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监测及护理现状

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监测及护理现状

唐宝萍

(广西都安县人民医院外二科广西河池530700)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014-02

创伤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traumatieshock,HTS)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主要表现为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出现的循环功能障碍。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是没有确切止血之前的HTS,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可累及多个器官导致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1]。现对HTS液体复苏的方法、复苏液的选择、复苏过程的监测和护理综述如下。

1.液体复苏的方法

1.1传统液体复苏

方法是早期快速大量地输入液体,短时间内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尽可能将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防止休克的进一步发展,直至出血被制止,这一理论被称为充分液体复苏。近年来随着休克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组织体液和氧代谢的深入研究,这些传统的休克液体复苏概念正受到挑战。提出了一些新的复苏方法包括限制性(低压性)液体复苏和延迟性液体复苏[2-3]。

1.2限制性液体复苏

指机体处于活动性出血的创伤性休克,快速补液使收缩压达到80mmHg时减慢输液速度,限制液体输入量[4],直到手术彻底止血后再进行足量液体复苏。近年的研究表明,对于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患者大量快速液体复苏可增加血液丢失,引起血液稀释、凝血功能障碍和减少组织供氧[5],同时还影响血管收缩反应,造成血栓移位,导致失血量增加。对休克患者的后期恢复不利。所以,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了严重创伤/休克低压复苏的概念。刘磊等认为,失血性休克在活动出血未控制前将平均动脉压控制在40mmHg~?60mmHg较为适宜,不但能减少大量输液引起的不良后果,而且能够避免机体因补液不充分而发生不可逆的改变[6-7]。

1.3延迟复苏

传统观点认为,创伤休克低血压,应立即进行液体复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尽快提升血压。但现在的概念却是延迟复苏,即对HTS,特别是有活动性出血的休克病人,不主张快速给予大量的液体进行即刻复苏,而主张在到达手术室彻底止血前,只给予少量的平衡盐液维持机体基本需要,在手术彻底处理后再进行大量复苏,若过早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或大量液体提升血压,并不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事实上有增加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危险[8]。

2.复苏液的选择

液体复苏是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重要措施,传统液体复苏首选平衡盐溶液。平衡盐溶液不仅能迅速补充血容量,而且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速度加快[9],具有与细胞外液相近的电解质浓度、pH值、渗透压和缓冲碱,可扩张细胞外液、预防和纠正酸中毒,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缺点是早期复苏时用量大,容易转移到组织间隙从而增加肺水肿、脑水肿等不良后果的发生[10]。近年来,随着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的研发成功,液体复苏进入一个新的里程。本药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呼吸,而且能够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增加心输出量,使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有效改善[11]。据相关资料报道,使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Omin后血压既可明显回升[12]与传统应用平衡盐溶液进行比较,液体输入量明显减少,心率、脉压差及尿量的改善情况较好,病死率明显降低[13]。陈鹏等研究得出低晶胶比(晶胶比≤3:1)液体复苏,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高晶胶比(晶胶比≥3:1)液体复苏而言肺水肿增加少、血乳酸清除率高,复苏后氧合指数高,ICU住院时间缩短,更适合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14]。全血、血浆、血浆白蛋白和其他人工合成的血浆代用品,右旋糖酐等胶体液,可使组织间液回收血管内,使循环量增加到1倍~2倍。但用量过大可使组织液过度丢失且可发生出血倾向,补液量一般不超过1500mL~2000mI[15]。创伤出血性休克复苏时最理想、最符合生理需求的胶体液是补充全血,特别是新鲜全血,不仅可以扩容,还可以提高血液的携氧功能。

3.液体复苏监测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液体复苏后监测应包括:动脉血压(BP)、脉博(P)和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MAWP)、心排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碱基、胃黏膜pH;动脉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红蛋白浓度,尿量及其比重等。有创动脉压力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数据准确,提供可靠和连续的动脉压数据。但有创血压操作技术难度大,需要时间,数据分析要求高,对病人损伤大,难于普遍应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以进行快速输血补液,尽早恢复肾脏灌注保护肾功能,CVP是临床反映右心功能和有效循环血容量负荷的简便而实用的指标,持续CVP监测,借以监测血容量的动态变化,防止发生循环负荷过重的危险[16]。王伟等通过对80例休克患者进行研究提示在休克早期提高患者的乳酸清除率有利于改善预后,认为:HTS患者复苏早期监测血乳酸水平、计算乳酸清除率比监测生命体征的意义更大,能准确指导治疗、判断预后[17]。而休克指数(SI)是一个较易计算的合成指标,受收缩压和心率的双重影响。可见SI与失血量(BV)的相关性更好,优于其它血流动力学指标,能更准确的反映HTS失血量的多少[18]。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具有安全、无创、方便等特点,通过简单的培训即可以掌握操作方法。可以避免休克治疗中,不正确的补液而导致的肺水肿、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无创的血流动力学对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有—定的指导作用[19]。笔者认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CVP监测,能指导液体复苏及抢救,设备及技术要求较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应用。另外多参数监护仪监测得的HR、P、BP、SPO2在紧急情况下也能为救治提供参考。

4.护理

4.1输液护理

选择远离受伤部位的静脉血管,如头部、胸部;上肢受伤者选择下肢静脉;腹部、盆腔、下肢受伤,选择上肢静脉;四肢受伤,选择颈外静脉,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有条件时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的顺序一般是先用止血药、再用晶体液、后用胶体液和血制品。

4.2常规护理

采取休克体位、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体表伤口包扎止血、四肢骨折固定。

4.3其他护理

预防和控制创伤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各种侵人性操作均易引起继发性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早期护理干预;对清醒的病人心理护理应同时进行。

5.展望

创伤失血性休克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液体复苏是关键,护土如何评估输液速度,调节输液量,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得到更确切资料,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兴文,刘晓亮,刘智玲等.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5):11-14.

[2]BeekleyAC.Damagecontrolresuscitation:asensibleap—proachtotheexsanguinatingsurgicalpatient[J].CritCareMed,2008,36(S):267—274.

[3]BrohiK,CohenMJ,GanterMT,eta1.Acutecoagulopathyoftrauma:Hypoperfusioninducessystemicanticoagulationandhyperfibrinolysis[J].JTrauma,2008,64(5):1211~1217.2008,65(4):755-764.

[4]苏月南,关常青,曾燕转.两种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抢救创伤性休克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08,137(24):2778-2779.

[5]刘志祯,陶美满,朱孝中等.创伤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临界血压维持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1):3434-3436.

[6]?刘磊,王振杰.活动出血的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l1,9(1):114-116.

[7]??吴耀建,黄国亮,元智吴,等.控制性升压法救治HTS效果观察[J].人民军医,2011,54(12):1057-1058.

[8]刘良明.战创伤休克早期救治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3,15(2):2001-2004.

[9]?苏远红,梁志敏,代少艳等.创伤性休克早期救治1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3):52,53.

[10]?杨锦平,陆俊地,何鹏等.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探讨[J].实用临床医学,2006,7(9):180-182.

标签:;  ;  ;  

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监测及护理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