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缆水下连接密封插座的研制

控制电缆水下连接密封插座的研制

一、控制电缆水下联接密封插座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和平[1](2009)在《浅水水下机器人设计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江河湖海水域众多,海岸线漫长,滨海、城市河流、港口、水库等水域星罗棋布。其中的资源和重要设施面临探测、开采、监控等诸多新的问题。城市河流重要地段、港口、水电站、滨海核电站、水库等重要目标面临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等三股势力的威胁,通过水下船底走私、贩毒、偷渡等违法活动时有发生。在举办重大节日庆典及重要政治、经济、体育活动时,相关邻近水域要进行严密监控。目前浅水水下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水库堤坝检查、核电站检查、海上钻井平台水下部分的监测与修复,沉船考古、海底光缆检测、海带收割、绿藻探查以及水雷布放、猎雷与扫雷、水下侦察等等众多民用与军用领域。本项研究在于研制适合浅水域繁忙运输水道浑浊水体的无人有缆监控水下机器人及其处置机械手。针对无人有缆遥控的水下机器人(ROV)的发展、国内外现状、控制技术的进展以及ROV及其作业系统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标和内容,制定了ROV总体功能和指标,据此确定传感器和探测设备的性能指标,对设备进行了选型和配置。本文研究了水下机器人的结构、密封、控制系统的电路硬件、位姿采集系统及软件操控界面和光电脐带缆的设计、制造及其测试工作。对主体框架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浮体的外形结构、材料及其性能、制造和安装工艺。给出了总体重心和浮心计算方法和结果,估算了水下机器人的运动阻力、功率和最大速度。计算了截面积形心作为确定推进器安装位置的依据。本文提出了已申请发明专利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实用性网兜式机械手和抱持式机械手,从功能和结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网兜式机械手的脱网结构,对两种机械手的手臂进行了有限元挠曲分析和应力分析,完成了运动仿真结果验证,最后对抱持式机械手进行了抓取试验。本文对ROV建立了固定坐标系和运动坐标系并对二者之间的转换进行了研究,对ROV受到的重力、浮力、推进力和水动力进行了分析,推导了水下机器人空间运动的一般方程,并根据结构对称性和使用特点推导了水平面、垂直面和横截面的简化动力学运动方程,提出了一种ROV的加速度水动力系数以及速度水动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在ROV的定向运动上,对滑模控制的优、缺点及其在ROV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讨论了抖振的成因以及削弱方法的进展。重点研究了径向基(RBF)网络的理论方法和思路,对其非线性映射以及函数逼近能力进行了分析。根据误差反向传播机理,采用梯度下降法对基函数的参数和权值同时进行学习训练和调整。由于在学习过程中收敛的速度较慢,还有可能存在局部极小值问题,所以引入附加动量修正法对这种方法加以修正。在定向控制器设计上,采用滑模控制,将整个系统分成名义模型和由水动力和干扰构成非确定部分,对于确定部分采用状态反馈增益方法对名义模型进行控制,同时采用RBF神经网络作为滑模控制中动态可调的补偿控制器对非确定部分的上界进行学习和逼近。经过仿真和试验,控制效果得到了证实。对ROV的定深和姿态控制,首先对全部推进器进行敞水试验,分别得到正反向的控制电压-推力测试数据,绘出了曲线。然后用RBF神经网络进行学习,实现了非线性推力曲线的神经网络建模逼近。然后研究了模糊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并对模糊推理的逼近精度进行了分析。采用模糊控制加神经网络组成串联控制器,根据上下推进器的敞水控制电压-推力实验数据,以推力为输入,控制电压为输出,用RBF神经网络进行学习和训练,由模糊控制器根据深度误差和误差变化率进行模糊推理,得到深度调节用的推力,输入神经网络得到控制电压,从而精确控制推进器产生需要的推力。试验结果证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网兜式机械手作业时会引起的水下机器人姿态纵倾变化,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姿态平衡调整装置,采用滑模控制方法调节姿态纵倾角,由于滑模控制方法在控制切换时不可避免的具有较大的抖振,为了减少抖振,采用干扰观测器对干扰项进行估计,仿真表明实现了抖振的削弱。针对水下机器人在浪涌作用下的横摇运动进行了分析、建模和数值计算,提出了一种采用ROV侧向推进器对ROV的浪涌横摇响应过程进行干扰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以减少横摇的幅值。数值计算和仿真结果显示了一定的效果,对浪涌下ROV的姿态调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最后,本文对研究过程进行了总结,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刘康[2](2007)在《纤维复合材料低温强冲击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低温液体的有效安全储运,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也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尤其在航天工业、国防工业等高科技研究应用领域,以低温液体作为能量供应源(如液氢、液氧、液化天然气等)或冷量供应源(如液氮、液氦等),直接关系国家尖端科技发展、国土安全防卫等根本性战略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论文针对抗强冲击特种低温液体储运容器内支撑结构在设计、选材、性能测试、热-结构耦合场分析、抗强冲击性能分析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工作,确认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抗强冲击特种低温液体储运容器径向内支撑在低温强冲击工况下的适用性,该研究工作同样适用于一般低温液体储运容器内支撑结构方面的设计评价。首先,本文对各类常用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别是低温下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总结性对比,重点在热力品质因数如比强度、比模量、强度-导热系数比、模量-导热系数比方面突出了纤维复合材料在常、低温下的性能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77K以上常-低温温区具有最佳热力性能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结构支撑、低温杜瓦结构支撑、压力容器和低温储罐制材等方面。其次,考虑到20m3特种液氧储罐内外筒体径向最大间距70mm、两侧轴向间距不超过450mm的实际结构设计尺寸,确定采用布置于两侧的厚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支撑管和连接内外筒体的不锈钢管以组合套管形式作为径向内支撑,同时结合两侧抗冲击辅助支撑、轴向支撑形成液氧储罐内支撑整体结构。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壁厚300mm以上、轴宽范围60mm136mm的玻璃纤维布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支撑管,并完成113K293K温区范围管材常、低温热性能、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环氧玻璃钢管适合作为承受径向压缩载荷作用支撑件,但同时应避免出现过大径向拉伸应力和层间剪切应力作用。第三,专门搭建低温液体储运容器径向支撑结构大温差热力试验平台,用以检验环氧玻璃钢管在真实试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和应用安全性。试验平台径向支撑结构尺寸与特种液氧储罐相同,测试对象包括试验平台从内筒体充注液氮起至最终实现稳态热力平衡过程中环氧玻璃钢管90?径向测点位置上的温度、应变分布变化情况,以及环氧玻璃钢管径向支撑与内、外筒体不锈钢支撑管之间270?间隙变化情况。试验结果反映: a)环氧玻璃钢管测点温度范围为122.22K230.88K ,环氧玻璃钢管与不锈钢管低温端界面温差范围为20.9K109.6K,常温端界面温差范围为53.5K70.86K;b)径向支撑结构漏热量为56.23W;c)平衡状态下各测点位置径向均为压应力,最大为10.58MPa;层向随半径增大由拉应力过渡为压应力,其中最大拉应力为45.30MPa,最大压应力为16.58MPa;d)各测点位置最大应力均小于各自极限强度,根据修正Tsai-Hill强度理论和Hoffman强度理论分析环氧玻璃钢管未发生结构破坏但常温端内圈相对具有更大的强度校验结果;e)平衡状态下试验平台径向支撑界面间隙变化及总体位移量很小。第四,根据热弹性耦合理论分别建立径向支撑传热分析模型和结构分析模型,利用ANSYS建立试验平台径向支撑有限元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在理论分析和假设前提下参照已有试验结果完成静载热分析和结构分析计算工作,得到径向支撑结构初始边界条件。模型计算结果反映:a)环氧玻璃钢管各测点位置温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范围为±6%,整体温度场范围为110.72K233.39K,环氧玻璃钢管与不锈钢管低温端界面温差范围为26.3K119.9K,常温端界面温差范围为56K82.2K;b)环氧玻璃钢管径向支撑漏热量为46.62W;c)平衡状态下各测点位置径向均为压应力,最大为43.55MPa;层向随半径增大由拉应力过渡为压应力,其中最大拉应力为35.44MPa,最大压应力为14.93MPa;d)环氧玻璃钢管各方向最大应力均小于材料相应极限强度,根据修正Tsai-Hill强度理论和Hoffman强度理论分析环氧玻璃钢管未发生结构破坏,最大强度校验值位于常温端内圈受最大拉应力作用位置;e)试验平台径向支撑结构热力平衡状态时,冷热两端界面在周向0o180o范围均处于过盈接触状态且过盈量小。对比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有限元分析模型中选取界面边界条件能够有效反映环氧玻璃钢管与不锈钢管径向支撑结构真实工况,计算结果在合理误差范围内具备较高的可信度,能够作为对试验结果的补充扩展和进一步关于20m3液氧储罐内支撑结构热力耦合理论分析计算的参考依据。第五,沿用大温差热力试验平台热-结构耦合理论分析模型中径向支撑结构界面边界条件,建立20m3液氧储罐有限元分析模型,以顺序耦合场分析方法完成模型热分析计算和静载、垂向10g冲击载荷下的结构分析计算。最终的模型计算结果反映:a)环氧玻璃钢管径向支撑的温度场范围为96.0K277.2K,径向温差范围为57.6K173.6K;b)液氧储罐内支撑结构整体漏热量为99.86W,占设计许可最大漏热量的49.31%,其中径向支撑结构漏热量为57.21W,占内支撑结构整体的57.3%;c)静载工况下径向支撑结构中环氧玻璃钢管与不锈钢管之间界面间隙在周向0o180o范围均有减小,去除初始间隙影响,低温端接触界面在0o168o发生过盈,常温端接触界面在30o144o发生过盈;d)垂向强冲击作用下模型左侧环氧玻璃钢管常温端内圈90°靠外筒体边角位置XY剪切正应力将高出对应剪切极限强度4.6%,达到34.3MPa,右侧环氧玻璃钢管低温端外圈表面90°靠内筒体边角位置XZ剪切正应力将高出对应剪切极限强度2.5%,达到43.3MPa;e)冲击作用造成径向支撑结构冷热两端界面在周向0o180o范围均处于过盈接触,其中低温端接触界面过盈量范围为0.0030.611mm,常温端接触界面过盈量范围为0.0130.459mm;f)虽然垂向10g冲击作用将造成环氧玻璃钢管局部发生剪切破坏,但位置均处于边缘且破坏区域径向、轴向上均受压应力作用,在树脂基体中所出现的局部裂纹无进一步扩展的空间,不会造成更大破坏,环氧玻璃钢管径向支撑在20m3液氧储罐设计强冲击载荷作用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支撑隔热能力。采用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抗强冲击特种低温容器内支撑结构部件具备相当高的应用安全性。第六,对套管形式径向支撑结构界面间隙在热-结构耦合作用下随不同初始边界条件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漏热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证实该支撑结构界面间隙在适合边界条件下的自适应特性:a)静载热力平衡状态下径向支撑冷热端界面间隙在过盈接触区域变化小,初始间隙变化对于过盈区域影响小;b)界面间隙变化过程中形成虚拟接触区域,对结构漏热进行动态阻隔,同时使环氧玻璃钢管所分布应力处于较低水平,径向支撑结构具备良好的低温应用稳定性。以环氧玻璃钢管和不锈钢管在组合结构设计作为抗强冲击特种低温容器径向支撑结构,能够承受来自径向360°范围的强冲击载荷作用,应用于20m3液氧储罐径向内支撑结构被证实在设计强冲击载荷作用下能够有效保障支撑能力。经由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确认建立的特种低温容器内支撑结构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能够有效反应内支撑结构在真实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及反应,为进一步的材料性能与结构设计优化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分析手段。

余云虎,高永明[3](2002)在《控制电缆水下联接密封插座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控制电缆水下联接密封插座是采用自密封原理,由普通航空插座改装而成的。通常只利用其内部芯针、芯孔及定位座,在其外部加抗压密封壳体、中间加具有自密封性能的密封件,通过有机组合,从而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对密封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二、控制电缆水下联接密封插座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控制电缆水下联接密封插座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浅水水下机器人设计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下机器人技术研究综述
        1.2.1 水下机器人分类
        1.2.2 开架式水下无人有缆遥控机器人(ROV)的发展
        1.2.3 ROV 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1.2.4 水下机器人作业系统
    1.3 ROV 及其作业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项研究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标
        1.4.2 开架式小型ROV 的设计方法研究
        1.4.3 ROV 的控制技术研究
        1.4.4 ROV 作业系统研究
        1.4.5 ROV 抗浪性研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
    2.1 总体方案
        2.1.1 总体功能与指标
        2.1.2 设备指标
    2.2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系统的总体结构
    2.3 开架式水下潜水器控制系统
        2.3.1 总系统框图
        2.3.2 光电信号处理器
        2.3.3 水下控制箱
        2.3.4 控制系统操控箱
        2.3.5 机器人位姿信息采集系统
        2.3.6 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器
    2.4 探测系统
    2.5 作业系统
    2.6 收放传输系统
    2.7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框架设计研究
        2.7.1 框架设计
        2.7.2 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2.7.3 框架结构模态分析
        2.7.4 框架结构瞬态分析
    2.8 浮体设计
        2.8.1 结构外形设计
        2.8.2 安装设计
        2.8.3 选材与加工
    2.9 重心与浮心计算
        2.9.1 重心计算
        2.9.2 浮心计算
        2.9.3 重心与浮心的调整
        2.9.4 总体浮力的设计
        2.9.5 配重的设计
    2.10 密封设计
    2.11 截面积及阻力、功率估算
    2.12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三维总装图
    2.13 本章小结
第3章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抓取机械手的设计
    3.1 总体方案
    3.2 网兜式机械手设计研究
        3.2.1 网兜式机械手功能与结构设计
        3.2.2 运动分析与仿真
        3.2.3 结构有限元分析
    3.3 抱持式机械手设计研究
        3.3.1 抱持式机械手功能与结构设计
        3.3.2 结构有限元分析
        3.3.3 运动分析与仿真
        3.3.4 加工与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运动动力学研究
    4.1 水下机器人空间运动方程
        4.1.1 建立坐标系
        4.1.2 坐标系之间旋转变换矩阵
        4.1.3 水下机器人空间运动一般方程
        4.1.4 运动方程对称简化
    4.2 ROV 受力和控制推力分析
        4.2.1 静力与浮力
        4.2.2 水动力分析
        4.2.3 ROV 外力分析
    4.3 水平面运动方程
    4.4 垂直面运动方程
    4.5 横截面运动方程
    4.6 水动力系数的计算
        4.6.1 附加质量的近似计算
        4.6.2 速度水动力系数的计算
        4.6.3 角速度水动力系数的计算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航向控制研究
    5.1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应用
    5.2 抖振成因及削弱
    5.3 滑模变结构控制在水下机器人上的应用
    5.4 神经网络控制应用
        5.4.1 神经网络控制
        5.4.2 RBF 网络
        5.4.3 RBF 神经网络的学习
    5.5 航向运动方程
    5.6 航向运动的滑模控制
    5.7 非确定量的神经网络自适应学习
    5.8 稳定性分析
    5.9 仿真
    5.10 实验
    5.11 本章小结
第6章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深度控制研究
    6.1 推进器推力的神经网络逼近
        6.1.1 目的和方法
        6.1.2 推进器敞水试验
        6.1.3 推进器神经网络控制模型
    6.2 模糊控制应用
    6.3 模糊推理
    6.4 模糊逼近的精度
    6.5 水下机器人定深航行控制
        6.5.1 ROV 深度运动控制器
        6.5.2 输入的模糊化
        6.5.3 模糊控制规则
        6.5.4 推力-控制电压的神经网络模型
        6.5.5 实验及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俯仰和横摇姿态控制研究
    7.1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作业俯仰姿态控制研究
        7.1.1 ROV 机械手作业俯仰姿态问题
        7.1.2 运动建模
        7.1.3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变结构控制
        7.1.4 仿真和分析
    7.2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浪涌中横摇姿态问题
    7.3 波浪力的分类和作用
    7.4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横摇动力学方程
    7.5 运动方程的数值解
    7.6 水下机器人横摇姿态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7.6.1 模糊系统
        7.6.2 自适应滑模控制器
        7.6.3 稳定性分析
    7.7 仿真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成果和创新性
        8.2.1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抓取作业机械手
        8.2.2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水动力系数计算方法
        8.2.3 开架式水下机器人控制方法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发明专利2项
    论文(EI 检索3篇)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附件:光电脐带缆测试报告

(2)纤维复合材料低温强冲击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特点与应用
        1.2.1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
        1.2.2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1.2.3 纤维复合材料的市场应用
    1.3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低温应用与性能研究
        1.3.1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低温应用
        1.3.2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低温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特种低温液体储运容器支撑结构及材料研究
    2.1 引言
    2.2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支撑结构形式
        2.2.1 支撑带
        2.2.2 支撑管/柱
        2.2.3 支撑带与支撑管/柱的比较与选择依据
    2.3 抗强冲击特种低温液体储运容器支撑结构形式和材料的设计
        2.3.1 抗强冲击特种低温液体储运容器支撑结构、材料设计
        2.3.2 厚壁环氧玻璃钢管的设计、制作
    2.4 环氧玻璃钢管材低温性能测试
        2.4.1 环氧玻璃钢管材常、低温力学性能测试
        2.4.2 环氧玻璃钢管材常、低温热性能测试
        2.4.3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氧玻璃钢管径向支撑结构大温差热力试验
    3.1 引言
    3.2 试验方案设计
        3.2.1 低温真空环境保障系统
        3.2.2 试验测试系统
    3.3 试验方法步骤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温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3.4.2 应变测试结果与分析
        3.4.3 位移测试结果与分析
    3.5 试验平台漏热量测试分析
        3.5.1 总体漏热量测定
        3.5.2 径向支撑结构漏热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径向支撑结构热力耦合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
    4.1 热弹性理论基础
    4.2 径向支撑结构热力耦合理论分析模型
        4.2.1 径向支撑结构传热分析
        4.2.2 支撑结构的热弹性结构分析
    4.3 静载工况下试验平台径向支撑结构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
        4.3.1 试验平台有限元实体模型的建立
        4.3.2 径向支撑结构有限元热分析
        4.3.3 径向支撑有限元结构耦合分析
    4.4 环氧玻璃钢管径向支撑强度校验
        4.4.1 强度理论
        4.4.2 环氧玻璃钢管强度校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工况下20m液氧储罐内支撑热力耦合场分析
    5.1 液氧储罐内支撑传热分析
        5.1.1 内支撑结构换热边界条件
        5.1.2 液氧储罐有限元热分析模型
        5.1.3 内支撑传热计算结果与分析
    5.2 静载工况下液氧储罐内支撑结构分析
        5.2.1 液氧储罐有限元结构分析模型
        5.2.2 位移计算结果及分析
        5.2.3 径向支撑应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5.2.4 环氧玻璃钢管径向支撑强度校验
    5.3 强冲击载荷工况液氧储罐内支撑结构分析
        5.3.1 冲击载荷加载方式
        5.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径向支撑结构间隙自适应特点研究
    6.1 间隙随热-结构边界耦合作用变化规律研究
    6.2 间隙随结构不同初始边界条件变化规律研究
        6.2.1 低温端界面初始间隙的影响作用
        6.2.2 常温端界面初始间隙的影响作用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进一步研究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的学术论文

(3)控制电缆水下联接密封插座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技术指标
2 密封原理
3 密封装置设计
    3.1 材料的选择
    3.2 密封圈内径1d和截面直径d2的确定
    3.3 拉伸量的选择和计算
    3.4 压缩量
    3.5 与O型密封相关尺寸的确定
    3.6 相关部位设计
结束语

四、控制电缆水下联接密封插座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水水下机器人设计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D]. 刘和平. 上海大学, 2009(05)
  • [2]纤维复合材料低温强冲击适用性研究[D]. 刘康.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4)
  • [3]控制电缆水下联接密封插座的研制[J]. 余云虎,高永明. 光电工程, 2002(S1)

标签:;  ;  ;  ;  ;  

控制电缆水下连接密封插座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