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猪肉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脂肪酶能够水解脂肪,形成脂肪酸等风味前体物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催化剂。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猪肉内源性脂肪酶对肉品及奶制品的风味均有所改善,为进一步验证脂肪酶功能,本文从猪肉中克隆了脂肪酶基因LPL,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原核表达,考察重组脂肪酶对猪肉、奶制品、淀粉作用效果,从分子水平和酶水平解析猪肉脂肪酶对食品风味的作用机制,为脂肪酶工业化生产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LPL基因序列,经RT-PCR扩增得到LPL基因,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同源性为99%,构建的LPL基因大小为1756 bp,编码478个氨基酸。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0a-LPL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重组菌在IPTG浓度为0.4 mM,诱导时间5 h时达到最大表达量,温度对表达量的影响较小。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一条单一的目的条带,与预测重组蛋白理论分子量大小一致为53.58 kDa。经测定重组酶蛋白浓度为189μg/mL,酶活力为0.932 U/mL。重组酶pH稳定性良好,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pH 8.0和40℃,且对于低浓度的甲醇、丙三醇,重组酶有很好的耐受性。2.将重组脂肪酶和内源性猪肉脂肪酶分别作用于猪肉中,测定脂肪水解氧化指标,结果显示:经脂肪酶处理后的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羰基价、双烯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重组酶具备同内源性脂肪酶相似的作用,对脂肪水解氧化有正向的影响。电子鼻结合GC-MS检测猪肉风味,共检测出3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烃类、杂环和芳香族化合物、有机酸和酯类、醛类、酮类、醇类等,其中经重组酶与内源酶处理后的猪肉醛类风味成分相对含量增加,且重组酶的效果优于内源酶,进一步表明重组酶能促进猪肉风味物质增加,增强猪肉风味。3.电子鼻检测添加内源酶与重组酶后奶制品风味有明显改变。GC-MS检测奶制品样品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有机酸和酯类、烃类、醛酮类及杂环和芳香族类物质等,奶制品样品中呈现奶香味的挥发性物质2-十一酮、2-庚酮、2-壬酮等相对含量均明显提高,表明重组酶能够酶解乳脂肪产生风味物质,有效改善奶制品的风味。4.以淀粉为例,考察重组脂肪酶与内源性的脂肪酶对多糖水解的作用效果。当内源酶的加酶量为2.0 mL,淀粉浓度为6%,反应温度为50℃,体系pH值为6时,淀粉的水解程度达到最高,水解出葡萄糖含量为1.01 mg;当重组酶的酶添加量为2.0 mL,淀粉浓度为6%,反应温度为55℃,体系pH值为8时,淀粉的水解程度达到最高,水解出葡萄糖含量为1.32 mg。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脂肪酶简介
  •   1.2 脂肪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 脂肪酶对食品风味的影响
  •     1.3.1 脂肪酶对肉品风味的影响
  •     1.3.2 脂肪酶对乳品风味的影响
  •     1.3.3 脂肪酶对面粉类食品风味的影响
  •     1.3.4 脂肪酶对白酒风味的影响
  •   1.4 肉类风味形成途径
  •     1.4.1 美拉德反应
  •     1.4.2 脂质水解氧化反应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脂肪酶基因的克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质粒与菌种
  •     2.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4 试剂和药品的制备
  •     2.1.5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猪肉脂肪总RNA的提取
  •     2.2.2 RT-PCR扩增结果
  •     2.2.3 重组质粒pET30a-LPL鉴定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重组脂肪酶的原核表达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质粒来源
  •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1.3 试剂和药品的制备
  •     3.1.4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pET30a-LPL重组蛋白表达结果
  •     3.2.2 重组蛋白的纯化结果
  •     3.2.3 重组蛋白表达条件优化
  •     3.2.4 脂肪酸标准曲线
  •     3.2.5 重组酶活性测定结果
  •     3.2.6 重组酶酶学性质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重组脂肪酶对猪肉风味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脂肪酶对猪肉脂肪水解氧化进程的影响
  •     4.2.2 猪肉感官评定分析
  •     4.2.3 电子鼻检测脂肪酶对猪肉风味的影响结果
  •     4.2.4 HS-SPME-GC-MS检测猪肉挥发性物质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重组脂肪酶对奶制品风味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脂肪酶的制备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图结果分析
  •     5.2.2 PCA结果分析
  •     5.2.3 GC-MS检测奶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重组脂肪酶对淀粉水解能力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脂肪酶的制备
  •     6.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1.3 实验方法
  •   6.2 实验结果
  •     6.2.1 乙酰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
  •     6.2.2 酶加量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6.2.3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6.2.4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6.2.5 pH对酶活力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个人简介
  •   基本情况
  •   教育背景
  • 论文图表统计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杨爽

    导师: 孟鑫

    关键词: 脂肪酶,克隆,表达,食品,风味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锦州医科大学

    分类号: TS202.3;Q78

    DOI: 10.27812/d.cnki.glnyx.2019.000104

    总页数: 80

    文件大小: 3449K

    下载量: 84

    相关论文文献

    • [1].脂肪酶活力检测方法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16(06)
    • [2].嗜热脂肪酶研究进展[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5)
    • [3].高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05)
    • [4].一株产脂肪酶细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8(01)
    • [5].脂肪酶活力测定方法及其在筛选产脂肪酶微生物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01)
    • [6].一株产低温脂肪酶沙雷氏菌的鉴定、基因表达及酶学性质[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06)
    • [7].一株酸性脂肪酶高产菌株的筛选与鉴定[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12)
    • [8].重金属铬和铜对花生种子萌发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1)
    • [9].改进铜皂-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肪酶活力[J].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11(01)
    • [10].超高压体系下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的水解特性[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8(03)
    • [11].碱滴定法测定脂肪酶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其在洗涤产品中的应用[J]. 日用化学工业 2017(01)
    • [12].不同因素对松花粉中脂肪酶活力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04)
    • [13].紫外诱变原生质体提高脂肪酶活力[J].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4].多拷贝脂肪酶基因在黑曲霉中表达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4)
    • [15].脂肪酶活力测定中终止反应方法的比较分析[J]. 广西科学 2014(02)
    • [16].脂肪酶活力测定方法及其比较[J]. 凯里学院学报 2011(06)
    • [17].大肠杆菌产脂肪酶代谢通量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1)
    • [18].重组脂肪酶自诱导发酵培养基优化[J]. 广西科学 2018(03)
    • [19].三孢布拉霉中类胡萝卜素合成与脂肪酶活力的关系[J]. 工业微生物 2008(03)
    • [20].藜麦酵素的制备工艺及活性[J]. 食品工业 2020(05)
    • [21].虎纹蛙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研究[J]. 激光生物学报 2014(02)
    • [22].湘西腊肉中高产脂肪酶真菌的筛选[J]. 轻工科技 2019(04)
    • [23].两种假单胞杆菌协同发酵产脂肪酶优化和酶性质研究[J]. 酿酒科技 2018(04)
    • [24].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培养基优化[J]. 中国酿造 2019(10)
    • [25].土壤中产脂肪酶菌株的分离及浓缩培养[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26].反应介质对脂肪酶活力及催化猪油水解和甲醇解的影响[J]. 中国酿造 2011(06)
    • [27].酸碱耐受低温碱性脂肪酶产酶条件优化及其酶学性质[J]. 湖南农业科学 2018(11)
    • [28].刺参不同发育期的5种消化酶活力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07)
    • [29].耐有机溶剂低温碱性脂肪酶产酶条件优化及其酶学性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3)
    • [30].高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J]. 中国酿造 2019(07)

    标签:;  ;  ;  ;  ;  

    猪肉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