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宗禅论文_蔡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南宗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法门,思想,达摩,香花,梅州,东山,读书笔记。

南宗禅论文文献综述

蔡超[1](2019)在《明庵荣西对中国南宗禅的传承与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庵荣西被尊为日本临济宗的祖师,他一生为弘扬禅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荣西既传承了中国南宗禅的禅理教义,又将中国的禅宗思想与日本固有文化相结合,并适应时代地嬗变,最后演化成具有日本化特征的日本临济宗。(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乐文华[2](2019)在《论南宗禅的独立人格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独立人格教育是禅宗的一大特色,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禅宗的兴衰。中晚唐五代时期是禅宗的黄金时代,以马祖系和石头系为主要代表的南宗禅成功地实施了独立人格教育,其普及程度和深刻程度在教育史上实属罕见,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从南宗禅独立人格教育得以实施的原因来看,丛林禅规是其立足根本;自耕自给是其经济支撑;自信自度是其理论基础;宗师垂范是其榜样力量。南宗禅的独立人格教育对于禅宗史和教育史都具有重大意义,也值得我们今天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时借鉴。(本文来源于《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陈剑鍠[3](2017)在《东山门下之“念佛净心”与南宗禅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山法门之“念佛名”、“令净心”,除了南宗禅予以反驳、排斥外,其他禅系则都讨论过此议题,足见是一不容规避的问题,显为重要。本文主要先讨论东山门下以“念佛”作为修持的方便法,证实了东山法门的傅衍过程中,“念佛名”、“令净心”占有一席之地,它成为公开而广泛的法门。第二部分讨论“念佛名”、“令净心”的通俗教化,説明东山法门运用念佛的方便法,令普罗大众接受,进行禅修,使得布教奏效,以见其重要性。第叁部分重新检讨南宗禅对“看心看净”的批判。当时“齐念佛,令净心”的修持方法形成一股风气,是一事实。整个禅宗的修持氛围在于“齐念佛,令净心”,而非南宗禅的“见本性为禅”的禅法。惠能一脉的南宗禅,舍弃念佛,并且低估、轻视念佛,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路,走向平常心是道的修持方式,强调单刀直入、简易的特性,目的是为了取代“念佛”法。就南宗禅而言,徒平常心是道一路走去,在过度简易而又无所依恃的危险中,只得演变出棒喝、看话头、默照禅、参公案、文字禅等方便,以救末流之弊。然而,道信、弘忍依念佛而守心的修持路数,本是经教所示,且与初期大乘佛法传入中土的内涵不相违背。南宗禅别立心裁,予以抑制,实不知其所以然也。一言以蔽之,是为了夺取法脉的正统性,及欲充分掌握话语权。南宗襌对于“念佛名”、“令净心”的批判,是由神会所主导,他以南宗禅的教法来统括一切,将南宗襌先界定为一个标准,凡与此修法有所不同者,皆为不合标准,皆应摒除。(本文来源于《佛教文化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刘士梦[4](2017)在《《禅悟之道——南宗禅学研究》读书笔记(下)》一文中研究指出禅是由印度传至中国,既而又结合中国本土的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而形成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禅宗。传言当年佛祖灵山受法,拈花示众人,众人皆不识其用意,唯佛祖之大弟子迦叶心领神会放声一笑,佛祖对于迦叶的反应很满意与其相顾而笑言之:"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迦叶成为印度的禅法的始祖,而后在印度发展至二十七代,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传至达摩是为而是八代,为了改变现状,达摩向东传法至中国,由禅中国化为禅宗,达摩也被奉为禅宗(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0期)

刘士梦[5](2017)在《《禅悟之道——南宗禅学研究》读书笔记(上)》一文中研究指出谈至"禅"这一概念,它并非首源于中国本土而是由印度流传至中华大地上来的,这也是公认的起源,但禅宗却是滴滴亲亲的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宗密说:"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维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为禅那。"(《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表明印度禅是通过思维的学习或静思考虑,由此而产生智慧。由定发慧成为佛教徒学禅修习的主要实践方法。传言,当年佛祖灵山法会上,手拈一朵莲花示众人,众(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18期)

洪修平,白光[6](2016)在《《坛经》版本及其与南宗禅发展之互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存众多的《坛经》本子大致可分为叁个系统,即法海集记系、惠昕所述系及契嵩校勘系,它们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但也表现出了一些差别,这些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惠能门下禅系的不同发展,而惠能门下禅系的不同发展也影响到了《坛经》的不同。不同版本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本文结合敦煌禅籍、日韩写刻材料以及相关的碑铭石刻等资料,对近年来发现的一些重要《坛经》版本,如敦博本、旅博本、净戒本、德清本等进行了归类和研究,论证了各本《坛经》之间不仅存在綫性关系,也存在平行或交叉关系。同时,本文对不同版本的《坛经》与南宗禅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作了初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佛教文化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廖笑焱[7](2015)在《南宗禅学思想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几点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宗禅学思想是中国文化吸收外来思想精华建立起来,千年来已渗透到了中国哲学内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代文人画的渗透更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就南宗禅学思想的"心性论"、"顿悟法""中道思想"对绘画艺术创作主本体精神展开论述。试图借助禅宗哲学的智慧启示,依禅学法理重建中国绘画语境和重拾文化根性,以开创中华民族当代之文化精神新元素。(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期刊2015年03期)

李昌舒[8](2013)在《论南宗禅的不二法门思想及其美学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南宗禅的一个重要思想,不二法门在慧能、马祖道一、黄檗希运和临济义玄思想中均有体现。南宗禅对于中国美学具有深远影响,就不二法门而言,主要有二:首先,慧能的"于世间出世间"、马祖的"即心即佛"对士人心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前者意味着对出处矛盾的消解,出仕与隐逸不再是非此即彼、截然对立的,而是相即相融的;后者意味着对世俗之心、日常生活的重视,从而有中唐诗文对世俗生活的关注。其次,黄檗希运、临济义玄的"心境双空"对审美趣味的影响;心境同样不再是外在的、分裂的关系,而是心融摄境,境显现心,心境一如。(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13年06期)

韩艳秋[9](2013)在《论南宗禅语言风格的自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宗禅宗发展历史中,从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时期,禅宗开始语言的"全面自觉",形成其南禅宗独特语言风格的形成,并对后世禅宗产生深远影响。;南宗禅初期语言具有鲜明特点和极其独特的风格。(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期刊2013年03期)

蔡享丽[10](2011)在《南宗禅改革对梅州香花佛事舞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宗禅改革表现出世俗性、创新性、圆融性叁大特点。梅州客家香花佛事与南宗禅有着特殊渊源。梅州香花佛事舞蹈在创作思维、创作元素、表演形式、表现对象等方面受到南宗禅改革精神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艺术探索》期刊2011年04期)

南宗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独立人格教育是禅宗的一大特色,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禅宗的兴衰。中晚唐五代时期是禅宗的黄金时代,以马祖系和石头系为主要代表的南宗禅成功地实施了独立人格教育,其普及程度和深刻程度在教育史上实属罕见,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从南宗禅独立人格教育得以实施的原因来看,丛林禅规是其立足根本;自耕自给是其经济支撑;自信自度是其理论基础;宗师垂范是其榜样力量。南宗禅的独立人格教育对于禅宗史和教育史都具有重大意义,也值得我们今天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时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宗禅论文参考文献

[1].蔡超.明庵荣西对中国南宗禅的传承与嬗变[J].韶关学院学报.2019

[2].乐文华.论南宗禅的独立人格教育[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9

[3].陈剑鍠.东山门下之“念佛净心”与南宗禅的批判[J].佛教文化研究.2017

[4].刘士梦.《禅悟之道——南宗禅学研究》读书笔记(下)[J].青年文学家.2017

[5].刘士梦.《禅悟之道——南宗禅学研究》读书笔记(上)[J].青年文学家.2017

[6].洪修平,白光.《坛经》版本及其与南宗禅发展之互动研究[J].佛教文化研究.2016

[7].廖笑焱.南宗禅学思想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几点启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

[8].李昌舒.论南宗禅的不二法门思想及其美学意蕴[J].江海学刊.2013

[9].韩艳秋.论南宗禅语言风格的自觉[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

[10].蔡享丽.南宗禅改革对梅州香花佛事舞蹈的影响[J].艺术探索.2011

论文知识图

“中国禅”的观念-达摩六代祖师像 明 戴进释子圣地-怀让(黄泽《古佛图谱》)-18:〈明〉戴进《达摩六代祖师像》引...董其昌《昼锦堂图》-董其昌 《昼锦堂图》之...董其昌《昼锦堂图》-董其昌 《昼锦堂图》 ...2.17奈良昭提寺金堂Fig.2....

标签:;  ;  ;  ;  ;  ;  ;  

南宗禅论文_蔡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