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的行人交通特性研究

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的行人交通特性研究

董良海[1]2008年在《城市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处行人通行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倡“公交优先、以人为本、绿色交通”是当今城市交通发展的主旋律,行人交通作为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处的过街行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观测和视频采集技术,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行人视频处理软件采集行人运动轨迹坐标的方法、过街行人的主要交通特征以及以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的人行横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介绍了如何用行人视频处理软件获取行人的轨迹坐标以及行人其他特性参数的获取方法。对于过街行人主要交通特征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商务办公型信号交叉口的行人到达规律、过街人群的排队密度、行人启动时间、过街人群的启动扩散时间、步行速度等行人特征参数,通过实测数据对各个参数进行了标定,对服从相关模型的参数进行了验证。研究过程中,考虑了不同因素对行人速度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原因。对于交叉口人行横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主要按照分析交叉口行人交通流特性-建立行人过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求解模型,建立行人过街通行能力公式-对模型进行标定,得到国贸桥交叉口通行能力设计值-与其它行人通行能力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的思路来研究交叉口过街行人的通行能力。得到如下规律:得到信号交叉口过街通行能力随行人绿灯时间的延长的变化规律;交叉口单位时间间隔过街的行人随绿灯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直到等于行人到达规律所确定的行人流量;得到国贸桥交叉口行人过街有效绿灯时间为35s,当行人有效绿灯时间大于35s,交叉口行人通行能力的增加率趋于定值。得到以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的人行横道通行能力模型计算值与行人高峰小时最大统计平均流率相符。人行横道处行人交通的研究是行人交通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可以完善行人交通流理论,进而减少行人交通事故、提高通行能力、降低交通延误、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孙智勇[2]2004年在《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的行人交通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行人交通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交叉口等行人比较密集的地点,行人、机动车和自行车之间的冲突广泛存在,由此会引起延误的增加,通行能力的下降;另外,从交通安全的角度出发,行人在交叉口的交通事故中受害较大。本论文把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处的行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观测与先进的GPS,视频采集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行人特性进行了分析,包括行人过街步行速度特性、行人过街的启动时间和加(减)速度特性、行人—机动车冲突特性研究和行人交通流模型。 对于行人过街步行速度特性、行人的启动时间和加(减)速度特性,主要讨论不同的因素对行人步行速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交叉口类型、行人性别和年龄以及行人的注意力水平。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提出了北京市行人步行速度、启动时间和加(减)速度的总体分布特征参数。 在研究行人—机动车冲突特性时,首先根据冲突交通流的不同,行人—机动车的冲突类型进行了划分。结合实际的观测数据,利用Logit模型描述了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处行人选择间隙的行为,并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标定了车头时距、行人等待时间以及行人数量对行人选择间隙行为的影响系数。最后,通过对模型的检验和验证,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拟合度,其预测精度达到85%。 对于行人交通流模型,把行人按照不同的出行目的,分为出勤和购物两种,利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构造了行人交通流运行的统计模型,最后基于统计模型推荐了北京市人行横道的通行能力值。

王延锋[3]2009年在《基于道路管理功能的行人违章穿越行为特性分析与仿真》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城市交通中一种重要出行方式,步行交通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我国城市交通典型特征是混合交通,道路时空资源有限,慢行交通和快速交通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且城市交通实践中存在着“重机动车交通而轻步行交通”的思想,步行交通规划落后,行人设施管理、规划不完善,导致大量行人交通违章穿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国内对行人交通研究多集中于行人交通特性和行人过街设施设置等方面,而对行人违章穿越的研究较少,多为定性描述和统计分析。因此,有必要研究行人违章穿越行为特性规律,建立行人违章穿越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以此促进行人交通规划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研究时考虑了行人过街需求的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确定城市主干道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作为研究行人交通的基础,然后采用人工调查和视频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行人违章穿越行为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抽样提取,然后对结伴人数、等待时间等指标进行相应统计分析。基于违章调查的分析,建立影响行人违章穿越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析取了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以信号控制交叉口人行横道为例对行人违章穿越行为影响因素选择进行建模和参数标定,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在违章穿越行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反映行人违章穿越特性。研究结论对行人交通设施规划、管理和行人违章穿越管理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从众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行人违章穿越有较大的影响。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从众行为的分类、影响因素。根据行人违章调查数据,分析了从众心理对行人违章行为的影响。利用传播扩散和复杂网络科学理论与方法,基于Bass模型和阈值模型建立了从众心理在违章穿越中的影响分析模型,并根据观察数据进行了参数标定,定量分析了从众行为对行人违章的影响程度。结果证实,从众者比例越高,且其对自身效用评价赋权越小,其发生从众违章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以和平大道—铁机路交叉口人行横道为例,通过VISSIM仿真软件建立行人违章穿越行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采用行人、机动车延误等参数分析违章穿越行为对交叉口运行效率的影响。仿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行人违章率的增加,平均等待人数、平均车速等指标就会相应的下降,相反机动车延误增加,而行人延误则没有明显下降。

高彦生[4]2017年在《基于效率与安全的两相位T型交叉口人行横道设置》文中研究表明两相位T型交叉口是城市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路过街行人与支路左转机动车共用一个信号相位,该相位通行时,行人流与左转车流在人行横道处争夺道路资源,相互干扰,不仅降低通行效率,并且对机动车和行人安全构成威胁。本文从通行效率和通行安全出发,研究两相位T型交叉口人行横道设置的最优方案。人均延误是分析交叉口通行效率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构建两条和叁条人行横道下交叉口机动车与行人延误模型,得到人均延误模型,最后对比两种人行横道设置方案下的延误大小,得到仅考虑通行效率时取消冲突人行横道的临界流量条件。交通冲突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交通安全分析方法。本文选用后侵入时间(post-encroachment time,PET)作为交通冲突严重程度的分类指标,将交通冲突分为潜在冲突、轻微冲突和严重冲突,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典型交叉口人—机冲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然后论文建立了两种人行横道设置方案下人—机冲突数量模型,通过对比两种方案下的冲突数量,得到冲突人行横道取消设置的临界条件。论文最后综合考虑交叉口通行效率和通行安全,建立交叉口性能指标模型,并以成都市某两相位T型交叉口为例,评价两种人行横道设置方案下交叉口通行效率和通行安全,得到人行横道设置的最优方案。

李昂[5]2010年在《交叉口行人二次过街方案及其对行人延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行人过街交通是混合交通流中重要组成部分,解决行人过街与机动车交通的干扰与冲突问题是改善我国城市交通运行状况的重要内容。在机动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口,行人一次过街因其等待时间较长,超出行人等待心理极限时间,常会造成行人违章过街情况的发生,加大对机动车的干扰以及对行人自身安全的威胁。本论文结合科研项目《2010年北京市交通拥堵调查和缓堵措施研究》,对行人二次过街的设置方案及其对交叉口行人及机动车通行能力及效率的改变进行了研究。行人二次过街的方式能够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减小行人过街等待时间,增加行人的通过效率,减少行人违章过街率,从而与机动车之间的干扰降低,且此种过街方式设置灵活、成本较低,可在机动车流量较大、车道数较多、有中央隔离带的大型交叉口适用,因此本论文对于行人二次过街设施及行人延误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本论文总结行人过街设施,行人过街特性,包括行人过街心理特性、行人过街等待心理极限时间、行人速度特性,行人流的特性以及行人过街可穿越间隙以及行人一次过街概率的基础上,分析了设置行人二次过街设施及信号的必要性。(2)总结了行人二次过街的设置条件及设计标准,分析了对于不同信号相位,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后,信号配时的改变情况。在分析了行人过街方式的不同对于交叉口机动车之间的干扰情况,介绍即有的行人延误模型,借用行人体概念,将行人体过街时间分解为行人体等待行人绿灯信号至行人体启动的反应时间以及行人体穿越交叉口人行横道所需时问之和,行人二次过街时其走行距离较一次过街减半。基于即有行人延误模型及其他研究学者得出的结论进行改进,得出新的交叉口行人一次过街及行人二次过街的行人延误模型。(3)以四通桥下平面交叉口为例,从行人二次过街的设施及信号配时等方面,对研究的交叉口进行分析设计。采用微观交通模拟工具VISSIM仿真软件,结合调研内容,设计模拟分析方案。通过对不同机动车流量及行人流量的模拟,研究该交叉口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后对行人延误的改变。仿真结果表明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后行人延误较行人一次过街改善30.85%,同时行人的通行能力及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及效率都有明显的改善。

张洁[6]2014年在《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交通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号控制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节点,最能体现我国城市混合交通的特征。大量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在交叉口汇集通过,使交叉口成为了交通冲突的汇集地。行人和机动车的冲突越来越严重,不但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导致了延误,而且致使事故增多,影响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水平。行人是交通中的弱势群体,且交通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更容易受到伤害。本文对信号控制交叉口人行横道处行人的交通特性进行研究,通过人工观测和视频采集的方法进行数据调查,分析行人的速度特性、到达规律和行人-机动车冲突特性。从行人过街步速、需求空间、临界时间间隙、可容忍等待时间以及行人过街时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对行人的交通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且对几种行人交通微观仿真模型进行了对比评价。通过实测数据对行人的步行速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行人步行速度的分布特征参数,并对影响行人步行速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时,行人的步行速度有差异,一起过街的行人群体的数量也对行人的步行速度有影响。对行人的到达规律进行分析,用数理统计中的离散分布进行拟合并验证,认为行人的到达规律符合负二项分布模型。通过分析行人与机动车发生冲突的原因和冲突类型,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行人穿越机动车流时的可接受间隙模型,分析冲突对行人造成的延误,并通过VISSIM对交叉口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进行仿真。

于泉, 周予婷[7]2018年在《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混合交通流秩序评价模型》文中研究说明混合交通是中国城市交通的一大典型特征,尤其在信号交叉口处的人行横道上,混合交通流量巨大,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冲突十分频繁.人行横道上混合交通流的主要冲突包括:行人与行人的冲突、行人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行人与右转机动车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会对人行横道上混合交通流的秩序造成影响.为评价这一影响,引入秩序度的概念,针对人行横道上行人与右转车辆的冲突、行人与行人之间的冲突划分出显着的冲突区域,并对每种冲突对交通流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统计样本中各类交通冲突对交通流的速度、加速度及轨迹等交通特性的影响,确定表征秩序度的2个特征参数,从而建立整个人行横道的秩序度评价模型.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对于提高交通管理效率、降低交通优化成本有一定作用.

张壮[8]2010年在《城市四支信号交叉口行人交通特性及违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行人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交叉口等行人比较密集的地点,行人违法过街的现象广泛存在,由此会引起延误的增加,通行能力的下降;另外,从交通安全的角度考虑,行人在交叉口事故中受到的伤害较大。本文把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处的行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观测与视频采集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行人特性及行人行为进行了分析,包括行人过街步行速度特性,行人过街行为特性及行人过街选择模型。对于行人过街步行速度特性,主要讨论不同的因素对行人步行速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行人的性别和年龄以及交叉口人行横道长度和交叉口机动车信号设置形式(有无倒计时信号灯)。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提出了北京市四支信号交叉口行人步行速度的总体分布特征参数。在分析交叉口行人过街行为时,首先从生理和心理上分析了行人过街行为特征,其次提出行人守法/违法过街行为的定义,初步选取了影响行人过街选择的因素,提出其中一些因素的读取原则,最后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于行人过街选择模型,以北京市四支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行为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影响行人违法通过信号交叉口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与选择行为的相关关系,选取BL(Binary Logit)模型对这种关系进行定量的描述和分析。建立了基于行人自身特性和交叉口特性变量的行人过街选择关系模型,研究不同行人特性及交叉口物理特性对行人过街行为的影响,以期为不同信号交叉口渠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昕, 唐海波, 刘兆强[9]2017年在《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行人过街服务水平研究》文中提出人行横道行人过街服务水平是衡量人行过街设施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文中分析了人行横道处行人的过街特性,给出了基于行人过街延误、基于行人过街饱和度的2种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行人过街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和服务水平评价标准,确定了规范推荐值法和公式计算法2种设计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得到3种行人过街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总结了3种行人过街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邢吉平[10]2015年在《信号交叉口行人违章过街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号交叉口行人违章过街是造成我国行人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避免行人违章过街,降低行人违章过街的风险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交通安全问题。而在以往对行人过街的研究中,多集于对行人交通、行为特性的研究,或对行人与车辆冲突发生后的严重性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实地交通调查,分析了行人违章过街的特性,研究影响行人违章的风险因素,分析行人发生违章过街的风险概率,进而评估行人违章过街的风险。首先,采用计划行为理论,对过街行人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了行人过街的行为、心理特性,识别行人过街的风险。其次,通过对典型信号交叉口的实地调查,获取行人过街数据,从人行横道的交通状况、道路环境及过街设施叁方面分析行人违章过街的风险因素。通过与行人过街违章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提取影响行人违章率的显着风险因素,并建立行人过街违章率模型。最后,采用生存分析法分析造成行人违章过街的最大等待时间,并通过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定量分析行人违章过街的危险度,以及行人在不同情况下违章过街的风险概率。通过评估信号交叉口行人违章过街的风险,对于指导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与优化信号配时,合理配置行人交通的时空资源具有现实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城市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处行人通行能力研究[D]. 董良海. 北京工业大学. 2008

[2]. 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的行人交通特性研究[D]. 孙智勇. 北京工业大学. 2004

[3]. 基于道路管理功能的行人违章穿越行为特性分析与仿真[D]. 王延锋.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4]. 基于效率与安全的两相位T型交叉口人行横道设置[D]. 高彦生. 西南交通大学. 2017

[5]. 交叉口行人二次过街方案及其对行人延误的影响[D]. 李昂. 北京交通大学. 2010

[6]. 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交通特性分析[D]. 张洁. 长安大学. 2014

[7]. 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混合交通流秩序评价模型[J]. 于泉, 周予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8

[8]. 城市四支信号交叉口行人交通特性及违法分析[D]. 张壮. 北京工业大学. 2010

[9]. 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行人过街服务水平研究[J]. 李昕, 唐海波, 刘兆强. 公路与汽运. 2017

[10]. 信号交叉口行人违章过街风险评估研究[D]. 邢吉平. 苏州科技学院. 2015

标签:;  ;  ;  

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的行人交通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