铑膦配合物论文_钱子隆,周聪,赵素英,吴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铑膦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烯烃,催化剂,滑石,负载,水溶性,分子筛,酚醛树脂。

铑膦配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钱子隆,周聪,赵素英,吴丹[1](2018)在《多孔酚醛树脂固载铑膦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多孔酚醛树脂XAD761为载体,采用表面官能团修饰的方法制备了固载铑膦配合物的催化剂XAD761/P/Rh,实现了均相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的固载化.采用红外光谱、等温氮气吸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所制得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证实了二苯基氧磷结构配位中心的存在及铑膦配合物催化中心在酚醛树脂载体表面的形成.经过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测得磷和铑的负载量分别为1.39%和0.40%,催化剂中磷铑比为11.分别以1-辛烯和苯乙烯为底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XAD761/P/Rh在催化活性方面和叁苯基膦作配体时的均相催化剂效果相当,1-辛烯和苯乙烯的成醛收率分别可以达到77.9%和99.6%.所制备的催化剂经过简单的过滤分离即可实现循环使用.(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杨杰[2](2018)在《铑膦配合物催化FCC轻汽油氢甲酰化降烯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ⅥB汽油标准规定烯烃含量低于15%,同时烯烃一直是国内提高汽油辛烷值的关键组分,所以辛烷值在FCC汽油降烯烃之后必然减小。本文对铑膦配合物催化FCC轻汽油氢甲酰化降烯烃进行了研究,旨在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同时增加其辛烷值,进而生产符合要求的清洁汽油燃料;与此同时拓宽合成气市场,使得低廉的煤制合成气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汽油组分。首先,以铑膦配合物为均相催化体系,评价了叁种催化剂在FCC轻汽油氢甲酰化反应中的活性。结果发现:在无噻吩硫的条件下,乙酰丙酮叁苯基膦羰基铑/叁苯基膦的均相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活性,44.95%的轻汽油总烯烃经反应24h后剩余为30.32%,即总烯烃转化率为38%。其次,以乙酰丙酮叁苯基膦羰基铑/叁苯基膦为均相催化体系,优化了氢甲酰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先用控制变量法探索最佳单因素工艺条件,后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9 h、反应温度103℃、反应压力2.5 MPa、膦铑比100:1、催化剂浓度1.25 mmol/L、搅拌速度400 r/min、轻汽油量25 g的条件下,总烯烃转化率为65.06%,总醛收率为63.87%,催化剂转化频率(TOF)可达956.31 h~(-1)。最后,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铁磁性颗粒固载铑催化剂。先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为优化催化剂提供依据;再是对催化剂进行了评价,发现固载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此时总烯烃转化率为29.97%,醛收率为29.56%;后是对催化剂的再生循环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重复使用4次后,总烯烃转化率降至10.54%,总醛收率降为10.38%。另外也初步制备出了粒径约为4 nm的均一SPION-Rh催化剂的中间体Fe_3O_4@DA@DPPBac,后续继续探索SPION-Rh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李丹丹[3](2014)在《铑膦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a-蒎烯不对称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节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可再生天然资源,也是一种宝贵的化工原料。我国有着含量丰富的脂松节油,其主要成分α-蒎烯和β-蒎烯,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化学反应性能非常活泼,可进行氢化、氧化、异构化等多种反应。蒎烯催化加氢可制得蒎烷,蒎烷是香料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制备芳樟醇、香茅醇、玫瑰醚和二氢月桂烯醇等香料的重要中间体。蒎烷存在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因为顺式蒎烷的反应活性远高于反式蒎烷,所以工业上所用的蒎烷要求以顺式蒎烷为主。贵金属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条件较温和,尤其贵金属均相催化剂在不对称加氢方面具有优越的性能,但产物分离、催化剂回收比较困难。离子液体具有热稳定性高、化学稳定性强、不挥发、可“固载”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特点,用于两相催化兼有均相催化效率高和多相催化易分离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高效”溶剂和催化剂的“载体”,为解决均相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分离、回收问题开创了一条新途径。本论文制备了RhCl(PPh3)3配合物,以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将此催化体系用于α-蒎烯加氢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效果,且与产物易分离、可循环使用。本论文具体做了以下4方面的研究:(1)加氢反应介质的考察对加氢反应介质进行了考察,发现无离子液体时,虽然催化性能较高,但反应结束后,催化剂与产物互溶,与产物分离困难。而以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时,催化效果较好,且催化剂溶解在离子液体中,反应结束后,离子液体催化剂体系很容易与产物分离,并可以重复使用。(2) RhCl(PPh3)3制备条件的考察分别以工业级[BMIM]PF6、工业级[BMIM]BF4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考察膦铑摩尔比、回流温度、回流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工业级[BMM]PF6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时,较优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膦铑摩尔比为N2,回流温度为T3,回流时间为t2;以工业级[BMIM]BF4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时,较优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膦铑摩尔比为N'1,回流温度为T1,回流时间为t'2。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催化剂符合RhCl(PPh3)3的结构。(3)α-蒎烯加氢反应工艺条件的考察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以工业级[BMIM]PF6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时各工艺条件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以工业级[BMIM]PF6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Ez,反应压力为P1,催化剂与α-蒎烯的质量比为M3,离子液体用量为L3,转速为800r/m,反应时间为J2。此条件下,α-蒎烯的转化率为99.49%,顺式蒎烷的对映选择性为96.73%。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以工业级[BMIM]BF4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时各工艺条件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I5、反应压力为P'2、催化剂用量为m3,离子液体用量为Q1,转速为800r/m,反应时间为G3,该条件下,α-蒎烯的转化率为99.31%,顺式蒎烷的对映选择性为98.38%。(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1)

付海燕,袁茂林,陈华,李瑞祥,李贤均[4](2010)在《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有机两相体系中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的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由于具有环境友好和催化剂容易分离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水溶性催化剂体系已经用于丙烯氢甲酰化反应制备丁醛的工业化生产.然而,长链烯烃在含有催化剂的水相中溶解性较差,反应速率较慢.综述了有关加速水/有机两相体系中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方法和进展,包括使用具有表面活性的膦配体,以及在催化体系中添加环糊精和表面活性剂等促进剂.另外,还讨论了有关内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和提高直链醛选择性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周玮[5](2009)在《烯烃氢甲酰化固载化铑—膦配合物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烯烃氢甲酰化是获得醛或醇的重要手段,产品可用于生产增塑剂、织物添加剂、表面活性剂、溶剂等,是工业上最大的均相催化过程。工业氢甲酰化的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的应用因高碳烯烃在水中难溶而受限,开发具有工业前景的、可循环使用的固载化铑-膦配合物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烷基间隔基团将铑-膦配合物固载于介孔分子筛孔内,研究间隔基团链长(柔性)对固载化催化剂活性及循环使用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首先使用不同烷基长度的卤烷基硅烷对分子筛改性,然后制备二苯基膦锂并将二苯基膦配体连接到卤烷基改性的载体表面,最后将铑前驱物固载于烷基二苯基膦改性的分子筛上,形成烷基膦-铑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红外、原子发射光谱等表征催化剂,推测其可能结构。采用釜式反应器考察固载化催化剂在1-辛烯等高碳烯烃氢甲酰化中的性能,研究不同长度烷基间隔基团、不同铑前驱物、不同载体以及不同结构烯烃底物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催化剂在循环使用中的铑流失和循环使用后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对不同载体、不同长度烷基间隔基团固载的铑-膦配合物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的异同做出解释。研究表明,固载化催化剂的活性随烷基间隔基团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十一烷基为间隔基团的催化剂显示了与相应铑前驱物均相反应相当的比活性(底物转化数TON);使用相同间隔基团和铑前驱物制备的催化剂显示了接近的比活性,与载体孔径大小和结构无关。催化剂在循环使用中的铑流失很少,八至十次循环中平均每次循环不超过0.5%。产物醛在反应中发生醇醛缩合并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醛使催化剂中毒,这可能是以短链烷基为间隔基团制备的催化剂在循环使用中活性逐渐降低的原因。由于空间位阻,以十一烷基为间隔基团制备的催化剂能够抵抗副产物的毒化,连续使用八次未见活性明显降低。通过考察不同孔径及表面曲率的载体(SBA-15或MCM-41)固载化催化剂及催化剂在不同长度及结构的烯烃底物中的循环使用稳定性,进一步论证了缩聚醛对催化剂的毒化作用。(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09-04-01)

李贤均[6](2008)在《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和工业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采用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可解决反应产物醛与催化剂的分离和循环使用问题,但是,由于烯烃,特别是长链烯烃在催化剂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氢甲酰化反应速度慢,不能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因此,如何加快两相体系中烯烃氢甲酰化反应速度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采用水溶性好的膦配体系统地研究了添加表面活性剂对反应速度和生成产物醛的区域选择性影响,提出了阳离(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8-10-14)

张娴,石淑先,陆军,卫敏,段雪[7](2008)在《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插层水滑石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插层到层状材料水滑石层间,用于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采用XRD,FT-IR,ICP-AES等手段对催化剂样品的晶相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8-07-01)

张娴,石淑先,陆军,卫敏[8](2008)在《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插层水滑石的制备及主、客体组成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插层到层状材料水滑石层间,用于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交换红外(FT-IR)和等离子耦合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手段对催化剂样品的晶相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RhCl-(CO)(TPPTS)2(P(m-C6H4SO3Na)3,简称TPPTS)和TPPTS共插层水滑石.进一步研究了水滑石主体层板的组成及客体无机阴离子种类的改变对插层结构水滑石催化剂样品在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8年03期)

张娴[9](2007)在《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插层水滑石的组装及其催化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据插层组装理论,以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hydroxides,LDHs)为主体,水溶性铑膦配合物RhCl(CO)(TPPTS)_2(TPPTS:间叁苯基膦叁磺酸钠盐,分子式为P(m-C_6H_4SO_3Na)_3)为客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和原位络合法合成了两类新型的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样品: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插层LDHs及水溶性铑膦配合物与膦配体共插层LDHs。采用XRD、FT-IR、ICP、~(31)P NMR、TG/DTA及in-situ HT-XRD等表征方法对样品的超分子插层结构及组成进行确认。对催化物种在LDHs限域空间内的催化作用,LDHs主、客体性质调变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基于超分子插层结构,层间客体催化物种与主体层板存在较强的静电作用力,催化物种能够很好地被“固定”在载体上,因此本论文中的LDHs催化剂均体现了良好的循环使用稳定性,产物的分离和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易于实现。通过催化机理研究表明,LDHs载体特有的碱性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因此催化剂样品体现出较高的总转化率。同时从催化性能可以看到LDHs层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空间选择性。基于LDHs主、客体的可调控性,改变层板电荷密度、层板M~(2+)金属元素、RhCl(CO)(TPPTS)_2和TPPTS负载比以及层间共存无机阴离子的种类,系统研究了插层催化剂的主、客体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LDHs催化剂主体层板的碱性强弱、层间催化物种的负载量、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对LDHs样品的催化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限域空间内的催化循环机理。本文针对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做了有益的探索,揭示出LDHs作为烯烃氢甲酰化催化剂载体改善催化性能的潜在应用前景,也为LDHs在多相催化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7-06-11)

马晓艳[10](2007)在《铱/铑膦配合物对阿维菌素和喹啉催化加氢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氢反应是合成许多精细化学品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阿维菌素和喹啉的加氢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致力于合成一系列铱膦配合物并将其用于阿维菌素和喹啉的加氢中,同时,将环境友好的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用于阿维菌素的催化加氢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意义和工业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本文合成了一系列铱膦配合物:[IrCl(COD)(MOTPP)],[IrCl(COD)(TFTPP)],[IrCl(COD)(BDPX)],[IrCl(COD)(BDNA)],[IrCl(COD)(BISBI)],[Ir(COD)(TFTPP)_2]BF_4,[Ir(COD)(BDPX)]BF_4,[Ir(COD)(BDNA)]BF_4,并用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将以上配合物连同按文献已报道的[IrCl(COD)(TPP)],[IrCl(COD)(DPPM)],[IrCl(COD)(DPPE)],[IrCl(COD)(DPPP)]一起用于阿维菌素的均相催化加氢。考察了膦配体的电子及空间效应对反应的影响,通过[IrCl(COD)(TPP)],[IrCl(COD)(MOTPP)],[IrCl(COD)(TFTPP)]做催化剂对阿维菌素的催化加氢研究,发现含吸电基团的膦配体所形成的配合物表现出较高的加氢活性,但选择性较差。不含取代基团的TPP配合物既有较高的加氢活性,同时保持较高的选择性。通过对含不同螯合骨架的配合物对阿维菌素加氢反应的研究,发现过大的膦配体螯合骨架不利于加氢反应的进行,生成了更多的副产物—阿维菌素糖苷,这是由于在配合物中,当膦配体的螯合骨架过大时,不利于COD从配合物中解离,因而活性中间体难以形成,使加氢反应受到抑制,结果引起副反应增加。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阿维菌素加氢的副产物阿维菌素糖苷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在加氢过程中,氢分子发生异裂所致,并通过添加叁乙胺使副反应得到了抑制。离子型配合物的加氢活性较差,是由于离子型配合物的加氢过程要经过[Ir(ol)_2L_2]~+ (ol=olefin)过渡态,对于阿维菌素这样的大分子底物,生成这样的过渡态空间位阻较大,因而加氢产率下降。过量膦配体的加入使加氢活性有所降低,这是由于过量膦配体将占据配合物的配位空位,抑制了底物与中心金属的配位,从而使加氢活性降低。喹啉作为石油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加氢去氮过程(HDN)的模板反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将喹啉直接加氢也是制备药物中间体1,2,3,4-四氢喹啉最简便有效的合成方法。本文将合成的铱膦配合物以及[IrCl(COD)(TPP)],[IrCl(COD)(DPPM)],[IrCl(COD)(DPPE)],[IrCl(COD)(DPPP)],[Ir(COD)(TPP)_2]BF_4,[Ir(COD)(DPPM)]BF_4,[Ir(COD)(DPPE)]BF_4,[Ir(COD)(DPPP)]BF_4用于喹啉的加氢反应研究,发现这些配合物都有很好的加氢活性,能在温和条件下(85℃,1MPa)将喹啉完全转化为1,2,3,4-四氢喹啉,没有其它副产物的生成。同时,研究发现不同膦配体的配合物加氢活性各有差异,我们因此得到了膦配体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对喹啉加氢反应的影响,当膦配体含有吸电基团时,有更高的加氢活性;膦配体空间结构变化表明,膦配体螯合环与螯合骨架对喹啉加氢的影响不大。我们还发现离子型的配合物比相应的含氯原子配位的相应配合物具有更高的加氢活性。我们以[Ir(COD)(TPP)_2]BF_4为催化剂来研究喹啉加氢,并将原位核磁技术用于反应中间体的跟踪和研究,分离表征了相应的中间体,提出了喹啉加氢的反应机理。发现喹啉与[Ir(COD)(TPP)_2]BF_4在常温下迅速发生配位,生成了[Ir(COD)(Q)(PPh_3)_2]BF_4,随后氢分子在常温、常压下被活化,生成中间体[Ir(H)_2(Q)_2(PPh_3)_2]BF_4。我们用[Ir(H)_2(Q)_2(PPh_3)_2]BF_4做催化剂直接与喹啉反应,发现它的催化活性和[Ir(COD)(TPP)_2]BF_4大致相同,证明它是参加反应的中间体。随后我们做了关于反应温度对转化率影响的实验,发现反应温度对加氢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推断催化循环的决速步骤不是[Ir(COD)(Q)(PPh_3)_2]BF_4和[Ir(H)_2(Q)_2(PPh_3)_2]BF_4的生成,而是已经配位了的氢原子向喹啉杂环上C=C键的转移。根据这个结论,解释了膦配体的螯合骨架大小对加氢反应没有影响的原因。以水溶性有机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的两相催化体系是“绿色化学”中发展迅速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它一方面具有均相催化体系高活性,高选择性的优点,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均相体系中产物与催化剂分离难的问题。我们合成了一系列水溶性的膦配体,并和[RhCl(COD)]_2在原位条件用于水/有机两相体系中阿维菌素的催化加氢,并考察了复合体系中不同的水溶性膦配体、反应温度、压力、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添加离子等对该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条件下,BISBIS具有最好的转化率。双长链表面活性剂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相比较,能很好的促进阿维菌素加氢反应的进行,并且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胶束的增溶作用增加,使底物与催化剂能更充分的接触,从而转化率也相应增加。溶剂的量对催化加氢反应影响较大,选择适当比例的甲苯、乙醇、水可以促使双连续相的形成,从而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温度,膦/铑比,催化剂的浓度,无机离子和NEt_3的添加都会对反应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7-05-15)

铑膦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ⅥB汽油标准规定烯烃含量低于15%,同时烯烃一直是国内提高汽油辛烷值的关键组分,所以辛烷值在FCC汽油降烯烃之后必然减小。本文对铑膦配合物催化FCC轻汽油氢甲酰化降烯烃进行了研究,旨在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同时增加其辛烷值,进而生产符合要求的清洁汽油燃料;与此同时拓宽合成气市场,使得低廉的煤制合成气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汽油组分。首先,以铑膦配合物为均相催化体系,评价了叁种催化剂在FCC轻汽油氢甲酰化反应中的活性。结果发现:在无噻吩硫的条件下,乙酰丙酮叁苯基膦羰基铑/叁苯基膦的均相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活性,44.95%的轻汽油总烯烃经反应24h后剩余为30.32%,即总烯烃转化率为38%。其次,以乙酰丙酮叁苯基膦羰基铑/叁苯基膦为均相催化体系,优化了氢甲酰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先用控制变量法探索最佳单因素工艺条件,后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9 h、反应温度103℃、反应压力2.5 MPa、膦铑比100:1、催化剂浓度1.25 mmol/L、搅拌速度400 r/min、轻汽油量25 g的条件下,总烯烃转化率为65.06%,总醛收率为63.87%,催化剂转化频率(TOF)可达956.31 h~(-1)。最后,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铁磁性颗粒固载铑催化剂。先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为优化催化剂提供依据;再是对催化剂进行了评价,发现固载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此时总烯烃转化率为29.97%,醛收率为29.56%;后是对催化剂的再生循环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重复使用4次后,总烯烃转化率降至10.54%,总醛收率降为10.38%。另外也初步制备出了粒径约为4 nm的均一SPION-Rh催化剂的中间体Fe_3O_4@DA@DPPBac,后续继续探索SPION-Rh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铑膦配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钱子隆,周聪,赵素英,吴丹.多孔酚醛树脂固载铑膦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杨杰.铑膦配合物催化FCC轻汽油氢甲酰化降烯烃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3].李丹丹.铑膦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a-蒎烯不对称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4].付海燕,袁茂林,陈华,李瑞祥,李贤均.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进展[J].催化学报.2010

[5].周玮.烯烃氢甲酰化固载化铑—膦配合物催化剂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9

[6].李贤均.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和工业应用[C].第十四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7].张娴,石淑先,陆军,卫敏,段雪.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插层水滑石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2008

[8].张娴,石淑先,陆军,卫敏.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插层水滑石的制备及主、客体组成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J].科学通报.2008

[9].张娴.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插层水滑石的组装及其催化性能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07

[10].马晓艳.铱/铑膦配合物对阿维菌素和喹啉催化加氢反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7

论文知识图

介孔分子筛M CM-41R负载型铑膦配合物1 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插层 LDHs 样...超细S iO2(a)及其负载水溶性铑膦配合超细SiO2(a)及其负载水溶性铑膦配合不同载体负载的铑膦配合物催化...4 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插层 LDHs 样...

标签:;  ;  ;  ;  ;  ;  ;  

铑膦配合物论文_钱子隆,周聪,赵素英,吴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