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传输论文_吴楷

导读:本文包含了射频传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射频,光纤,链路,能量,无源,信号,同轴电缆。

射频传输论文文献综述

吴楷[1](2019)在《射频同轴电缆传输损耗测量方法及实测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射频电缆是天线与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重要传输路径,是开展无线电测量、电磁环境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必要部件。准确掌握射频电缆各频率点的损耗值,是实现精确测量的重要前提。使用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天馈线分析仪、功率计均可测量射频电缆传输损耗,本文将以2m/50Ω/DC-18GHz/N型柔性射频同轴电缆为例,基于频谱(本文来源于《中国无线电》期刊2019年10期)

杨炜伟,陈剑,陈德川[2](2019)在《射频能量采集非可信中继网络中物理层安全传输》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能量采集技术为能量受限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能量供给方式.假设能量受限中继节点具有射频能量采集能力,本文设计了中继非可信情况下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配置多天线的源节点采用发送天线选择策略来增强中继节点的能量采集性能,目的节点发送人工干扰来抑制非可信中继对保密信息的窃听.在瑞利块衰落信道条件下研究了所提方案的物理层安全性能,推导了系统安全中断概率、连接中断概率和安全吞吐量的闭式表达式.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揭示了各系统参数对物理层安全性能的影响关系.(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凯,冯浩,青春,楚淇博,张一鸣[3](2019)在《基于有限元法的SMA射频连接器传输特性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SMA型射频同轴连接器标准进行了一种连接器的设计,并通过HFSS软件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之上,给连接器两端外接同轴导线,并对接触体与绝缘体之间空隙及接线处的空气间隙进行优化设计,得到符合传输要求的间隙范围。最后通过网络分析仪对加工好的线缆组件进行测试,得到相应的特性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机电元件》期刊2019年03期)

邓鹏跃[4](2019)在《基于少模光纤高非线性容限的射频信号传输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纤因为其低损耗、大带宽、低重量和抗电磁干扰而被作为传输射频信号的一种重要媒介。模拟光链路因为能同时实现高增益、低噪声和大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Spurious Free Dynamic Range)而在微波光子的许多应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提高光电探测器的接收光功率是改善模拟光链路系统性能最有效的方法。目前高发射光功率的激光器和大接收光功率的光电探测器已经制造完备,相比之下,光纤的功率处理能力要低一个数量级,这主要是由于光纤中的两个非线性效应导致的,分别是受激布里渊散射(SBS: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和克尔非线性效应。SBS导致较强的背向散射,限制了接收端探测到的光功率,同时降低了链路的增益和信噪比;克尔非线性导致交调失真,限制了链路SFDR的提升,所以目前提升模拟光链路性能的主要障碍就是光纤本身。我们对提升模拟光链路的增益和SFDR等关键性能的光纤因素从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展开研究,在深入研究SBS阈值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叁种提升模拟光链路性能的方法,搭建相应的实验平台分别测试其SBS阈值、传输光功率、链路增益和SFDR等性能指标并进行分析,实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也证明了我们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数值计算了基于SBS慢光效应补偿模间色散。本论文的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叁部分:一、在介绍模拟光链路光源、调制器和光电探测器的基础上,指出高光功率发射或处理能力是这些器件的内在要求,同时提高链路接收端的探测光功率是提升链路增益和SFDR等指标最有效的方法。对阶跃折射率光纤中的模式进行了求解,推导了模间色散计算公式,综合考虑模式耦合和模间色散而在模分复用实验系统中选择LP01和LP11进行复用传输。搭建4f系统并实现了LP0I到LP11的模式激励,为后续实验做了准备。二、在对SBS原理、阈值特性、尤其是SBS阈值影响因素做了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模拟光链路中用少模光纤代替单模光纤和在少模光纤中传输高阶模LP11两种方法来提升链路增益和SFDR,并搭建SBS阈值测试平台和链路性能测试平台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单模链路和两种少模链路的SBS阈值分别为8dBm、12dBm和17dBm,少模链路的SBS阈值和传输光功率得到提高且抑制了叁阶交调失真,从而提升了链路增益和SFDR,两种少模链路的SFDR分别比单模链路高1.4dB和3.4dB,证明了我们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叁、在研究模式联运对SBS阈值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基于2×2模分复用系统的模拟光链路来进一步改善链路性能,并搭建相应的实验平台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与少模LP11链路相比,模分复用模拟光链路的SBS阈值高2dB且传输光功率高ldB,从而链路增益更大且叁阶交调失真得到进一步抑制,链路的SFDR增大到90dB,实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最后我们提出并数值计算了利用SBS慢光效应补偿模间色散,并对结果做了解释。(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6)

梁景熙[5](2019)在《基于射频调制的光纤稳相频率信号传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稳定度的频率标准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航空探测、雷达系统以及基础物理量研究等多个领域当中。随着精确时钟与频率源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铜缆传输、卫星链路已无法满足频标的传输稳定度要求。由于光纤具有损耗低、覆盖广、抗电磁干扰等突出优势,基于光纤的稳相频率传输成为一种新型的传输高稳定频率参考信号的技术,受到了各国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与探讨,是稳定频率传输在军用及民用领域中的发展趋势。然而根据光纤的传输特性进行分析,使用光纤进行信号传输时会受到来自外界温度变化以及机械振动等因素的影响,这将导致光纤传输的时延量发生随机变化,并最终反映在频率调制信号的相位抖动。为了对光纤链路引入的相位起伏进行检测并补偿,本论文从理论上介绍了基于射频调制的光纤稳相频率系统的原理,并根据理论基础与设计方案实现了适用于短距离实地应用的往返鉴相被动补偿稳定频率传输系统,从中研究分析影响传输稳定度的多个因素,最终改良设计并实现了单波长远端重构稳相频率传输系统,使稳相传输系统的稳定度进一步得到提高。基于射频传递的光纤稳相传输系统有两种常见的补偿方式,包括被动补偿与主动补偿。由于本文主要针对短距离场景下的稳相传输系统进行探究,被动补偿的设计方案在短距离传输时不仅拥有更高的运行可靠性,还能够用复杂度较低的系统来满足短距离高稳定频率传输的指标,所以本文选择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被动补偿的稳相传输系统。为了验证补偿方案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文首先实现了往返鉴相被动补偿稳相频率传输系统,并在80 km的短距离实地光纤链路上进行实验测试,通过长时间的测量与记录,获得稳相系统的传输短期稳定度和长期稳定度分别是6.22×10-13/1 s和7.92×10-17/104s,证明对实际链路的抖动有明显的补偿效果。根据实地测试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系统的传输性能一般受到链路不对称、后向瑞利散射、倍频干扰等因素影响,且频率信号的信噪比在电路与光路上持续受损,使被动补偿系统的短期稳定度较低,所以文中优化设计并实现了单波长远端重构稳相传输系统。此方案中不仅具备被动补偿的优势,还在系统中只使用了一个光波长进行双向传输,同波长的双向光载波分别调制了不同频率的射频调制信号,可以克服链路的不对称性与后向瑞利散射。除此之外,本系统还结合了主动补偿的优势,利用锁相环结构在远端加入信号重构模块。本文对单波长远端重构稳相系统在80 km相同长度的光纤上再次进行对比实验分析与验证,探讨影响因素的消除情况以及锁相环模块的有效性。其中在没有锁相环重构时的系统短稳和长稳分别是8.50×10-14/1 s和7.42 ×10-17/104 s,而加入重构后的系统短稳和长稳分别是2.86×10-14/1 s和6.62×10-17/104 s。单波长和远端重构的系统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系统的传输稳定度,满足在短距离中高稳定频率源的稳相传输需求。(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30)

梁琦[6](2019)在《射频微波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及处理技术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对网络通信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型的网络通信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相关的光纤通信技术。这种技术是由相关光子技术与通信技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高科技技术。目前,这种新型技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新型光纤通信技术以其广阔的信息容量成为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信息传输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波信号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问题。在远距离传输中,微波传输将有很大的损耗,宽带几乎是无限的,因此需要将微波射频与光电子传输和处理技术相结合,使射频微波信号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光纤中射频微波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技术。(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5期)

申帅[7](2019)在《基于射频能量传输的无线体域网资源分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体域网(WBAN,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是一种以人体为中心,由置于人体内部或表面的微型低功率传感器节点和执行器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体育竞技、军事、娱乐等各个领域。在这众多领域中,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尤为普及,也最具发展前景。无线体域网能够实时监测人体的生理信息,监控病人的健康状况,并利用远程医疗服务器中的大数据分析诊断病人可能存在的疾病,协助医生进行医疗诊断和治疗,帮助病人随时随地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无线体域网不仅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降低病人就医成本,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由于医生需要随时了解病人的生理信息,病人需要时刻掌握到自身的健康状况,因此网络运行的持续性是无线体域网的重要研究指标。另外,无线体域网中传感器节点大多体积较小,携带的电池容量有限,且部分传感器节点置于人体内部难以更换,因此网络的运行寿命是无线体域网的一大难题。近来热度较高的能量采集技术虽然能够使传感器节点免于电池容量的约束,但是由于其采集的是传感器节点周围环境中的自然能量,稳定性较差且效率较低,也难以保证网络的生存周期和运行效率。而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作为一种主动的能量传输方式,不用受限于自然环境,可以持续为传感器节点提供稳定且充足的能量,为解决无线体域网的生存周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但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引入也给无线体域网带来了新的挑战,使无线体域网的网络资源结构更为复杂,由此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资源分配公平性问题。而在无线体域网中,所有生理数据对病人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任何一个传感器节点数据传输出现问题都可能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因此如何通过合理地分配网络资源保证系统的高效性和公平性是对无线充电体域网来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为了使无线体域网能够提供持续可靠的服务,本文将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应用于无线体域网中,着眼于无线充电体域网资源分配问题,以提高系统的公平性和保证网络运行的高效性为目标,研究和设计网络资源分配机制:(1)根据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几种不同传输方式的特性,以及无线体域网对能量传输的要求,将电磁辐射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应用于无线体域网中。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射频能量塔无线充电体域网的系统模型,包括信道模型、能量传输模型和信息传输模型。(2)根据合作博弈结果的帕累托最优性,将系统模型与合作博弈中的议价模型相结合,提出纳什议价资源分配机制,依据纳什议价解的性质建立网络资源分配问题,并使用对偶分解法求解该问题的最优解。通过仿真与其他网络资源分配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证明纳什议价资源分配机制下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公平性,及其相对于其他分配机制的优势。(3)针对无线体域网中传感器节点计算能力较弱以及纳什议价资源分配机制集中式的特点,将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生理数据的AP作为中央资源管理器来统一管理网络设备之间资源的分配,并为AP设计了一个资源调度算法,使其能够高效地在设备之间统筹调度网络资源,确定每个时隙运行的网络设备。(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8)

张国柱[8](2019)在《基于射频的导航卫星星间链路信息传输与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星间链路是导航卫星实现精密定轨和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导航卫星通过星间链路完成伪距测量和数据交换,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的时空基准,保证系统持续提供精准导航服务。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首先介绍星间观测和信息传输频段,并从天线特征、多址控制方式和网络拓扑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射频链路的工作体制。最后,针对实际导航卫星星座,应用OPNET平台建立导航信息传输仿真模型,通过分析信息传输效率,验证了基于射频链路导航信息传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星间链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宇航计测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李二涛[9](2019)在《射频供能无线网络高能效传输技术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是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WSN通常采用电池供电,电池更换困难限制了WSN的应用。射频供能通信网络WPCN(Wireless Power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可以克服这一瓶颈,为WSN的可持续应用提供了一个方案。相比传统WSN,WPCN的节点通过从环境射频信号中捕获能量以支撑其感知、计算、通信和组网。由于WPCN节点从射频中捕获的能量弱,因此,如何高能效传输数据成为WPCN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反射通信(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技术在WPCN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反射通信在采用FM0两相位基带通信、Miller调制等方案时所存在的反射比特0和比特1之间的巨大能耗差ECD(Energy Consumption Disparity),研究了利用ECD生成低能耗码本,进而利用码本进行反射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案。设计出定长码本(即码本中的码字长度相等),提出基于定长码本的高能效数据传输方案EEDDS(Energy-Efficient Data Delivery Scheme)。在EEDDS方案中,收发双方共享定长码本,通过码本实现“原始比特流中固定长度的数据段”和“码本中的码字”之间的映射。综合考虑ECD系数、原始比特流中高能耗位所占比例、信道误码率等因素,在对分段延迟作出约束的前提下,构造了以最大化节能率为目标的优化问题模型。给出了定长码本的构造过程,并受此过程启发,采用计算复杂度低的贪婪算法求解上述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调制方式具备ECD特征或原始比特流中高能耗位较多的情况下(例如传输ASCII码),所提出的EEDDS方案的节能率优于传统的不编码方案。2.在EEDDS方案中,接收方必须完整的接收一个码字后才能解码,且倾向于选择较大的分段长度,消耗了较多的节点存储空间。针对EEDDS方案的这一不足,研究了使用非前缀码(Prefix-code)的高能效数据传输问题,提出基于非前缀码本的高能效数据传输方案PCBS(Prefix Code Based Scheme)。PCBS方案考虑ECD系数、码字长度上限等参数,在码字的非前缀特征、节能性等约束条件下,构造了以最小化平均能耗为目标的优化问题模型。本文利用遗传算法求解该优化问题,利用二叉树与非前缀码本的对应关系,选取二叉树为染色体,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变异和种群迭代都基于对二叉树的操作,得出了包含非前缀码字的高能效码本。PCBS方案为每个原始分段匹配变长的码字,适合于更一般的场景,进一步降低了高能耗位的发送数量,具有较低的传输延迟、较少的存储空间需求和更高的节能率。仿真结果显示,PCBS选取的分段长度低于EEDDS方案,相同条件下比EEDDS方案有更高的节能率和更小的分段长度,即PCBS方案整体上优于EEDDS方案。3.针对EEDDS和PCBS方案所设计的码本占用存储空间大,难以在硬件上实现的缺点,考虑存储空间极度受限下的高能效码本设计及基于所设计的码本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案,提出混合非前缀码高能效数据传输方案CBBC(Prefix Code Based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s)。CBBC方案采用两个速率传输数据,以一种速率把包含较多低能耗位的原始数据块不使用码本直接发送出去,而以另一种速率把包含较少低能耗位的原始数据块使用码本发送出去。充分考虑编码和不编码的阈值、ECD系数,在节点内存、单位比特时间、码本的非前缀特征和节能性等约束条件下,构造了以最小化平均能耗为目标的优化问题模型,并借助二叉树的修剪和扩展操作求解该优化问题。此外,在无线识别感知平台WISP(Wireless Identification Sensing Platform)硬件上对CBBC方案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用相同的能量,CBBC方案比不编码方案多传输20%以上数据(比特)。总之,CBBC方案易于在硬件上实现且节能效果明显,适用于节点计算能力弱、存储空间极度受限的无源感知或反向散射通信场景。上述方案可应用于使用射频能量收集和反向散射通信的射频供能通信网络中,在物理层提高数据的传输能效。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对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和射频供能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9-01-01)

彭醇陵[10](2018)在《基于射频能量收集的双向中继网络传输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快速发展,要求无线通信传输设计在考虑更广覆盖、更高速率的通信服务的同时,解决影响网络生存时间的能源消耗问题。基于射频信息的无线能量收集技术是解决能量问题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技术能与无线信息传输结合,构建信息和能量同时传输的通信机制。中继传输能扩大传输距离、提高传输可靠性,是满足万物互联需求的一项核心技术,随着用户数量的剧增以及物联网多形态传输的发展,用户之间的协作会成为常态,因此,研究基于射频能量收集的中继网络传输优化对未来通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几种典型双向中继网络的信息能量同传及优化方案,开展了以下叁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研究了双向DF中继网络的信能同传与优化方案。针对采用PS能量收集和DF中继转发方式的双向中继网络,首先基于有效性研究的驱使,建立以最大化系统可达传输总速率为目标的最优功率分割比优化问题,并提出一种最优功率分割比优化算法,得到满足该优化问题的最优功率分割比的闭式解;然后基于可靠性研究的驱使,建立考虑传输总功率限制下的最小化系统中断概率优化问题,旨在联合优化源端功率分配和中继功率分割比来提升中断性能,由于参数之间存在耦合性导致难以直接求解该联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两步次优求解算法,求解并得到最优功率分配和功率分割比分配的闭式解。仿真验证了所求闭式解的正确性,分析了发送功率、中继位置等参数对最优传输设计的影响,并证明了所提优化传输方案的性能优越性。二、研究了认知双向中继网络的信能同传以及满足传输公平性的联合资源优化方案。在考虑认知网络采用underlay频谱共享方式与主用户共存情况下,以最大化最小认知用户传输速率为目标,建立功率控制下的联合优化问题,旨在保证主用户传输需求下,通过最优分配认知用户发送功率以及传输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参数(时间和功率分割比)来最大化最小认知用户的传输性能。由于该联合优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非凸优化问题,难以直接求解,提出一个循环分步交替优化算法,得到满足该优化问题的最优资源分配。该算法通过将原优化问题转化为循环求解一个凸优化问题和一个交替优化问题,避免了直接求解的复杂性。仿真证明了所提传输方案能改善信道的非对称传输,分析了主网络干扰忍耐门限、用户最大峰值功率等对认知网络最优传输设计的影响,并证明了所提优化算法的性能优越性。叁、研究了考虑硬件损伤条件的信能同传及联合资源优化方案。考虑到实际物理器件往往存在不可避免的硬件损伤,结合硬件损伤影响下的信号模型,设计了硬件损伤影响下的信息能量同传,并分别建立双向AF和双向DF中继系统在满足传输公平性下,以最大化可达传输总速率为目标的优化问题。针对AF方案,推导了满足目标函数最大化的最优功率分割比的闭式解。针对DF方案,考虑到时间分配可进一步改善DF传输方案的性能,设计了联合优化时间和功分比分配来最大化目标函数的优化方案,为求解该优化问题,首先提出基于交替优化的联合优化算法;接下来,考虑到交替优化算法的迭代求解仍具有较高复杂度,通过分析硬件损伤下的性能饱和性,提出一个适合硬件损伤模型的基于松弛上界的次优求解算法。仿真对比分析了硬件损伤对AF和DF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证明了DF方案中的次优算法是联合最优传输性能的近似解,同时验证了所提优化传输方案的性能优越性。(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8-12-01)

射频传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射频能量采集技术为能量受限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能量供给方式.假设能量受限中继节点具有射频能量采集能力,本文设计了中继非可信情况下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配置多天线的源节点采用发送天线选择策略来增强中继节点的能量采集性能,目的节点发送人工干扰来抑制非可信中继对保密信息的窃听.在瑞利块衰落信道条件下研究了所提方案的物理层安全性能,推导了系统安全中断概率、连接中断概率和安全吞吐量的闭式表达式.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揭示了各系统参数对物理层安全性能的影响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射频传输论文参考文献

[1].吴楷.射频同轴电缆传输损耗测量方法及实测比对[J].中国无线电.2019

[2].杨炜伟,陈剑,陈德川.射频能量采集非可信中继网络中物理层安全传输[J].电子学报.2019

[3].李凯,冯浩,青春,楚淇博,张一鸣.基于有限元法的SMA射频连接器传输特性优化研究[J].机电元件.2019

[4].邓鹏跃.基于少模光纤高非线性容限的射频信号传输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5].梁景熙.基于射频调制的光纤稳相频率信号传输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6].梁琦.射频微波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及处理技术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

[7].申帅.基于射频能量传输的无线体域网资源分配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8].张国柱.基于射频的导航卫星星间链路信息传输与仿真研究[J].宇航计测技术.2019

[9].李二涛.射频供能无线网络高能效传输技术及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9

[10].彭醇陵.基于射频能量收集的双向中继网络传输优化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主从设备传输分组时序分谐波混频器最佳射频及本振...无线地震仪结构低功耗高速可植入式UWB无线通信系统总...分谐波混频器电路框图分谐波混频器分布式ADS模型优...

标签:;  ;  ;  ;  ;  ;  ;  

射频传输论文_吴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