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锤论文_凌志刚,郭玉淼

导读:本文包含了防振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风,作业,导线,特性,解理,功率,输电线。

防振锤论文文献综述

凌志刚,郭玉淼[1](2019)在《新型架空地线防振锤复位装置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输电线路架空地线防振锤在长期运行中,因受室外环境以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容易造成防振锤握着力降低,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目前处理架空地线防振锤位移的方法比较单一,并且受架空地线型号以及线路运行状况的限制,检修率低,易造成遗留缺陷成为安全隐患。对此研制出一种新型架空地线防振锤复位装置,可带电复位架空地线防振锤,并且不受架空地线型号限制,提高了架空地线防振锤位移的消缺率。(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电力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赵星驰[2](2019)在《基于两自由度防振锤模型的导线微风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风振动是架空导线风致振动最为常见的形式,其对导线的服役寿命和可靠性有较大影响。目前,对于导线、防振锤和微风振动的特性的研究,国内外已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对于安装防振锤的导线动力特性及微风振动特性却认识不足。鉴于此,本文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将防振锤简化为两自由度振动模型,给出了导线位移激励下防振锤的振动方程及其一般解;建立了考虑防振锤作用的架空导线振动方程,并确定了防振锤对导线的作用力与微风激振力的计算表达式。对架空导线振动方程的求解进行了研究。考虑导线稳态振动的情况,利用有限差分法得到了导线振动差分计算方程;给出了安装防振锤的导线动力特性和微风振动特性的求解方法,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和程序的有效性。对安装防振锤的导线动力特性和微风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具体的内容有防振锤对于导线固有频率和振型影响,防振锤的型号、防振锤的挂点位置和防振锤的安装数目对于导线微风振动幅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振锤的安装对导线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产生影响;防振锤的型号影响着自身的主频数,主频数越多抑振效果越好;防振锤的数量对抑制微风振动有一定影响,但达到一定数目后继续增加则对效果影响不大;防振锤的位置对于抑制微风振动有较大影响,防振锤的安装位置决定着自身的失效频率,对称安装或等距安装防振锤对导致对称失效或等距失效。(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9-03-01)

李黎,张族炎,徐宁波,易勇志[3](2018)在《FDZ型防振锤理论计算模型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FDZ型防振锤锤头的振动特点,在FR型防振锤理论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锤头6个方向的自由度,建立了FDZ型防振锤的理论计算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各类Stockbridge型防振锤。并结合FDZ型防振激振试验,将理论模型得到的功率特性曲线和试验得到的功率特性曲线进行对比,发现功率峰值、峰值频率、图形的走势和波峰和波谷出现的位置均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可以用于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响应计算中,为输电线路防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17期)

汪峰,彭章,黄欲成,陈池,赵全江[4](2018)在《防振锤对大跨越输电线微风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防振锤安装方式是架空大跨越输电线路防振设计的重要问题。设计制作了防振锤-大跨越输电线体系的微风振动试验模型,研究了不同张力作用下防振锤-输电线体系的振动响应,分析了FR4型防振锤锤头朝向、FR4型和FDN型防振锤混合安装方式对大跨越导线的振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相同激励下,安装防振锤的导线振动幅值要小于未安装防振锤的裸导线,但随着导线张力的增大,防振锤的防振频段收窄,防振效果降低;(2)FR4型防振锤对15~25Hz激励频段的防振效果较好,其大小锤头朝向对导线振动影响较大,锤头朝向不同,防振锤的防振效果不尽相同;(3)采用混合式安装防振锤的防振效果优于同型号的安装方式。(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马龙涛,郑树会,祝永坤,李祥杰,高树永[5](2018)在《蒙东地区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断裂破坏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防振锤是为防止风致振动断股而悬挂于导线上的重要金具种类。蒙东地区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锤头本体断裂的异常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防振锤的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以及断口微观形貌分析等。结果表明,该防振锤锤头材质为灰铸铁,碳当量较高,超出ISO185标准规定值,金相组织为珠光体、粗大片状石墨和少量的铁素体,且锤头内部可能存在较大残余应力,锤头断裂机制为脆性解理断裂。建议今后防振锤设计制造工作中,对材料成分进行适当控制,同时应进行去应力热处理或者改用冲击韧性良好的材料代替铸铁材料,并优化锤头结构和尺寸,防止断裂事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董志聪[6](2018)在《输电线—防振锤系统的微风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输电线路最普遍的振动形式,微风振动可能导致输电线的疲劳断股、断线与杆塔、金具的损坏,对架空线路的工作寿命和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以单档距单根输电线-防振锤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动力学法对其微风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完成的工作主要有: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输电线-防振锤系统微风振动特性的研究现状。其次,建立了输电线-防振锤系统的力学模型与振动方程。在建模时将输电线简化为小刚度梁,两端的边界条件按照铰接处理;对防振锤建模时,采用集中质量模型将其简化为弹簧质量振子系统;给出了微风激励力的表达式,得到输电线-防振锤系统的力学模型。针对该模型推导得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给出了求解该方程所需的微风激励力、防振锤作用力及输电线自阻尼系数的计算式。再次,针对输电线-防振锤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基于四阶精度的有限差分思想,采用迭代算法编制MATLAB程序对其求解。计算并分析了安装防振锤前后的输电线振型,给出了两种动弯应变算法;分析了安装防振锤后,动力学法与能量平衡法计算结果的异同。最后,采用自编的MATLAB程序针对不同的防振锤类型、安装位置和安装数目进行了计算,并对各个工况的振型、振幅与动弯应变曲线进行了分析,对防振锤的抑振作用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8-03-01)

董志聪,刘荣海,王雷雨,唐法庆[7](2017)在《防振锤技术参数对其功率特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设计新型防振锤,需要确定防振锤各技术参数对其功率特性的影响程度。本文针对FD型防振锤,计算了防振锤各技术参数对其谐振频率和功率特性的影响程度,并对造成不同影响程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在防振锤的设计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锤头之间的配合,明确技术参数对锤头功率特性的影响程度,通过理论和实验确定各技术参数的最佳值。(本文来源于《云南电力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叶紫权[8](2017)在《输电线路防振锤更换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老旧高压输电导线上的防振锤故障问题频发,若不及时进行更换将不能起到原有的防振效果,从而造成供电安全隐患。由于我国不间断供电的要求,检修人员必须身穿厚重的高压屏蔽服进入与导线等电位处开展防振锤更换作业,整个过程不仅耗时长,而且极具危险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并兼顾作业效率,本论文从防振锤带电更换的自动化工具上展开研究,通过对线路作业环境、防振锤结构以及拆卸-安装流程的分析,设计了一款能够在110 KV架空输电线路上进行带电更换防振锤的机器人。论文具体完成的工作如下:设计了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包括机器人本体、作业手臂以及末端柔性拧螺栓机构等,并对行走轮、平台夹爪、拧螺栓机构等关键部分进行了机电传动分析,从数值上论证了机构设计的可行性。同时针对防振锤更换带电作业机器人搭建了专用测控平台,并进行了机载控制系统以及便携式移动地面站的系统软件设计。通过剖析人工遥控操作机器人拆卸防振锤的流程,探讨了基于机器视觉辅助的螺栓对中策略;针对防振锤安装过程中的螺栓紧固,结合柔性拧螺栓机构的扭矩传递特性,提出了基于扭矩转角控制的螺栓紧固方法,推导了螺栓紧固的控制参数,并在模拟线路的试验中验证了上述辅助更换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论文最后结合对输电线路电磁场环境的分析,得出了机器人进出电场时的等效模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机器人的电磁防护设计,打通机器人在实际线路带电作业的最后一道关卡,并在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中心110 kV线路上进行了机器人带电更换防振锤试验,验证了该机器人的实用性与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王峻[9](2017)在《Stockbridge型防振锤动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架空输电线在风的作用下经常发生微风振动现象,可能导致断股、断线和杆塔、金具的磨损等事故,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振措施。目前我国生产的防振锤性能存在普遍问题,对防振锤的动力特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系统的理论研究和计算机仿真研究。鉴于此,本文分别建立了防振锤的两种数学模型和ANSYS有限元模型,对其频率特性、功率特性和阻尼特性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为防振锤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改善提供参考。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微风振动防治和防振锤动力特性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架空线微风振动的产生机理,对常见的防振锤种类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分别建立了FD、FR和FDZ型防振锤的分布质量模型,经进一步简化形成了集中质量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列出运动微分方程,进一步推导每种模型中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建立了防振锤的ANSYS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再次,分别使用两种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对FD-3型防振锤的固有频率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每种模型的正确性和简化处理的合理性;使用集中质量模型研究防振锤消耗功率的计算方法,绘制功率特性曲线,并进一步研究了各个结构参数对功率特性的影响。最后,使用分布质量模型研究了防振锤的阻尼特性,推导出通过试验识别系统各阶阻尼比的方法;绘制了FD-3型防振锤的幅频特性曲线;进一步研究了阻尼系数与激振频率的关系,推出通过试验绘制阻尼特性曲线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7-02-01)

杨靖波,李喜来,段松涛,刘胜春[10](2016)在《输电塔钢管构件涡激风振防振锤抑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输电钢管塔的某些圆截面构件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由卡门涡街引起的横风向振动,持续振动可能会造成结构破坏。目前抑制该振动的方法主要采用限制构件一阶起振临界风速即间接限定构件长细比。借鉴输电线路导地线微风振动的防振锤抑制方法,研究了采用防振锤抑制钢管构件的涡激风振,提出了钢管构件涡激风振抑制用防振锤的参数设计计算及优化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良好抑制效果,研究成果为钢管塔的涡激风振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6年14期)

防振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风振动是架空导线风致振动最为常见的形式,其对导线的服役寿命和可靠性有较大影响。目前,对于导线、防振锤和微风振动的特性的研究,国内外已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对于安装防振锤的导线动力特性及微风振动特性却认识不足。鉴于此,本文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将防振锤简化为两自由度振动模型,给出了导线位移激励下防振锤的振动方程及其一般解;建立了考虑防振锤作用的架空导线振动方程,并确定了防振锤对导线的作用力与微风激振力的计算表达式。对架空导线振动方程的求解进行了研究。考虑导线稳态振动的情况,利用有限差分法得到了导线振动差分计算方程;给出了安装防振锤的导线动力特性和微风振动特性的求解方法,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和程序的有效性。对安装防振锤的导线动力特性和微风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具体的内容有防振锤对于导线固有频率和振型影响,防振锤的型号、防振锤的挂点位置和防振锤的安装数目对于导线微风振动幅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振锤的安装对导线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产生影响;防振锤的型号影响着自身的主频数,主频数越多抑振效果越好;防振锤的数量对抑制微风振动有一定影响,但达到一定数目后继续增加则对效果影响不大;防振锤的位置对于抑制微风振动有较大影响,防振锤的安装位置决定着自身的失效频率,对称安装或等距安装防振锤对导致对称失效或等距失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防振锤论文参考文献

[1].凌志刚,郭玉淼.新型架空地线防振锤复位装置研制[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9

[2].赵星驰.基于两自由度防振锤模型的导线微风振动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

[3].李黎,张族炎,徐宁波,易勇志.FDZ型防振锤理论计算模型及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8

[4].汪峰,彭章,黄欲成,陈池,赵全江.防振锤对大跨越输电线微风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8

[5].马龙涛,郑树会,祝永坤,李祥杰,高树永.蒙东地区架空输电线路防振锤断裂破坏原因分析[J].东北电力技术.2018

[6].董志聪.输电线—防振锤系统的微风振动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7].董志聪,刘荣海,王雷雨,唐法庆.防振锤技术参数对其功率特性的影响分析[J].云南电力技术.2017

[8].叶紫权.输电线路防振锤更换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D].长沙理工大学.2017

[9].王峻.Stockbridge型防振锤动力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

[10].杨靖波,李喜来,段松涛,刘胜春.输电塔钢管构件涡激风振防振锤抑制方法研究[J].建筑结构.2016

论文知识图

阻尼弹簧防振锤结构示意图Stockbridge型防振锤频响曲线防振锤用钢绞线结构防振锤安装图安装阻尼线加防振锤位移对比图5两种防振锤受力分析对比Fig....

标签:;  ;  ;  ;  ;  ;  ;  

防振锤论文_凌志刚,郭玉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