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IRF5与IRF3协同上调IFN转录的研究

草鱼IRF5与IRF3协同上调IFN转录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相干扰素调节因子(IRFs),是一类与先天免疫相关的转录因子家族,参与干扰素(IFN)及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转录调节。IRF家族成员包括哺乳类的9个成员,鸟类的10个成员以及硬骨鱼类的11个成员。IRF家族成员在抗病毒感染、参与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调节细胞凋亡与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生物学作用。其中,对于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与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的研究较为深入。近几年关于IRFs的研究表明,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能在RIG-I信号通路及Toll-like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对于哺乳类IRF5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参与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鱼类中IRF5基因逐渐被克隆鉴定,鱼类IRF5的作用也渐渐被报道。但是对于硬骨鱼中IRF5功能的研究及其与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报道甚少。因此,本文主要研究Ci IRF5对IFN的转录调控,以及Ci IRF5与Ci IRF3对IFN协同上调的调控机制,从而进一步验证Ci IRF5与Ci IRF3在鱼类抗病毒免疫反应的重要地位。首先,我们通过检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感染诱导后,草鱼IRF5基因m RNA的表达水平来分析其应激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分析Ci IRF5在CO细胞中经LPS处理不同时间后的表达情况。其中Ci IRF5经LPS刺激6 h后上调,LPS刺激12 h后达到最高峰,随后在48 h逐渐恢复0 h水平;而IFN的表达从6 h达到峰值,之后渐渐降低,48 h回升。表明Ci IRF5参与了细胞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反应。为了研究草鱼IRF5在先天免疫信号通路中的转录调控机制,我们将构建的草鱼IRF5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IRF5、Pc DNA3.1-IRF5-n DBD,转入草鱼细胞,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IFN的表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草鱼IRF5能够诱导上调IFN启动子活性,而IRF5-n DBD不能上调IFN启动子活性,揭示了草鱼IRF5对干扰素的正调控作用。为验证IRF5/IRF3二聚体能够协同激活IFN的表达,我们将草鱼IRF5和IRF3一起共转染进CO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检测IFN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分析实验数据显示,共转染Ci IRF5与Ci IRF3的实验组IFN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分别单转Ci IRF5和Ci IRF3。为了进一步探究是否存在Ci IRF5与Ci IRF3异源二聚体,我们进行了体内免疫共沉淀实验和体外GST-polldown实验。我们将Ci IRF5构建到带FLAG标签的质粒上,Ci IRF3构建到GFP-C1质粒上,利用瞬时共转染技术转染至HEK-293T细胞,Western Bolt检测表明:草鱼IRF5能与IRF3发生相互作用。为探究草鱼IRF5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胞浆胞核蛋白抽提实验及亚细胞定位实验。结果显示Ci IRF5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LPS刺激可以促进Ci IRF5的核移位。细胞亚定位实验显示,Ci IRF5定位在细胞质中,但是Ci IRF5的核质分布是动态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干扰素
  •   1.2 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IRFs)
  •   1.3 干扰素调节因子
  •     1.3.1 IRF5 的生理功能
  •     1.3.2 IRF5 的信号转导
  •     1.3.3 鱼类IRF5 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细胞株、菌种与质粒载体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相关软件
  •   2.3 引物表
  •   2.4 实验方法
  •     2.4.1 草鱼IRF5 开放阅读框的克隆
  •     2.4.2 IRF5和IRF3 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3 细胞培养
  •     2.4.4 LPS刺激后草鱼IRF5 在细胞中表达水平检测
  •     2.4.5 草鱼IRF5对IFN的转录调控分析
  •     2.4.6 草鱼IRF5与IRF3对IFN转录调控分析
  •     2.4.7 免疫共沉淀
  •     2.4.8 GST-pull down实验
  •     2.4.9 草鱼IRF5在CIK细胞中的分布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草鱼IRF5 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
  •   3.2 草鱼IRF5 重组质粒的鉴定
  •   3.3 草鱼IRF5 上调IFN的转录
  •   3.4 草鱼IRF5与IRF3 协同上调IFN的转录
  •   3.5 草鱼IRF5与IRF3 免疫共沉淀
  •     3.5.1 真核表达载体的标签检测
  •     3.5.2 草鱼IRF5与IRF3 体内结合
  •   3.6 草鱼IRF5与IRF3的GST-pulldown
  •   3.7 LPS刺激草鱼IRF5 的核移位
  •   3.8 草鱼IRF5 分布在细胞质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毛玥心

    导师: 毛慧玲

    关键词: 草鱼,互作用,转录调控,细胞亚定位

    来源: 南昌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

    单位: 南昌大学

    分类号: Q953

    DOI: 10.27232/d.cnki.gnchu.2019.000891

    总页数: 49

    文件大小: 1687K

    下载量: 29

    相关论文文献

    • [1].太平洋鳕IRF3基因的克隆及绝对定量表达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 2015(05)
    • [2].Urantide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中IRF3表达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18)
    • [3].14-3-3η抑制TRIF和IKKε激活的IRF3的转录活性[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15)
    • [4].IRF3调控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表达的研究[J]. 浙江医学 2018(05)
    • [5].IRF3 shRNA腺病毒包装及其对RAW264.7细胞IRF3表达的抑制效应[J]. 免疫学杂志 2016(10)
    • [6].IRF3基因干扰对LPS刺激原代枯否细胞早期细胞因子分泌动态变化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6(04)
    • [7].IRF3在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9(18)
    • [8].IRF3在绿脓杆菌感染时抑制中性粒细胞粘附的机制研究[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9].EWS抑制TRIF和IKKε激活的IRF3的转录活性[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15)
    • [10].INKIT蛋白通过抑制转录因子IRF3和p65的磷酸化从而负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J]. 科学新闻 2018(04)
    • [11].LXRα通过下调IRF3、GRIP1负性调控Kupffer细胞中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机制[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05)
    • [12].LPS触发的TLR4对NF-κB和IRF3信号通路的调控差异[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10)
    • [13].IRF3抑制LPS诱导肝星状细胞LX-2的炎症因子的分泌[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9(02)
    • [14].伪狂犬病毒UL54蛋白与IRF3互作抑制IFN-β启动子活性[J]. 病毒学报 2018(03)
    • [15].杂交石斑鱼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19(10)
    • [16].Wip1正调控TLR4信号介导Ⅰ型干扰素的表达[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5)
    • [17].CXCL-10在肝脏缺血再灌损伤中的研究进展[J]. 实验动物科学 2008(02)
    • [18].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肿瘤细胞中调控IRF3的表达[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19].Irf3基因缺失导致角膜组织对HSV-1病毒易感性增强[J]. 免疫学杂志 2019(02)
    • [20].园区网虚拟化技术哪家强?——IA、IRF3和SVF技术大比拼[J]. 互联网周刊 2015(06)

    标签:;  ;  ;  ;  

    草鱼IRF5与IRF3协同上调IFN转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