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方立新甘肃省高台县宣化学区734300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的重要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必将成为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趋势。为此,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教育素质就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起跑线”——从提高教学技能开始

对于新教师来说,课堂语言、教学神态、教学常规、教学方法等都有最初最基本的状态,这就首先要求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技能,从而缩短新教师自我摸索的过程。对于每一位教师,自己的能力毕竟有限,应该不断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虚心请教,以便完善自己,努力向综合型教师转变。新课程体系中,开设了多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对各学科知识建立有机联系的能力,具有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实际中的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生产力”——从终身学习开始

朱永新老师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不重复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学习课改基本理念,阅读相关教育理论书籍,经常阅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课改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课改理论知识和重要政策,加深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创新自己的课改新模式。同时也要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以此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促使自己不停地思考。学习会在无形中提升教师的品位,强化教师的人格魄力,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从协作学习开始

教师的协作学习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合作即协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现代教师素养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间的孤立与封闭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包括与同类学科教师的合作及与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在重大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要突出师师互动的前导地位,扩大教学系统的外延,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有利于达成教学的目标。

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渠道”——从校本培训开始

校本培训是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校本培训通常是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针对学校和教师实际,自主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管理和组织。帮助教师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学用结合,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力”——从教育科研开始

教育科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大凡搞教育科研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都会逐步形成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学生满腔热忱的奉献精神和进取精神;有利于形成科学的教育思想。教师在长期、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中,重视理论学习,教育思想比较先进,善于探索,敢于探索,并能提出一些新观点、新见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中,通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研究新问题、选用新方法、探索新知识,教学过程就会得到优化,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利于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形成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

六、教师专业成长的“抓手”——从教育信息化开始

教育信息化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信息资源支持。信息化人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没有信息化的教师人才,教师专业化就是一座空中楼阁。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信息化,在于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教师,所以要实现教师专业化,必须“教育信息化先行”。教育信息化也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教师在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不断采用新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和学生管理,利用信息网络开发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

七、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从案例研究开始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新课程对教师的一个核心要求就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它是课程改革得以深化的重要目标。而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方面在于教研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在于教师各项素质的提高。但是现在中小学教师一般都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参加教育科研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利用点滴的时间来撰写教学案例,也可以弥补一些教育科研的不足。撰写教学案例既可以深入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有效地改进自身的课堂教学,同时也可以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我们要努力让案例研究成为教师教育科研的“绿色通道”,共同架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阶梯。

总之,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人民教师,我们也必将顺应课程改革这一历史潮流,抓住这个可以不断充实自己的大好时机,重视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强化自身素质,振奋精神,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做出我们自己更大的贡献!

标签:;  ;  ;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