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融沉特性论文_王益良,王昊,韩霄禹,丁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冻土融沉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冻土,特性,系数,含水量,多年,密度,因素。

冻土融沉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益良,王昊,韩霄禹,丁琳[1](2015)在《中俄原油管线多年冻土融沉特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俄原油管道穿过我国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约510km。多年冻土区的冻土融沉特性受到气候条件、自然地理、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多年冻土的融沉将威胁中俄石油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行。依据研究区多年冻土现场观测资料,通过综合研究,提出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冻土融化沉降特性,为管道项目工程安全运行和维护提供科学方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刘贯荣,杨平,张婷,庄惠敏[2](2014)在《人工冻土融沉特性及融土微观结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冻结法在地铁建设中的大量应用,使得施工后融沉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述人工冻土融沉特性、融土特性、常温土微观结构和冻融土微观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有关融土微观结构与融沉关系的研究尚属空白,并提出,融土微观结构与融沉关系的研究和以微观结构特征来表征宏观融沉特性是未来冻融土微观结构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森林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王效宾[3](2009)在《人工冻土融沉特性及其对周围环境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南京地铁二号线逸仙桥站盾构出洞水平冻结加固工程为依托,应用室内实验、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综合方法,对人工冻土融沉特性、冻融土体物理力学特性、人工冻土融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规律及人工冻土融沉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利用自制的融沉试验装置,对南京地区典型土质进行了融沉特性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冷端温度、含水率、干密度、荷载及融化温度对融沉系数的影响规律,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人工冻土融沉系数预报模型。(2)对南京地区广泛存在的淤泥质黏土进行了大量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未冻土与融土间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异和初始含水率、初始干密度、冻融开放条件、冷端温度及融化温度等因素对融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3)结合人工冻结法施工的特点,提出了能够全面反映冻土融沉、融土本构关系变化、融土二次压缩和固结、土体开挖卸载等因素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叁维有限元模拟方法。(4)利用建立的人工冻土融沉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叁维有限元模拟方法,对南京地铁二号线逸仙桥站盾构出洞水平冻结工程实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5)利用建立的人工冻土融沉叁维有限元模型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因素变化对融化温度场、地层位移场和地表沉降速度的影响规律。(6)以数值模拟为手段,分析了解冻方式、注浆位置、注浆量、注浆次数和注浆方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指出分区强制解冻、跟踪融沉注浆是防治人工冻土融沉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9-06-01)

王效宾,杨平,张婷[4](2008)在《人工冻土融沉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人工冻结技术在城市地下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利用自制的冻胀融沉试验装置,对南京地区典型土质进行了融沉特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并非所有含水土体都产生融沉,只有当土体含水率超过起始融沉含水率后才会融沉。土体融沉系数随含水率增大而增大,且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融沉系数随含水率增大而分段线性增大。对于非饱和土,融沉系数与干密度变化规律中存在一个临界干密度,临界干密度对应土体最小的融沉系数。开敞型冻融时,融沉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封闭型冻融时,融沉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粉砂相对于淤泥质黏土和粉质黏土属于非冻胀融沉敏感土。(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郭高峰[5](2008)在《影响多年冻土融沉特性的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兴建在冻土地区的工程越来越多,由于冻土的结构复杂,不同地区冻土的工程性质和融沉特性都存在较大差异,因而给工程带来了许多问题。为了解决冻害问题,本文依托大庆石油设计院项目“中俄石油管道的勘察设计”,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多年冻土的融沉特性;以石油管道沿线地区的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试验,测定土样的基本物理性质参数,通过计算得出冻土的融沉系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区多年冻土融沉系数与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得出融沉系数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综合多因素影响的模型,并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对比验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4-21)

董斌[6](2008)在《中俄石油管道漠河—塔河段冻土融沉特性及工程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中俄石油管道漠河—塔河段区域进行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条件、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评价,以及室内融沉试验的基础上,依据所获得的典型土样的室内融沉试验数据,对土样的融沉系数与冻土含水量、冻土干容重和超塑含水量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融沉系数与叁个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回归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详细的野外工程地质调查及钻孔资料,对典型区域段的融沉性质进行分析,从而预测区域内代表地段的总融沉量;最后综合以上的研究成果,并根据不同地段的特点,提出防治管道沿线冻土融沉的工程措施,为管道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4-01)

陈义民[7](2008)在《多年冻土融沉特性统计分析与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多年冻土区进行工程建设越来越不可避免,如多年冻土区石油管道的建设。由于地基土的融沉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多年冻土区的一个关键性难题,因此,研究多年冻土的融沉规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试验所用的土样均取自中俄石油管道工程,属于多年冻土地段。本次试验主要包括对各类土进行融沉系数的测定和各种物理指标的测定。本文首先从介绍冻土产生融沉现象的机理入手,着重统计分析了含水量对冻土融沉性的影响规律、干密度对冻土融沉性的影响规律,然后进行了含水量和干密度对冻土融沉性的综合影响模型分析,此外,还对不同土质间多年冻土融沉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参照规范中的分类标准本文对各类冻土的融沉性进行了分类研究,并与规范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为丰富和完善规范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4-01)

王效宾[8](2006)在《人工冻土融沉特性及其预报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首先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要求,自行研制了一套人工冻土冻胀融沉试验装置。其中,冻胀量试验装置由试样盒、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温度监测系统、补水系统、变形监测系统、加压系统组成。融沉试验装置由加热传压盖、试样盒、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温度监测系统、变形监测系统、加压系统组成。在自行研制的试验装置上,针对南京地区典型土质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选择影响人工冻土融沉特性的冷冻温度、含水量、干密度、荷载等因素进行不同水平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了冷冻温度、含水量、干密度和荷载对各种土质融沉系数、融化压缩系数的影响规律。指出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和粉砂在单向冻结温度场中产生融沉变形,其融沉系数均随含水量增大而增大;融沉系数与干密度变化规律中存在一个临界干密度,临界干密度对应土体最小的融沉系数;土体开敞型单向冻融时,其融沉系数随温度增大而增大;荷载在50~300KPa变化时,对融沉系数的影响最大;正交试验表明,影响融沉系数的第一主因是含水量,其次是干密度和冷冻温度;当含水量较小时,融沉系数值与冻胀率接近,含水量较大时,融沉系数远大于冻胀率。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融沉预报模型,模型建立时,采用各因素对融沉影响的相加、相乘模型分别来反映其对融沉的综合作用,通过对各种模型评价,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推荐使用相加模型来预报冻土地层中融沉大小,该模型可用于预报南京地区典型土层冻土融沉系数。本文还分析了土体冻融后的水分迁移特征,指出冻结过程和融化过程都会导致水分在土体内迁移积聚,引起土体内的水分重分布,冻结过程和融化过程一样,土体内的水分都是由土体暖端向土体冷端迁移。最后,本文对人工冻结法在城市地下工程应用中减小融沉的措施提出了许多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6-06-01)

冻土融沉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工冻结法在地铁建设中的大量应用,使得施工后融沉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述人工冻土融沉特性、融土特性、常温土微观结构和冻融土微观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有关融土微观结构与融沉关系的研究尚属空白,并提出,融土微观结构与融沉关系的研究和以微观结构特征来表征宏观融沉特性是未来冻融土微观结构的研究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冻土融沉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益良,王昊,韩霄禹,丁琳.中俄原油管线多年冻土融沉特性(英文)[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5

[2].刘贯荣,杨平,张婷,庄惠敏.人工冻土融沉特性及融土微观结构研究综述[J].森林工程.2014

[3].王效宾.人工冻土融沉特性及其对周围环境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

[4].王效宾,杨平,张婷.人工冻土融沉特性试验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5].郭高峰.影响多年冻土融沉特性的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8

[6].董斌.中俄石油管道漠河—塔河段冻土融沉特性及工程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8

[7].陈义民.多年冻土融沉特性统计分析与分类研究[D].吉林大学.2008

[8].王效宾.人工冻土融沉特性及其预报模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

论文知识图

一1泥炭化粉质粘土融沉系数与含水量线...一15风化岩融沉系数与干容重线性回归...融沉系数与冷端温度关系一2取样设备示意图土样融化固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封闭型冻融与开敞型冻融融沉系数对比

标签:;  ;  ;  ;  ;  ;  ;  

冻土融沉特性论文_王益良,王昊,韩霄禹,丁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