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股论文_陈建钢,林雅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优先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优先股,债转股,融资,交行,贵州省,普通股,资产负债。

优先股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钢,林雅晨[1](2019)在《市场化债转股背景下债权转优先股路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场化债转股作为降低企业杠杆率,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的重要手段,自2016年提出以来,就被大力关注及实践。在债权转为股权的过程中,多将股权设置为普通股,但是普通股并不能很好的平衡债权人与原有股东的利益,也不能降低企业的付息压力。所以可以探索将债权转为优先股,一方面为一时陷入困境的企业纾困,在企业不盈利时,无需分红或付息。另一方面,减少企业经营权的争夺,避免企业陷入僵局。(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35期)

杨英男[2](2019)在《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会计处理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将企业与风险投资者紧密结合,条款的多样性造成自身会计属性的多元化,使会计处理难度加大。现阶段,大部分企业以金融负债整体确认发行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该处理方式是否能反映其经济实质,是否有更合适的处理方式,值得探讨。因此,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会计处理的案例分析,得出以复合金融工具确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并对其进行分拆处理的方式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绩效这一结论。(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9年34期)

李春玲,周昂[3](2019)在《北京银行优先股融资的效应及风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优先股制度的推行对我国各类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满足监管要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城市商业银行的代表——北京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优先股融资的方案条款、融资效应及融资风险,研究发现优先股融资可以带来短暂的正向市场效应并优化资本结构,但对盈利能力的改善并不显着,进而提出了本案例对于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的启示并给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陈杨,金灵[4](2019)在《新型金融工具优先股制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危机后美国优先股救援政策的成功,使得优先股这一金融工具再次回归大众视野,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成为国际各金融市场的常客。通过探索优先股制度的发展历程,辨析优先股的优势与风险,并以近期上市的独角兽企业小米为例,深入研究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这一创新金融工具,最终得出我国发展优先股制度应改善的策略。(本文来源于《江苏商论》期刊2019年11期)

[5](2019)在《银保监会 证监会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修订)》一文中研究指出银保监发[2019]31号各银保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证监会各派出机构,各交易所,各下属单位,各协会:为规范商业银行优先股发行,提升商业银行资本质量,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本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期刊2019年30期)

李敏,刘雪凌,董娜[6](2019)在《永续债与优先股财税处理比较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永续债和优先股为代表的新型金融工具成为当前企业最受欢迎的投融资渠道,但是限于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会计属性划分不明确和税务处理类法律准则欠缺等因素影响,给企业财税处理和新型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本文在简述永续债和优先股财税处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中兴通讯发行永续债和康美医药发行优先股的具体案例剖析两者财税处理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期望为企业未来永续债和优先股的财税处理有所借鉴。(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9年28期)

陈燕青[7](2019)在《年内股权融资已逾万亿元》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商报/读创讯】(记者 陈燕青)随着今年市场的反弹,A股股权融资有所回暖。WIND数据显示,按发行日计算,今年前叁季度股权融资规模合计1.067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24%,逼近去年全年1.083万亿元的规模。数据显示,今年新股发行有所回暖,而(本文来源于《深圳商报》期刊2019-10-01)

罗元涛[8](2019)在《交行贵州省分行实现全国首单4.7亿元“非公众股份公司优先股”债转股融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财金处获悉,日前,交行贵州省分行联合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向贵州中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放4.7亿元“债转股”资金,实现了全国首单“非公众股份公司优先股”债转股融资,是我省2019年降低企业杠杆率重点工作任务中企业实施债转股(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报》期刊2019-09-20)

王祎涵[9](2019)在《优先股融资模式推广完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国内优先股发行在商业银行里十分流行,但是在不属于银行业的行业中,优先股融资模式还没有被普遍使用。但是国内关于优先股融资模式的有关法律条例十分缺乏。本文经过对国内优先股发行目前状况的检验分析,探究优先股融资模式优势,针对优先股融资模式推广,提出有关的完善策略,从而促进优先股融资模式合法地位的确认,提供给投资人员构建个性化标准预留领域,扩展投资局限,并且缩减上市准入限制。(本文来源于《全国流通经济》期刊2019年26期)

赵慧娴[10](2019)在《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会计处理优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处于不对称的情况下,财务报表是决策者决策时所依赖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信息来源。近年来许多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来筹集资金,而按照现有准则对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会计处理,将造成财务报表账面业绩与企业真实经营业绩的巨大反差,这一点在小米集团身上得到了"完美的演绎"。因此为了更好地提供决策信息,本文以小米为例简要分析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目前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从其分类、公允价值变动计量、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处理进行优化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9年17期)

优先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将企业与风险投资者紧密结合,条款的多样性造成自身会计属性的多元化,使会计处理难度加大。现阶段,大部分企业以金融负债整体确认发行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该处理方式是否能反映其经济实质,是否有更合适的处理方式,值得探讨。因此,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会计处理的案例分析,得出以复合金融工具确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并对其进行分拆处理的方式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绩效这一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优先股论文参考文献

[1].陈建钢,林雅晨.市场化债转股背景下债权转优先股路径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9

[2].杨英男.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会计处理问题分析[J].财会通讯.2019

[3].李春玲,周昂.北京银行优先股融资的效应及风险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陈杨,金灵.新型金融工具优先股制度的研究[J].江苏商论.2019

[5]..银保监会证监会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修订)[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

[6].李敏,刘雪凌,董娜.永续债与优先股财税处理比较探析[J].财会通讯.2019

[7].陈燕青.年内股权融资已逾万亿元[N].深圳商报.2019

[8].罗元涛.交行贵州省分行实现全国首单4.7亿元“非公众股份公司优先股”债转股融资[N].贵州民族报.2019

[9].王祎涵.优先股融资模式推广完善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

[10].赵慧娴.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会计处理优化探讨[J].中国商论.2019

论文知识图

优先股-股利分配盈利性铁路对优先股融资的应用开发性铁路对优先股融资的应用中视文化第一次优先股融资的AR...债转优先股模式公益性铁路对优先股融资的应用

标签:;  ;  ;  ;  ;  ;  ;  

优先股论文_陈建钢,林雅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