素Mn和Co、Cu之间表现为极显着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2和0.538;此外元素V和Fe、Zn,元素Co和Cu之间表现出显着相关,元素Ni和Se表现为显着相关。同时对微量元素与果实品质之间做相关性分析表明,Fe与果肉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着相关;元素Cu与果实横径表现为极显着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枇杷中富含Fe、Zn、Mn等有益微量元素,且含有特征微量元素Se。'新霄'是23个品种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引,陈方永,倪海枝,颜帮国[5](2019)在《裂果易发性不同的枇杷品种果实相关酶活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易裂果枇杷品种"软条白沙"和不易裂品种"大红袍"为试材,研究成熟果实果皮、果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大红袍"果皮SOD活性显着高于"软条白沙",POD、PPO活性显着低于"软条白沙",果肉中3种酶活性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7期)

秦雯,赵杰[6](2019)在《“宁海白”“大五星”枇杷花期与果实性状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枇杷品种,以"宁海白"和"大五星"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花期和果实性状。结果表明:"宁海白"花期早于"大五星","大五星"在花期易遭受冻害;"宁海白"果形略小于"大五星";"宁海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风味好,"大五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低、风味淡。(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李檐堂[7](2019)在《安康地区10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品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枇杷为亚热带常绿树种,种质资源丰富,其果是一种风味甘甜、柔软多汁、肉质细腻的鲜食水果佳品。近年来,随着枇杷育种的广泛研究,枇杷新品种日益增多,而进行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果实品质评价研究是掌握品种适应性和选育优良品种的必由之路。陕南地区是枇杷自然分布的北缘,其枇杷产业发展主要以引进品种为主,独特的气候特点赋予了当地枇杷优异的品质,但是陕南地区枇杷果实产业还存在品种单一和结构不合理等一些问题。因此,通过对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品质评价来筛选适宜当地栽培发展的优势品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10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进行感官品质、营养生化品质、加工品质、抗氧化活性及有机酸和酚类组分方面的指标测定,并结合与品质评价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0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在感官品质、营养生化品质和加工品质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简化了26项评价指标,从中筛选出评价枇杷果实品质的8项核心指标,分别是果型指数、果实b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胶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黄酮含量和褐变度。(2)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将果实的感官得分和感官品质、营养生化品质和加工品质的测定数据相结合,实现了对各品种的综合评判与排序。排序结果如下:‘长崎早生’>‘ADVANCE’>‘大五星’>‘森本’>‘GOLD NUGGET’>‘福原早生’>‘麦后黄’>‘瑞穗’>‘白茂木’>‘长生早生’>‘津云’>‘CHAMPAGNE’。本土品种‘麦后黄’排名位于中间,其综合品质是10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品质的平均水平,但仅有‘长崎早生’和‘ADVANCE’优于国内枇杷‘大五星’。通过Q型聚类分析,将10个枇杷品种聚为6类,可明显区分各品种间的亲疏程度、加工适宜性及特征差异。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结合聚类分析对枇杷综合品质给予了较客观、系统的评价。(3)采用HPLC共检测出8种有机酸组分,其中枇杷果实中主要的有机酸组分是苹果酸,其次是乙酸,‘GOLD NUGGET’品种的有机酸含量最多。枇杷果实酚类组分中定性的成分有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没食子酸和儿茶素,而被定量的酚类物质仅5种,果实中均表现出绿原酸含量最高和新绿原酸含量次高的规律,绿原酸含量的平均值是新绿原酸的3.55倍,其中‘ADVANCE’果实中各酚类组分含量均较高。(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黄霄,王化坤,渠慎春,罗文杰,高志红[8](2019)在《江苏东山山地枇杷果实品质与果园土壤、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苏省苏州吴中区山地种植的24个枇杷果园的‘白玉’枇杷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土壤、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间及其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枇杷果实品质的土壤、叶片和果实的主要矿质元素和影响叶片矿质元素的主要土壤矿质养分因子,为改善枇杷果实品质的果园营养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枇杷果实品质指标在不同果园间存在较大差异。(2)枇杷果实品质主要受其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影响,其中:枇杷单果质量与叶片中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果实中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叶片中N和Mg元素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果实中P、Mn元素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果实中Ca、Mg元素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叶片中N和Zn元素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果实中N、Mn元素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果实中Ca元素含量呈显着正相关。(3)果实品质指标与土壤矿质养分含量的相关性较弱,土壤矿质养分主要通过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进而间接影响果实品质,其中土壤中P、K、Ca、Mn、Cu元素对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影响较大。研究认为,提高土壤中P、K、Zn含量并减少土壤Ca含量是东山山地枇杷果园土壤管理的关键技术途径;提高叶片中N含量以及果实中N、P、Mn含量和减少果实中Ca、Mg含量是改善东山山地枇杷果实品质的关键措施。(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勇胜,李庆宏,江旭升,魏椿,何志荣[9](2019)在《不同防冻防寒措施对枇杷果实品质及投入产出效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防冻防寒措施对枇杷结果及其投入产出比的影响,为枇杷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黔星’枇杷为试材,比较防寒布、食品袋+网套、无纺布、遮阳布、防冻药物、钢架大棚、拱杆薄膜不同防冻措施下枇杷坐果率、有效穗、冻害情况、果实大小及产量,并测定果实品质主要指标。【结果】拱杆薄膜防冻处理下坐果率、有效穗数、单穗果量、单位面积产值及投入产出比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各防冻处理对果形指数没有显着的影响;防冻药物处理下平均单果质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钢架大棚和拱杆薄膜处理下可溶性固形物及总糖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防寒布处理下维生素C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遮阳布处理下可滴定酸含量最高;此外,拱杆骨架聚乙烯薄膜覆盖树冠对树体不同位置防冻效果较其他处理显着。【结论】与常规栽培相比,各防冻措施对枇杷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综合评价,拱杆聚乙烯薄膜覆盖树冠处理防冻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潘德灼,钟灿钰,邓朝军,卢思,蒋际谋[10](2019)在《枇杷果实品质形成过程中差异表达蛋白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枇杷果实成熟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青果期、转色期和成熟期)的生理代谢变化及果实品质形成机制。【方法】以‘解放钟’枇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及MALDI-TOF/TOF-MS技术分离并鉴定蛋白质,采用RT-qPCR技术分析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同时应用生理生化技术分析生理代谢变化。【结果】成功鉴定出55个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糖代谢(16%)、叁羧酸循环与能量代谢(9%)、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14%)、类胡萝卜素合成及乙烯合成(11%)、蛋白质合成(13%)、细胞结构(8%)、防御与胁迫(9%)以及其它调控(13%)等生物学过程。随着果实成熟,参与糖代谢、叁羧酸循环与能量代谢以及类胡萝卜素合成及乙烯合成过程的相关蛋白均上调表达;RT-qPCR的结果与蛋白质丰度变化趋势相一致;同时,糖类物质、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C等的含量不断积累,有机酸含量不断减少。【结论】在蛋白质丰度、生理生化水平以及mRNA水平上的结果共同表明糖代谢、叁羧酸循环及能量代谢、类胡萝卜素合成以及乙烯合成等代谢途径在枇杷果实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结果为枇杷果实品质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为今后枇杷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枇杷果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兰溪大多数果园有机质含量低、有效磷较高、缺钾、酸性强等土壤障碍因子,于2013年开始,选择枇杷规模种植园,连续应用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同时对化学肥料养分进行调控试验。商品有机肥施用量18 t·hm~(-2),化学肥料投入量减少50%,即削减N 144 kg·hm~(-2),P_2O_5 234 kg·hm~(-2),连续5 a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7 g·kg~(-1),pH值上升0.3,枇杷果实单果重提高0.72 g,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5百分点,平均产量提高1 134 kg·hm~(-2),增产率达10.1%,收到了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枇杷果品品质,增加经济收益的良好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枇杷果实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世明.设施栽培影响贮藏枇杷果实外观和质地[J].中国果业信息.2019

[2].陶云彬,杨佳佳,章日亮,章哲.有机肥替代、化肥养分调控对土壤理化性状、枇杷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9

[3].马佳佳,隋思瑶,王毓宁,陆皓茜,李志强.设施栽培对枇杷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4].于馨淼,陈发兴,卢海芬,邱秀玉,郑国华.不同品种枇杷果实微量元素分析及综合评价[J].热带作物学报.2019

[5].王引,陈方永,倪海枝,颜帮国.裂果易发性不同的枇杷品种果实相关酶活性比较[J].农业科技通讯.2019

[6].秦雯,赵杰.“宁海白”“大五星”枇杷花期与果实性状的测定[J].上海农业科技.2019

[7].李檐堂.安康地区10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品质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8].黄霄,王化坤,渠慎春,罗文杰,高志红.江苏东山山地枇杷果实品质与果园土壤、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的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2019

[9].杨勇胜,李庆宏,江旭升,魏椿,何志荣.不同防冻防寒措施对枇杷果实品质及投入产出效益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9

[10].潘德灼,钟灿钰,邓朝军,卢思,蒋际谋.枇杷果实品质形成过程中差异表达蛋白的变化[J].果树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贮藏六周后枇杷果实组织100×...贮藏四周后枇杷果实组织400×倍...贮藏二周后枇杷果实组织100×倍...贮藏二周后枇杷果实组织400×倍...果实大小及形状变异丰富苹果亚科及枇...枇杷果实生长过程单果重变化

标签:;  ;  ;  ;  ;  ;  ;  

枇杷果实论文_王世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