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音义论文_张小斌,谭代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音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音义,大唐,周易,异文,藏经,文字学,校注。

经音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斌,谭代龙[1](2019)在《知大唐之音,识玄应之义——读黄仁瑄《大唐众经音义校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意义上的佛经音义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由黄淬伯、周法高等发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已然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有关玄应《大唐众经音义》(以下简称玄应音义)的研究成果众多,包括玄应生平考论、玄应音义的版本源流研究、音韵学研究、异文研究等。徐时仪先生《一切经音义叁种校本合刊》中有玄应音义的校本,该校本当为现代意义上的拓荒(本文来源于《华中国学》期刊2019年01期)

孙建伟[2](2019)在《慧琳《一切经音义》字际关系考探七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慧琳《一切经音义》虽然是共时的着作,但其所收录的文字往往是历时的,经不断层积而成;同时也是多元的,有的出自慧琳当时所见语文类辞书,有的出自手抄本佛经文献,也有的出自后世传刻者之手。这里我们选取了七组,在疏通经义的基础上,考证其中的疑难未识字,考辨其字际关系,追溯其形体流变,考察某些形体在真实文本中的使用情况。这既有助于疏通、辨析慧琳《一切经音义》中的一些疑难文字,也为相关字词关系的考辨、字际关系理论的探索等提供了更多资料。(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健洁[3](2019)在《慧琳《一切经音义》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唐释慧林的《一切经音义》汇集保存了大量中古时期的文字音韵训诂资料,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词汇学以及辞书学等五个方面对慧琳《一切经音义》的研究情况进行具体梳理,综述各家观点,探讨其成就与不足,藉以探究当前慧琳《一切经音义》研究的基本走向。(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郑贤章,张福国[4](2019)在《《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同形字札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是一部十分重要的佛经音义类书,收录了为数众多的同形字,论文对其中的30个(■、啇、謟、■、唌、■、■、佑、谄、捎、■、■、竽、坟、拭、啡、鍭、■、?、■、泸、获、恬、■、耿、■、梢、■、狑、撎)同形字进行了考辨。(本文来源于《古汉语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郑贤章[5](2018)在《《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同形字考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是一部十分重要的佛经音义类书,该书收录的汉字非常丰富,一字多形、一形多字等现象普遍,本文选取了书中"傒""苹""騋""鴪""慔""迯""侄""抲""溽""鏕""""""懆""莘""娅""汦""睾""苪""姟""怙""憿""刊""枆""蜟""埏""柏""诰""摖""渟"""等30条反映一形多字现象的注释进行辨析,以进一步探讨同形字问题。(本文来源于《汉字汉语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6](2018)在《《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明道化第一》》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子道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又云:道冲而用之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又云: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德经》云: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宝。《本愿大戒经》云:太极真人曰:夫道,无也,弥络无穷。子欲寻之,近在我身,乃复有也。《太上太真科》云:道有寂智,又有动神,又有冲气,气化有象,神化有形,智化有声,质微不可搏,色夷不可视,声希不可闻。《升玄经》云:夫大道玄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乾坤,号曰无上正真道也。神奇微远,不可得名,为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太平经》云:道者,乃天地所常行,万物所受命而生也。(本文来源于《中国道教》期刊2018年06期)

孙建伟[7](2018)在《慧琳《一切经音义》版本文字勘正五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慧琳《一切经音义》是继玄应《一切经音义》之后集大成的佛经音义类着作,所引古代典籍非常丰富,对于语言文字等学科的研究特别重要。这里就《慧琳音义》一书中文字有错讹或歧解的五则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予以辨正。(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苏芃[8](2018)在《玄应《一切经音义》暗引《玉篇》考——以梁讳改字现象为綫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成书于唐代初年的玄应《一切经音义》引证宏富,却对梁代顾野王《玉篇》几乎未加徵引,然而出现了多处与《玉篇》高度一致的梁讳改字现象,据此綫索可为玄应《音义》暗引《玉篇》寻绎确凿的新证。(本文来源于《文史》期刊2018年04期)

王珏[9](2018)在《据《一切经音义》补苴《汉语大词典》涉文字学术语》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大词典》中涉及到文字学术语失收、释义欠妥、释义不足、书证滞后、书证缺欠的情况颇多,今据慧琳《一切经音义》补之。(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期刊2018年09期)

李博[10](2018)在《《一切经音义》引《周易》新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切经音义》引用的《周易》文字,在研究《周易》异文、进行《易》学着作辑佚整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相关研究中,《一切经音义》引《周易》与《玉篇》之间的关系未曾被论及。通过文献对比,我们发现《一切经音义》引用的一部分《周易》文字与南朝到唐代的传本《玉篇》之间存在承袭关系。(本文来源于《历史文献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经音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慧琳《一切经音义》虽然是共时的着作,但其所收录的文字往往是历时的,经不断层积而成;同时也是多元的,有的出自慧琳当时所见语文类辞书,有的出自手抄本佛经文献,也有的出自后世传刻者之手。这里我们选取了七组,在疏通经义的基础上,考证其中的疑难未识字,考辨其字际关系,追溯其形体流变,考察某些形体在真实文本中的使用情况。这既有助于疏通、辨析慧琳《一切经音义》中的一些疑难文字,也为相关字词关系的考辨、字际关系理论的探索等提供了更多资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音义论文参考文献

[1].张小斌,谭代龙.知大唐之音,识玄应之义——读黄仁瑄《大唐众经音义校注》[J].华中国学.2019

[2].孙建伟.慧琳《一切经音义》字际关系考探七则[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王健洁.慧琳《一切经音义》研究综述[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郑贤章,张福国.《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同形字札考[J].古汉语研究.2019

[5].郑贤章.《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同形字考辨[J].汉字汉语研究.2018

[6]..《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明道化第一》[J].中国道教.2018

[7].孙建伟.慧琳《一切经音义》版本文字勘正五则[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8].苏芃.玄应《一切经音义》暗引《玉篇》考——以梁讳改字现象为綫索[J].文史.2018

[9].王珏.据《一切经音义》补苴《汉语大词典》涉文字学术语[J].现代语文.2018

[10].李博.《一切经音义》引《周易》新考[J].历史文献研究.2018

论文知识图

阎罗王-秦广王(北京白云观藏画)敦煌石窟285窟诸天-敦煌285窟西壁南龛西魏...阎罗王-阎王 (湖南民间功德画)羽169一15,(杏雨书屋敦煌秘发)第3册,...唐代铜镜卐字纹-唐代铜镜卐字纹阎罗王-阎罗王(北京白云观藏画)

标签:;  ;  ;  ;  ;  ;  ;  

经音义论文_张小斌,谭代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