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论文-崔吕萍

大名府论文-崔吕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名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名府,大名县,永济渠,商品粮生产基地,生产先进县,文化旅游,招商,政协常委,金滩镇,中原经济区

大名府论文文献综述

崔吕萍[1](2019)在《由大运河看大名府》一文中研究指出接到本次采访邀约,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常委、民建河北省委专职副主委范社岭第一个想到的,是与京杭大运河都有个“大”字的“大名府”。“大名府”为北宋陪都大名府的简称,现为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端、冀鲁豫叁省交界,隶属邯郸市,面积1053平方公里(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9-06-04)

苗冲霄[2](2019)在《义和团运动前的大名府》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直隶交界处。大名府位于叁省交界,受到周边义和团运动影响很大,因此大名府也是义和团运动早期中心地之一。这一时期,大名府地区水旱灾害频发,人民流离失所,官府毫无作为;伴随天灾人祸的是各种秘密组织如太平天国、捻军起义、白莲教的影响逐步扩大;随后又是天主教传播活动激起的"反洋教"思想。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了义和团运动爆发前夕的大名府社会现状。(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10期)

燕晓洋[3](2018)在《水浒戏中武丑的审美特质——以京剧《大名府》中时迁形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京剧《大名府》中武丑时迁作形象分析,指出该形象的审美意蕴是在与文丑的"丑"、武净的"力"、武生的"美"的比较中凸显的。从剧本和表演角度看,武丑有褒扬真善、反讽威权和美丑互化的审美意义;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观者对水浒戏武丑的喜爱,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率真自由的共同文化心理;从文化渊源看,水浒戏中的武丑是墨家、道家和释家文化的结合体;旺盛生命力的再现是武丑能够持续散发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08期)

段虹丽[4](2017)在《明代京师大名府、广平府、永平府作家丛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明代京师大名府、广平府、永平府作家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这叁个府的作家的全面的考论,展现该地区明代时期的文学的整体风貌及其发展轨迹。通过搜集整理古籍、文献资料来进行作家丛考,所以必须确保作家资料的真实性。通过查阅《明诗纪事》、《列朝诗集》、《明史》、《明人传记资料索引》、《四库全书》、《畿辅明诗》、《明诗综》等大型丛书,来收集关于作家生平、仕途活动及文学创作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并运用考论结合的方法作出考辨。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指明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还阐述了本文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然后着重解释了选题中几个重要概念。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明代京师的历史沿革和大名府、广平府、永平府概况加以说明,涉及到明代京师大名府、广平府、永平府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第叁部分主要探讨的是明代京师大名府、广平府、永平府作家的地理分布和分期问题。第四部分对明代京师大名府作家进行考论研究,对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家加以重点考辨,包括王越、宋讷、卢楠、石星、李化龙、孟思等人。同时也对大名府的家族作家,以及其他资料少的作家进行简单梳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尽力做到系统、全面。第五部分对明代京师广平府作家进行考论,同样论述了一些重要的作家如郭忠、胡瓒、刘荣嗣等。也对广平府的家族作家进行了考察。第六部分对明代京师永平府作家进行考论,研究方法不变,也论及了像萧显、尹耕、高第这样的比较重要的作家。(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方尚俊,马顺利,冯军兵,晋忠勇[5](2016)在《延续历史文脉 致力文化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名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的“北京大名府”古城雄伟壮观、盛名远播,至今仍被人们广为流传追忆。近年来,该县紧紧扭住“大名府”这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独特优势,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对古城进行全面修复,推动了明清大名府古城的保(本文来源于《河北经济日报》期刊2016-10-19)

于桃桃[6](2016)在《明代北直隶急递铺铺名考实——以保定府和大名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急递铺产生于战争的需要,源自宋朝,后来机构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一个有系统的网络。随着急递铺设置的不断增多,对铺的命名成为必需。铺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所在地的军事功能,对其命名的规范化也有利于提高铺递之间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有效避免遇到问题时铺递之间责任不明与互相推诿的现象。此外,对铺名的考实也是研究明代北直隶地区急递铺的一个视角,有利于深刻了解这一机构的设置与演变。(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白晓燕,吴喆,张羽,吕光远,刘铯[7](2015)在《河北大名府故城宫殿遗址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的专业人员在对邯郸段大运河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大名府故城宫殿遗址遭到人为破坏,大量的建筑构件、瓷器残片随处可见,遂对大名府故城宫殿遗址进行了细致的文物调查,采集了大量北齐至明代的文物标本,为揭示深淤于地下600余年的大名府故城宫殿遗址的文化面貌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来源于《文物春秋》期刊2015年05期)

李迎春[8](2014)在《大名府》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光头妹吃过早饭,泡完一壶茶,就慢悠悠地爬上自家楼顶,等候项德多到来。此刻,他坐在悠然居的屋顶上,环视四周,一副闲适自得的模样。让人稍感诧异的是,他坐的位置不太合理,何况旁边还插着一面五星红旗。太阳光下,黑瓦片之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光头妹的光头闪闪发亮。看到项德多已来到街上却不敢上来,他像明星似的站在屋脊上,衣衫敞着,大声地唱着汉剧:"你的江山由你用,李良(呵)也有(哇)八九分……"声音洪亮,嗓门特大,(本文来源于《山花》期刊2014年24期)

王秀红[9](2014)在《北宋大名府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宗建中叁年,“大名府”首次见于史书记载。然而,大名府所辖地区在历史沿革上基本相同,具有历史传承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至北宋,大名府已经具备了自己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传统。本文力求全面地动态地考察北宋大名府文学的创作实际,以期能够为丰富地方文学史的研究尽点微薄之力,也希望能够对全面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有所助益。本文的研究方法着眼于文学本位,并适时结合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学科知识,运用统计、考证、比较等方法进行研究。北宋大名府文学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发展特征。本论文的具体研究成果体现在:北宋大名府世家大族的家族文化传统对塑造宋代文学创作主体,即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品格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对宋代文学的内化倾向以及宋代文学“以俗为雅”的审美取向的形成也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宋白作为宋初文坛盟主,其华丽的诗风及群体唱和的创作方式对宋代盛极一时的西昆体产生了影响;其散文创作效法陆贽,开启了宋代骈文体制革新的先河。柳开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先行者,其古文创作风格一向被认为艰涩难晓,本文通过对柳开古文的深入分析,探寻了柳开古文艰涩文风的具体表现和形成原因,并认为柳开不仅是宋代古文运动的第一位旗手,而且是宋代新儒学的启蒙者。刘筠是西昆体的代表性诗人,其诗歌特色在具有西昆体整体风格特色的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刚健明朗的风格。本论文通过对刘筠诗文的具体考察,认为刘筠是积极主动向南方士人学习文学创作的先行者,在推动南北文风的融合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大名府仕宦文人文学创作方面,本论文重点关注了仕宦文人文学创作反映出来的人地互动影响下的仕宦文人心态。通过对大名府文学发展轨迹的考察,我们发现北宋大名府的文学发展轨迹与北宋文学的发展历程呈现出相反的趋势和特征,北宋大名府的文学创作群体中缺乏文学世家,诗、文体裁发达,词处于缺席状态,整体风格呈现出刚健豪俊的特点。北宋大名府文学作为宋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参与了宋代文学的建设,对宋代文学品格的形成和北宋诗文的蓬勃兴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4-05-20)

龙坡涛[10](2013)在《北宋大名府历史地位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时期,大名府作为陪都北京,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大名府地处南北通衢,系中原地区通往河北及塞外的咽喉,既是宋廷黄河以北的政治中心,也是北宋抵御契丹的军事重镇。同时,大名府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当时的北方经济中心之一。大名府与其他陪都一样,设有国子监,士子云集,人才辈出,也是当时的区域文化教育中心。(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大名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直隶交界处。大名府位于叁省交界,受到周边义和团运动影响很大,因此大名府也是义和团运动早期中心地之一。这一时期,大名府地区水旱灾害频发,人民流离失所,官府毫无作为;伴随天灾人祸的是各种秘密组织如太平天国、捻军起义、白莲教的影响逐步扩大;随后又是天主教传播活动激起的"反洋教"思想。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了义和团运动爆发前夕的大名府社会现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名府论文参考文献

[1].崔吕萍.由大运河看大名府[N].人民政协报.2019

[2].苗冲霄.义和团运动前的大名府[J].西部学刊.2019

[3].燕晓洋.水浒戏中武丑的审美特质——以京剧《大名府》中时迁形象为例[J].长江丛刊.2018

[4].段虹丽.明代京师大名府、广平府、永平府作家丛考[D].天津师范大学.2017

[5].方尚俊,马顺利,冯军兵,晋忠勇.延续历史文脉致力文化发展[N].河北经济日报.2016

[6].于桃桃.明代北直隶急递铺铺名考实——以保定府和大名府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7].白晓燕,吴喆,张羽,吕光远,刘铯.河北大名府故城宫殿遗址调查[J].文物春秋.2015

[8].李迎春.大名府[J].山花.2014

[9].王秀红.北宋大名府文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10].龙坡涛.北宋大名府历史地位论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

标签:;  ;  ;  ;  ;  ;  ;  ;  ;  ;  

大名府论文-崔吕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