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探讨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探讨

马记[1]2009年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在学科教学中开展非智力因素培养工作,对于学生弱势群体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非智力因素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以心理学和化学教学理论为指导,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和谐学习氛围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对待学生需要,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动机、兴趣,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从学习心理辅导、学习策略和学生自我调控学习心理等诸方面探讨教师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具体途径,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调控能力。在非智力因素培养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弱势群体非智力因素发展特点,并探讨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非智力因素培养工作。在河北任丘某中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教学实验等手段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检验理论研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教师培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水平,并提高学生学习成绩;(2)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理解学生需要、情感,并发挥学科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情感;(3)开展课外学习心理辅导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自我意识水平及自我调控能力;(4)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需要课内外相结合,长期训练。(5)弱势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落后于非弱势学生,呈现自身特点,教师应给予关爱和有针对性的培养、疏导,可以更显着地提高其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

范会杰[2]2006年在《对中学化学困难学生进行动机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探讨了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目前中学学生学习困难特别是化学学习困难的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现代的动机理论,从学生的动机培养方面入手,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措施。反映在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身上的问题很多,要对所有的问题尽善尽美的把握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改变化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现状只能在诸问题中找出主要的问题。本文认为学习动机低下,在学习中不能克服困难、保持注意力和主动进行学习是火多数中学化学困难学生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根据,结合现代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制定出动机教育的教学观、学习观、教学原则和培养、激发化学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与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何文松[3]2009年在《优化非智力因素,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事业成功或人生幸福20%归于智力因素的作用,80%归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所以近年来,培养非智力因素,受到了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课程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改变,就是教学叁维目标的确立,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许多研究者认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优化要体现在平常的每一节课的设计中,要体现在每一个教学行为中。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家庭等等。智力正常的学生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下其学习效果却往往不尽相同,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进行积极的培养对提高教育质量是大有裨益的。本论文论述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相关理论;展示了优化高中生非智力因素的教学实践,从强化情感、激发动机、培养兴趣、锻炼意志等方面总结了研究者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一些尝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各项非智力因素与化学学习成绩有着密切关系。不同层次学生,影响其化学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一样,但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培养其非智力因素来提高化学学习效果。因此,中学化学教育须注重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即在传授化学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人才。

张丽[4]2013年在《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化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课程也是高中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但是目前,化学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动机不强已成为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障碍。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发生和维持的内部动力,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是促使学生学习的重要主观因素,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现状,并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有很深刻的意义。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摆在所有化学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并不是简单意义上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业水平的提高,而是能从更深层次上有助于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对改进学生的化学学习和提高学生有效掌握化学应用知识的效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从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两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并查阅相关研究分析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确定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通过文献法分析动机的形成过程,深入研究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的作用,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探讨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结构与特点,最后基于对目前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分析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综合本人的工作实践以及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叁维目标,以学习动机理论为指导,从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提升教师魅力和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叁个大方面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和调动学习动机的可行性方案。并通过教学实践得出高中生化学动机激发策略具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结论。

韩颖婷[5]2015年在《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课改倡导“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和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但就目前江西高中教与学的现状而言,学生的被动学习为普遍现象,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不竭动力主要来自于学习动机。本文依据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结合他人研究,编制高中生学习动机问卷,以抚州一中高一、高二、高叁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就其化学学习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学习动机问卷分为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附属的动机、成就的动机四个维度,而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对成败归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师生关系进行重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高中化学学生的整体学习动机较强,但学生的外部动机更强烈些。(2)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呈现正相关,成绩越好,动机越强,学习动机在男女差异上并不显着,但是学习动机男生平均值高于女生;(3)在不同的年级中,高二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增强,高叁又下降,但还是比高一强,学习动机内部各个维度的得分是:自我提高动机>认知动机>成就动机>附属的动机,但高二则是自我提高动机>成就动机>认知动机>附属的动机;(4)关于影响因素的考查,各个因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显着,且影响程度得分是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成败归因>师生关系,高一到高二阶段呈现各个维度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呈现上升趋势,而后在高叁又有所降低,但普遍呈现比高一的程度高,这几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提出了些可行性的对策:帮助后进生体验成功,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柴智佳[6]2017年在《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一化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上存在动力不足,动机不强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动机,并能够持续保持这种动机,是困扰很多一线教师的问题。美国着名心理学家John M.Keller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是动机的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该模式提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包括四个要素: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意(Satisfaction)。它是取这四个要素的每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来命名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可以看成这样的一个过程:要激发一个人的学习动机,首先要激起他对所要学习的内容的注意,然后帮助他认识到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与他自身是有紧密关系的,接着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可以完成此事,从而产生自信心,最后让学生感受到完成任务后的的成就感,对自己感到满意。本文以ARCS动机设计模式指导教学实践,对象是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具体来说,首先对学生关于化学学习动机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动机问题,然后进行教学策略设计,接着实施策略,再后利用SPSS数据处理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到该模式对学生动机的增强和成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该模式值得推广。

颜红芹[7]2008年在《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是本轮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但目前在中学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却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有效培养和激发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成为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但化学学习动机的已有研究却无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这不仅是因为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一般意义上学习动机的研究,更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客观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如果我们不能充分把握目前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那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就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将依据相关理论编制化学学习动机问卷,调查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的化学化学学习动机,并详细地分析当前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强度;依据相关理论编制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性质和影响程度。本研究采用了目前唯一被心理学家公认的学习动机分类,即把学习动机分为内因性动机和外因性动机,然后根据二者的特征编制了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在编制化学学习动机影响因素问卷时,我们首先综合了关于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多种理论,然后按照心理测量的原则并结合我们现有的研究条件,确定了四个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成败归因、师生关系、价值观,最后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每一个因素编制项目。问卷经过初测并修订后正式实施。为全面地描述当前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现状,我们先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当前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强度和水平,然后再利用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描述化学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优差生之间的差异、重点与普通高中学生之间的差异;为深入地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性质和程度,我们通过路径分析得到了四因素对化学学习动机、化学学习内部动机、化学学习外部动机的影响路径分析图。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强度较大、水平较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导性动机是内部动机。(2)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总体上在男女之间、化学学习成绩不同的中学生之间、不同年级之间形成了十分显着的差异。(3)在化学学习内部动机的平均得分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优生、中等生、差生依次明显升高;初叁学生明显高于高中学生、高一学生明显高于高叁学生;普通高中学生略高于重点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外部动机的平均得分上,女生略高于男生;差生明显高于优生、略高于中等生;年级变化特点是:初叁、高二、高一、高叁依次缓慢下降;普通高中学生略高于重点高中学生。(4)中学生化学学业成败归因、自我效能、价值观都对化学学习内部动机发生积极的影响,但它们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中学生化学学业成败归因、师生关系都对化学学习外部动机发生积极的影响,但它们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这四个影响因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本研究在对以上结论讨论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加快推进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和激发女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尊重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创新性的培养和激发策略;努力提高中学生化学学习成绩,促进中等生优化和差生转换;努力缓解学生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统筹考虑多个因素,全面提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本研究是对新课程背景下整个中学化学阶段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分析,是对可以控制和调节的化学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研究所得的结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学习动机的理论,更是为中学化学阶段的化学教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李立[8]2007年在《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的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实施,促使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在新一轮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以及计算机技术和教育思想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亟待有所突破,提高学科教学课件的质量势在必行。笔者在分析了当今课件弊端以及通过调查研究后指出,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的是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设计开发的。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及其设计理念和运用,其正文包括五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国内外现状及开发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的必要性分析。比较国内外化学课件的特点,分析现行化学课件的优缺点,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分析,指出研究开发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的必然性。第二部分: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分析了人工智能及ICAI的涵义、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的显着特征,指出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与人工智能的区别。第叁部分: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分析了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基础。第四部分: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的设计原则及策略。包括结合化学学科特点的原则及策略、面向用户设计原则及策略、图形图像仿真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及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原则及策略、指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及策略等五方面的内容,最后以两个具体案例作为对这部分理论的补充和说明。第五部分:利用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辅助化学学科的教与学。指出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的使用范围和方法,包括:在课堂上师生共同使用、学生课后自学和巩固知识、置于网络中便于师生课后互动。在论文的最后,总结和反思了本文研究所得的结论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相关问题,然后对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的开发及其发展做出期望。

陆志宏[9]2016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习动机能够解释学生为什么想学习、想学习什么的原因,从而使其产生迫切的学习愿望,从内心深处渴望知识、想学习。本文是想在动机理论指导下,结合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认知动机,创设各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优化他们学习化学的学习动机。论文分析了学生学习的现状和厌学的外部根源,指出了学习动机对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述了学习动机的概念及强化理论、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等动机理论要点。阐述如何利用具体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论文通过对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成绩的分析比较,表明激发和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策略取得了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对策研究[D]. 马记. 西北民族大学. 2009

[2]. 对中学化学困难学生进行动机教育的研究[D]. 范会杰. 辽宁师范大学. 2006

[3]. 优化非智力因素,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研究[D]. 何文松. 云南师范大学. 2009

[4]. 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激发研究[D]. 张丽. 河南大学. 2013

[5]. 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 韩颖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5

[6]. 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一化学中的应用研究[D]. 柴智佳. 福建师范大学. 2017

[7]. 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D]. 颜红芹.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8]. 化学仿真交互智能性课件的研究[D]. 李立. 四川师范大学. 2007

[9]. 高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研究[D]. 陆志宏. 苏州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