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晃荡论文_任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液体晃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液体,压力,矩形,多项式,结构,自由,方法。

液体晃荡论文文献综述

任华[1](2019)在《FPSO船舶运动与设备内液体晃荡的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FPSO船舶摇摆是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很难用传统的经验公式来直接计算设备随船舶摇摆时的结构受力状况。目前工程上大部分厂家是根据工程经验来取结构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取大,会造成设备投资增加且形成浪费;安全系数取小,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晃动模型的分析,提出了CFD模拟分析方法,并对边界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设置说明。通过对Mikelis的棱形液舱实验进行了模拟,模拟数据和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对FPSO船舶晃动时设备结构的受力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石油和化工设备》期刊2019年11期)

刘东喜,庄宿国,王晋,尤云祥[2](2019)在《矩形舱内叁层液体晃荡特性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耦合水平集和流体体积(CLSVOF)界面捕获方法对浮式生产储卸油(FPSO)装置矩形清洗舱内叁层液体的晃荡特性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对比数值模拟与试验所得矩形舱内叁层液体的液-液界面形状和高度的变化情况,验证了CLSVOF方法模拟多层液体晃荡特性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多层液体晃荡过程中出现的物理现象远比传统单层液体晃荡中的复杂.当矩形舱外部激励频率等于液-液界面的最低阶固有频率时,所产生的共振效应不仅会导致液-液界面的晃荡幅度远大于自由表面的晃荡幅度,而且会导致液-液界面产生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甄长文,吴文锋,张建伟,涂娇阳,张家阔[3](2019)在《线性复合激励下弹性侧壁液舱内低液深液体晃荡冲击荷载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液深工况下舱内液体晃荡具有复杂的物理现象,并且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荷载,是液舱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物模实验,在低液深工况下,针对横摇与纵摇运动的前叁阶固有频率,研究线性复合激励频率下弹性液舱内液体晃荡冲击荷载特性,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晃荡冲击荷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剧烈的液体晃荡出现在横摇与纵摇均位于一阶固有频率附近,其中横摇与纵摇的激励频率f/f_1位于0.98~1.113之间时,舱内液体出现冲顶现象,最大冲击压力出现在f/f_1为1.09附近。此外,对冲击压力在左侧舱壁与顶部舱壁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出低载液工况下,自由液面附近与液舱顶部受到较大的冲击荷载,在近共振频率附近,侧舱壁冲击位置随随着频率的增加而上升。该研究可为FPSO船液舱结构设计与晃荡荷载测量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19-08-16)

薛米安,陈奕超,苑晓丽,邢建建,张冠卿[4](2019)在《低载液率液体晃荡冲击压力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电动运动模拟平台,通过改变幅度、频率研究了低载液率晃荡问题,获得了液舱内壁上的压力分布对外激励频率的响应规律,所研究频率范围包含了一阶共振模态及二阶共振模态。研究分析了晃荡波破碎现象对试验数据可重复性的影响,发现只有在共振频率附近的两组试验数据的决定系数较小并且随着幅度增大而减小。压力-频率响应曲线显示最大压力峰值的响应频率出现在稍大于依据线性波理论计算出的一阶固有频率处。通过不同振幅的对比研究发现振幅仅在共振模态下对晃荡压力幅值有较大影响。此外,瞬态及稳态压力时程曲线的频域特征表明,压力时程曲线中的频率成分主要为外激励频率或因晃荡波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倍频。(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4期)

陈奕超,薛米安,彭天成,苑晓丽,朱爱蒙[5](2019)在《液体晃荡压力分布规律OpenFOAM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振动台试验数据对基于开源程序OpenFOAM建立的液体晃荡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验证后的数值模型研究了液体深度与液舱长度比为0.15和0.33两种工况下,矩形液舱在不同频率下的液体晃荡压力分布规律.冲击压力最大值及其均方差对频率的响应曲线显示液体深度与液舱长度比为0.33时比0.15时更容易发生剧烈的晃荡现象.不同液体深度的晃荡冲击压力对频率的响应曲线呈现不同的规律:对浅水晃荡来说,压力最大值随着频率的增大先缓慢增大后快速减小;对有限水深晃荡来说,压力最大值随着频率的增大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晃荡压力沿舱壁的垂向分布规律表明最大冲击压力位于自由液面稍上处,并且位于最大冲击压力位置之下的压力沿舱壁的分布规律均可以拟合为二次多项式形式.(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薛米安,邢建建,陈奕超,罗铆钧[6](2019)在《基于振动台实验的液体晃荡激励参数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不同参数对晃荡冲击压力的敏感性,基于振动台实验研究了运动幅度、水深尤其是外激励频率对晃荡冲击压力的响应规律.实验中,运动幅度分别为3、5、7 mm,水深分别为9和20 mm,外激励频率的范围为0.5f_0~2.0f_0(f_0为固有频率).通过计算相同实验条件下两组实验数据的决定系数讨论了运动幅度、水深及外激励频率对实验数据可重复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浅水晃荡中最大压力的响应频率略大于理论上的固有频率,而有限水深晃荡中最大压力的响应频率略小于理论上的固有频率.运动幅度仅在共振频率附近对晃荡冲击压力较敏感.压力时程曲线的瞬态阶段主要受外激励频率和固有频率调制,稳态阶段仅受外激励频率及其倍频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姚学昊,张旭明,陈丁[7](2018)在《基于δ-SPH方法的液体晃荡模拟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存在的压力振荡问题,建立了基于δ-SPH液体晃荡的数值分析模型,以提高压力计算的稳定性;为了减少计算量,采用一种简化的边界处理方法.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了控制液体的晃荡,添加了不同类型的中间挡板,研究了挡板高度及开孔大小对流态及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在液舱中添加中间挡板能够抑制液体晃荡,适当增加挡板高度可以获得更好的消能效果;小孔径带孔挡板的消能作用与不带孔挡板相近.(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徐毅,朱仁庆,林文,韩峥,夏淼[8](2018)在《不同高度防晃挡板对储罐液体晃荡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软件ANSYS 16.0,结合流体力学理论数值模拟了储罐液体晃荡问题。通过对于不同工况下卧式储罐液体晃荡问题的对比分析,得到防晃结构的高度(挡板的高度h和装载的液面高度d的比)对压力曲线、液面形状等晃荡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无挡板时,液体晃荡剧烈,产生冲顶现象;当h/d=0.34时,液体晃荡幅度减小,冲顶现象消失;当h/d=0.68时,液体晃荡幅度很小,自由液面变形比较平滑。(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8年10期)

刘东喜,庄宿国,王晋,尤云祥[9](2018)在《基于CLSVOF方法的两层液体晃荡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LSVOF界面捕获方法对矩形舱两层液体晃荡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首先,开展了数值自由衰减测试,验证线性势流理论得到的系统固有频率的准确性,并根据固有频率的计算值确定了模拟工况.然后,探讨了外部激励频率稍微偏离系统固有频率时,液液界面出现的拍频现象.最后,对比了计算和试验得到的液液界面形状以及高度时间历程,验证CLSVOF方法在模拟两层液体晃荡时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方法可用于计算两层液体系统的固有频率并研究两层液体的晃荡特性;当液舱外部激励频率稍微偏离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液液界面也会像自由表面一样出现拍频现象,拍频波的频率取决于系统的固有频率以及液舱激励频率,频率值为二者差的绝对值.(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8期)

徐毅[10](2018)在《储罐液体晃荡与弹性防晃结构的流固耦合作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运输的安全性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储罐运输的过程中,在外界激励的作用下,罐内液体会产生晃荡,对罐壁产生较大的砰击压力,严重时会造成储罐的损坏、液体的泄漏,对海洋造成污染。本文基于粘流理论并借助CFD软件ANSYS16.0对储罐液体晃荡与防晃结构的流固耦合作用进行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简要的介绍了液体晃荡问题,对国内外关于液体晃荡与结构的流固耦合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总结。(2)基于水动力学理论和结构动力学理论,建立储罐液体晃荡与防晃结构相互作用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阐述了求解模型的不可压缩的连续性方程与N-S方程,以及自由液面、壁面边界条件等。(3)对矩形液舱晃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4)建立储罐液体晃荡模型,分析在不同装载高度下,改变防晃结构的高度对储罐液体晃荡的影响,主要分析储罐壁面测压点的压力和自由液面的变化情况。发现防晃结构的高度越高防晃效果越明显,当防晃挡板高度与液深比值为0.68时,储罐液体自由液面变化十分平缓。并且防晃挡板的防晃效果与挡板和储罐装载的相对高度也有密切关系。(5)对储罐在不同外界激励作用下的晃荡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改变外界激励的频率和幅值,发现随着外界激励的变化,防晃结构均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液体晃荡的作用。(6)通过改变储罐内部防晃结构的形式,对储罐液体晃荡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防晃结构的弹性越大防晃效果越好,改变防晃结构的宽度没有改变高度对储罐液体晃荡的影响大,防晃结构的形状对储罐液体晃荡的影响与储罐的装载高度有关。(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8)

液体晃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耦合水平集和流体体积(CLSVOF)界面捕获方法对浮式生产储卸油(FPSO)装置矩形清洗舱内叁层液体的晃荡特性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对比数值模拟与试验所得矩形舱内叁层液体的液-液界面形状和高度的变化情况,验证了CLSVOF方法模拟多层液体晃荡特性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多层液体晃荡过程中出现的物理现象远比传统单层液体晃荡中的复杂.当矩形舱外部激励频率等于液-液界面的最低阶固有频率时,所产生的共振效应不仅会导致液-液界面的晃荡幅度远大于自由表面的晃荡幅度,而且会导致液-液界面产生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体晃荡论文参考文献

[1].任华.FPSO船舶运动与设备内液体晃荡的耦合分析[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9

[2].刘东喜,庄宿国,王晋,尤云祥.矩形舱内叁层液体晃荡特性的数值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

[3].甄长文,吴文锋,张建伟,涂娇阳,张家阔.线性复合激励下弹性侧壁液舱内低液深液体晃荡冲击荷载特性试验研究[C].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2019

[4].薛米安,陈奕超,苑晓丽,邢建建,张冠卿.低载液率液体晃荡冲击压力的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5].陈奕超,薛米安,彭天成,苑晓丽,朱爱蒙.液体晃荡压力分布规律OpenFOAM模拟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9

[6].薛米安,邢建建,陈奕超,罗铆钧.基于振动台实验的液体晃荡激励参数敏感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9

[7].姚学昊,张旭明,陈丁.基于δ-SPH方法的液体晃荡模拟与控制[J].河南科学.2018

[8].徐毅,朱仁庆,林文,韩峥,夏淼.不同高度防晃挡板对储罐液体晃荡的影响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

[9].刘东喜,庄宿国,王晋,尤云祥.基于CLSVOF方法的两层液体晃荡数值模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徐毅.储罐液体晃荡与弹性防晃结构的流固耦合作用特性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模拟液体晃荡的流程图A点和B点处的液体晃荡压强液体晃荡现象1矩形舱内叁层液体的晃荡模型(m)Fi...=83s液体晃荡时速度场及压强...

标签:;  ;  ;  ;  ;  ;  ;  

液体晃荡论文_任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