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环境对话的相关性——浅谈盐城瀛洲宾馆的创作经验

建筑与环境对话的相关性——浅谈盐城瀛洲宾馆的创作经验

一、建筑与环境对话的相对性—浅谈盐城瀛洲宾馆创作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陈炜炫[1](2019)在《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文中研究表明“引画入园”是中国传统古典园林造园最重要的创造,作为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一个部分,岭南园林在造园之时也无可置疑的受到中国山水画非常大的影响,其造园元素也呈现出山水画境的趋向。从山水画的空间来分析,以绘画形式作为空间并不是西方独有的设计特征,中国山水画以“卧游”和“畅神”来表明山水画与园林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属性,岭南园林亦是如此。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在岭南园林空间表述为一种经由经验哲学空间的重复感知引起的知觉空间,这种体系完全不同于西方其于“看”的空间观念,而是一种基于“游观”之下,经由气韵、形、神的相似所营造的“观”空间概念。以“观”为基础,岭南园林采用开、合、廊道曲折等等来作为切入山水画视觉空间的重要手段,进而呈现岭南园林山水画卷轴式的空间层次;在“观”的影像体验下,使岭南园林在小小庭院里实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空间体验;这种体验既是山水画写意的内在动力,也是画到空间的形式转移。基于“观”之下的信息转换使岭南园林形成连续性无限扩展的山水画时空系统。画论之“经营位置”在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既是经营布局同时也是“置陈布势”。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在“折高折远”的空间妙理之下,让山水画的“远”法作为一种空间意识来左右岭南园林的空间逻辑;“平远、高远、深远”的“远”法空间语言形成多重空间体验,使岭南园林得以营造无穷尽的山水画式空间;在岭南园林中,“折”与“远”作为手段使廊道(路线)成为时间的组构,把岭南园林中完全异质不同时间组构成一体,使小小庭园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山水画的空间造境;而廊道的“折”,既是空间的转换手法又是对园林景置实现高、深、平远的必要手段;在曲折的巧妙设置中,实现“远”法时间的相容、空间透明与互渗;在廊道时间组构作用下,岭南园林小小的“庭”通过“观”法的多重与增殖的过渡,进而产生“游”、“远”、“折”的多重空间层次和延绵尽的山水画空间造境。笔墨皴法既是山水画空间代码,也是岭南园林空间语言,更是岭南园林最重要的山水化空间营造逻辑之一。不同皴法来掇山也会呈现不同山水空间;皴法让山得以扩展,让植物得以异化,让水、建筑得以成山水意涵的造境而生;在墨的处上,“一墨而五色具”下墨的透明性概念让空间变得更加多样;墨的“以墙为纸”、“以水如白”、“以地成墨”特性让墨色得到空间的转化,院落得到延伸的同时,在透明性的折叠与层叠下,围墙、地面、理水、掇山、建筑等都产生山水画式的空间超越。后期岭南园林最重要的影响源自之于清代的笔墨之变,由传教士所主导的西方透视学和新体画在清宫廷中的权威肯定,使传统山水画在艺术性与审美性产生变革;并在“以上渐下”之效仿和“以下渐上”之融通的二种创作形式下创造了近代岭南园林独特性;岭南园林在“中西法共为参略”创作思想下,呈现岭南园林有别于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空间营造的特殊性。本文作为综合交叉跨学科研究,本文运用理论层面的交叉综合研究和实践层面的实证调查研究结合的方法,融合了建筑学、艺术学、美学、现象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呈现岭南园林空间营造逻辑。作为实践层面实证调研的研究方法,以山水画角度来切入到岭南园林之时,深感摄影虽可以补偿文字的不足,但对空间山水绘画营造还是有非常大局限。因此,本文有意识结合建筑学分析图解与手绘插图相结合方法,力求把实证做得更加明确。因此,本文现场实证调研手绘达500多张,为论证以画入园,从园到画,亲自绘画2张宽0.5米长8米的卷轴式山水画手稿来反证园林在“观”的空间概念下转换回到山水画空间体系。

王冰玥[2](2018)在《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下,我国经历了从乡村线性追赶城市的发展范式到对于乡村多元化价值的再认识与乡村转型的再思考这一艰难历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必将影响乡村的重新定位与发展模式的重构。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与“两山论”理念的反复强调使新形势下“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探索乡村非线性发展模式的任务更为紧迫。山区由于地形崎岖导致交通闭塞与建设困难等问题而难以受到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一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以文献综述与实地调研为基础,尝试对山区乡村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一方面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以及雄安新区建设的规划定位使河北省愈加引人关注,另一方面生态村作为国家严格评选与重点扶持的示范对象理应在众多乡村中体现其代表性作用。故本文选取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生态、经济三方面归纳分析其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并进行实证演绎。文章试图在尊重乡村发展规律与维育乡村原生态景境的前提下,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其农业生产、后方保障、生态维护与文脉传承等重要价值以重塑乡村活力的发展转型新路径,以期为山区乡村振兴提供指导。全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明研究背景、范围、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分析,对论文涉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为河北省生态村发展概况研究。阐明河北省生态村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进而简述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概况,并从地理区位与产业结构两方面对其分类,据此选取五个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按主导产业分类归纳现状。第三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空间布局研究。基于调研主要从产业发展角度入手,分析案例生态村外环境空间与村域空间布局以归纳其村域空间的现状特点。第四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建设研究。从自然景观、生产景观和文化景观三方面归纳五个生态村原乡生态维育现状,并从资源利用与被动节能两方面总结其生态技术的应用情况。第五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提升策略及发展模式研究。从空间布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三方面归纳案例生态村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提升策略,进而对其未来发展模式提出构想。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毛蕊[3](2018)在《《庄子》与明代戏曲》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庄子》与明代戏曲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现有《庄子》学史和《庄子》文学阐释接受史以及学界对明代戏曲《庄子》接受的论述都比较简略、薄弱,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分为上编《庄子》与明代戏曲创作和下编庄子思想与明代戏曲理论两大部分,各四章,共八章。第一章《庄子》与明代“庄子戏”。“庄子戏”指以庄子为主人公或者以《庄子》寓言故事为主要故事情节所敷衍而成的作品。明代是“庄子戏”发展的高潮期,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宗教发展、学术因素和“庄子戏”作者的遭际都有关系。这些剧作中多有对《庄子》寓言的化用和改编,是对庄子思想的另类传播。它们中的“庄子”形象以世俗化、荒诞化和宗教化为主,其中的“庄子试妻”情节很有特点,折射出中国男权社会下男性对女性“话语权”和“规训权”。第二章为庄子梦与明代“涉梦戏”。庄子是先秦时期最为关注“梦”的人,他打破了先秦时期以“梦兆”为主的梦文化。《庄子》记梦既有梦论也有梦境,既托梦言理又藉梦设喻,叙述方式也有创新,文学性很强,这些对中国梦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涉梦戏”亦在其列。庄子梦所呈现出的“为文写梦”精神、“梦境的超自由精神”以及梦论思想中真幻相对、超越梦幻和渴望觉醒的思想对明代“涉梦戏”影响很大,为“涉梦戏”营造梦境、超越梦幻后觉醒的写梦手法提供了模仿的范例和理论的根源。第三章为庄子“乐”“仙”思想与明代道教度脱剧。道教度脱剧常常要求被度者放弃俗世的酒色财气,通过修炼以达飞升成仙,获取永久的快乐。这些诉求与庄子“至乐”“神仙”思想有着莫大的关系,首先,庄子认为只有“与道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快乐,即“至乐”,而通往“至乐”境界,需要经过舍苦、妙境、桥梁三个阶段。道教度脱剧对此多有借鉴,并发展为放弃俗世、修炼成仙、获得至乐三阶段。另外,庄子“神仙”思想中对“真人”的描写、对道境的渲染以及其修炼方法亦对道教度脱剧颇有影响。第四章为庄子美丑观与明代戏曲人物形象塑造。庄子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标举“丑”并深刻谈论“丑”问题的人。《庄子》中多处阐述对美丑的看法,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超脱世俗的美丑判定,以内德为美,不重外形;二是美丑相对,可以转化;三是美丑也有界限,既有真美,也有真丑。庄子美丑观的复杂性对中国美学史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戏曲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丑”象,也多吸收和借鉴庄子美丑观的内容,其作品中塑造的外丑内美、外美内丑、异化丑、美丑兼具、滑稽丑等丑形象皆与庄子美丑观有内在关联。第五章为庄子“自然”美学与明代戏曲“本色”“化工”论。庄子“自然”美学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说法,有“法天贵真”的诉求。明代戏曲理论继承发挥了这一美学思想,尤其是戏曲语言的“本色”理论和戏曲审美至境的“化工”说。明代戏曲语言“本色”论者皆提倡戏曲语言应保持自然、淡雅的风格,反对过分雕琢、修饰。李贽的“化工”论以庄子的“法天贵真”思想为依归,认为戏曲作品应以表达作家真情为创作前提,语言上要质朴无华、清新自然,只有这样才可算得上是绝妙的“化工”之作。第六章为庄子““情”论与明代戏曲“唯情”论。““情”在《庄子》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可分为“人情”“天情”“道情”三个不同的含义,其中尤以“道情”级别最高。他的“情”是以“真”为价值范畴为判断标准的真情、至情,明代曲论家借鉴了庄子的“真情”论,发展出曲论中的“唯情”说,以汤显祖的创作为主阵地,以“真情”和“至情”相勾连,在明代戏曲作品创作和理论批评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第七章为庄子“寓言”精神与明代戏曲。“寓言”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中,与文学体裁关系不大,主要是指庄子思想的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及其“藉外论之”所藉用的寄寓性突出、虚构性明显而表达效果奇佳的故事。在中国近世文学的“寓言”产生之前,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的“寓言”皆与《庄子》相关。《庄子》寓言对中国文学和文论的发展影响极大,戏曲作为一种极具虚构性的文学样式,对庄子的寓言也多有吸收。一是明代早期出现的一股“寓言”式伦理剧创作之风,这些剧作借鉴了庄子寓言的形式,将伦理道德等寓托剧中,以达劝诫世人的目的,如丘濬便称其剧作“一似《庄子》的寓言”。二是明代曲论中有“传奇皆是寓言”(徐复祚语)的说法,这里的“寓言”也是对庄子寓言思想的继承和发挥,认为戏曲似寓言,创作时需要虚实相映,注重剧情的寄寓性等。第八章为庄子“道技观”与明代戏曲表演论。庄子的“道技寓言”强调的是一种“与天合一”的境界与“虚静以体道”的超验直觉思维,后被引入到既需要技巧、也需要境界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当中。明代曲论家吸收了这一思想,对演员表演技能提出了要求。这种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要求戏曲演员在上台前必须进行表演技术的提升和表演心性的涵养。其次演员的表演过程应是“得心应手”的,是直觉式的“目击而道存”,主要靠演员在实践中把握,不可言传。最后是追求“传神”这一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

楼培琪[4](2018)在《《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首演至今,已经跨越了整整一个甲子,它以生活化的舞台呈现和综合性的艺术聚焦,为我们寻找都市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提供了研究的灵感和思路。《七十二家房客》作为一个经典的都市文化剧,早已深入人心,其剧目名称成了市民日常生活的习惯语。《七十二家房客》虽然表现的是市民生活及其互相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但它同时又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近代上海城市以“三界四国”为特征的市政管理格局,以工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娱乐业为特征的城市经济格局,以及移民人数占城市人口 80%以上为特征的城市社会格局。正因为借助艺术手段把这些内容浓缩在一个独特的日常生活空间中,从而能够在舞台上呈现出近代上海城市特有的文化形态。本文以新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运用文献梳理、调查访谈和文本解读等研究方法,通过《七十二家房客》的戏剧叙事和舞台表演,将近代上海一条普通石库门弄堂底层民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件,作为近代上海的城市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社会和城市民俗等方面的观察对象。《七十二家房客》是小社区反映大社会、小事件反映大历史、小人物反映大群体的极度浓缩,戏剧符号化的舞台呈现为我们在一部经典戏曲表演剧目的文本体系内寻找城市历史和都市文化发展的脉络与痕迹提供研究的灵感和思路。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正文部分共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的方法。正文第一章分别就《七十二家房客》由独脚戏向滑稽戏的文本衍变过程,舞台剧向电视剧的文本衍变过程,以及电影中近代广州和近代香港的叙事文本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主要围绕近代上海艺术商业化的竞争与移民社会大众审美的关系,以及滑稽艺术对上海都市文艺的传承展开论述和研究,探讨的内容包括海上滑稽的形成与滑稽“三大家”、《七十二家房客》与大公滑稽剧团诸位名家、海上滑稽与海派艺术等三个方面。第三章通过对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演绎的一系列小市民、小商贩、小弄堂、小社会、小事件、小冲突等舞台解读,探讨近代上海受商业意识引导的移民社会,如何展现都市文化中的崇商重利思想和遵契守约精神,并通过滑稽艺术作品灌输给以市民大众为代表的都市文化消费主体,普遍性地诱发了近代上海都市文化中趋利思想和契约精神等商业社会的价值观。第四章在对《七十二家房客》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展开对近代上海移民生存空间和性格特征的讨论,以及对近代上海移民语言的分析,进一步阐述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移民社会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彼此的影响因素。第五章通过对滑稽艺术舞台表演的观察和研究,探讨受到西方文化习俗、江南文化习俗和商业娱乐习俗影响的近代上海的都市民俗文化。结论部分认为《七十二家房客》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移民群体在狭小逼仄的弄堂社会中“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舞台表演的社会化符号与社会空间的表演化符号之间传递着近代上海的都市文化密码。城市文化学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一座城市就是一个人类社会的舞台。当这一广阔的舞台需要搬到剧场中来加以演绎时,能够选取某个特定的城市空间来把一个历史时期市民生活状况充分而又艺术地展现出来。承载着几代上海人都市情感和都市回忆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以异质同构的方式,从社会空间、舞台空间和艺术空间之间全面图解了近代上海的都市文化特征:五湖四海的移民主体孕育海纳百川的都市气魄、西风东渐的租界管理促显现代时尚的都市观念、迅速发展的商业经济诱发崇商重利的都市价值、中西杂糅的大众文艺催生兼容并蓄的都市审美。这也就决定着滑稽经典作品《七十二家房客》对于解读和剖析近代上海都市文化方面所具有的代表性意义。

申佳君[5](2018)在《微观实践与异质性在场 ——写字楼中白领的日常生活》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写字楼场域微观层面白领日常生活实践的参与式观察研究,获得白领这个特定群体的日常生活抵制策略。宏观上,写字楼的白领在社会与公司的各种权力关系中存在,并在这些关系中被施行一系列分类、排斥、客观化、规范化的压制束缚,个体接受公司与社会各种权力的规训和制约,自觉内化,成为一种被动的“生产性的主体”。但微观中,写字楼中的白领利用微观实践抵制战术或改变了不同的权力体系的限制或避开了不同权力体系的规训,他们通过个体内在驱动力生发的微观行动,局部获得了对自我的控制权。这种微观政治以两种反规范化权力的形式获得自己的策略:一种是“话语政治”,即边缘群体通过抵制将个人置于规范性约束下的霸权话语来解放自我,获得自由,在写字楼中表现为白领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和“空间实践”;另一种是“生物性政治”,即个体摆脱规戒性权力的束缚,通过创造新的欲望形式和快感形式来重塑躯体,从而颠覆规范化的主体认同和意识形式,1在写字楼中表现为白领们的“自我技术”。而这个过程也是个体在一个巨大复杂的技术社会中局部解域的过程,写字楼中白领们多样化的微观实践引发了“逃逸-生成”,一方面,逃逸生成了新的主体,另一方面,生成之流造成了一个“混沌”的世界,而“混沌”是世界原本的状态,是值得肯定的状态,因此,白领的生存是在一个企图支配一切的“坚硬线”中的局部解域。写字楼中的微观实践同时呈现出一种繁多、偶发的碎片状态,它呼应了利奥塔语义学中“多样性”和“异质性”的特征,并且成为在元叙事当中繁荣起来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的小叙事,小叙事的繁荣将使得社会更加自由和包容,是自由社会生活的理想。写字楼中的微观实践也是某种与想象力相关的创造性事务,它呼应了利奥塔语位事件中的“独特性”,这种独特的微观创造活动可以被视为摆脱非人化状态恢复自我感觉的瞬间,这种瞬间不仅是与实践者自身相关的日常生活诗学,而且也常常呈现出一种正规逻辑难以接受的奥秘,它直抵后现代主义的崇高美学。因此,对白领日常生活的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在既定的社会规则中个体抵抗中心权力的策略与抵制开创的社会潜在的希望,也作为一种视角和方法,提供建构艺术的启发。

朱一帆[6](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认为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田野[7](2017)在《中国传统住居空间营构理法 ——以元代江南文人群体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自十九世纪下半叶为始,延续了千年的中国传统建筑承传体系从租界区内西洋建筑的出现之时而步入了全新的发展路径,这是中国切入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与西方文明交融的阶段。但是,中国的传统建筑是在自有的地域环境、社会条件与自然限制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一个有机的脉络,承载着生活于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思考提出关乎于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又将到哪去的一系列“人-居”议题的解释。而通过这百年来的融合,我们是否找到了以东方文化关系为内核、西方工业技术为补充的两全之策?是否避免了只看到建筑“物”而忽视居住“人”的局限?事实上,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在十三至十四世纪的元代就曾发生过。从结果来看,虽然以草原-游居为基因的住居文化无法撼动中原-定居的地位,但并不代表那段时期内就没有正在发生的改变。因此,探究江南文人在面对这一融合之时的思维方式与解决方法就奠定了本文研究的主体。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侧重对研究概念、范围的界定,在综述与“传统建筑”、“建筑空间”、“元代建筑”等相关的研究中确定所采用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第二章是对元代社会背景以及江南文人的社会境遇的探讨,还原作为住居空间主体的文人群体在当时所处的真实历史情境,立足于对“九儒十丐”之说的考证辨析以阐述其缘起、本质与影响,由此作为推论他们如何看待与构建自己居所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三章侧重元代江南文人住居空间的复原,关乎“是什么样的”回答,以上海松江陶宗仪的南村草堂、苏州惟则的狮子林以及昆山顾瑛的玉山佳处为重点,与元代绘画、诗词记文、书籍插图及壁画等史料信息共同呈现一幅元代江南文人住居空间图景;第四章是对江南文人住居空间“为什么是这样”的解释,通过儒家思想、士风精神与住居空间的营构关系的梳理考辩展开对“向心天地”与“士志于道”空间语境的论证;第五章是对江南文人住居空间“如何做到这样”的探讨,从涉及宅土如何使用的园宅制度、空间如何扩大的槫袱移位以及住居舒适度如何保障的屋架构件三方面展开;第六章作为结论,通过借用抽象的哲学论断对元代江南文人住居空间营构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进行综合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将终极的思考指向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承传之路。

柳成姬[8](2016)在《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名词的数量最多,句法地位也最重要。但是目前对名词语法学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较弱。早年对名词的研究主要是对名词本质的划分而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名词与名词性成分的研究,围绕名词的特点和名词与别的成分搭配来分析。本人主要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基础,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该类词语进行描写,并对相关语法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力求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用形式来验证语义,用语义来解释形式。结构主义语言学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说作为诞生标志。从语义角度对名词相关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寻找语义搭配规律和语用特点。本人对汉语并不是要面面俱到地讨论名词相关的所有问题,而是采用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的框架,采用形式句法的方法论,并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论文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在研读了相关文献和着作的基础上,对名词和与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最后对本文的结构安排作出说明。本文讨论了名词与名词的组合、名词与介词的组合、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名词与动词的组合、名词与副词的组合、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等问题。第二章至七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考察名词的定义,次范畴的三种分类——量化名词、非量化名词、无量名词,名词的语义语法特征,及其内在时间性、空间性、程度性等。名词的选择性短语的概念及格式。最后论述名词的句法功能研究以及名词的指称性问题。第三章考察名词与名词的组合,主要是现代汉语“N1+(的)+N2”结构研究,重点讨论“N1+(的)+N2”结构的句法结构类型、语义关系类型(同位结构、定中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量化名词、非量化名词、无量名词,名词的选择性短语。第四章考察名词与介词的组合,介绍介词的性质、特点、功能,并介绍了介词短语的句法分析,介词与名词性短语构成,还论述了其中不能进入此构成的名词性短语,考察“在X中”的构式。第五章考察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名词短语中最热门的就是名词与量词的组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名词与名量词的组合关系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认知角度来分析并解释影响名词与量词互相选择的本质原因和各种制约因素,挖掘名词与量词组合的内在规律及阐述了名词与量词“NN”的双向选择。第六章考察名词和动词的组合。主要讨论名词与动词搭配相关的短语研究,并分析了动词和名词所构成的六种类型的短语:N+V、V+N、V的N、N1+(的)+N2、N+的+V、(V+N1)+N2的类型。它们的构成受到构成成分之间句法和语义上的制约、而这些短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便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七章考察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方位词有单音节的方位词和双音节的方位词的区别,本文还对方位词“上、下”作了集中的讨论。方位词是非常有特点的词类,方位词在语法功能上类似虚词,必须和名词组合才能充当句法成分。主要研究方位词短语的句法功能,在入句以后的特点,以及人体名词与“上、下”结合的特点。第八章考察名词与副词的组合。程度副词作为副词中的一类,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本身就包含了程度副词修饰名词问题。“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作为一种后起的语言现象,由于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等因素的作用,使得该结构能够兴起和发展。第九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总结了全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还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田蕾[9](2016)在《张炜长篇小说创作的多维透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张炜的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以梳理、分析、归纳、透视其小说叙事整体创作特征为主线,以当代诸多经典小说为对照,分别从写作资源、创作姿态、叙事策略、精神内涵四个维度来辨析研究张炜小说叙事的基本特征、叙事审美及精神意蕴空间,从而总结其小说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后撤与横站、趣味与意味等方面所提供的独特经验。绪论部分陈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起因、爬梳了当代文坛对张炜小说创作研究的主要及重要成果及现状。阐述了本文拟研究的重点问题及难点问题,并对张炜小说的研究意义及价值进行了相关说明。第一章,融合与坚守——张炜小说的写作资源。主要研究了张炜小说的创作资源。在本章中,首先研究了地域传统文化对张炜小说文化内蕴的影响。从齐鲁文化的差异性特质、儒道孔孟黄老及入世与出世的不同抉择、对莱夷古国和齐国盛世转衰的文化反思等方面,着重地分析了地域文化对张炜小说历史感、道德感及忧患意识形成的潜在影响。接着又从经典文学阅读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诸子百家典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雅文学对其诗性写作的滋养。以及西方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其小说精神气质的寝染和塑造。并重点论述了文脉芳心的由来及对张炜小说一贯强调的“质疑反思,警示批判”写作精神的确立。最后又结合了张炜个人的成长及生活经历,重点阐述了童年的丛林回忆、少年的野地流浪、中年的自我放逐对其小说创作主题、叙事素材、情节结构、情感基调等方面的牵引及启示。第二章,横站与后撤——张炜小说的创作姿态。主要研究张炜小说的叙事姿态。叙事精神、叙事形式、叙事路径是进入张炜小说创作研究最为有效的通路。本章首先以“疏离”作为切入点,从鲁迅先生“横站”文坛的精神选择、隔视当下的精神反思、重构历史的精神探究,阐述了张炜小说对过分粘滞于日常现实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叙事的突破与超越,借此重拾当代文学日益衰微的生命力及通向终极的神性思维。接着又从小说的叙事形式入手,从叙事模式、叙事文体及叙事技法三方面分析归纳了张炜如何以“返回”性叙事解除当代文学“非传统文本”的叙事危机。并着力在小说创作中大量引入中国古典文学的叙事模型、叙事技巧同现代小说叙事技法相互交融,从而形成特质的“兼容性叙事”文体。最后,以对其小说中文化性、奇幻性、历史性民间想象力的分析;对启蒙性平民立场、诗意的世俗立场、雅俗同构的人性立场等叙事立场的梳理;方言古语、野生土语、诙谐隐语等民间语言的阐释等方面着重论述了张炜小说特有的精英化民间叙事特征。第三章,智性与诗性——张炜小说的叙事策略。主要研究张炜小说创作的叙事策略。怪诞叙事、智性叙事、空间叙事是张炜小说创作的基本叙事策略。在本章中首先研究张炜小说的怪诞叙事,具体由怪诞叙事的类型确立、视角激活、功能解析三方面分析研究张炜如何以“奇幻”、“超验”、“非现实”的写作手法挣脱媚俗、趋同、趋时的现实写作,切近芜杂、奇异、荒诞的深层真实。接着,通过对反讽叙事、互文叙事、隐喻叙事的分类爬梳,研析了张炜夸张、幽默、犀利、奇俏、诙谐的审美叙事风格。并指出其以一种幽默的把玩姿态将现实的另一种真相巧妙地还原呈现于读者面前。最后借巴赫金的空间叙事理论、对话理论及中国传统小说的间架、套盒、板块、链条等叙事空间形式,通过对小说叙事空间的构成、叙事空间的多重交叉及空间叙事类型的整理分析,归纳研究了张炜小说空间叙事的基本特点。第四章,游荡与高原——张炜小说的精神内涵。主要研究张炜小说的精神意蕴和思想价值。行走与游荡、探究与疑思、野地与高原是张炜小说精神内涵的三组核心关键词。本章先从行走与游荡的方式解读入手,解析了被迫逃离者、主动出走者、自我放逐者三种基本行走方式,进而论述张炜如何以游荡这种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方式生成小说的结构意义、文学意义及精神意义。接着又从考据部落远史、重探传奇轶闻、探秘革命疑案三个层面阐述了张炜如何探究记录历史真相。再以对当下现实欲望引起的精神衰败和金钱权力引发的霸权统治的目击寻访,揭示了改革后当下时代进程中城乡的真实面貌。继而对张炜一直坚持的“不相信”的疑思精神、同质的历史宿命观及现时性对先验性的反拨等精神思索进行了详细阐释,归纳、综合、研究了为何张炜要以探究与疑思作为其小说叙事的内在驱动力。最后本章通过对野地与高原这两个重要精神意象的梳理,分析研究了张炜小说精神家园的变迁及走向。从而进一步探讨野地高原的意蕴空间,全面重点地论述了张炜对现代进步性的思索及批判、对经济全球化的抵御与警示、对家族精神血脉的清洁与体认。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回顾,归纳出张炜小说价值的几组核心词,即趣味与意味、传统与现代、后撤与横站、野地与高原,对张炜小说在叙事策略、精神主题、审美意蕴及思想价值方面的成就与局限进行了客观的评述和判断。

周婷[10](2014)在《湘西土家族建筑演变的适应性机制研究 ——以永顺为例》文中指出气候变暖、臭氧空洞、雾霾天数激增等等各种不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现象涌现,警示着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正在受到挑战。“适者生存”这一为全人类所信奉的真理,已经成为危机信号,将对“适应性”的关注直逼眼前。湘西地处“中国之中”,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四十余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以土家族最多,而永顺以其在湘西土家族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成为土家族文化研究的典型。天然屏障的地理隔离,孕育和维持了其特殊鲜明的民族文化,建筑演变呈现出清晰的阶段性特点。正如达尔文以特殊且更清晰的家养物种变异作为研究起点,本论文视集体无意识环境下建筑的适应演变为自然选择过程,以永顺为例,探讨湘西土家族建筑从源起至今整个演变历程中,建筑在自然环境、经济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共同选择作用下的适应性机制。并基于机制规律,尝试提炼建筑的演变模式和趋势,进一步提出以人工选择介入自然选择的调适路径,从而引导适应的方向和效果,维护和谐人居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三章)为背景理论的阐述。包括研究工作的准备、适应性相关理论的论述及机制要素的划定,并根据湘西土家族地区的背景沿革将其建筑演变分为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和变迁时期三个阶段;第二部分(第四~八章)为机制要素的分析。以对永顺土家族建筑的实地调研为基础,首先分别介绍各时期村寨、民居与宗教建筑形制的适应性演变(第四、五章),然后分别从自然、社会文化、经济技术三部分环境要素,论述在建筑演变过程中环境的选择作用(第六~八章)。得出形成时期建筑的适应性凸显为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成熟时期社会文化环境的性质决定建筑文化性的适应方向,而当下正在发生的种种变迁现象是由于极端复杂的经济技术环境选择作用凸显的结果;第三部分(第九章)为机制生成与调适的总结。通过对湘西土家族建筑演变历程的梳理总结,阐述建筑的适应性是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技术环境共同选择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往往凸显为一种或几种环境要素的主导作用;建筑的适应性推动了建筑的螺旋式演变。最后针对湘西土家族建筑在当前环境下产生的适应性问题,尝试基于适应性机制规律进行调适,将建筑发展引导至更积极的适应方向。

二、建筑与环境对话的相对性—浅谈盐城瀛洲宾馆创作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与环境对话的相对性—浅谈盐城瀛洲宾馆创作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学术回顾:山水画与岭南园林的空间研究
        1.2.1 关于岭南园林的研究
        1.2.2 关于山水画的研究
        1.2.3 其他跟本课题相关的研究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核心概念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框架
    1.4 研究的内容、目标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目标
    1.5 研究意义
        1.5.1 社会意义
        1.5.2 学术意义
    1.6 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岭南园林的山水画趋向
    2.1 岭南园林与山水画的哲学思想根源
    2.2 山水画与岭南园林的结合
    2.3 岭南园林的景置与山水画的画理
        2.3.1 山石画理与岭南园林山石
        2.3.2 植物画理与岭南园林
        2.3.3 建筑画理与岭南园林
    2.4 岭南园林仿画造园的原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卷轴与透视:岭南园林山水画式“观”的空间
    3.1 山水画视觉空间的特征
        3.1.1 人眼的视觉特征
        3.1.2 山水画与视觉空间体系
        3.1.3 山水画视觉空间:卧游与畅神
    3.2 岭南园林“观”的空间
        3.2.1 “观”逻辑
        3.2.2 岭南园林“观”的空间
    3.3.岭南园林“观”的影像体验
        3.3.1 写意的内在动力
        3.3.2 画到影像的转移
        3.3.3 影像到意象的体验(意境与意象的分析-台湾林园-卢谦若公园-开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营位置:岭南园林“远”的伸缩与延时
    4.1 经营位置的定义
    4.2 经营位置下岭南园林“远”法的空间呈现
        4.2.1 “远”法及其扩展理论
        4.2.2 岭南园林的“远”式布局空间呈现
    4.3 岭南园林远法下的时间组构
        4.3.1 岭南园林的视觉空间转化
        4.3.2 岭南园林的时间组构与廊
        4.3.3 岭南园林的廊道的空间系统
    4.4 岭南园林廊道的伸缩与延时
        4.4.1 线性时空
        4.4.2 远法下的围合变异
        4.4.3 时间与空间的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笔墨皴法:岭南园林的景置
    5.1 皴法、南北宗与岭南园林
        5.1.1 皴法的定义
        5.1.2 皴法发展过程及其类别
        5.1.3 南北宗
        5.1.4 皴法、南北宗对岭南园林的意义
    5.2 皴法与岭南园林掇山
        5.2.1 皴法的空间基础
        5.2.2 皴法与岭南山石
        5.2.3 皴法在岭南园林山石的体现
    5.3 笔墨皴法与岭南园林植物
        5.3.1 植物似的异化
        5.3.2 造境的意趣
        5.3.3 面的延伸
    5.4 一墨而五色俱:墨色的透明性
        5.4.1 具有启发意义的相关理论
        5.4.2 墨的透明
    5.5 墨的透明性与岭南园林的理水意象空间
        5.5.1 岭南园林理水的特征
        5.5.2 岭南园林的理水意象空间
        5.5.3 以水入墨,以墨入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笔墨之变:中西法相互参略下岭南园林的独特性
    6.1 绘画变革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6.1.1 笔墨之变
        6.1.2 建筑技术与形象新体画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6.2 笔墨之变影响下的岭南园林
        6.2.1 效仿性造园
        6.2.2 中西方元素的相互融通
        6.2.3 后期岭南园林的特性
    6.3 中西法共参略下的岭南园林独特性
        6.3.1 “观”空间的独特性
        6.3.2 章法之“三段式”折高折远
        6.3.3 “游”与廊道观景的同构性
        6.3.4 皴法下掇山的多样性
        6.3.5 意趣式置景
    6.4 山水画视角下岭南园林和北方、江南园林的区别
        6.4.1 畅朗轻盈、绚丽多姿的总体风格区别
        6.4.2 置陈布势布局章法空间造境的差异
        6.4.3 游观组织方式的互异
        6.4.4 置景的画意配置不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要点
    7.2 论文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关系弹性发展的现实命题
        1.1.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要求
        1.1.3 原乡生态环境保护的心理渴求
    1.2 研究范围、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生态村研究现状
        1.3.2 国内生态村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生态村
        1.4.2 文明生态村
        1.4.3 美丽乡村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概况
    2.1 河北省乡村基本情况
        2.1.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2.1.2 乡村现状与人口情况
        2.1.3 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
    2.2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历程
        2.2.1 第一阶段——生态示范区试点
        2.2.2 第二阶段——文明生态村建设
        2.2.3 第三阶段——美丽乡村探索
    2.3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现状
        2.3.1 生态村现有情况总述
        2.3.2 生态村地理区位分析
        2.3.3 生态村密集程度分析
        2.3.4 生态村空间形态分析
    2.4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现状
        2.4.1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概况
        2.4.2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分类
        2.4.2.1 地理区位
        2.4.2.2 产业结构
        2.4.2.3 分类情况
    2.5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现状
        2.5.1 研究对象选取
        2.5.2 研究对象现状
        2.5.2.1 农业生态村:杨家峪村、巴家峪村
        2.5.2.2 工业生态村:全呼村、一街村
        2.5.2.3 旅游业生态村:前南峪村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空间布局
    3.1 外环境空间格局
        3.1.1 区域范围空间格局
        3.1.1.1 农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3.1.1.2 工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3.1.1.3 旅游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3.1.1.4 小结
        3.1.2 镇域范围空间格局
        3.1.2.1 农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3.1.2.2 工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3.1.2.3 旅游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3.1.2.4 小结
    3.2 村域空间布局
        3.2.1 村域空间构成要素
        3.2.1.1 居住空间
        3.2.1.2 生产空间
        3.2.1.3 服务空间
        3.2.2 村域空间布局现状
        3.2.2.1 农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3.2.2.2 工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3.2.2.3 旅游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3.2.2.4 河北省山区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特点
        3.2.3 村域空间特征影响
        3.2.3.1 农业生态村
        3.2.3.2 工业生态村
        3.2.3.3 旅游业生态村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建设
    4.1 生态建设误区
        4.1.1 生态环境恶化
        4.1.2 乡土景观消融
        4.1.3 地域特色遗失
    4.2 原乡生态维育
        4.2.1 自然景观维育
        4.2.1.1 基质
        4.2.1.2 廊道
        4.2.1.3 斑块
        4.2.2 生产景观维育
        4.2.2.1 果林
        4.2.2.2 农田
        4.2.3 文化景观维育
        4.2.3.1 传统元素
        4.2.3.2 传统建筑
        4.2.3.3 传统习俗
    4.3 生态技术应用
        4.3.1 资源利用
        4.3.1.1 清洁能源利用
        4.3.1.2 水资源利用
        4.3.1.3 污水处理
        4.3.2 被动节能
        4.3.2.1 聚落规划
        4.3.2.2 微气候调节
        4.3.2.3 建造工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北山区国家级生态村提升策略及发展模式
    5.1 发展现存问题
        5.1.1 空间布局方面
        5.1.1.1 居住空间缺乏系统治理与整合
        5.1.1.2 生产空间缺乏统一规划与分区
        5.1.1.3 服务空间缺乏合理配置与设计
        5.1.2 生态建设方面
        5.1.2.1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生态技术的运用不足
        5.1.2.2 传统风貌的不断侵蚀与生态景观的缺乏规划
        5.1.2.3 生产与生活污染物的处理薄弱
        5.1.3 经济发展方面
        5.1.3.1 人口持续流失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5.1.3.2 三产融合不紧密影响产业附加值提升
        5.1.3.3 资金积累与利用问题降低风险抵御能力
        5.1.3.4 缺乏合理营销致使产品难以扩大知名度
    5.2 经济发展策略
        5.2.1 多元参与资本引入
        5.2.2 乡村集体品牌树立
        5.2.3 特色文化保护开发
        5.2.4 科创促进产业融合
        5.2.4.1 农业优化升级
        5.2.4.2 工业改革转型
        5.2.4.3 旅游业优化升级
        5.2.5 产品宣传营销设计
    5.3 空间布局策略
        5.3.1 居住空间规划策略
        5.3.1.1 居住空间形态整合
        5.3.1.2 道路交通干扰减小
        5.3.1.3 基础设施加强完善
        5.3.1.4 民居整理功能置换
        5.3.2 生产空间规划策略
        5.3.3 服务空间规划策略
    5.4 生态建设策略
        5.4.1 村民生态意识加强
        5.4.2 资源过度开发治理
        5.4.3 生态技术合理应用
        5.4.4 乡土风貌传承保护
        5.4.5 生态景观规划维育
    5.5 发展模式构想
        5.5.1 旅游发展模式
        5.5.1.1 生态观光类旅游模式
        5.5.1.2 文化创意类旅游模式
        5.5.2 养老发展模式
        5.5.2.1 体验型养老模式
        5.5.2.2 护理型养老模式
        5.5.3 康养发展模式
        5.5.3.1 养生度假型康养模式
        5.5.3.2 医养产业型康养模式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附录 A
附录 B 河北省省级生态村名单(共60个)
附录 C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3)《庄子》与明代戏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上编《庄子》与明代戏曲创作
    第一章 《庄子》与明代“庄子戏”
        第一节 “庄子戏”概说
        一、“庄子戏”的产生、发展和流变
        二、明代“庄子戏”剧目概说
        (一) 现存的明代“庄子戏”
        (二) 亡佚的明代“庄子戏”
        第二节 明代“庄子戏”兴盛的原因
        一、道教发展促进《庄子》传播
        (一) 明代道教教派和理论的发展
        (二) 明代道教与君主、士大夫的关系
        (三) 道教对明代文学的影响及其与《庄子》的关系
        二、庄学复兴推进《庄子》接受
        (一) 明代庄学由低潮到复兴
        (二) 文学创作中对《庄子》的广泛接受
        (三) 明代科举与《庄子》
        三、作者遭际促其倾心《庄子》
        第三节 明代“庄子戏”的特色
        一、庄子形象的变迁及成因
        (一) 世俗化
        (二) 荒诞化
        (三) 宗教化
        二、“庄子戏”对《庄子》的传播
        三、“庄子试妻”情节的变迁与文化透视
        (一) “庄子试妻”情节的变迁
        (二) “庄子试妻”情节的文化透视
    第二章 庄子梦与明代“涉梦戏”
        第一节 庄子与先秦时期的梦文化
        一、以“梦兆”为主的先秦梦文化
        二、独特的“庄子梦”
        (一) 数量可观
        (二) 借梦寓理或设喻
        (三) 叙述方式的创新
        (四) 浓厚的文学性
        三、庄子梦对中国梦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庄子梦与明代“涉梦戏”
        一、庄子“梦寓言”与明代“涉梦戏”
        (一) “为文写梦”的精神
        (二) 梦境中的“超自由精神”
        二、庄子“梦觉”思想与明代“涉梦戏”
        (一) 真幻相对的思想
        (二) 超越梦幻的思想
        (三) 觉醒的模式
    第三章 庄子“乐”“仙”思想与明代道教度脱剧
        第一节 “道教度脱剧”概说
        一、“道教度脱剧”释义
        二、明代“道教度脱剧”的特点
        三、明代“道教度脱剧”大兴的原因
        第二节 庄子“至乐”思想与明代道教度脱剧
        一、“俗乐非乐”促舍苦
        二、“至乐无乐”入妙境
        三、“心斋”“坐忘”通大道
        第三节 庄子“神仙”思想与道教度脱剧
        一、提供仙的原型
        二、构筑仙境的模板
        三、提供修仙的方法
    第四章 庄子美丑观与明代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庄子美丑观概说
        第二节 内德为美与明代戏曲人物形象塑造
        一、内德为美即“德充符”
        二、蔽于形——明代戏曲中的“外丑内美”形象
        三、蔽于德——明代戏曲中的“外美内丑”形象
        第三节 审丑近乎勇与明代戏曲中的“异化丑”形象
        一、“人为物役”即“异化”
        二、役于物——明代戏曲中的“异化丑”形象
        第四节 辩证审丑与明代戏曲中的“美丑兼具”形象
        一、庄子审丑的辩证性思维
        二、美丑难辨——明代戏曲中的“美丑兼具”形象
        第五节 丑自炫为美与明代戏曲中的“滑稽丑”形象
        一、自炫为美即“真丑”
        二、丑自炫为美——明代戏曲中的“滑稽丑”形象
下编 庄子思想与明代戏曲理论
    第五章 庄子“自然”美学与明代戏曲“本色”“化工”论
        第一节 庄子的“自然”美学思想
        一、庄子“朴素美”思想的美学意蕴
        二、庄子“法天贵真”思想的美学意蕴
        三、庄子“自然”美学思想对后世文艺观的影响
        第二节 庄子“自然”美学思想与明代戏曲理论
        一、洗尽铅华呈素姿:明代戏曲语言的本色倾向
        二、化工:明代戏曲追求的审美至境
    第六章 庄子“情”论与明代戏曲“唯情”论
        第一节 《庄子》与先秦之“情”字析论
        一、以“情实”义为主的先秦之“情”
        二、《庄子》文中“情”字的含义及分类
        三、庄子“有情”“无情”辨
        四、庄子“情”论的哲学关怀和意义
        第二节 生而有情:明代戏曲“唯情”论
        一、明中叶后戏曲“唯情”论产生的思想根源
        二、明代曲论对“唯情”论的高扬
        三、汤显祖“唯情”论的影响
    第七章 庄子“寓言”精神与明代戏曲
        第一节 庄子“寓言”析论
        一、庄子“寓言”考辨
        二、庄子“寓言”论的影响
        第二节 庄子“寓言”对明代戏曲的影响
        一、“一似庄子寓言”的明代伦理剧
        二、明代“传奇皆寓言”的戏曲理论
        三、明代戏曲“寓言”论的影响
    第八章 庄子“道技观”与明代戏曲表演论
        第一节 《庄子》中的道技寓言
        一、道在技中
        二、道技合一
        三、道进乎技
        四、庄子“道技观”对中国艺术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道进乎技:戏曲演员心性的涵养
        一、虚静:心性涵养的最高境界
        二、道进乎技:戏曲演员心性的涵养
        第三节 “得心应手”“指与物化”:演员直觉式的表演过程
        一、庄子直觉式的艺术创作
        二、庄子直觉思维对中国艺术创作的影响
        三、“得心应手”“指与物化”:演员直觉式的表演过程
        第四节 传神:戏曲表演的至境
        一、“神品”:庄子艺术创作的最终诉求
        二、传神:戏曲表演的至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的现状
    3.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七十二家房客》文本的叙事与流变
    1.1 从独脚戏到滑稽戏的《七十二家房客》
        1.1.1 独脚戏《七十二家房客》
        1.1.2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
    1.2 时代叙事与《七十二家房客》
        1.2.1 舞台剧《七十二家房客》
        1.2.2 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
    1.3 地域叙事与《七十二家房客》
        1.3.1 近代广州与《七十二家房客》
        1.3.2 近代香港与《七十二家房客》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海派都市艺术
    2.1 海上滑稽的形成与滑稽“三大家”
        2.1.1 海上滑稽的形成
        2.1.1.1 文明戏对滑稽戏产生的影响
        2.1.1.2 小热昏对独脚戏产生的影响
        2.1.1.3 苏滩与隔壁戏对滑稽的影响
        2.1.1.4 各地戏曲样式对滑稽的影响
        2.1.2 海上滑稽“三大家”
        2.1.2.1 老牌滑稽王无能
        2.1.2.2 社会滑稽江笑笑
        2.1.2.3 潮流滑稽刘春山
    2.2 《七十二家房客》与大公滑稽剧团诸位名家
        2.2.1 杨华生与海上“杨派滑稽”
        2.2.1.1 “杨派滑稽”表演风格与人物性格的完美融合
        2.2.1.2 “杨派滑稽”舞台表演与舞台环境的完美融合
        2.2.1.3 “杨派滑稽”说表艺术与演唱艺术的完美融合
        2.2.2 张樵侬与海上“呆派滑稽”
        2.2.2.1 “呆派滑稽”憨中带噱、呆中藏睿的表演艺术
        2.2.2.2 “呆派滑稽”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的说表艺术
        2.2.2.3 “呆派滑稽”熨帖契合、滴水不漏的衬托艺术
        2.2.3 笑嘻嘻与海上“阙派滑稽”
        2.2.3.1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生活观察的人物塑造
        2.2.3.2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舞台积累的角色创造
        2.2.3.3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艺术体验的表演创新
        2.2.4 海派“女滑稽”绿杨的表演艺术
        2.2.4.1 “女滑稽”能泼辣能妩媚的个性表演
        2.2.4.2 “女滑稽”善说表善演唱的艺术创造
        2.2.4.3 “女滑稽”抓人物抓性格的角色塑造
    2.3 海上滑稽与海派艺术
        2.3.1 滑稽艺术的表演特色
        2.3.1.1 滑稽表演中“说”的艺术
        2.3.1.2 滑稽表演中“学”的趣味
        2.3.1.3 滑稽表演中“演”的魅力
        2.3.1.4 滑稽表演中“唱”的韵味
        2.3.2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传承发展
        2.3.2.1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开放性特征
        2.3.2.2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商业性特征
        2.3.2.3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杂糅性特征
        2.3.2.4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通俗性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商业社会
    3.1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崇商重利的社会特征
        3.1.1 游乐场馆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3.1.2 商业电台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3.1.3 四大公司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3.2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的社会经济
        3.2.1 日益贬值的城市货币
        3.2.2 不断飞涨的城市物价
        3.2.3 房租暴涨与二房东形象
    3.3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的社会权力
        3.3.1 “三六九”与近代上海的城市治理
        3.3.2 “救火会”与近代上海的城市消防
        3.3.3 “白相人”与近代上海的黑社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城市移民
    4.1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生存空间
        4.1.1 狭小逼仄的居住空间
        4.1.2 肮脏龌龊的生活空间
        4.1.3 人性冷暖的情感空间
    4.2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性格特征
        4.2.1 上海滩头脑灵活、随机应变的“老懂经”
        4.2.2 上海滩追逐时尚、有点腔调的“老克勒”
        4.2.3 上海滩善良正直、古道热肠的“老邻舍”
        4.2.4 上海滩明辨是非、机智幽默的“老娘舅”
        4.2.5 上海滩精于算计、善于钻营的“老刮菜”
    4.3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语言分析
        4.3.1 上海方言中的南腔北调
        4.3.2 上海方言中的民间俗语
        4.3.3 上海方言中的行业切口
        4.3.4 上海方言中的洋泾浜语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都市风俗
    5.1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中西合璧的民俗特征
        5.1.1 亦中亦西的都市文化理念
        5.1.2 西风东渐的都市管理体系
        5.1.3 中西交杂的都市日常生活
    5.2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江南情韵的民俗特征
        5.2.1 滑稽表演中的弄堂百业
        5.2.2 滑稽舞台上的弄堂百景
        5.2.3 滑稽叙事里的弄堂百象
    5.3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移民主体的民俗特征
        5.3.1 名媛绅士时尚摩登的舞台呈现
        5.3.2 饮食男女五味杂陈的滑稽表演
        5.3.3 黄包车夫车轮飞滚的场景再现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 研究专着
    2. 研究论文
    3. 学位论文
附录
    1. 姚周“双字辈”弟子、着名滑稽表演艺术家童双春访谈录
    2. 着名戏曲理论家、评论家、戏曲编剧徐维新访谈录
    3. 姚周及其“双字辈”弟子与《七十二家房客》
    4. 海派“小滑稽”王汝刚与《七十二家房客》
    5.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剧情分析表
    6.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人物分析表
    7. 根据大公滑稽剧团演出资料整理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剧本
致谢

(5)微观实践与异质性在场 ——写字楼中白领的日常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在压力下生存
    1.2 白领,平凡的生活实践者
    1.3 关于本研究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2.写字楼中的微观实践与日常生活
    2.1 日常生活作为行动场域的社会学视角转变
    2.2 日常生活实践是普通大众抵制压制性权力的实践
    2.3 写字楼中抵制各种权力关系的实践
        2.3.1 相机行事
        2.3.1.1 在合宜的时机进攻
        2.3.1.2 以恰当的理由防御
        2.3.2 权宜之策
        2.3.2.1 应付工作压力
        2.3.2.2 应付上司留难
        2.3.3 移花接木
        2.3.3.1 用暗语表达不满
        2.3.3.2 用隐词越级求援
        2.3.3.3 用伎俩玩弄规则
        2.3.4 运筹决策
        2.3.4.1 工作经验机制
        2.3.4.2 职场成功策略
    小结
3.写字楼是一个空间实践的场所
    3.1 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实践
    3.2 写字楼中抵制同质化空间的实践
        3.2.1 渗透
        3.2.1.1 在空间中注入新的能量
        3.2.1.2 改变空间中已有的秩序
        3.2.2 挪用
        3.2.2.1 挪用其场所
        3.2.2.2 挪用其名称
        3.2.3 生成
        3.2.3.1 空间本身是生成文本的场域
        3.2.3.2 生成新空间
        3.2.4 穿越
        3.2.4.1 从所在地到另一地的串联
        3.2.4.2 在固有场所的空隙中生成
    小结
4.写字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技术
    4.1 自我技术
    4.2 抵制规范化主体带来的压力
        4.2.1 寻欢作乐
        4.2.1.1 寻找有限的幸福
        4.2.1.2 不期而遇的欢愉
        4.2.2 照看身体
        4.2.2.1 取悦身体
        4.2.2.2 适当苦行
        4.2.3 书写自我
        4.2.3.1 自我文饰
        4.2.3.2 自我退隐
        4.2.3.3 自我创造
    小结
5.抵制压力的微观实践产生丰富的逃逸线
    5.1 被“线”揭示的生存
        5.1.1 坚硬线与逃逸线
        5.1.2 欲望是驱动力
    5.2 写字楼中的逃逸-生成
        5.2.1 生成在欲望追寻逃逸线时得以实现
        5.2.2 生成太阳
        5.2.3 生成刺客
        5.2.4 生成飞鸟
        5.2.5 生成百合
        5.2.6 生成诡辩家
    5.3 生成是摆脱生命僵化之线的努力
        5.3.1 生成之流造成一个“混沌”的世界
        5.3.2 生存是在一个巨大复杂的技术社会中的局部解域
    小结
6.微观实践中的异质性在场
    6.1 向陌异性敞开的写字楼场域
    6.2 崇高
    6.3 自由社会生活的理想
    小结
7.结论:日常生活中的异质性在场是一种当代艺术的配方
附录一:毕业作品信息
附录二:听觉雾霾
附录三:S 公司影视二部人员情况一览表(2013 年)
附录四:S 公司策划部人员 2011 年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6)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研究现状
        2、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参考文献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7)中国传统住居空间营构理法 ——以元代江南文人群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研究范围界定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1.1.1 不知“东”、“西”与“不知东西”
        1.1.2 如“空”似“物”的建筑空间
        1.2 研究范围界定
        1.2.1 从空间经验到空间概念
        1.2.2 时间轴上的盲点:元代
        1.2.3 地域范围的亮点:江南
        1.2.4 人群圈层的断点:文人
        1.2.5 “理”与“法”
        1.2.6 营构的两个层面
        1.2.7 论题的定立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简要脉络
        2.2 以建筑空间为议题的展开
        2.3 以元代建筑为主体的研究
    3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 研究理论与方法、课题特色、创新性与论文研究框架
        4.1 设计事理学
        4.2 建筑现象学
        4.3 解释性历史研究法
        4.4 课题特色与创新性
        4.5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处境:进退维谷中的自由
    1 文人与“九儒十丐”之说
    2 “九儒十丐”真实性的考释
        2.1 态度模糊的赞同派
        2.2 态度委婉的否定派
        2.3 态度坚定的否定派
        2.4 态度坚定的赞同派
    3 “九儒十丐”的还原
        3.1 缘起:舌尖上的低置
        3.2 本质:儒士的时代悲歌
        3.3 影响:舔纸伤口的困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再现:诗画幕布上的图景
    1 一介宅园
    2 典型性的筛选
        2.1 居住主体
        2.2 营构实体
    3 南村草堂
        3.1 草堂以别墅之名
        3.2 处所的画中观
        3.2.1 《南村草堂图》与《南村真逸图》
        3.2.2 《南村别墅图》与《南村十景咏》
        3.3 此在的集结
        3.4 南村草堂小结
    4 狮子林(师子林)
        4.1 师林无狮
        4.2 师林前身
        4.3 创建年代
        4.4 状貌:以画为鉴
        4.4.1 朱德润《师子林图》
        4.4.2 倪珊《狮子林图》卷
        4.4.3 徐贲《师子林十二景》册页
        4.5 格局:以字为据
        4.5.1 变迁的脉络
        4.5.2 原初的布局
        4.6 狮子林小结
    5 玉山佳处
        5.1 雅集盛举的发生地
        5.2 假私济公的召集人
        5.3 以山之名言志
        5.4 近水之处定址
        5.5 建成即损毁
        5.6 地貌场所的体验
        5.7 一溪二山与三池
        5.8 景点与空间的对话
        5.8.1 起:玉山草堂
        5.8.2 承:南部入口
        5.8.3 转:玉山与小东山
        5.8.4 合:浣花溪
        5.9 玉山佳处小结
    6 画、文中的拾英
        6.1 绘画
        6.2 诗词记文
        6.3 书籍插图
        6.4 壁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在野士风的物化
    1 向心天地的空间模式
        1.1 “见”与“隐”的抉择
        1.2 归宿:从“象物天地”到“壶中天地”
        1.3 非“见”非“隐”的自我认同
        1.4 “法晋宗唐”思潮与“大元盛世”心态
        1.5 天地自在我心
        1.5.1 心境观
        1.5.2 庶人之辩
        1.5.3 贫者非贫
        1.5.4 心注一境
        1.5.5 正审思虑
    2 “士志于道”的空间语境
        2.1 “善其身”与“济天下”的交融
        2.1.1 茅屋的所指
        2.1.2 不忘其初
        2.1.3 安得广厦千万间
        2.1.4 山河不在镜中观
        2.2 梧竹的气节表达
        2.2.1 无竹不成器
        2.2.2 梧竹寄幽思
        2.2.3 竹林大可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承传举措的更变
    1 控而不僵的土地
        1.1 一种补充:园宅制度
        1.2 土地丈量尺度的推导
        1.3 田亩度量方式的调整
        1.4 民宅用地面积的扩充
        1.5 《至正条格》对园宅的影响
        1.6 园宅制度小结
    2 应中有变的住宅结构
        2.1 槫袱梁架的作用
        2.2 减柱移柱造的存在
        2.3 两根槫木的相向内移
        2.3.1 山墙上的圆圈
        2.3.2 屋舍等级规定的间隙
        2.3.3 一种可能的取巧
        2.4 槫袱梁架与减柱移柱造小结
    3 法制长生屋的制法
        3.1 缘起:防火
        3.2 秘诀:油灰泥
        3.3 重心:茅屋顶
        3.3.1 传统之工艺
        3.3.2 画中之笔法
        3.3.3 民间之技艺
        3.3.4 檐口的巧思
        3.3.5 望板的选择
        3.4 法制长生屋制法小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一曲“向死而生”的完结
全文研究脉络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
        1.2.1 原型范畴理论
        1.2.2 指称理论
        1.2.3 量范畴理论
        1.2.4 空间范畴理论
        1.2.5 有界与无界理论
        1.2.6 隐喻理论
        1.2.7 结构主义理论
        1.2.8 认知语言理论
        1.2.9 三个平面理论
        1.2.10 语法范畴化理论
    1.3 语料来源
    1.4 对相关问题的已有研究
        1.4.1 汉语名词的次范畴化研究
        1.4.2 名词对其它词类的选择性研究
        1.4.3 名词选择性短语的概念及格式
        1.4.4 名词充当主宾语时与谓语动词的选择关系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名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2.1 引言
        2.1.1 对名词的定义
        2.1.2 名词次范畴的分类
        2.1.3 对非量名词的已有研究
    2.2 量化名词
        2.2.1 个体名词
        2.2.2 集体名词
        2.2.3 物质名词
        2.2.4 抽象名词
    2.3 非量名词
        2.3.1 研究存在的问题
        2.3.2 非量名词名称的确定
        2.3.3 非量名词的界定
        2.3.4 专有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5 方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6 处所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7 时间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8 无量名词
    2.4 名词的语义语法特征
        2.4.1 名词的空间性特征
        2.4.2 名词的时间性特征
        2.4.3 名词的程度性特征
    2.5 名词的句法功能研究
        2.5.1 名词做谓语的问题
        2.5.2 名词做状语的问题
        2.5.3 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
        2.5.4 主宾语位置上的谓词问题
        2.5.5 名词做定语的特点
    2.6 名词的指称性问题
        2.6.1 有指与无指
        2.6.2 定指与不定指
        2.6.3 实指与虚指
        2.6.4 类指与个指
        2.6.5 指称与语序的关系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名词与名词的组合(定中结构)
    3.1 引言
    3.2 现代汉语N1+(的)+N2结构(定中结构)研究
        3.2.1 “N1(的)N2”的语义关系类型
        3.2.2 领属关系的下位分类
        3.2.3“N1(的)N2”的结构类型研究
        3.2.4 现代汉语N1+N2内部语义关系
    3.3 现代汉语N1+N2结构中“的”的标记功能
        3.3.1 关于“的”的语法功能
        3.3.2 关于“的”的隐现分析
        3.3.3 关于“的”与相关结构的歧义
    3.4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与名词的搭配
        3.4.1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研究现状
        3.4.2 抽象名词的语义句法特性
        3.4.3 抽象名词的语义特征
        3.4.4 抽象名词和名词的语义搭配
    3.5“NN”语义双向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名词与介词的组合
    4.1 引言
    4.2 对“在X中”的介词结构考察
        4.2.1“在”语法化的因素
        4.2.2“在X”的句法功能
    4.3“在+X中”的“X”的性质
    4.4 对“在X中”中“X”的语义考察
    4.5“PX里”中的X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名词与量词的组合
    5.1 引言
    5.2 量词的定名与立类
        5.2.1 量词的定名
        5.2.2 量词的立类
        5.2.3 量词的分类
        5.2.4 汉语量词的次范畴特征
    5.3 名词与量词匹配规律的深求
        5.3.1 名词、量词搭配形式的研究
        5.3.2 名词量词关系三论
        5.3.3 物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关系
        5.3.4 量词自身语义特征的限制
        5.3.5 语境对名量词选择的影响
        5.3.6 名词选择量词的流程
    5.4 名词与量词的双向选择
        5.4.1 名词对量词的选择
        5.4.2 量词对名词的选择
        5.4.3 一个量词对一组名词的选择
        5.4.4 一个名词对很多量词的选择
        5.4.5 名词与量词“NN”的双向选择
        5.4.6 偏正式“NN”的语义结构分析
        5.4.7 联合式“NN”的语义结构分析
    5.5 抽象名词和量词的选择
        5.5.1 抽象名词和量词的研究
        5.5.2 抽象名词的可量性
        5.5.3 抽象名词与种类量词搭配
        5.5.4 抽象名词与不定量词搭配
        5.5.5 抽象名词与个体量词搭配
        5.5.6 抽象名词与临时量词搭配
    5.6 个体量词和名词搭配
    5.7 名词和量词选择的认知理据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名词与动词的组合
    6.1 引言
        6.1 偏正式“N+V”短语研究
        6.1.1 定中式“N+V”短语中N的语义特点
        6.1.2 定中式“N+V”短语中V的句法语义特点
        6.1.3 状中式“N+V”短语的考察
    6.2 对“N+V”短语与“V+N”短语的研究
        6.2.1“N+V”短语中V的次范畴
        6.2.2“N+V”短语中N的次类
        6.2.3“V+N”短语中V的次类
        6.2.4“V+N”短语中N的次类
    6.3 定中式“V+N”短语的研究
        6.3.1 述宾式和定中式“V+N”的语义特点
        6.3.2“V+N”短语和“V+的+N”短语
        6.3.3 对定中式短语“V+N”中动词的考察
        6.3.4 定中式短语“V+N”中名词的考察
    6.4 偏正式“V的N”短语研究
        6.4.1“V的N”偏正短语研究的构成类型
        6.4.2 V与N搭配上的语义限制
        6.4.3“V的N”偏正短语的功能
        6.4.4 与偏正短语“V的N”相关的组合
    6.5“N的V”短语研究
        6.5.1“N的V”短语的构成成分
        6.5.2“N的V”中的V的语义特点
        6.5.3“N的V”短语的语法和语义功能
        6.5.4“N1的N2”与“N的V”
        6.5.5 对定中式的“N的V”与“N+V”的考察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
    7.1 引言
    7.2 方位词的性质和特点
        7.2.1 方位词的性质范围
        7.2.2 方位词的句法功能
        7.2.3 方位词的语义特征
        7.2.4 有关名词和方位词的组合问题
    7.3 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1 集合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2 普通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3 专有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4 抽象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5 时间名词与方位词搭配
        7.3.6 处所名词与方位词搭配
        7.3.7 人体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4 与方位组合的名词类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名词与副词的组合
    8.1 引言
    8.2“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程度副词
    8.3“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名词
    8.4“副+名”结构的性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结论
    9.2 本文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9)张炜长篇小说创作的多维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张炜创作流变
    二、张炜研究概要
    三、研究问题聚焦
    四、研究意义及价值
第一章 融合与坚守——张炜小说的写作资源
    第一节 齐鲁大地的文化滋养
        一、齐鲁文化的差异影响
        二、出世入世的思想导向
        三、夷齐历史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经典阅读的文学浸润
        一、雅与俗的情感交融
        二、古与今的文脉传承
        三、中与外的文化碰撞
    第三节 个人经历的文学启示
        一、童年与丛林天堂
        二、少年与野地流浪
        三、中年与跋涉高原
第二章 横站与后撤——张炜小说的创作姿态
    第一节 疏离现实的叙事精神
        一、横站文坛的精神选择
        二、隔视当下的精神质疑
        三、重构历史的精神探究
    第二节 重返传统的叙事形式
        一、叙事模式的回返
        二、传统文体的渗透
        三、叙事技法的复古
    第三节 后撤民间的叙事路径
        一、丰富的民间想象力
        二、多维的民间叙事立场
        三、多变的民间叙事语言
第三章 智性与诗性——张炜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怪诞叙事
        一、怪诞叙事类型的确立
        二、怪诞叙事视角的激活
        三、怪诞叙事功能的解析
    第二节 智性叙事
        一、反讽叙事
        二、互文叙事
        三、隐喻叙事
    第三节 空间叙事
        一、小说叙事的空间构成
        二、多重交叉的叙事空间
        三、多样态的空间叙事类型
第四章 游荡与高原——张炜小说的精神内涵
    第一节 行走与游荡——张炜小说的精神结构
        一、行走与游荡方式的解读
        二、行走与游荡的意义建构
    第二节 探究与疑思——张炜小说的精神内驱力
        一、历史与现实的警视去蔽
        二、探究与疑思的精神指向
    第三节 野地与高原——张炜小说的精神谱系
        一、野地与高原的意象透视
        二、野地与高原的意蕴生成
结语
    一、行走与游荡
    二、野地与高原
    三、横站与后撤
    四、传统与现代
结论:趣味与意味的共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10)湘西土家族建筑演变的适应性机制研究 ——以永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尝试建立基于环境本位的建筑观
        1.1.2 城镇化进程中,针对地区特色危机进行的抢救性研究
        1.1.3 全球化语境下,探索民族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路径
    1.2 研究内容与对象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3.1 长时段的研究方法
        1.3.2 融贯综合的研究方法
        1.3.3 微观个案与宏观视野相结合
        1.3.4 田野调查与方志研究相结合
    1.4 研究综述与论文创新点
        1.4.1 适应性相关研究
        1.4.2 土家族及土家族建筑相关研究
        1.4.3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适应性的理论与思想
    2.1 适应性的阐释
        2.1.1 适应的基本释义
        2.1.2 达尔文进化论的“适者生存”
        2.1.3 斯图尔德的“文化适应”
        2.1.4 麦克哈格的“适应标准”
        2.1.5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适应观
        2.1.6 人居环境科学中的适应性基础
        2.1.7 可持续发展观中的适应性要求
    2.2 建筑的适应性
        2.2.1 基本涵义
        2.2.2 集群性
        2.2.3 普遍性与相对性
        2.2.4 时态性与时段性
        2.2.5 互动性与共生性
        2.2.6 中性与多维性
        2.2.7 自组织性与可调控性
    2.3 建筑适应性机制的基本要素
        2.3.1 建筑与自然环境
        2.3.2 建筑与社会文化环境
        2.3.3 建筑与经济技术环境
        2.3.4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湘西土家族地区的适应性背景
    3.1 湘西及永顺的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气候
        3.1.2 自然资源
    3.2 土家族的基本情况
        3.2.1 土家族概况
        3.2.2 土家族族源
        3.2.3 土家族的形成时间
    3.3 湘西土家族地区的历史沿革及研究阶段划分
        3.3.1 溪州之役以前——形成时期
        3.3.2 溪州之役至鸦片战争——成熟时期
        3.3.3 鸦片战争之后——变迁时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永顺土家族村寨的适应性演变
    4.1 形成时期
    4.2 成熟时期
        4.2.1 村寨选点
        4.2.2 山环水绕:老司城
        4.2.3 山冈之巅:双凤村
        4.2.4 枕山面水:劳庄
        4.2.5 两山之间:龙西湖
        4.2.6 太极之势:小干溪
        4.2.7 开门见山:那丘
        4.2.8 小结
    4.3 变迁时期
        4.3.1 形态异质
        4.3.2 交通升级
        4.3.3 结构离散
        4.3.4 规模矛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永顺土家族民居与宗教建筑的适应性演变
    5.1 形成时期
        5.1.1 穴居
        5.1.2 巢居
        5.1.3 半地穴和早期地面建筑
        5.1.4 早期干栏建筑
        5.1.5 小结
    5.2 成熟时期
        5.2.1 从叉木架屋到木构瓦房
        5.2.2 传统民居的平面功能
        5.2.3 传统民居的结构形式
        5.2.4 传统民居的材料构造
        5.2.5 典型宗教建筑
        5.2.6 小结
    5.3 变迁时期
        5.3.1 传统民居的变迁
        5.3.2 新民居的出现
        5.3.3 宗教建筑的极端异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适应性机制之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
    6.1 形成时期:凸显制约
        6.1.1 聚落:选址的绝对依赖
        6.1.2 住所:基本需求的物化
    6.2 成熟时期:均衡理应
        6.2.1 村寨之“理”
        6.2.2 民居之“应”
    6.3 变迁时期:自主分化
        6.3.1 自然环境的生态异化
        6.3.2 村寨的自主生长
        6.3.3 民居的游离分化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适应性机制之社会文化环境的选择作用
    7.1 形成时期:蒙昧野蛮
        7.1.1 朴素的氏族部落文化:原始的住居
        7.1.2 征战频繁,社会动荡:部落聚居的维持
    7.2 成熟时期:有机凸显
        7.2.1 民族共同文化和心理的形成
        7.2.2 文化涵化
    7.3 变迁时期:徘徊之间
        7.3.1 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
        7.3.2 民族主体意识的徘徊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适应性机制之经济技术环境的选择作用
    8.1 形成时期:原始萌芽
        8.1.1 渔猎采集到原始农耕:定居的可能
        8.1.2 陶器烧制到铁器锻打:材料的换代
    8.2 成熟时期:稳定发展
        8.2.1 封建地主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8.2.2 先进技术的传播
    8.3 变迁时期:复杂凸显
        8.3.1 经济体制的转型
        8.3.2 技术结构的杂糅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湘西土家族建筑演变的适应性机制与调适
    9.1 湘西土家族建筑适应性演变的特点
    9.2 湘西土家族建筑演变的适应性机制
        9.2.1 共同进化与螺旋式演变
        9.2.2 选择限度与短板效应
        9.2.3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9.2.4 建筑适应性机制的框架
    9.3 湘西土家族建筑发展的适应性调适
        9.3.1 环境要素选择作用的均衡协调
        9.3.2 建筑要素的更新引导与重点保护
    9.4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说明
致谢
附录A 永顺县志及调研相关内容(第 6、7 章附表)
附录B 湘西苗族建筑测绘图(预调研部分成果)
附录C 调查问卷(选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建筑与环境对话的相对性—浅谈盐城瀛洲宾馆创作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D]. 陈炜炫.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冰玥.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3]《庄子》与明代戏曲[D]. 毛蕊.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D]. 楼培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5]微观实践与异质性在场 ——写字楼中白领的日常生活[D]. 申佳君.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6]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中国传统住居空间营构理法 ——以元代江南文人群体为中心[D]. 田野. 广东工业大学, 2017(02)
  • [8]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D]. 柳成姬.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9]张炜长篇小说创作的多维透视[D]. 田蕾.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10]湘西土家族建筑演变的适应性机制研究 ——以永顺为例[D]. 周婷. 清华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建筑与环境对话的相关性——浅谈盐城瀛洲宾馆的创作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