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离子注入论文-吴培

金离子注入论文-吴培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离子注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氧化锌薄膜,金离子注入,结构特性,光学吸收与透射

金离子注入论文文献综述

吴培[1](2008)在《金离子注入氧化锌薄膜引起的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磁控贱射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厚度约为300 nm的氧化锌薄膜,室温下采用80 keVAu离子对该薄膜进行注入,注入剂量为2×1015/cm2。制备态及注入ZnO样品随后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退火1小时,退火温度范围为100到700 oC。借助于X射线衍射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力显微镜等多种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ZnO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制备态的ZnO薄膜,高温退火会使得薄膜的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具体表现在:晶粒长大和光学透射率明显增加,同时光致发光强度也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金离子注入会导致ZnO薄膜的表面结构受损和光学性能的恶化。随后退火至300 oC,使得薄膜的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恢复,且光学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具体表现在:X射线衍射主峰(002)、(103)随着退火明显增强,光学透射率明显增加,光致发光强度也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进一步退火到600 oC,X射线衍射主峰(002)、(103)和光致发光强度虽然随着退火明显增强,但是光学透射率却在下降。退火至700 oC透过率大幅上升。PL测试结果显示在所有未注入的样品中均出现了2.38、2.65、2.75和3.0 eV四个可见发光带,而对应于本征的紫外发光带没有观测到。3.0 eV跟锌间隙子有关,2.65 eV归结于电子从离子化的氧空位能级跃迁到价带产生的发光,而2.75 eV处的蓝光源于氧空位浅施主能级上的电子到价带上的跃迁。2.38 eV绿光发射源于氧空位引起的绿光发射。金离子注入使ZnO薄膜的光学带隙增大。随退火温度升高,Au离子注入的ZnO薄膜的光学带隙变大,同时使绿光发光增强,并出现紫外发光。(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8-06-01)

蒲正利[2](2002)在《钛和Ti-6Al-4V合金的高能金离子注入》一文中研究指出20 稀有金属快报 2002年第12期 钛通常为密排六方(hcp)α相,在1155K以上α相就转变成体心立方的β相。在1155K和高能压力下,α相也能转变成简单六方的ω相。据报道,利用高能离子注入就可以得到ω相。离子注入可以提高钛的表面硬度,从而提高其(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快报》期刊2002年12期)

金离子注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 稀有金属快报 2002年第12期 钛通常为密排六方(hcp)α相,在1155K以上α相就转变成体心立方的β相。在1155K和高能压力下,α相也能转变成简单六方的ω相。据报道,利用高能离子注入就可以得到ω相。离子注入可以提高钛的表面硬度,从而提高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离子注入论文参考文献

[1].吴培.金离子注入氧化锌薄膜引起的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8

[2].蒲正利.钛和Ti-6Al-4V合金的高能金离子注入[J].稀有金属快报.2002

标签:;  ;  ;  ;  

金离子注入论文-吴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