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图像论文_黄小萍,莫家玲,钟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摄影图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图像,乳腺,插图,媒介,肖像画,现象学,腺体。

摄影图像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萍,莫家玲,钟强[1](2019)在《红外光谱摄影图像伪影校正系统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采集到的原始红外光谱摄影图像具有一定的伪影,从而对红外光谱摄影图像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提高红外光谱摄影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红外光谱摄影图像伪影校正系统。首先分析当前红外光谱摄影图像校正系统研究现状,指出它们存在的缺陷,然后设计了红外光谱摄影图像伪影校正系统的硬件部分,并对红外光谱摄影图像伪影校正系统软件部分进行详细设计,最后采用仿真实验对红外光谱摄影图像伪影校正系统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对红外光谱摄影图像中的伪影进行准确识别,获得了理想的红外光谱摄影图像伪影校正效果,而且红外光谱摄影图像伪影校正精度要优于其它红外光谱摄影图像伪影校正系统,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湮,李小然[2](2019)在《从影像到图像:摄影的媒介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摄影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从“影像”到“图像”的语言转向,这种转向,与摄影的媒介化(或“媒介的摄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各种艺术深度融合的当下,重新描述和讨论摄影与摄影的媒介化,及其从“纯粹的影像”转向“媒介的图像”,对于重新认识和建立摄影话语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摄影报》期刊2019-11-22)

陆一琛[3](2019)在《死亡的影像修辞:罗登巴赫《死寂之城布鲁日》的摄影图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死寂之城布鲁日》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以照片为插图的叙事小说,它创造性地将摄影插入文学文本,不仅提升了摄影艺术的地位,还提出了作为现代性媒介的摄影如何影响文本及其接受的问题。另一方面,文本的在场也改变了摄影:摄影逐渐脱离表征与指涉的重负,成为死亡的象征、通灵的媒介,并被赋予了社会批判功能。从写实图像到具有象征主义色彩的再现媒介,文本的存在完全改变了摄影意义的产生途径,极大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与审美体验。(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评论》期刊2019年04期)

邱晓宇[4](2019)在《文本化思维的影像结体——解读《复调摄影——创意多重曝光摄影实验》一书的图像学语境》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的视觉化趋势使图像承载了更多的文本表述功能,这也必然对摄影创作产生影响。复调摄影寻求影像创作中主观表现和信息生产的高度自由,将创意重心转向对于事物间关系的重新思考和联系,以视觉创意和意义编辑为摄影创作打开想象空间。在创作中引入线性的文本思维,以理性主导感性,以多重曝光为技术手段构设出被摄物潜在意义的新影像。从图像学角度来看,其文本化思维的结体形式,是对图像时代信息生产的实践与探索。(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蔡冬鹭,蔡思清,颜丽笙,许清江,黄淑娟[5](2019)在《数字乳腺叁维断层摄影技术平均腺体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并分析数字乳腺叁维断层摄影技术平均腺体剂量(AGD)与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乳腺叁维断层摄影技术进行检查的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乳腺厚度的不同,分为4组,每组各59人。采用非参数统计以及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厚度乳腺的曝光条件(mAs)和AGD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同一厚度,不同AGD条件下成像的乳腺图片,分析其图像信噪比与AGD之间的关系。结果:当乳腺厚度增加时,曝光条件(mAs)与AGD均随之增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977, P<0.05)。对于相同厚度的乳腺图片,AGD越高,图像信噪比越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厚度≤29 mm:r=0.977, P=0.023;厚度30~45 mm:r=0.994, P=0.006;厚度46~59mm:r=0.998, P=0.002;厚度≥60mm:r=0.980, P=0.020)。结论:乳腺的厚度越厚,其曝光条件(mAs)与AGD就越大;对同一厚度的乳腺,AGD越高,成像的图像信噪比越高,图像质量越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姜艳丽,钱小建[6](2019)在《中老年女性胸腰段低千伏高毫安秒X线摄影图像质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胸腰段低千伏高毫安秒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方法:行胸腰椎X线摄影的中老年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低千伏高毫安秒进行摄影,对照组采用常规摄影条件。从所摄X线片的密度、对比度、锐利度、清晰度等方面对图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清晰可见37例(92.5%),可见3例(7.5%),对照组图像质量清晰可见29例(72.5%),可见7例(17.5%),隐约可见4例(10.0%),观察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受的X线照射量略增多,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的中老年女性行胸腰椎摄影应首选低千伏高毫安秒摄影。(本文来源于《交通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祎人[7](2019)在《刺破外壳:摄影图像的现象学探索——读罗兰·巴特《明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摄影在20世纪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其本身却始终被人们所忽略。在《明室》中,罗兰·巴特为了探索摄影的本质,使摄影首次成为一种完全个性化的现象学研究对象。他用超越意识形态的现象学视角,将个人感觉与直觉放在首位,去掉任何杂质外壳而返璞归真地对摄影本身进行观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切身可感的理解摄影与阅读照片的方式,其对"爱与死""刺点"等命题的思考至今仍然经久不衰。(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8](2019)在《日常摄影与图像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每天接触到海量的日常摄影"作品",也往往以日常摄影的方式成为现代社会图像膨胀的催生者。很多人将此看作绝对真实的生活写照或现实记录,因为人们相信镜头具备着光学意义上的可靠再现能力。但镜头真的是"天真之眼"吗?起初,摄影的发明是为了记录稍纵即逝的眼见之实。而对可见之物的再现原本是绘画的使命,(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9年09期)

李公明[9](2019)在《作为图像史料的“日常摄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在摄影时代或"后摄影时代",作为图像史料的"日常摄影"均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在重返历史语境、探索历史真相等方面对历史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后摄影时代"的图像膨胀使图像与历史真相的关系变得更复杂,同时也给敏锐的历史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问题意识与破译的可能。作为图像史料的"日常摄影"对历史研究发生作用和产生影响的途径与问题意识是历史图像学研究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重要课题。(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9年09期)

王琰[10](2019)在《图像之后——迪金的摄影与培根的肖像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培根的绘画始终与摄影图片存在着紧密的联系。20世纪60年代是他肖像画创作的一个关键转变时期,对生命经验的表现开始让他将经验的存在转换成一系列对身边最亲密形象的思考。摄影师迪金为培根及其亲密友人拍摄的几百幅照片为他的肖像画创作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素材。本文通过对迪金的摄影与培根肖像画创作的图像比对与分析,力求探寻图像之后构成培根艺术创作的这一重要的环节和艺术创造的完整过程。(本文来源于《世界美术》期刊2019年03期)

摄影图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摄影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从“影像”到“图像”的语言转向,这种转向,与摄影的媒介化(或“媒介的摄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各种艺术深度融合的当下,重新描述和讨论摄影与摄影的媒介化,及其从“纯粹的影像”转向“媒介的图像”,对于重新认识和建立摄影话语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摄影图像论文参考文献

[1].黄小萍,莫家玲,钟强.红外光谱摄影图像伪影校正系统设计与研究[J].激光杂志.2019

[2].李湮,李小然.从影像到图像:摄影的媒介化[N].中国摄影报.2019

[3].陆一琛.死亡的影像修辞:罗登巴赫《死寂之城布鲁日》的摄影图像研究[J].外国文学评论.2019

[4].邱晓宇.文本化思维的影像结体——解读《复调摄影——创意多重曝光摄影实验》一书的图像学语境[J].艺术教育.2019

[5].蔡冬鹭,蔡思清,颜丽笙,许清江,黄淑娟.数字乳腺叁维断层摄影技术平均腺体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关系[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

[6].姜艳丽,钱小建.中老年女性胸腰段低千伏高毫安秒X线摄影图像质量分析[J].交通医学.2019

[7].王祎人.刺破外壳:摄影图像的现象学探索——读罗兰·巴特《明室》[J].艺术教育.2019

[8]..日常摄影与图像社会[J].美术观察.2019

[9].李公明.作为图像史料的“日常摄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J].美术观察.2019

[10].王琰.图像之后——迪金的摄影与培根的肖像创作[J].世界美术.2019

论文知识图

图像处理的基本流程相机工业近景摄影测量系统非工业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纯铜试件在拉伸速度7.2m/s加载下变形...数字化摄影图像管理系统示意图

标签:;  ;  ;  ;  ;  ;  ;  

摄影图像论文_黄小萍,莫家玲,钟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