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学语境下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心理健康应用模式探讨

文化心理学语境下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心理健康应用模式探讨

范向阳张春何克徐泽荣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具有明显的心理健康功能和相应运用价值。文化心理学语境下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心理健康应用模式,主要包括应用原理与训练模式两部分。应用原理主要有内外双重的激励、直接合理的宣泄、明确具体的认同、心灵净度的升华。训练模式主要有原生态模式、虚拟模式、学院模式、教育模式、娱乐模式。

【关键词】文化心理;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心理健康;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245-02

1.问题的提出

当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困扰现代人并促使心理咨询辅导蓬勃发展的时候,有关问题也自然呈现出来,如:异于西方生存条件与文化背景的中国大地上的古代民众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也不需要心理健康调治甚至根本不存在相关方法?回答显然不是。但异于西方心理学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各族人民是怎样建设起自己的所谓心理健康文化系统的呢?它相比于西方的心理咨询治疗学理论方法有何价值?从现有文献看(如本土文化心理学文献),可以感到肯定的趋势。当然,仅此并不够,如以上面标题所含的关键词在知网上搜索并无一篇文献,这可能提示作专向深入细致探讨还是必要的。

2.心理健康与文化心理

心理健康和文化的定义有多种且为大家所熟知。本文只简明强调:文化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又影响自己状态的一切因素。心理健康即内心无种种病。

心理健康与文化心理间的关系现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文化心理学中,一个核心的表达是文化心理、心理文化、相互建构。文化在影响人时即成为人的心理内容并促进心理形式的发展,心理作为人的一种内有存在又影响人在文化上的形成与表达,二者无法分离。容易观察到:一直在充斥负面与邪恶的文化中成长的人的心理不可能真正健康,负面邪恶的心理也会把健康文化渐变成恶毒的文化,当然,健康文化与健康心理二者也相互促进。

民族史表明,贵州少数民族(以苗侗彝布依四个民族为例,下同)在历史上受到过外来种种排斥与打压,但他们仍然能勇敢智慧健康地生活发展,因为他们各有其优秀的文化系统。在这种优秀的文化系统中,音乐舞蹈令人瞩目。苗族侗族都有广泛的民间认定:饭养身,歌养心。这简单朴实的表达,实际蕴涵了深入微妙的心理学内容,值得研究。

3.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之文化心理特征

探索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心理健康的应用模式,要基于其音乐舞蹈的文化心理特征研讨。但音乐舞蹈从艺术来看都极为宏大,本文无力涉及。在此只突出:音乐既是文化也是心理的展现,舞蹈也如此。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是其民族文化与心理的展现。基于前期大量的文献研究与实际调研(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研究课题),本文认为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从文化心理角度来看,特征至少有两个基本的方面:

3.1条件性文化心理特征

这一特征下可有三个内涵:民族色彩浓郁的生存条件;民族特殊的制度条件;民族特征的民事活动。

从民族色彩浓郁的生存条件看,包括了独特的民族语言、民族特征的歌舞场所、民族特征的起居劳作场所等等。比如语言,每个民族语言的发音及其他属性的特殊性,影响各民族歌曲特色并产生心理上的特别觉受与影响力;又如民族特征的歌舞场所,以其独特真实的生命生活氛围产生着独特而强大的感染心灵的力量;从民族特殊的制度条件看比较多,如婚丧祭祀,节庆典礼,文化传承,经济军事等等。简言之,各民族的生活及其音乐歌舞的产生使用都与其各自民族的制度相伴,如苗族的反排木鼓舞;从民族特征的民事活动看就更多,如恋爱婚姻、生产收获、祖先祭祀种种民族特色的活动。自然,种种民族特色活动以各自的特色成就了各自民族的繁花似锦的音乐舞蹈存在。

3.2表现性文化心理特征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文化心理特征在本文概要表达为:直率真诚;朴素热情;共生互利;驱邪招福;顽强勇敢;团结奋进。

少数民族一般来说都性情直率、热情奔放、不矫揉造作、不忸怩作态。这种人格因素自然融入于音乐舞蹈中,如四个民族的爱情歌曲等就是很好的表现;少数民族对大自然和自己的劳动生活等有着最为朴素的认知和积极的态度,这些元素都分别表现于其音乐舞蹈中,典型的如苗族古歌、侗族的叙事歌等;共生互利、驱邪招福这些特征形成于民族生活,也表现于其音乐舞蹈中。如四个民族的丧葬与祭祀相关的音乐舞蹈;少数民族的顽强勇敢为世人公认,这种特征反映在其音乐舞蹈中也很典型,如苗族反排木鼓舞以多种元素来表现民族的种种壮举;团结奋进是少数民族的一个典型特征,这自然在音乐舞蹈中也成为重要元素或特征。如反排木鼓舞具有明显教育后人永远记住祖先苦难的经历,激发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1]。

4.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心理健康应用模式探讨

4.1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中与心理健康典型关联的应用原理

观察研究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原理,可说有四。其一,内外双重的激励: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对当事者所产生的激励作用,从观察与研究的层面感受到的,也许有两个方面:一是从直接的音乐舞蹈表演本身的形态效果得到的,二是从音乐舞蹈表演所蕴含的内在精神甚至民族宗教的某些召唤性的内容所得到的;其二,直接合理的宣泄:贵州少数民族因历史原因形成了奔放洒脱的性格,因而其音乐舞蹈相对于城市化音乐舞蹈更为开放洒脱,这可能带来较强的释放功能。在这样的音乐与舞蹈中,人相对容易释放积压的情绪,心理健康得到有益的辅助;其三,明确具体的认同: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具有典型的导向性,形成了一种引领归属的心理文化力量,使置身于特定民族音乐舞蹈之内的本族人产生明显有效的本民族归属感、自豪感,团结向心力,从而引导人格的健康成长;其四,心灵净度的升华: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有特定的纯真简朴的内涵与形式,对特定对象或者当机者,使其心去掉浮躁、减少遮障、清晰本元、彰显无邪,乃至融入民族传承的天地之道。

4.2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中与心理健康典型关联的训练模式

首先要指出的是,贵州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的生命力源于其生长的生态环境,脱离它也许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那种具有无尽原动力的贵州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当然其后续作用的产生与效果也是难以维持的。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本文尝试将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与心理健康典型关联的训练模式表述如下:

4.2.1以原生态为指标划分的模式

这包括三种:原生态模式、虚拟模式、学院模式。

原生态模式:本文中原生态模式指那些没有被人工特意雕琢,存在于民间那些原始的、散发着本然乡土气息的表演内容与形态。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与心理健康关联的原生态模式,其内涵是: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是本然的、没经过外人刻意雕琢、有浓郁少数民族气息的,其产生的心理健康作用是自然的、无痕的、既是即时的也是长久的,并且其作用随着接触与使用频度的增加,越将以心灵方式塑造心理健康核心。它在功能上具有朴实无华、敬爱生命、和谐顺应、积极向上的作用,运用元素及其结构上是少数民族本然的。原生态模式的产生与运用,需要特定相应的条件,所以普遍运用于现代化大都市人群可能性极小。

虚拟模式: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与心理健康关联的虚拟模式,其内涵是:基于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本然的结构状态,运用普通人工构造甚至高科技方式,非原生态实现其某些元素或条件,以尽可能产生出原生态音乐与舞蹈中可能的功能与效果,进而达到对于心理健康的有益影响或促进作用。这种模式,作为心理辅导条件较好的机构,可建造虚拟环境来加以运用。

学院模式: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与心理健康关联的学院模式,其内涵是:基于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本然的结构状态,用抽象概括、精选与重构等方式,展现出原生态音乐与舞蹈中特别有意义的功能与效果,进而达到对于心理健康的有益影响或促进作用。这种模式通常可依据学院或学校条件来设置相关音乐舞蹈内容形式,并以典型的教育方式为引导教育训练受众。

4.2.2以教育意图显隐来划分的模式

这包括二种:教育引导模式、娱乐主导模式。

教育引导模式。人的心理健康是可以训练的,所以,以教育为主导,结合音乐与舞蹈元素来进行对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训练,是很值得运用的。对于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与人的心理健康培育来说,这一模式的内涵是:根据总的教育目的,根据在心理健康的分类与教育可以产生的教育促进作用,结合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的内容形式,选择性地运用,并经过较为“教育最优化”逻辑的改进,作用于学生或受众以产生较快和较明显的相应作用。当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正在展开以音乐舞蹈为教育形式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至更广素质的教育,可以看成是此类的尝试。

娱乐主导模式。寓教于乐,这是人们对教育目的处于隐性状态,娱乐功能处于显性状态的一种教育活动方式的特性概括。从现实考察,娱乐与教育效果之间有复杂的情况,娱乐既可以产生积极的教育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这要取决于娱乐的性质与内容。当然,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千百年来作为伴随其本民族积极有序生活的直接关联的活动,表现出充分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与活跃民众身心的功效,是可运用的。

娱乐主导模式,对于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与人的心理健康培育来说,其内涵是:根据民众热爱生活、追求快乐、善良向上等基本特性,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中有利于展现娱乐身心和积极有序生活的元素及组块运用于受众,使其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朴实快乐的感染而有益于身心健康。我们观察到,在一些民族地区,当地举行民族音乐舞蹈活动时,都有邀请现场的其他人一同歌之舞之的现象。从分析看,当地民族的人也许更有民族情怀于其音乐舞蹈活动中,而被邀请之其他人,则可能更多是在娱乐之中,但也确实产生或得到了这些活动带来的心身健康利益。

【参考文献】

[1]赵波,李景谷.对贵州台江苗族“反排木鼓舞”的体育价值及推广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76-179.

[2]薄亨强.苗族民歌研究[J].中国音乐学(季刊),1988,1.

[3]石明灯,戴丽娟.侗族民间舞蹈文化[J].怀化学院学报,2006,1.

[4]黄明政.心灵与自然的融合-论侗族大歌的艺术特色[J].民族音乐,2007,2.

[5]索晓霞.论贵州少数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J].贵州社会科学,2002,5.

[6]胡家勋.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彝族篇[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1.

[7]李继昌.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布依族篇[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1.

标签:;  ;  ;  

文化心理学语境下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心理健康应用模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