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伦隐球酵母论文_来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罗伦隐球酵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酵母,病害,抗性,诱导,草莓,生物防治,霉病。

罗伦隐球酵母论文文献综述

来佳[1](2019)在《罗伦隐球酵母对樱桃番茄果实的抗性诱导作用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防治被认为是有望代替化学杀菌剂控制果蔬采后真菌病害的有效手段。用于生物防治的拮抗微生物除了能与病原菌进行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外,还能作为激发子激活果实体内的潜在抗性以增强其对病原菌的防御能力,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拮抗菌作为激发子诱导抗性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本论文以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entii)和不同成熟度的樱桃番茄果实为研究材料,探究了拮抗酵母对果实抗病性的诱导作用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从基因表达水平上对果实多个抗性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为系统地揭示拮抗酵母诱导果实产生抗性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合适浓度的罗伦隐球酵母Claurentii对红熟和转色阶段樱桃番茄果实进行诱导处理,可显着增强番茄果实对灰霉病(灰葡萄孢霉Botrytiscinerea)和黑霉病(链格孢霉Alternariaalternata)的抗性,有效降低番茄果实采后真菌病害发生率及其带来的损失。对番茄果实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拮抗酵母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抗病能力的诱导作用可能与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抗性相关酶活性的提高有关。2.对抗性相关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测定结果显示,罗伦隐球酵母C lauentii处理后的番茄果实体内水杨酸信号通路被激活,而茉莉酸信号通路则先被抑制后被激活,油菜素内酯信号通路被激活,脱落酸信号通路先被激活后被抑制。这表明罗伦隐球酵母Claurentii可能通过调控樱桃番茄果实体内的植物激素信号通路来增强其抗性。3.用RT-qPCR技术对参与果实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激发的免疫反应PTI路径的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BAKl、Bti9、MEKK1和WRKY33等基因显着上调表达。此外,酵母处理后果实体内的病程相关蛋白PR基因、编码其他抗菌蛋白和抗氧化酶的基因均上调表达。这证实罗伦隐球酵母Claurentii处理能够激活樱桃番茄果实体内PTI免疫反应。4.通过对一定贮藏期内果实色度、水分、硬度、糖度、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的测定发现,罗伦隐球酵母Claurent.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有正面作用。经拮抗酵母处理后,红熟果实在贮藏期内的色度更加鲜亮、水分和维生素C含量更高,转色阶段的果实硬度也在酵母处理后得以加强。(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03)

胡浩[2](2016)在《西藏罗伦隐球酵母对水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及相关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拮抗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与化学杀菌剂差距较大等原因,限制了其商业化推广使用。因而提高现有菌株的生防效力或筛选抗逆能力强、生防效力更好的拮抗微生物是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从西藏地区分离筛选获得两株在低温条件下对水晶梨青霉病和樱桃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酵母,经鉴定分别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本文对其中的一株西藏罗伦隐球酵母的安全性、低温条件下对不同水果主要病害的生防效果进行了评价,初步探讨了其在低温条件下对水果采后病害防治的作用机理,利用比较转录组学方法分析了西藏罗伦隐球酵母在常温与低温生长条件下的分子调控机制,并研究了其对水果自然腐烂的抑制效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西藏地区获得两株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好生防效果的拮抗酵母,经鉴定分别为胶红酵母和罗伦隐球酵母,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编号为CGMCC 10223和CGMCC 10222。(2)西藏罗伦隐球酵母的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初步证明其为实际无毒类。(3)测定了西藏罗伦隐球酵母在低温条件下对水晶梨、苹果、樱桃番茄、柑橘和冬枣五种水果主要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其在低温条件下的生防效果与酵母悬浮液浓度大小呈正比,最佳生防浓度为1×108cells/ml。(4)初步探讨了西藏罗伦隐球酵母在低温条件下的生防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其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可能与细胞具有较好的胁迫耐受能力有关。酵母细胞内含有较多抗逆物质(海藻糖与脯氨酸)可能对此起重要作用,但细胞膜流动性对抗逆性无明显影响。(5)利用比较转录组学方法研究了实验室罗伦隐球酵母ZJU10与西藏罗伦隐球酵母LB2在常温与低温生长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与实验室罗伦隐球酵母相比,在西藏罗伦隐球酵母中共有430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79个上调表达,251个下调表达;低温条件下则共有176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26个上调表达,50个下调表达。常温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基因多与两种酵母的固有组成及特性相关。低温条件下两种酵母的基因表达差异明显,西藏罗伦隐球酵母中上调表达基数量较多,说明其对低温胁迫的应答更加积极,其中8个基因可能与其低温耐受能力相关,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硫代谢、锌离子代谢、细胞防御机制、细胞壁完整性和糖类代谢。(6)西藏罗伦隐球酵母对果实储藏的自然腐烂具有较好抑制效果,而对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6-28)

韦莹莹[3](2016)在《热空气结合罗伦隐球酵母处理诱导樱桃番茄果实采后抗病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var. cerasiforme )又名圣女果、小番茄,既是蔬菜又是水果,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樱桃番茄果实水分含量高,皮薄鲜嫩,在贮运过程中果实易损伤,易受病原菌侵染导致腐烂,损失严重。热空气处理是一种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物理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维持果蔬贮藏品质。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是国内外广泛研究的一株采后生物防治酵母,能有效防治多种果蔬的采后病害。因此,本论文以“千禧”樱桃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热空气结合罗伦隐球酵母处理诱导樱桃番茄果实采后抗病性的效果和机理,为探索开发绿色安全无污染的采后病害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热空气(38 ℃C, 12 h)结合C. laurentii( 1 × 108cells/mL)处理人工接种病原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或链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或健康的绿熟期(Mature green)和粉红期(Pink)的樱桃番茄果实,观察病害的发生情况和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热空气结合C.laurentii处理可以显着降低绿熟期和粉红期樱桃番茄果实人工接种B. cinerea和A. alternata引发的灰霉病和黑霉病的发生率(P<0.05);20 ℃下贮藏15 d后,结合处理完全抑制了绿熟期果实的自然病害,将粉红期果实的自然病害发生率降低至26%,结合处理较单一处理显着提高了病害防治效果(P <0.05)。C.laurentii对樱桃番茄果实的贮藏品质没有影响,而热空气处理可以延缓樱桃番茄果实硬度的下降和果实转色,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结合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与热空气单独处理相似。2.以绿熟期樱桃番茄果实为对象,研究热空气结合C. laurentii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20 ℃下贮藏15 d期间细胞壁组分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细胞壁降解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壁代谢的角度部分阐述结合处理控制果实自然病害发生的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热空气处理可以显着抑制果实贮藏期间水溶性果胶含量的上升、原果胶含量的下降和纤维素的降解,并且抑制了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el)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活性。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热空气处理可以抑制樱桃番茄果实LePGcat、LePME、β-半乳糖苷酶基因LeTBG2、纤维素酶基因LeCell、扩展蛋白基因LeEXP1和木葡聚糖内切转糖基酶基因LeXET的表达,并且诱导果实伸展蛋白基因LeEXT的上调表达,从而增强果实细胞壁的抗性。C. laurentii单独处理对果实细胞壁代谢没有影响。热空气结合C.laurentii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贮藏期间的细胞壁代谢的影响和热空气处理的影响相似,可见,结合处理在对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热空气处理来发挥的作用;结合处理延缓细胞壁的降解也有利于阻止病原菌对樱桃番茄果实的入侵,减少自然病害的发生。3.以绿熟期樱桃番茄果实为对象,研究了热空气结合C.laurentii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抗病防御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空气结合C. laurentii处理提高了果实抗氧化酶如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以及PR蛋白几丁质酶(CHT)和β-l,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热空气结合C.laurentii处理诱导了抗氧化系统酶基因LePOD、LeAPX和LeGPX基因的上调表达,以及PR蛋白基因LePR1、LeCHI、LeGLU和LePR5的上调表达。因此,热空气结合C.laurentii. 处理可以通过诱导提高樱桃番茄果实抗病防御酶的基因表达和活性,增强果实的抗病性,从而提高了果实接种病害的防治效果。4.以绿熟期樱桃番茄果实为对象,研究了热空气结合C. laurentii处理对果实苯丙烷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采用LC-MS/MS对苯丙烷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空气结合C. laurentii处理较单一处理显着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和肉桂酸-4-羟化酶(C4H )的活性,热空气处理抑制了对香酰辅酶A连接酶(4CL)的活性,而C. laurentii处理却提高了 4CL活性,结合处理组的4CL活性先由热空气抑制,处理72 h后逐渐被C. laurentii处理诱导提高。热空气和C. laurentii单独处理均能诱导LePAL、查尔酮异构酶基因LeCHI、黄酮醇合成酶基因LeFLS和二氢黄酮3-羟化酶基因LeF3H的上调表达,结合处理较单一处理显着提高了LeCHT、LeFLS和LeF3H基因的表达量(P< 0.05)。热空气单独处理抑制了 Le4CL、查尔酮合成酶基因LeCHS1和LeCHS2的表达,而C. laurentii处理却提高了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结合处理受热空气和C.laurentii处理的综合影响,这3个基因最终呈现出上调表达。LC-MS/MS共检测到苯丙烷代谢产物44种,热空气结合C.laurentii 处理可以增加樱桃番茄果实苯丙烷代谢产物的积累,诱导果实总酚、总黄酮和木质素的积累,提高了酚酸类物质如对香豆酸、绿原酸和咖啡酸以及黄酮类物质槲皮素、异槲皮素、柚皮素和芦丁的含量。热空气结合C. laurentii处理通过诱导增强了樱桃番茄果实的苯丙烷代谢,增强了果实的抗病性,进而提高了果实接种病害的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张杨扬[4](2015)在《罗伦隐球酵母rho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转化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壁完整性(Cell wall integrity, CWI)信号通路是真菌中普遍存在一条保守通路,在生长、繁殖、对逆境胁迫的感受和调节中均具有重要作用。Rho1蛋白作为CWI通路的主要调节因子能够与膜传感器信号整合后激活下游MAPK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壁合成等多种生理调控。罗伦隐球酵母是目前广泛报道的一种用于果实采后病害的生防酵母,但因其遗传背景尚不明确,导致其在基因水平上研究进展缓慢。本课题通过转录组技术获得罗伦隐球酵母的rhol基因序列,在序列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酿酒酵母表达系统异源表达罗伦隐球酵母rhol基因,探究rho1基因转化在提高重组酵母抗逆性和生防效力方面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对于明确rho1在生防酵母逆境适应和抑制果实病害中的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罗伦隐球酵母rho1基因序列和所编码的蛋白结构分析。通过对罗伦隐球酵母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获得rho1基因的cDNA序列为597 bp,运用PCR扩增得到rho1基因全长966 bp,包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在基因结构上与新型隐球酵母及其相似;对罗伦隐球酵母Rho1蛋白结构预测结果显示:Rho1蛋白由199个氨基酸组成,存在典型小GTP结合蛋白保守结构域,并有6个α1-螺旋结构、6个p-折迭和5个Loop结构,与已知的Rho家族蛋白空间结构相似,因此推断罗伦隐球酵母Rho1蛋白与已知Rho家族蛋白可能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罗伦隐球酵母rho1基因克隆及在酿酒酵母中表达。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rho1基因cDNA全长序列,利用Clonexpress高效的DNA定向克隆技术将rho1基因连接到载体上,并将重组载体通过电转化导入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在含有150μg/ml的杀稻瘟菌素的培养基筛选得到转化子,测序鉴定后构建重组酿酒酵母SC-rho1。重组酿酒酵母SC-rho1抗逆性和生防效力评价。重组酿酒酵母对温度和渗透压的耐受性明显高于野生型酿酒酵母,同时在37℃和渗透压胁迫下重组酿酒酵母能更加有效抑制梨果实病害,与野生型酿酒酵母相比分别将发病率降低了33%和25%,其机理可能与rho1基因过表达后提高CWI信号通路的转录效率有关。(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12-30)

曾丽珍,杨佳丽,张杨扬,余挺[5](2014)在《罗伦隐球酵母,壳聚糖和氯化钙对桃果实褐腐病的抑制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旨在研究罗伦隐球酵母,壳聚糖和氯化钙对桃果实褐腐病的抑制效果。褐腐病是对桃子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之一。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需要开发替代杀菌剂控制桃褐腐病。然而,这些提议的替代疗法的有效性和持久性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水平的衰减控制与合成杀菌剂相比,尤其是当单独使用。当接种时间间隔为2h,罗伦隐球酵母或壳聚糖显着降低桃果实褐腐病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与其浓度成正比,而氯化钙则不能显着性地抑制褐腐病发展。然而,当接种时间间隔时增加到6小时或更长时间。单独使用氯化钙或与壳聚糖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平均病变直径,时间间隔时增加到6小时或更长时间。这样的处理也大大激活整果处理时桃子对疾病抵抗。更重要的是,尽管壳聚糖或与氯化钙0.2%会抑制罗伦隐球酵母在桃果实伤口处生长繁殖,罗伦隐球酵母、壳聚糖和氯化钙结合在适当浓度使用比它们单独使用时,却能更有效的抑制桃褐腐病。(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1-05)

丁宁[6](2013)在《采前喷施拮抗菌罗伦隐球酵母能减少草莓贮藏期病害》一文中研究指出据《食品工业科技》2013年第4期《采前喷施拮抗菌罗伦隐球酵母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作者毛淑波等)报道,以草莓果实"丰香"品种为试材,拮抗酵母菌悬浮液浓度为108 CFU/mL(含有0.05%吐温-80),对田间的草莓果实进行喷施拮抗酵母,每次喷施量在0.5mL左右,均匀地喷施于草莓果实的正反面,并设立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108CFU/mL的拮抗(本文来源于《中国果业信息》期刊2013年04期)

毛淑波[7](2013)在《罗伦隐球酵母结合热空气处理对草莓采后病害的防治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莓果实果肉多汁、风味浓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其组织娇嫩、含水量高,在采后贮运过程中容易造成机械损伤,从而被病原菌侵染导致腐烂。灰霉病是草莓果实采后主要的真菌性病害。本文以“丰香”草莓为研究材料,以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为生物防治拮抗菌,并结合38℃热空气处理,研究单独拮抗酵母和热空气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抑制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生物防治结合热空气处理对草莓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108CFU mL-1浓度的拮抗菌罗伦隐球酵母(C.laurentii)菌悬液能有效地防治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和自然病害。无论是在常温贮藏还是在冷藏条件下,拮抗酵母菌悬液处理都能减少草莓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失重率,但对果实的其他贮藏品质均未产生不良影响。拮抗酵母罗伦隐球主要是通过与病原菌竞争营养和生存空间以及诱导草莓果实POD、PAL、SOD、CAT和β-1,3-葡聚糖酶等防御酶活性的升高,来增强草莓果实的抗病防御能力,从而减少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的发生,而不是靠产生体外抗菌素和对病原菌的重寄生作用来抑制病害。2.38℃,24h热空气处理能明显降低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和自然病害的发生率。但是长时间的热空气处理反而会加速果实腐烂。草莓果实经过38℃,12h和24h的热空气处理,不会影响果实的贮藏品质,但经过36h长时间的热空气处理,会对果实的贮藏品质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选择38℃热空气处理24h作为采后热空气处理条件,与拮抗菌结合来增强对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热空气处理主要是通过对病原菌生长的直接抑制作用和果实抗病性间接诱导作用来控制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这种控制效果主要包括热空气处理对灰霉菌孢子的萌发和芽管的伸长的抑制和诱导草莓果实POD、PAL和几丁质酶等抗病性防御酶的活性以及总酚等抗病物质的合成,从而提高果实的抗病性,减少了果实采后灰霉病的发生。3.采用浓度为108CFUmL-1吉抗菌罗伦隐球酵母菌悬液结合38℃24h热空气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和自然病害的控制效果要明显好于两者单独处理,结合处理较单一处理更为有效地降低草莓果实的失重率以及延缓冷藏条件下硬度的下降,但对草莓果实的其他贮藏品质并未产生影响。拮抗酵母罗伦隐球结合热空气处理对果实抗病性的诱导要显着好于两者单独处理。结合处理主要通过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和对果实抗病性防御反应的诱导来控制草莓果实采后的灰霉病,其中包括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的抑制、诱导PAL、β-1,3-葡聚糖酶等抗性性相关防御酶活性、促进总酚的合成以及调节果实的活性氧代谢等这些方面。4.采前喷施浓度为108CFU mL-1拮抗菌罗伦隐球酵母(C.laurentii)能有效地降低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和自然病害的发生。采前喷施次数越多,其对果实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也越好。采前喷施拮抗酵母能减少草莓果实的失重率,延缓硬度和Vc的降低,但是对于草莓果实的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以及芳香气味无明显影响。采前喷施拮抗酵母(C.laurentii)能明显诱导草莓果实抗病性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升高,采前喷施次数越多,其对果实抗病性防御酶活性的诱导作用也越强。随着采前喷施拮抗酵母的次数增多,其在果实表面的定殖数量也就增多。酵母计数试验和扫描电镜观察试验都显示在采摘之前6d+采摘之前3d+采摘当天喷施拮抗酵母,有利于其在草莓果实表面定殖。(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3-04-01)

孙瑜,潘文秀,唐云,杨其亚,张红印[8](2013)在《苯并噻二唑结合罗伦隐球酵母对桃果采后青霉病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拮抗酵母菌罗伦隐球酵母与植物诱导剂苯并噻二唑(BTH)结合使用控制桃果青霉病的效果。结果显示,罗伦隐球酵母与100μg/mL的BTH结合使用时,不仅其生防效力显着提高,还可以显着提高桃果的抗性相关酶活性,包括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并且抑制了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因此,BTH与罗伦隐球酵母结合使用,集成了生物防治酵母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物双重活性,可能成为防治桃果采后病害的一个新途径。(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3年13期)

毛淑波,朱娜,韦莹莹,曹泽斌,雷云[9](2013)在《采前喷施拮抗菌罗伦隐球酵母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采前喷施拮抗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对常温贮藏(20℃,4d)后的"丰香"草莓腐烂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108CFU/mL的拮抗酵母菌悬液喷施能有效地减少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和自然病害导致的腐烂,且采前喷施次数越多,抑制腐烂的效果越好。采前喷施叁次拮抗酵母,贮藏结束后果实的腐烂指数比对照组减少了68.31%。采前喷施拮抗酵母能减少草莓果实的失重率、延缓硬度和VC含量下降,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颜色没有显着影响。酵母计数实验结果显示拮抗酵母能定殖在喷施处理组果实的表皮上。(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3年04期)

姚子鹏,郭晓敏,王友升,李丽萍[10](2011)在《3株罗伦隐球酵母的26S rDNAD1/D2区序列、代谢指纹图谱及生防效力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3株不同来源的酵母拮抗菌(Crytococcus laurentii)001#、010#和012#的种间亲缘关系、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中的不同碳源物质代谢指纹图谱以及对于不同果蔬的侵染病原菌的生防效力。结果表明:亲缘关系相近的菌株001#和010#间的碳源代谢指纹图谱中存在43种相同的最适碳源和13种相同的可利用碳源,菌株012#则与001#和010#利用碳源情况差异性较大,但是它们分别在梨、油桃和芦笋果实上的生防效力却有一些差别,这可能与不同菌株所特异利用的碳源种类以及果蔬中含有的特异的碳源种类和含量有关。发现不同果实的碳源成分和比例引起的拮抗菌生防效果差异的现象,并揭示亲缘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菌株的碳源代谢特征表现出来,为酵母拮抗菌在生防效力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1年01期)

罗伦隐球酵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拮抗酵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与化学杀菌剂差距较大等原因,限制了其商业化推广使用。因而提高现有菌株的生防效力或筛选抗逆能力强、生防效力更好的拮抗微生物是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从西藏地区分离筛选获得两株在低温条件下对水晶梨青霉病和樱桃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酵母,经鉴定分别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本文对其中的一株西藏罗伦隐球酵母的安全性、低温条件下对不同水果主要病害的生防效果进行了评价,初步探讨了其在低温条件下对水果采后病害防治的作用机理,利用比较转录组学方法分析了西藏罗伦隐球酵母在常温与低温生长条件下的分子调控机制,并研究了其对水果自然腐烂的抑制效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西藏地区获得两株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好生防效果的拮抗酵母,经鉴定分别为胶红酵母和罗伦隐球酵母,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编号为CGMCC 10223和CGMCC 10222。(2)西藏罗伦隐球酵母的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初步证明其为实际无毒类。(3)测定了西藏罗伦隐球酵母在低温条件下对水晶梨、苹果、樱桃番茄、柑橘和冬枣五种水果主要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其在低温条件下的生防效果与酵母悬浮液浓度大小呈正比,最佳生防浓度为1×108cells/ml。(4)初步探讨了西藏罗伦隐球酵母在低温条件下的生防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其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可能与细胞具有较好的胁迫耐受能力有关。酵母细胞内含有较多抗逆物质(海藻糖与脯氨酸)可能对此起重要作用,但细胞膜流动性对抗逆性无明显影响。(5)利用比较转录组学方法研究了实验室罗伦隐球酵母ZJU10与西藏罗伦隐球酵母LB2在常温与低温生长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与实验室罗伦隐球酵母相比,在西藏罗伦隐球酵母中共有430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79个上调表达,251个下调表达;低温条件下则共有176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26个上调表达,50个下调表达。常温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基因多与两种酵母的固有组成及特性相关。低温条件下两种酵母的基因表达差异明显,西藏罗伦隐球酵母中上调表达基数量较多,说明其对低温胁迫的应答更加积极,其中8个基因可能与其低温耐受能力相关,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硫代谢、锌离子代谢、细胞防御机制、细胞壁完整性和糖类代谢。(6)西藏罗伦隐球酵母对果实储藏的自然腐烂具有较好抑制效果,而对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罗伦隐球酵母论文参考文献

[1].来佳.罗伦隐球酵母对樱桃番茄果实的抗性诱导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9

[2].胡浩.西藏罗伦隐球酵母对水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及相关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6

[3].韦莹莹.热空气结合罗伦隐球酵母处理诱导樱桃番茄果实采后抗病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

[4].张杨扬.罗伦隐球酵母rho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转化和表达[D].浙江大学.2015

[5].曾丽珍,杨佳丽,张杨扬,余挺.罗伦隐球酵母,壳聚糖和氯化钙对桃果实褐腐病的抑制效果[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4

[6].丁宁.采前喷施拮抗菌罗伦隐球酵母能减少草莓贮藏期病害[J].中国果业信息.2013

[7].毛淑波.罗伦隐球酵母结合热空气处理对草莓采后病害的防治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

[8].孙瑜,潘文秀,唐云,杨其亚,张红印.苯并噻二唑结合罗伦隐球酵母对桃果采后青霉病的控制[J].食品工业科技.2013

[9].毛淑波,朱娜,韦莹莹,曹泽斌,雷云.采前喷施拮抗菌罗伦隐球酵母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3

[10].姚子鹏,郭晓敏,王友升,李丽萍.3株罗伦隐球酵母的26SrDNAD1/D2区序列、代谢指纹图谱及生防效力比较分析[J].食品科学.2011

论文知识图

一5一2钙、碳酸氢钠和激发子对罗伦隐罗伦隐球酵母对柑橘果实PPO和P...罗伦隐球酵母不同处理液对柑橘...不同浓度罗伦隐球酵母悬浮液对...罗伦隐球酵母与酸腐菌接种时间...一40辣椒素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图3一4...

标签:;  ;  ;  ;  ;  ;  ;  

罗伦隐球酵母论文_来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