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物种论文_廖文冠,刘伟新,梁瑞友,吴裕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先锋物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先锋,物种,速率,次生林,磷矿,树种,植被。

先锋物种论文文献综述

廖文冠,刘伟新,梁瑞友,吴裕建[1](2018)在《国营小坑林场恢复后的物种数量、先锋树种及固碳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东南部的国营小坑林场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可以充分体现该森林类型明显特征的地点为调查样地或样方,调查植物的种名、胸径、数量等,以此研究国营小坑林场的次生林的物种数量、先锋树种以及次生林的固碳能力。(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8年08期)

张伟[2](2016)在《颠覆or创造?大咖先锋热议互联网新物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在“生而为·新物种”2016互联网新物种大会上,虚拟现实、消费升级、超级IP、黑科技、移动直播等直击新物种进化的大咖们齐聚一堂。一场关于新物种的思潮由此展开。“不进化就淘汰,并不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而是这个时代速度的要求,真正的进化一定是(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期刊2016-08-29)

许阳[3](2012)在《五种先锋物种对不同水泥含量的植被混凝土的生态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CBS)是一种效果较好的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它将边坡防护与坡面的植被恢复相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修复与边坡防护的有机结合,解决了传统的工程护坡技术不能解决的基础建设与生态环境结合的重大难题。植被混凝土基材包括水泥、土壤、有机质(木屑)、绿化添加剂、复合肥等。在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中,如何科学地确定水泥的含量是一个关键技术问题。一方面植被混凝土的水泥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边坡的防护功能,另一方面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定居与生长会受到影响。本论文通过控制实验,以狗牙根、黑麦草、高羊茅、多花木兰和紫花苜蓿等五种边坡先锋物种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了0%、4%、8%、12%、16%等5个不同水泥含量的植被混凝土处理,分别测定五种物种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与存活率、植株生长状况(包括植株高度、植株叶片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等)和光合生理特性(包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揭示植被混凝土含量对先锋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的生态效应,探讨最适的植被混凝土水泥含量,为进一步优化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CBS)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水泥含量的植被混凝土对五个物种种子萌发及幼苗定居有着显着影响,低于8%的水泥含量对五种植物的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当水泥含量高于8%时,五个物种种子的萌发受到显着抑制。五种植物的幼苗成活率在水泥含量为0%的时候最高,其后随着水泥含量的升高逐步递减。植被混凝土的水泥含量对各植物种类幼苗生长也有着显着影响。幼苗叶片数、株高、生物量、根系生长参数从0%的水泥含量到8%都是递增的过程,而从8%到16%则是个递减的过程。五个物种中紫花苜蓿生物量,多花木兰的叶片数,黑麦草根系参数、狗牙根幼苗的成活情况分别处于最高的状况,表明这四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各有特征。植被混凝土的水泥含量还对植物的光合生理有着显着影响,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五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以及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生理特性均发生显着变化。不同植物的光合生理参数在不同水泥含量处理的表现有所差异,总体而言,低水泥含量条件下,植株的光合生理活动高于高水泥含量的处理的植株。在五个物种中,高羊茅生理活动最强。综上所述,植被混凝土的水泥含量对先锋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与生长都有着显着影响,不同物种对植被混凝土水泥含量变化的生态响应有所差别,但一定水泥含量有利于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与生长,其中水泥含量为8%时,各项指标处于最高水平,表明8%的水泥含量最适于植被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边坡稳定性的需要,调整植被混凝土的水泥含量,同时相应地选择物种,调整种子用量。(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期刊2012-05-01)

郄光武,陈芳清,郭彦荣[4](2009)在《樟村坪磷矿废弃地先锋物种的光合生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植物在废弃地和周边地区生境地的光合速率等相关生理指标的比较测定,研究了磷矿废弃地8种先锋植物(木蓝、多花胡枝子、盐肤木、荩草、狗尾草、牛尾蒿、五节芒、葛)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除牛尾蒿外生长在磷矿废弃地上的其它7种先锋物种的光合速率与生长在周边地区生境地的同种物种相比差异不显着,8种先锋植物的光饱和点在800~1 000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30~70μmol.m-2.s-1之间,但磷矿废弃地先锋物种的蒸腾速率则明显低于周边地区生境地的同种物种,说明这些物种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以及对磷矿废弃地环境的适应能力,磷矿废弃地环境对大多数先锋物种的光合作用没有抑制作用。这8种先锋物种是可以用于磷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的。(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09年02期)

先锋物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日,在“生而为·新物种”2016互联网新物种大会上,虚拟现实、消费升级、超级IP、黑科技、移动直播等直击新物种进化的大咖们齐聚一堂。一场关于新物种的思潮由此展开。“不进化就淘汰,并不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而是这个时代速度的要求,真正的进化一定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先锋物种论文参考文献

[1].廖文冠,刘伟新,梁瑞友,吴裕建.国营小坑林场恢复后的物种数量、先锋树种及固碳能力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

[2].张伟.颠覆or创造?大咖先锋热议互联网新物种[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6

[3].许阳.五种先锋物种对不同水泥含量的植被混凝土的生态学响应[D].叁峡大学.2012

[4].郄光武,陈芳清,郭彦荣.樟村坪磷矿废弃地先锋物种的光合生理特性[J].福建林业科技.2009

论文知识图

退耕撂荒地植被演替模式图3种先锋灌木物种的光响应曲线5种先锋草本物种的光响应曲线拉鲁湿地功能分区规划3种先锋灌木的CO2羧化效率和CO2补偿点...pH值变化(a:自然样带; b:工程样带)

标签:;  ;  ;  ;  ;  ;  ;  

先锋物种论文_廖文冠,刘伟新,梁瑞友,吴裕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