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发沸石吸附床论文-黄晓鸣,潘敏,陈天虎,朱木兰,谢晶晶

斜发沸石吸附床论文-黄晓鸣,潘敏,陈天虎,朱木兰,谢晶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斜发沸石吸附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热力学

斜发沸石吸附床论文文献综述

黄晓鸣,潘敏,陈天虎,朱木兰,谢晶晶[1](2016)在《天然斜发沸石吸附去除水中氨氮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天然斜发沸石吸附去除水中氨氮,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X荧光光谱(XRF)分析沸石的物相组成和化学成分。通过批试验考察p H、氨氮初始浓度和温度对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通过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的研究探讨天然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的机理。溶液p H=8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效果最佳。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较Langmuir能更准确描述天然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的过程,该吸附过程属优惠吸附。对吸附热力学参数计算得到吉布斯自由能变ΔG~0<0,熵变ΔH~0>0,说明天然斜发沸石吸附氨氮是自发的吸热过程;熵变ΔS~0>0说明氨氮在沸石上的分布较在水溶液中的分布倾向无序。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随着氨氮初始浓度的增大,吸附反应的优惠程度降低。运用颗粒内扩散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30分钟主要是外表面吸附,30分钟后主要是颗粒内扩散。(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邵卫云,易文涛,周永潮,张萍[2](2015)在《天然斜发沸石吸附铅(Pb~(2+))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沸石对Pb2+的吸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主导吸附机制,设计铅离子脱附实验.将沸石分别置于高质量浓度和低质量浓度的铅溶液中,并将不同吸附程度的沸石取样后进行NaCl和HNO3脱附实验.实验发现:天然斜发沸石对Pb2+的吸附机理主要包括离子交换和物理吸附,其中物理吸附占主导作用.离子交换主要发生在沸石外表面,在短时间内达到平衡,其交换量几乎不受铅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影响,并且低质量浓度铅溶液中的离子交换所占百分比更高.在低质量浓度的铅溶液中,物理吸附主要发生在沸石外表面,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在高质量浓度铅溶液中,物理吸附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长,所占百分比更高.此外,部分铅离子与沸石结合比较紧密,无法脱附出来.(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张硕,王栋,陈远超,张兴文,陈贵军[3](2015)在《热水环境中Na~+活化斜发沸石吸附钙离子除硬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以Na+活化天然斜发沸石为吸附剂模拟研究其在工业热水环境中对钙离子(Ca2+)吸附除硬,考察了吸附剂的活化/再生条件、溶液p H等影响因素,并对Ca2+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1该吸附过程具有准二级动力学特征且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2温度升高可有效提升Ca2+吸附效率,而对其最大吸附量影响较小;3过程属化学吸附且为自发、吸热的熵增反应;4建议溶液p H控制在6~10之间,且当初始Ca2+浓度小于20 mg·L-1时活化斜发沸石可再生高效使用9次以上.研究证明活化斜发沸石是一种工业热能动力系统高温在线除硬的理想吸附剂.(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许冉冉,张新颖,李杰[4](2014)在《天然斜发沸石吸附NH_4~+特性与改性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沸石对NH_4~+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线性模型(R~2=0.998 9),吸附动力学符合假二级方程(R~2>0.99)。天然沸石对NH_4~+的吸附过程中,伴随着明显的阳离子交换,以Ca~(2+)和Na~+为主。阳离子交换比例表明沸石对氨氮的除去主要依靠阳离子的交换吸附完成,NH_4~+与沸石晶格中的Ca~(2+)、Na~+等阳离子发生交换,水中氨氮被去除。天然沸石的最佳无机盐改性方法为NaCl溶液进行改性,最佳浓度为1 mol/L。盐改性属于离子交换改性法,金属阳离子的交换容量变化是影响氨氮吸附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2014中国水管理、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技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4-09-18)

许冉冉,张新颖,李杰[5](2014)在《天然斜发沸石吸附NH_4~+特性与改性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沸石对NH+4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线性模型(R2=0.998 9),吸附动力学符合假二级方程(R2>0.99)。天然沸石对NH+4的吸附过程中,伴随着明显的阳离子交换,以Ca2+和Na+为主。阳离子交换比例表明沸石对氨氮的除去主要依靠阳离子的交换吸附完成,NH+4与沸石晶格中的Ca2+、Na+等阳离子发生交换,水中氨氮被去除。天然沸石的最佳无机盐改性方法为Na Cl溶液进行改性,最佳浓度为1 mol/L。盐改性属于离子交换改性法,金属阳离子的交换容量变化是影响氨氮吸附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4年S2期)

李雪英[6](2013)在《改性斜发沸石吸附去除牛尿污水中N、P、K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禽畜养殖产生的粪污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造成了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环境空气的严重污染,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本研究针对大理洱海N、P富营养化污染,选择对环境友好的天然斜发沸石作为吸附材料,并对其作热改性、钠盐改性和稀土负载改性,制成复合改性斜发沸石。以大理州邓川县一奶牛养殖场牛尿污水作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复合改性斜发沸石对废水中氨氮、磷、钾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水样pH值、接触时间、温度、吸附剂用量对氨氮、磷、钾吸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并对复合改性斜发沸石吸附废水中氨氮、磷、钾的行为进行了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动力学、动态实验等方面的研究。最后对天然斜发沸石和改性斜发沸石进行了材料学方面的表征以及吸附氨氮、磷、钾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改性斜发沸石吸附废水中氨氮、磷、钾的最佳条件为:改性斜发沸石投加量(g)与水样的体积(ml)按9:50的比例投加,水样初始pH为8.0,30℃,吸附2.0h。在此条件下,用天然斜发沸石和改性斜发沸石吸附处理牛尿废水(氨氮、磷、钾的浓度分别为:2491.33mg/L、56.92mg/L、5396mg/L),改性斜发沸石对牛尿废水中的氨氮、磷、钾的吸附性能比天然沸石有了明显提高。改性斜发沸石对牛尿废水中的氨氮、磷、钾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 44.4%、85.2%、26.1%,氨氮、磷、钾的浓度分别下降到1384.18mg/L、8.42mg/L、3988mg/L。改性斜发沸石对氨氮、磷、钾的去除率与天然斜发沸石相比分别提高了 16%、39.7%、9.9%。用改性斜发沸石吸附处理牛尿废水,使沸石中的K提高了 50.9%,P的含量提高了 144.1%,促进了改性斜发沸石处理牛尿废水后用作农业肥料的应用潜力。改性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磷、钾的等温吸附曲线研究表明,改性斜发沸石吸附氨氮、钾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r等温吸附方程;磷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当进入沸石柱床的废水流速越大,沸石柱床达到吸附饱和的时间越短,沸石的穿透容量越小。动力学特性研究发现,整个吸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快吸附慢平衡过程,改性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磷、钾的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天然斜发沸石和改性斜发沸石经BET、XRD、XRF、能谱、SEM以及红外光谱检测,其结果表明,经改性处理后沸石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增大,孔道增多,形成松软的海绵状,沸石结晶度明显提高,晶体结构无明显改变。对改性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磷、钾的机理研究表明,改性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磷、钾的吸附过程可能分二步:(1)溶液中氨氮、磷、钾以离子的形式转移到沸石晶格的交换位点上;(2)吸附位点上发生化学络合或离子交换,使氨氮、磷、钾吸附在沸石孔道内或表面。利用改性斜发沸石吸附牛尿废水中的氨氮、磷、钾植物营养元素,一方面,可以回收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后续污水处理的负荷。为畜禽养殖废水中营养物质的回收利用和污水处理研究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3-05-10)

陈辉霞,刘翔[7](2011)在《斜发沸石吸附NH_4~+-N的活化与再生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斜发沸石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对中低浓度含NH4+-N废水的吸附性能,包括沸石的几种活化方法比较、沸石对NH4+-N的吸附效果和沸石的再生效率。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沸石对NH4+-N的快速吸附等温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其表达式为q=0.0764Ce(/1+0.0328C)e。几种活化方法比较的结果表明,加热蒸汽活化效果明显,其饱和吸附量较天然沸石提高26.24。汽提的再生方法可以让饱和沸石得以部分再生,一次再生的效率为80.98,二次再生的效率为65.37。动态吸附试验在停留时间30min,水力负荷1.2m.3m-.2h-1,进水浓度为3.5~4mg.L-1的工况下,水土比为25,处理出水满足地表水IV类标准(NH3-N≤0.5mg.L-1),继续运行到水土比为96时吸附能力被穿透。同时比较了水力负荷为1.2、1.8m3.m-.2h-1和不同滤床填料深度条件下的处理效果。一系列实验证明,利用斜发沸石净化低浓度含NH4+-N废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周伟[8](2011)在《改性斜发沸石吸附OH~-后的再生改型及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在20℃条件下进行钙改性斜发沸石和镁改性斜发沸石吸附OH~-的动静态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动态试验改性斜发沸石对OH~-的吸附能力明显要强于静态试验的改性斜发沸石。并进一步研究了10℃、20℃、30℃条件下改性斜发沸石对不同碱溶液中OH~-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改性斜发沸石对碱溶液中OH~-的吸附,即这个过程属于吸热过程。随着碱溶液中OH~-浓度的升高,改性斜发沸石吸附的OH~-的含量逐渐增多,且镁型斜发沸石比钙型斜发沸石吸附OH~-的含量多。选择盐酸和硫酸作为解吸剂,研究了解吸剂浓度、解吸剂类型、解吸温度对钙型斜发沸石和镁型斜发沸石解吸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解吸温度为50℃;盐酸的解吸效果强于硫酸;对于吸附OH~-的钙型斜发沸石,盐酸和1/2硫酸最适浓度分别为0.5 mol/L、1.0 mol/L,且对K~+的吸附量分别为20.29 mg/g沸石、19.83 mg/g沸石。而对于吸附OH~-的镁型斜发沸石,盐酸和1/2硫酸最适浓度分别为0.3 mol/L、0.3 mol/L,对K~+的吸附量分别为18.67 mg/g沸石、17.24 mg/g沸石。(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1-04-01)

金亮,李少华,周勇,刘建[9](2009)在《铁活化天然斜发沸石吸附水中氟》一文中研究指出用2%NaOH和5%FeCl3溶液静态浸渍方式,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活化处理,用其进行地方高氟饮用水除氟实验,结果表明,该活化沸石有较好的除氟能力。(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09年13期)

潘嘉芬,卢杰[10](2009)在《天然斜发沸石吸附废水中Pb~(2+)、Cd~(2+)、Ni~(2+)、Zn~(2+)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山东潍坊涌泉天然斜发沸石对模拟含重金属离子Pb2+、Cd2+、Ni2+、Zn2+的废水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天然斜发沸石对废水中的Pb2+有较高的去除率,可以作为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剂使用。(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09年01期)

斜发沸石吸附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沸石对Pb2+的吸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主导吸附机制,设计铅离子脱附实验.将沸石分别置于高质量浓度和低质量浓度的铅溶液中,并将不同吸附程度的沸石取样后进行NaCl和HNO3脱附实验.实验发现:天然斜发沸石对Pb2+的吸附机理主要包括离子交换和物理吸附,其中物理吸附占主导作用.离子交换主要发生在沸石外表面,在短时间内达到平衡,其交换量几乎不受铅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影响,并且低质量浓度铅溶液中的离子交换所占百分比更高.在低质量浓度的铅溶液中,物理吸附主要发生在沸石外表面,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在高质量浓度铅溶液中,物理吸附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长,所占百分比更高.此外,部分铅离子与沸石结合比较紧密,无法脱附出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斜发沸石吸附床论文参考文献

[1].黄晓鸣,潘敏,陈天虎,朱木兰,谢晶晶.天然斜发沸石吸附去除水中氨氮机理研究[J].矿物学报.2016

[2].邵卫云,易文涛,周永潮,张萍.天然斜发沸石吸附铅(Pb~(2+))机理[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

[3].张硕,王栋,陈远超,张兴文,陈贵军.热水环境中Na~+活化斜发沸石吸附钙离子除硬过程研究[J].环境科学.2015

[4].许冉冉,张新颖,李杰.天然斜发沸石吸附NH_4~+特性与改性吸附研究[C].2014中国水管理、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技术论坛论文集.2014

[5].许冉冉,张新颖,李杰.天然斜发沸石吸附NH_4~+特性与改性吸附研究[J].净水技术.2014

[6].李雪英.改性斜发沸石吸附去除牛尿污水中N、P、K的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7].陈辉霞,刘翔.斜发沸石吸附NH_4~+-N的活化与再生方法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

[8].周伟.改性斜发沸石吸附OH~-后的再生改型及吸附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

[9].金亮,李少华,周勇,刘建.铁活化天然斜发沸石吸附水中氟[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

[10].潘嘉芬,卢杰.天然斜发沸石吸附废水中Pb~(2+)、Cd~(2+)、Ni~(2+)、Zn~(2+)的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09

标签:;  ;  ;  ;  

斜发沸石吸附床论文-黄晓鸣,潘敏,陈天虎,朱木兰,谢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