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沙漠主要啮齿动物种群生态位

内蒙古阿拉善沙漠主要啮齿动物种群生态位

一、内蒙古阿拉善荒漠主要啮齿类种群生态位(论文文献综述)

杨素文[1](2021)在《荒漠区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对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荒漠生态系统水热条件极不平衡,一旦受到破坏就会迅速退化甚至崩溃。近年来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为干扰的日益严重,阿拉善荒漠生态系统已经到了极其脆弱的状态。啮齿动物作为荒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者,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动物影响的合适对象。为探究局域群落(生境斑块中啮齿动物群落)和集合群落(研究区内各个局域群落的合集)尺度上啮齿动物群落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响应机制,2014–2020年在位于阿拉善盟阿左旗孪南部的内蒙古农业大学荒漠生态定位研究基地野外实验样地进行数据采集。实验样区被分割为禁牧生境、轮牧生境、过牧生境以及开垦生境4种不同的生境斑块,每种斑块分别设置3个固定样地。采用标志重捕法对该研究区啮齿动物群落分生境进行调查,同时对气候(温度、降雨、被雪厚度等指标)、土壤以及植物群落等因子进行调查。分析了啮齿动物群落总个体数、α多样性、β多样性的季节格局、年度波动以及不同干扰生境间的差异性,进而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群落以及不同干扰生境局域群落对集合群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存在明显的演替现象。2014–2019年物集合群落主要优势鼠种为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次要优势鼠种为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2020年三趾跳鼠数量最高,成为群落主要优势鼠种。(2)4种斑块生境中,除开垦区优势鼠种始终为子午沙鼠,其余生境中啮齿动物群落优势种均存在明显的演替现象。禁牧生境和轮牧生境中啮齿动物局域群落优势种均为三趾跳鼠或者子午沙鼠,且两种啮齿动物在年分间存在替代现象。而在过牧生境局域群落中,五趾跳鼠和子午沙鼠的优势地位在年份间出现不规律交替现象。(3)啮齿动物局域群落与集合群落的α多样性在季节格局上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且总体上受人为干扰的影响大于年际效应。(4)在生境梯度上,局域群落Jaccard多样性指数随着受干扰程度差异增大而逐渐减小。集合群落尺度上空间物种转换(βSIM)和物种嵌套(βSNE)现象始终同时存在,且秋季最高;除2016年外,其余年份空间物种转换一直占据主导地位。(5)降雨通过影响生境植被郁闭度和草地地上生产力来对局域群落特征产生间接影响;而平均温度直接影响局域群落特征,同时可以通过影响植被地上生产力来间接地对啮齿动物群落产生影响。(6)降雨量和温度对啮齿动物集合群落总个体数、α多样性以及β多样性均存在显着的直接效应,同时可以通过植被地上生产力间接地对集合群落总捕获个体数和α多样性产生影响;而温度对集合群落的直接影响较大,降雨量则更倾向于间接地通过植被地上生物量来影响啮齿动物集合群落。(7)局域群落β多样性对集合群落的β多样性呈极显着的负效应影响,而总个体数间呈极显着正效应;禁牧区局域群落α多样性对集合群落α多样性以及总个体数有显着影响;轮牧区局域群落α及β多样性均对集合群落β多样性存在极显着正效应;开垦区局域群落特征均对集合群落总个体数呈显着正效应,而且α多样性和总个体数对集合群落α多样性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局域群落及集合群落的影响机制存在复杂的途径。由于水热条件的作用机理不同,所以影响路径也不尽相同。其中,降雨量主要通过影响生境植被特征来间接对啮齿动物群落形成影响,而温度对啮齿动物群落的影响更加直接。集合群落是局域群落通过物种迁移以及生境过滤作用的耦合产物,导致局域群落和区域过程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群落总个体数量以及多样性等多个指标表现出来。

田翠翠[2](2021)在《甘肃安南坝野骆驼保护区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社会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的背景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至关重要。脊椎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02年开展过一次综合考察后再未进行过全面的生物资源调查。随着气候变化、动物疫源疫病、地方经济建设等的影响,区内野生动物物种数量、分布及群落结构等尚不清楚,有必要对保护区脊椎动物本底资源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本研究于2018~2020年采用样线法、直接计数法、红外相机陷阱法、访问调查、查阅文献等对该保护区内的野生脊椎动物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的脊椎动物名录较2002年增加了95种,共调查到陆生脊椎动物22目55科130属216种,其中兽类7目16科40属56种;鸟类13目33科83属150种;爬行类2目6科7属10种,保护区没有调查到鱼类和两栖类。其中鸟类的G-F指数最高,其次为兽类和爬行类,即鸟类科属间多样性较高,物种组成相对稳定。2.保护区脊椎动物区系特征为古北界成分占主导地位,其中,爬行类物种全为古北界;东洋界物种中,兽类仅有1种,鸟类有8种。3.安南坝保护区有Ⅰ级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4种,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4种,中国特有脊椎动物10种。其中野骆驼(Camelus ferus)和荒漠猫(Felis bieti)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极危(CR)名录。4.安南坝啮齿动物群落主要包括2个,荒漠耐旱群落广泛分布于保护区各生境,耐旱-喜湿混合群落主要分布在芦苇群系和水柏枝群系生境。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和柽柳沙鼠(Meriones tamariscinus)为保护区的优势鼠种。野骆驼是安南坝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目前其栖息地恢复和饮水问题仍待解决。通过本次的调查,基本掌握了安南坝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的资源现状,可以为保护区后续开展保护工作和科研教育提供基础数据。

岳闯,郭乾伟,张卓然,李鑫,满都呼,袁帅,付和平,武晓东,金国,刘建文,李永善[3](2020)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布氏田鼠营养生态位及其种间关系》文中指出研究啮齿动物营养生态位不仅可以了解啮齿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营养层,而且可以揭示啮齿动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主要食物来源及变化,通过分析营养生态位的特征及变化,可以探讨多种啮齿动物的种间关系。本研究于2018年7月,在内蒙古典型草原采用铗日法捕获啮齿动物标本4种81只,应用稳定性13C、15N同位素技术对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营养生态位及其与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黑线毛足鼠(Phodopus sungorus)、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的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布氏田鼠不同年龄组骨骼组织营养生态位宽度即稳定同位素贝叶斯标准椭圆面积,Ⅲ龄组最高(0.802‰2),Ⅱ龄组次之(0.699‰2),Ⅳ龄组最低(0.666‰2),3个年龄组之间营养生态位共同重叠面积为0.064‰2,其共同食物源仅占不到10%;(2)布氏田鼠无论是长期食性或短期食性,与另外3种均不存在食物源竞争,但布氏田鼠生态位宽度较窄对食物的选择性较强,因此一旦食物源成分改变不再适于该鼠,布氏田鼠种群极有可能面临食物源短缺,种群迁移可能是最直接的选择。

徐凯,吕志岗,张卓然,王永鲜,袁帅,武晓东,付和平[4](2020)在《乌拉特荒漠草原啮齿动物群落特征及物种空间生态位》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7~8月,在乌拉特前旗荒漠草原区设置9个样地,对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物种空间生态位进行研究,共布放有效铗日2700个,捕获啮齿动物六种。采用样地-捕获率系统聚类方法结合生境分析,将乌拉特荒漠草原啮齿类动物划分为3个群落(五趾跳鼠+子午沙鼠群落、小毛足鼠+子午沙鼠+三趾跳鼠群落、子午沙鼠+小毛足鼠群落),各群落多样性指数偏低、均匀性指数较高。子午沙鼠、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较高。对每两种啮齿动物之间的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15个种对组合中有8个种对的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均较高。研究区域内子午沙鼠、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对栖息地不同的资源利用较为充分,短耳仓鼠对资源等级的利用方式单一;大部分鼠种对其所栖息的环境中的资源利用方式趋于一致,并存在一定的空间竞争。

王迎新[5](2020)在《草畜互作对高寒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植物、动物以及人类放牧管理活动的相互作用既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和稳定,又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提供了驱动力。放牧对土壤、植物等影响研究报道较多,但草畜互作对草原生态系统耦合效应和物质返还的研究有待深入。为此,本研究在青藏高原牧区,研究家畜-啮齿类动物互作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探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家畜排泄物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机制。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家畜-啮齿类动物互作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耦合效应的影响。暖季放牧显着增加了物种丰富度19.8%,提高了生态系统耦合度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指数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冷季适度放牧对土壤、植被没有显着影响。轮牧和连续放牧,草原地上现存量分别低于3000 kg/ha和1000 kg/ha,家畜体重下降。月均温低于-2.5℃左右,家畜体重减少;月降水量在20-80mm之间,家畜体增重迅速升高,月降水量超过80 mm左右,家畜体增重稳定升高。暖季轮牧,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和高原鼢鼠鼠丘的密度分别100 burrows/ha、210 mounds/ha时,高寒草甸二氧化碳通量最低;密度分别为110 burrows/ha、240mounds/ha时,甲烷通量最低。冷季轮牧,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和高原鼢鼠鼠丘的的密度分别100 burrows/ha、600 mounds/ha时,高寒草甸二氧化碳通量最低;密度分别为95 burrows/ha、500 mounds/ha时,甲烷通量最低。轮牧强度24 SM/ha,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100 burrows/ha,高原鼢鼠鼠丘密度470 mounds/ha时,家畜体增重最高;轮牧强度48 SM/ha,家畜体增重随啮齿类动物密度增加显着下降。2、移除植物功能群和添加牦牛排泄物对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的影响。去除莎草科和禾本科分别提高了凋落物重量损失速率37.2%和28.1%;分别增加了凋落物氮释放速率3.5%和3.8%、磷释放速率6.9%和3.5%、硫释放速率4.4%和1.1%。去除豆科和杂类草分别降低了凋落物重量损失速率14.9%和22.6%;分别降低了氮释放速率2.4%和4.6%、磷释放速率0.4%和0.4%、硫释放速率0.9%和0.5%。影响机制是凋落物去除莎草科和禾本科后,显着提高了凋落物初始氮、磷含量;去除豆科和杂类草后显着提高了初始木质素含量和Lignin/N、Lignin/P值,进一步影响了混合凋落物之间的非加性协同效应。粪添加和粪尿添加处理分别增加了凋落物的重量损失速率80%和70.1%,分别增加了氮释放速率24.5%和21.3%、磷释放速率20.2%和18.4%、硫释放速率19.1%和16.7%。尿添加处理在分解前60天显着增加了凋落物重量损失速率和磷和硫释放释放速率,增幅分别为22.6%、21.6%和9.1%。凋落物分解速率K、养分释放速率与土壤各指标之间关系显着。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添加排泄物通过显着提高了土壤湿度,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等促进凋落物的分解。3、凋落物种类和添加牦牛排泄物对高寒灌丛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的影响。与高寒草甸相比,高寒灌丛通过降低土壤温度、湿度和pH,显着降低了凋落物重量损失和氮、磷和硫释放速率,降幅分别为6.1%、2.3%、5.2%和3.4%。土壤全碳、全氮、全磷和微生物碳氮在高寒灌丛样地显着高于高寒草甸。灌丛的“沃岛效应”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显着高于灌丛导致凋落物分解减缓的效应。凋落物+灌丛叶处理显着增加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氮、磷和硫释放速率,增幅分别为10.3%、2.5%、3.9%和2.5%。灌丛落叶的氮和磷含量较高,和草本凋落物混合后,产生非加性混合效应。凋落物+灌丛叶+灌丛茎处理显着降低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氮、磷和硫释放速率,降幅分别为20.5%、15.2%、16.1%和6.0%。灌木茎中的初始木质素含量、C/N、C/P、Lignin/N值较高,减缓了凋落物的分解。综上所述,草畜互作显着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耦合效应和物质返还。暖季放牧增加物种多样性,冷季适度放牧对土壤、植被无显着影响。合理的啮齿类动物密度有利于家畜生产力的提高和温室气体减排。草畜互作通过改变植物组成和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碳分解和养分周转。本研究为高寒牧场家畜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科学证据,对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维持高寒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丁励[6](2020)在《仓鼠亚科系统发生及藏仓鼠的进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仓鼠亚科(Cricetinae)隶属于啮齿目(Rodentia),仓鼠科(Cricetidae),广泛分布于古北区。大量古仓鼠化石的发现虽然为仓鼠的亚洲起源奠定了基础,但这些化石资料未能与现生仓鼠完全接轨。已发现的现生仓鼠的化石形成于更新世中晚期,但与现生仓鼠种间分化时间相比较更为年轻,支持现生仓鼠亚洲起源的理论也显得匮乏。我国是仓鼠种类较为丰富的国家,目前尚无针对我国仓鼠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栖息地受制约因素的报道。此外,有关仓鼠分子进化的研究较少,也有待完善。藏仓鼠(Cricetulus kamensis)作为仓鼠中的一员,隶属于仓鼠属(Cricetulus),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其属级分类受到了挑战,亚种分类也存在争议。除生态学研究以外,有关藏仓鼠研究的报道较少,可研究的方面较多。作为青藏高原特有种,种内谱系地理学研究可为青藏高原隆升史提供证据;适应性进化研究,可为哺乳动物适应高原环境的机制提供基础资料;生态遗传学和适宜栖息地评估研究,可为藏仓鼠的保护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使用贝叶斯推断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了仓鼠亚科系统发生关系,并结合生物地理分析、物种形成率分析以及地质发育史探讨了仓鼠的起源与多样化。比较分析了仓鼠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特征。利用物种分布模型探讨了我国仓鼠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此外,以藏仓鼠为研究对象,基于线粒体标记和核基因标记、消化道形态以及地理分布资料,探讨了藏仓鼠的系统地理结构、种群遗传结构、种群动态史、形态与分子适应和适宜栖息地评估与保护,丰富和完善了藏仓鼠的基础资料。本研究得出的结果如下:1.基于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串联序列构建的仓鼠亚科系统发生关系表明藏仓鼠与毛足鼠属(Phodopus)物种亲缘关系近,而与所有仓鼠属物种亲缘关系远。分子钟结果表明仓鼠最近祖先分化发生在中新世晚期。生物地理分析表明现生的仓鼠起源于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引发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触发了现生仓鼠的物种形成和多样化。青藏高原隆升形成的新环境并没有为仓鼠的祖先提供生态机遇而引发适应辐射,仓鼠的多样化过程是非适应辐射。2.我国仓鼠的物种丰富度格局总体表现为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地理因子对仓鼠的物种丰富度格局的影响表现为,随着经度、纬度的增加仓鼠的物种丰富度显着增加,而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显着降低。气象因子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温差的增大,仓鼠的物种丰富度显着降低,而随着季节性降水和地表温度的增加,仓鼠的物种丰富度显着增加。3.基于10种仓鼠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表明,它们在基因排布、碱基比例、密码子惯用、tRNA结构、碱基偏态和轻链复制起始位点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基因无任何插入、缺失和重排。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构建的仓鼠亚科系统发生关系表明,藏仓鼠位于系统发生树的根部,在系统发生上与所有仓鼠属物种亲缘关系远,而与毛足鼠属物种亲缘关系近。藏仓鼠与其它仓鼠间的遗传距离支持Urocricetus应该视作一个独立的属。此外,大仓鼠代表了一个独立类群,属级分类地位成立,该属与多元化的仓鼠类群(包括仓鼠属(Cricetulus)、短耳仓鼠属(Allocricetulus)和原仓鼠属(Cricetus))亲缘关系近。4.基于线粒体和核基因构建的种群间系统发生关系表明,藏仓鼠的13个地理种群形成了两个主要的进化支,其分化时间可追溯至更新世早期,结合青藏高原隆升史表明青藏运动导致了两个支系的分化。同时,两个支系间的遗传距离未达到种上分化水平。种群历史动态分析表明重构的藏仓鼠种群受到了第四纪冰期的影响。物种分布模型表明藏仓鼠适宜的栖息地受末次盛冰期的影响较大,支持末次冰期高原经历过大冰盖。此外,基于遗传距离厘定的亚种分类表明C.alticola是C.kamensis的亚种。5.藏仓鼠种群单倍型多样性较高而遗传多样性较低。藏南种群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定日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冗余分析表明海拔、年平均水汽压和年日照百分率对藏仓鼠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平均水汽压对藏仓鼠种群遗传多样性影响显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藏仓鼠不同地理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表现出正的空间遗传结构。6.藏仓鼠肥满度无显着的性别差异,且不同地理种群间肥满度变异不显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地理、气象因子对藏仓鼠肥满度的影响不显着。藏仓鼠消化道形态也没有显着的性别差异。藏仓鼠消化道长度在不同地理种群间变异显着,地理因子对消化道长度影响不显着,而年平均水汽压和年日照百分数对消化道长度的影响显着。消化道干重种群间变异显着,而地理、气象因子对消化道干重的影响不显着。肥满度与消化道形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仅大肠干重对肥满度的影响显着,而其它消化道形态因子影响不显着。位点模型和分支位点模型在种间和种内都检测到了正选择信号,但未检测到正选择位点,表明藏仓鼠在适应高海拔环境过程中受到了环境压力的选择作用。7.基于6年的调查研究发现,虽然藏仓鼠栖息地环境类型多样,但在野外分布范围狭窄、种群密度低,并且在啮齿动物群落中并非优势物种。物种分布模型表明青藏高原受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环境条件下藏仓鼠适宜的栖息地将会减少,啮齿动物的多样性保护须引起关注。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仓鼠的起源与多样化、空间分布格局、分子进化以及藏仓鼠的进化与保护,旨在为我国仓鼠的研究、生态保护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继承和发展啮齿动物的研究体系。

沈希[7](2019)在《云南齐氏姬鼠地理分布特征与种群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云南野鼠鼠疫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齐氏姬鼠在不同样区和海拔梯度带的地理分布格局,探讨齐氏姬鼠在小型兽类群落中的地位和种群分布情况,完善地理分布和种群生态学的特征指标,描述其变化趋势,综合分析并比较不同疫源地类型样区间的各项指标的差异,初步探讨齐氏姬鼠对环境的适应性选择和分布概况。方法在2009年-2018年间对云南36个县级行政区进行了小型兽类现场调查取样,其中腾冲、香格里拉、云龙、德钦、维西、贡山、宜良、福贡、玉龙、巧家、华坪、永善、剑川和祥云14个样区发现齐氏姬鼠存在。根据调查情况、生境类型和景观环境条件划分海拔梯度带,整理调查数据,计算地理分布和生态学指标,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次调查共捕获齐氏姬鼠1541只,占小型兽类总数的22.88%,为小兽群落优势种,总捕获密度为3.18%,总体生态位宽度为0.5967。各样区齐氏姬鼠构成比由西向东呈逐渐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南北方向则呈较大波动不均匀分布;捕获密度自东向西、从南到北均呈现两边低、中间高的分布状态;生态位宽度在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上呈现出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化;齐氏姬鼠的构成比与捕获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格局。2.在14个样区中共捕获雌性齐氏姬鼠723只,总雌性率46.92%,总性比0.88;成年齐氏姬鼠1294只,总成年率83.97%。齐氏姬鼠雌性率和性比自西向东随经度增加呈现为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自北向南则呈现为不规则的分布趋势,各样区间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成年率在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上呈现出不规则的分布趋势。除海拔梯度带IV齐氏姬鼠数量较少不做讨论外,齐氏姬鼠雌性率和性比均随海拔升高先降低后缓慢升高,成年率也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逐渐升高。3.从被捕获齐氏姬鼠体表共检出2科6亚科8属13种693匹寄生蚤,特新蚤指名亚种、棕形额蚤指名亚种和迪庆额蚤分别占总数的43.29%、21.50%和20.49%,为齐氏姬鼠体表寄生蚤群落优势种;染蚤鼠351只,总染蚤率22.78%。各样区齐氏姬鼠的染蚤率、蚤指数和特新蚤指名亚种蚤指数在地理分布上由西到东、从北到南呈现出不规则的分布格局,而在垂直分布上,则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的变化趋势。4.野鼠疫源地齐氏姬鼠的构成比、捕获密度、成年率、染蚤率明显高于非疫源地和家鼠疫源地,而齐氏姬鼠的性别分布则没有差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齐氏姬鼠在不同类型疫源地的分布是有差异的,相对而言,在野鼠疫源地呈现为集中分布趋势,优势种群地位突出,而在家鼠疫源地和非疫源地,其优势种群地位可能发生变化或者更替。结论1.各样区小型兽类群落结构有差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等群落生态学指标与齐氏姬鼠在不同样区的地理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兽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越低,优势度越高的样区,齐氏姬鼠的优势种地位越突出。2.各样区齐氏姬鼠的构成比在经度水平方向上,自西向东随经度增加呈现为逐渐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而在纬度水平方向上,自北向南则呈现为波动起伏较大的分布趋势;从垂直分布来看,齐氏姬鼠的构成比与捕获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格局。3.齐氏姬鼠的种群结构与分布状态在不同样区和海拔梯度带间存在较大差异,与其种群数量、密度、海拔高度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4.各样区齐氏姬鼠的染蚤率、蚤指数和特新蚤指名亚种蚤指数在经纬度水平(由西到东、由北到南)均呈现为三段式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格局;从垂直分布来看,齐氏姬鼠染蚤率、蚤指数和特新蚤指名亚种蚤指数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5.野鼠疫源地齐氏姬鼠的构成比、捕获密度、成年率和染蚤率显着高于家鼠疫源地和非疫源地,不同类型疫源地间齐氏姬鼠的地理分布特征和生态学指标存在差异。

郭乾伟[8](2019)在《典型草原鼠类优势种群对不同放牧干扰的响应和种群营养生态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对草地的过度利用,使草地出现了退化,而作为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啮齿动物也随着草地的退化导致其种群数量逐渐增多,促进了鼠害的发生,因此研究鼠类优势种群对不同放牧干扰的响应和营养生态位对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8年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典型草原,使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过度放牧区(OG)、连续放牧区(CG)、季节轮牧区(QG)、按月轮牧区(MG)和禁牧区(GE)5种处理,应用标志重捕法对各放牧区中啮齿动物的数量进行调查,同时应用样方法对各放牧区中的植物特征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并使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啮齿动物营养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放牧处理下,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捕获量比例均为最大(OG为 33.33%,CG 为 33.33%,QG 为 50.00%,MG 为 52.87%,GE 为 64.67%);布氏田鼠在2017、2018年种群数量显着增加,而其他鼠种种群数量均减少。2.在各放牧处理下,布氏田鼠种群密度主要与植被密度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草原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种群密度主要与植被密度和植被地上生物量存在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黑线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与黑线毛足鼠(Phodopus sungorus)的种群密度主要与植被高度、植被地上生物量有极显着正相关关系。3.黑线毛足鼠与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的营养生态位出现部分重叠,其余鼠种均出现营养生态位的分离。4.布氏田鼠的营养生态位随着个体间年龄组的变化而没有出现分离;并且在各组织间δ13C 的富集顺序为骨骼组织(δ13CⅡ=-22.591‰,δ13CⅢ=-22.196‰,δ13CⅣ=-22.455‰)>毛发(δ13CⅢ=-23.053‰,δ13CⅣ=-22.882‰,δ13CⅣ,=-23.163‰)>肌肉组织(δ13CⅡ=-23.842‰,δ13CⅢ=-22.572‰,δ13CⅣ=-24.252‰)>肝脏组织(δ13C Ⅱ=-23.843‰,δ13CⅢ=-22.591‰,δ13CⅣ=-24.340‰);δ15N 的富集顺序为肝脏组织(δ15NⅡ=6.247‰,15NⅢ=6.383‰,δ15NⅣ=6.193‰)>肌肉组织(δ15NⅡ=5.746‰,δ15N1Ⅲ=5.498‰,δ15NⅣ=5.212‰)>毛发(δ15NⅡ=4.953‰,δ15NⅢ=4.892‰,δ15NⅣ=4.899‰)>骨骼组织(δ15NⅡ=3.640‰,δ15NⅢ=3.861‰,δ15NⅣ=3.596‰)。

金志民[9](2019)在《黑龙江省张广才岭林区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动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至2016年,在黑龙江省张广才岭地区采用铗日法等方法调查啮齿动物区系组成、群落格局和群落动态等,采用胃容物分析法和样方法等研究调查啮齿动物的食性及其对林木的危害,并与1959年孙儒泳先生在同区域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多时间尺度下啮齿动物群落格局与动态,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记录啮齿动物和食虫动物共28种,隶属3目8科17属,其中古北界23种,广布种5种,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和年间差异。啮齿动物数量随季节变动情况呈单峰型,3、4、11月份捕获率最低,7~8月份捕获率最高;在6年的调查期内尚未表现出年际变化周期性。从单一鼠种来看,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和棕背评(Clethrionomys rufocanus)为优势种群,两种群在年内数量波动呈显着正相关。不同生境的啮齿动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均存在差异,阔叶林和林间草甸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而林间草甸和针叶林的均匀度较高。不同年份啮齿动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波动较平稳,变化不大;不同月份啮齿动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变化较大,其中3月份最高,3~10月份呈下降趋势,11月份上升。2、柴河林区不同生境中各种鼠类的分布有所差异,针阔混交林以棕背鼪和大林姬鼠为主,优势种为棕背评;阔叶林以棕背评和大林姬鼠为主,但大林姬鼠多于棕背(?);草甸中鼠的种类分布较多,棕背(?)占比较高。不同生境的丰富度草甸>田地>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不同生境啮齿动物的均匀指数草甸>阔叶林>田地>针阔混交林。与1959年调查结果对比:(1)针阔混交林中啮齿动物捕获率有所下降,物种数量减少,在阔叶林中,啮齿动物捕获率有所上升,但物种数量仍减少,在沼泽地中啮齿动物捕获率棕背(?)和大林姬鼠有所上升,其它有所下降,物种数量增加。针阔混交林的啮齿动物物种更替率最高;Sorenson相似性指数沼泽地>阔叶林>针阔混交林;Whittaker相似性指数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沼泽地。(2)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中的啮齿动物丰富度大幅下降,沼泽地中的啮齿动物丰富度有所提升;针阔混交林中啮齿动物多样性大幅下降,阔叶林中啮齿动物多样性变化不明显,沼泽地中啮齿动物多样性有所上升;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沼泽地的均匀度都出现提升。(3)啮齿动物的生物量都出现了消长,干扰程度较小和中等的样地生物量出现下降,而干扰最强的样地却出现上升。3、本研究调查分析了松鼠(Sciurus vulgfaris)、花鼠(Eutamis sibiricus)、大仓鼠(Cricetulus titon)、棕背(?)、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的食性。大林姬鼠、花鼠和松鼠均取食红松籽等坚果;花鼠、棕背(?)、大林姬鼠对植物茎叶、果实均有利用;大仓鼠和黑线姬鼠以农作物种子为主要食物;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也利用植物种子。食物资源的年际变化、分布、类型和数量等与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动态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4、在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棕背(?)、大林姬鼠、黑线姬鼠和松鼠是危害林木的主要鼠种,针叶树种和人工种植树种是主要受害树种。不同调查地之间受啮齿动物危害的程度有所差异,但危害情况相似。森林鼠害也同啮齿动物群落格局特性存在联系,优势种及其分布与森林鼠害相关,而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趋势与森林鼠害负相关。

王长命,张金宝,庄光辉,乌吉斯古椤,杨成新,李保尔,陈卫,贾举杰[10](2017)在《阿拉善荒漠人工释放银狐的存活力观察》文中认为为研究人工饲养释放的银狐(Vulpes vulpes)在阿拉善荒漠的存活力状况,考察利用银狐控制荒漠草原鼠害的可行性,2006年10月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乌兰布和沙漠上释放了11只人工饲养的成体银狐,性别为5雄6雌,均为饲养2 a的成年银狐。随后对释放银狐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大范围的追踪调查,同时也对作为银狐的主要食物的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及银狐的存活数据一直追踪到2015年。结果表明释放的人工饲养银狐在阿拉善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可以很好地存活,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食物可能是主要原因。但由于银狐不畏惧人类,频繁袭击牧民饲养的家禽和羊羔而遭牧民反对,在释放后的半年之内多被当地牧民捕杀。因此,若在本地区推广释放人工饲养银狐来控制荒漠鼠类的话,尚需当地牧民在利用草场规模和生产意识上的转变,方能实现控制荒漠地区鼠害的初衷。

二、内蒙古阿拉善荒漠主要啮齿类种群生态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阿拉善荒漠主要啮齿类种群生态位(论文提纲范文)

(1)荒漠区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对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啮齿动物研群落究进展
        1.2.1 国内啮齿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1.2.2 国外啮齿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1.3 集合群落研究进展
    1.4 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影响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野外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2.2.1 数据采集方法
        2.2.2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啮齿动物集合群落结构
        3.1.1 集合群落物种组成
        3.1.2 集合群落不同斑块间个体扩散
        3.1.3 集合群落总捕获率季节格局及年度波动
        3.1.4 小结
    3.2 啮齿动物局域群落结构
        3.2.1 不同干扰生境局域群落物种组成
        3.2.2 局域群落啮齿动物总捕获率及物种丰盛度
        3.2.3 啮齿动物群落总捕获率年际波动特征
        3.2.4 小结
    3.3 啮齿动物群落α多样性
        3.3.1 群落α多样性季节格局
        3.3.2 群落α多样性年际波动及群落间差异
        3.3.3 小结
    3.4 啮齿动物群落β多样性
        3.4.1 不同干扰生境斑块局域群落间β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3.4.2 啮齿动物局域群落β多样性年度及季节格局
        3.4.3 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
        3.4.4 小结
    3.5 环境因子差异性分析
        3.5.1 生境植物指标变异性研究
        3.5.2 植物群落生物量
        3.5.3 生境隐蔽性
        3.5.4 植物群落α多样性
        3.5.5 土壤硬度
        3.5.6 土壤含水率
        3.5.7 气象数据统计分析
    3.6 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对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3.6.1 局域群落对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3.6.2 集合群落对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3.6.3 啮齿动物局域群落对集合群落的影响机制研究
        3.6.4 小结
4 讨论
    4.1 人为干扰对集合群落及局域群落的影响
    4.2 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群落总个体数的影响
    4.3 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4.4 局域群落对集合群落的影响机制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甘肃安南坝野骆驼保护区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生物多样性研究
    1.3 物种多样性研究
    1.4 脊椎动物物种编目
    1.5 野生动物监测技术和方法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植被特征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3.1 野外调查方法
        2.3.2 查阅文献
        2.3.3 访问调查
        2.3.4 数据处理
        2.3.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区系地理及多样性分析
    3.1 兽类组成及多样性
        3.1.1 兽类物种组成
        3.1.2 区系成分及分布型
        3.1.3 兽类分布特征
    3.2 鸟类组成及特点
        3.2.1 鸟类物种组成
        3.2.2 鸟类区系成分及分布型
        3.2.3 鸟类留居型分析
        3.2.4 鸟类分布特征
    3.3 爬行类组成及特点
        3.3.1 爬行类物种组成
        3.3.2 爬行类区系特征
        3.3.3 爬行类分布特征
        3.3.4 科、属水平上多样性分析
    3.4 珍稀、濒危及保护动物
        3.4.1 中国特有动物
        3.4.2 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3.4.3 其他濒危野生动物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啮齿动物多样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地选择
        4.2.2 调查方法
        4.2.3 数据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啮齿动物物种组成
        4.3.2 群落特征
        4.3.3 群落划分
        4.3.4 空间分布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5.1 野骆驼保护
    5.2 保护区管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致谢
个人简介

(3)内蒙古典型草原布氏田鼠营养生态位及其种间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自然概况
    1.2 方法
        1.2.1 啮齿动物取样方法
        1.2.2 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1.2.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布氏田鼠不同年龄组不同组织的稳定13C、15N同位素
    2.2 布氏田鼠不同年龄组骨骼组织营养生态位
    2.3 布氏田鼠成体不同组织的营养生态位
    2.4 典型草原区同域分布的主要啮齿动物营养生态位
3 讨论

(4)乌拉特荒漠草原啮齿动物群落特征及物种空间生态位(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动物标本采集
    2.2 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群落结构
    3.2 群落多样性分析
    3.3 啮齿动物的空间生态位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5)草畜互作对高寒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草畜互作对草原生产功能的影响
        1.2.2 草畜互作对草原生态功能的影响
    1.3 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家畜-啮齿类动物互作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耦合效应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放牧试验
        2.2.3 指标测定
        2.2.4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地上/地下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对放牧的响应
        2.3.2 土壤理化性质对放牧的响应
        2.3.3 生态系统耦合度和多功能性对放牧的响应
        2.3.4 轮牧和连续放牧下家畜体增重和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
        2.3.5 轮牧和连续放牧下家畜体增重和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
        2.3.6 放牧家畜和啮齿类动物互作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2.3.7 放牧家畜和啮齿类动物互作对家畜生产力的影响
    2.4 讨论
        2.4.1 高寒草甸植物-家畜之间互作机制及其对放牧的响应
        2.4.2 放牧调控啮齿类动物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和家畜生产力的机制
        2.4.3 高寒草甸放牧技术体系优化
    2.5 小结
第三章 移除植物功能群和添加牦牛排泄物对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样地设置
        3.2.3 凋落物和土壤采集与分析
        3.2.4 土壤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对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3.3.2 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3 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3.4 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速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4 讨论
        3.4.1 去除植物功能群对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3.4.2 添加牦牛排泄物对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3.4.3 土壤理化性质与凋落物分解之间的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凋落物种类和添加牦牛排泄物对高寒灌丛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地设置
        4.2.2 凋落物和土壤采集与分析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对高寒灌丛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4.3.2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3.3 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速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4 讨论
        4.4.1 高寒草甸转变为高寒灌丛对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4.4.2 高寒草甸转变为高寒灌丛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仓鼠亚科系统发生及藏仓鼠的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仓鼠亚科研究概况
        1 仓鼠亚科概述
        1.1 分类学研究
        1.2 地理分布
        2 系统发生研究
        3 线粒体基因组进化特征
        4 仓鼠亚科的起源
        5 生态机遇与适应辐射
        6 我国仓鼠的地理分布格局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藏仓鼠研究概况
        1 藏仓鼠概述
        1.1 分类学研究
        1.2 形态特征
        1.3 生物学资料
        1.4 地理分布
        2 形态地理变异
        2.1 外部形态
        2.2 内脏器官
        2.3 头骨形态
        3 藏仓鼠研究待解决的问题
        3.1 分类问题
        3.2 谱系地理学研究
        3.3 生态遗传学
        3.4 形态与分子适应
        3.5 适宜栖息地评估与保护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仓鼠亚科及藏仓鼠的进化和保护研究
    第三章 仓鼠的起源与多样化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本采集
        2.2 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2.3 系统发生分析、核苷酸突变率和分歧时间估计
        2.4 生物地理分析
        2.5 多样化分析
        3 结果
        3.1 仓鼠亚科系统发生关系
        3.2 生物地理史和分歧时间
        3.3 多样化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我国仓鼠的地理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物种分布数据
        2.2 环境数据
        2.3 生态位模型
        2.4 物种丰富度统计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我国仓鼠空间分布特征
        3.2 我国仓鼠的多样性格局
        3.3 我国仓鼠多样性与地理因子的关系
        3.4 我国仓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仓鼠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与系统发生
        1 引言
        2 方法与材料
        2.1 样本采集和DNA提取
        2.2 PCR扩增和测序
        2.3 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注释与分析
        2.4 系统发生分析与遗传距离
        3 结果
        3.1 原仓鼠和黑线毛足鼠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与组织结构
        3.2 仓鼠线粒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基因
        3.3 仓鼠线粒体基因组tRNA和 rRNA基因
        3.4 仓鼠线粒体基因组非编码序列和轻链复制起始序列特征
        3.5 仓鼠亚科系统发生分析
        4 讨论
        4.1 仓鼠线粒体基因组
        4.2 仓鼠亚科分类评述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藏仓鼠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本采集
        2.2 分子实验
        2.3 系统发生分析
        2.4 核苷酸突变率和分歧时间估计
        2.5 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化
        2.6 种群动态史
        2.7 物种分布模型
        3 结果
        3.1 系统地理分析和种群分化时间
        3.2 种群遗传结构
        3.3 基因流和K2P遗传距离
        3.4 种群动态史
        3.5 物种分布模型
        4 讨论
        4.1 系统地理结构:青藏高原隆升与地理隔离
        4.2 藏仓鼠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化
        4.3 种群动态史:冰期波动和种群扩张
        4.4 藏仓鼠亚种分类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环境因子对藏仓鼠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采集
        2.2 气象数据获取
        2.3 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2.4 碱基比例、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
        2.5 统计分析
        2.6 空间自相关分析
        3 结果
        3.1 序列特征
        3.2 遗传多样性
        3.3 冗余分析
        3.4 相关性分析
        3.5 空间自相关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藏仓鼠形态地理变异和分子适应研究
        1 引言
        1.1 消化道形态
        1.2 分子适应
        2 材料与方法
        2.1 消化道形态
        2.1.1 样本采集
        2.1.2 肥满度
        2.1.3 消化道长度和重量测量
        2.1.4 环境因子
        2.1.5 统计分析
        2.2 分子适应
        2.2.1 分子数据
        2.2.2 系统发生分析
        2.2.3 正选择分析
        3 结果
        3.1 消化道形态
        3.1.1 肥满度变异
        3.1.2 肥满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1.3 消化道长度变异
        3.1.4 消化道重量变异
        3.1.5 肥满度与消化道形态的关系
        3.2 分子适应
        3.2.1 位点模型
        3.2.2 分支位点模型
        4 讨论
        4.1 消化道形态
        4.2 分子适应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藏仓鼠适宜栖息地评估与保护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本采集
        2.2 种群数量统计
        2.3 优势度
        2.4 生态位模型
        3 结果
        3.1 生境归纳
        3.2 铗捕率、性比和种群密度
        3.3 优势度
        3.4 栖息地变化
        4 讨论
        5 保护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结论和创新点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云南齐氏姬鼠地理分布特征与种群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
    1.调查方法
    2.鉴定方法
    3.数据整理、指标计算和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第一部分 研究样区小型兽类群落结构
    第二部分 齐氏姬鼠的地理分布特征
    第三部分 齐氏姬鼠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第四部分 齐氏姬鼠的体表寄生蚤群落构成、染蚤率和蚤指数情况
    第五部分 不同类型疫源地间齐氏姬鼠地理分布与生态学差异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典型草原鼠类优势种群对不同放牧干扰的响应和种群营养生态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啮齿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1.2.1 群落类型划分
        1.2.2 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1.2.3 种间关系
        1.2.4 啮齿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的关系
    1.3 生态位理论研究进展
        1.3.1 生态位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
        1.3.2 动物营养生态位研究进展
        1.3.3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简介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设计及啮齿动物调查、取样方法
        2.2.2 植被调查方法
        2.2.3 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2.3 数据分析
        2.3.1 啮齿动物种群密度计算
        2.3.2 植物群落多样性计算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啮齿动物群落格局
        3.1.1 不同放牧方式下啮齿动物群落结构
        3.1.2 不同放牧方式下啮齿动物种群动态
    3.2 不同放牧方式下啮齿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3.2.1 不同放牧方式下的植物群落组成
        3.2.2 不同放牧方式下的植被特征指标的年际波动
        3.2.3 不同放牧方式下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年际波动
        3.2.4 不同放牧方式下啮齿动物与植物的相关性
    3.3 啮齿动物营养生态位分析
        3.3.1 营养生态位的分离
        3.3.2 布氏田鼠生态位变异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布氏田鼠种群动态研究
        4.1.2 啮齿动物与植物群落指标相关性研究
        4.1.3 啮齿动物营养生态位研究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黑龙江省张广才岭林区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啮齿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1.2.1 国内啮齿动物群落研究概况
        1.2.2 国外啮齿动物群落研究概况
        1.2.3 干扰对啮齿动物群落的影响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课题的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 三道关林场
    2.2 横道河子经营林场
    2.3 柴河重点国有林管理局
        2.3.1 晨光林场
        2.3.2 大青林场
        2.3.3 二道河子
    2.4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
    2.5 典型生境
3 张广才岭林区啮齿动物区系组成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调查
        3.2.2 数据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调查结果
        3.3.2 物种组成
        3.3.3 区系特征
        3.3.4 生态地理分布
        3.3.5 波动规律
        3.3.6 分布特点
        3.3.7 多样性和均匀度
    3.4 讨论
        3.4.1 啮齿动物区系及生态地理分布
        3.4.2 啮齿动物种群波动
        3.4.3 影响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的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张广才岭林区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及其动态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调查区域
        4.2.2 啮齿动物调查方法
        4.2.3 数据分析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啮齿动物群落现状
        4.3.2 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的变化
        4.3.3 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
        4.3.4 啮齿动物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
        4.3.5 啮齿动物群落β多样性的特征
        4.3.6 啮齿动物群落分布动态
        4.3.7 不同区域啮齿动物多样性变化
    4.4 讨论
        4.4.1 不同区域啮齿动物群落的变化
        4.4.2 不同生境啮齿动物多样性变化
        4.4.3 影响啮齿动物群落动态的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食物资源对啮齿动物群落格局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室内笼养饲喂法
        5.2.2 颊囊内含物统计法
        5.2.3 胃内含物分析法
    5.3 研究结果
        5.3.1 啮齿动物食性分析
        5.3.2 食物资源对啮齿动物群落格局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森林鼠害与啮齿动物群落格局的关系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调查方法
        6.2.2 危害标准界定
        6.2.3 数据处理
    6.3 研究结果
        6.3.1 调查结果
        6.3.2 森林鼠害特征
        6.3.3 森林鼠害与种群格局的关系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10)阿拉善荒漠人工释放银狐的存活力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四、内蒙古阿拉善荒漠主要啮齿类种群生态位(论文参考文献)

  • [1]荒漠区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对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D]. 杨素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甘肃安南坝野骆驼保护区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D]. 田翠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内蒙古典型草原布氏田鼠营养生态位及其种间关系[J]. 岳闯,郭乾伟,张卓然,李鑫,满都呼,袁帅,付和平,武晓东,金国,刘建文,李永善. 兽类学报, 2020(05)
  • [4]乌拉特荒漠草原啮齿动物群落特征及物种空间生态位[J]. 徐凯,吕志岗,张卓然,王永鲜,袁帅,武晓东,付和平. 草原与草业, 2020(02)
  • [5]草畜互作对高寒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 王迎新. 兰州大学, 2020(01)
  • [6]仓鼠亚科系统发生及藏仓鼠的进化研究[D]. 丁励. 兰州大学, 2020(01)
  • [7]云南齐氏姬鼠地理分布特征与种群生态学研究[D]. 沈希. 大理大学, 2019(01)
  • [8]典型草原鼠类优势种群对不同放牧干扰的响应和种群营养生态位研究[D]. 郭乾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9]黑龙江省张广才岭林区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动态研究[D]. 金志民.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10]阿拉善荒漠人工释放银狐的存活力观察[J]. 王长命,张金宝,庄光辉,乌吉斯古椤,杨成新,李保尔,陈卫,贾举杰. 野生动物学报, 2017(04)

标签:;  ;  ;  ;  ;  

内蒙古阿拉善沙漠主要啮齿动物种群生态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