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华成因论文_冯波,宋丹,付雷,张森琦,陈明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钙华成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同位素,水化,贵德,建水,盐泉,地热,盆地。

钙华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冯波,宋丹,付雷,张森琦,陈明涛[1](2019)在《贵德盆地扎仓地热田水热蚀变矿物形成规律及钙华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热泉区水热蚀变矿物及钙华的分布特点和形成规律可以指示深部水文地球化学环境,进而揭示地热田演化过程中矿物的溶沉规律,对于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青海贵德盆地扎仓地热田为研究对象,采取该盆地内原位岩石样品与水样,在储层压力条件下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不同温度时补给水源与热储岩石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分析水岩作用后热储层矿物成分、反应液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再利用TOUGHREACT软件模拟实验的化学反应过程,预测长时间尺度下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变规律,探究了该区水热蚀变矿物以及钙华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该盆地内刚义泉水与地层岩石在水岩作用下会生成钙蒙脱石、绿泥石和伊利石,伊利石由钙蒙脱石转化而来,绿泥石则由云母类矿物蚀变产生或钾长石转化而来,并且温度对矿物的转化速率影响明显;(2) 90℃、120℃、150℃这3种温度下100年的模拟结果显示,绿泥石是反应初期的产物,其出现代表此处水岩作用尚未达到平衡;(3)温度对矿物的转化速率影响明显,温度越高钠长石沉淀越快,钾长石溶解速率越快,蒙脱石沉淀速率越快;(4)高含量的Ca~(2+)和HCO_3~-是形成钙华的必要水化学条件,该区地表钙华为热成因钙华。结论认为,水热蚀变矿物的溶解沉淀规律说明了扎仓地热田自封闭系统的可能性;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未来使用酸性化学刺激改造热储层、开发深部地热资源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9年07期)

王蒙蒙[2](2017)在《云南西北地区部分温泉和盐泉特征及钙华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靠近云南的芒康盐井地区地处滇藏地热带,地热资源比较丰富,出露较多的温泉和盐泉,且地形起伏显着,构造活动强烈,断裂十分发育。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有上桥头温泉、下给温泉、擦曲古温泉、天生桥温泉、大东温泉、阿东温泉、西鲁温泉、曲孜卡温泉和盐井盐(温)泉。研究该地区温泉和盐泉的特征和钙华成因对当地温泉和盐泉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区温泉的水温为39~70℃;pH值为5.9~7.5;TDS为258~3430 mg/L,其中小于1 g/L的温泉较多;盐井盐泉水温为21~49.5℃,pH值为5.9~6.8,TDS为26~110.5 g/L。上桥头温泉、下给温泉、擦曲古温泉、天生桥温泉、大东温泉、阿东温泉、西鲁温泉、曲孜卡温泉、盐井盐泉水化学类型分别为HCO3?SO4-Ca?Mg、HCO_3~-Na?Ca、HCO_3~-Na?Mg、HCO_3~-Ca?Mg、HCO3?SO4-Ca?Mg、SO4?HCO_3~-Na?Ca、SO4?Cl-Na?Ca、HCO_3~-Na和Cl-Na。研究区温泉和盐泉的δ2H为-147.5‰~-112.9‰,δ18O为-16.8‰~-12.3‰,显着偏负,大部分水样点出现不同程度的出现“18O漂移”现象,同位素数据表明泉水均起源于大气降水。利用δ2H和δ18O估算它们的补给高程为3000~4516 m;补给区温度为-3.9~5.2℃;利用镭-氡法估算泉水的年龄为316~1963 a。利用地热温标法估算热储温度为59.8℃~202.2℃;利用循环深度公式估算地下热水循环深度为1980~4504.5 m;利用冷热水混合法估算冷热水混合比例为18%~82%;阿东温泉出露地层主要为叁迭系火山碎屑岩,受德钦-中甸-大具深大断裂带控制,在周围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沿导水通道进行深部循环,并经过大地热流的加热上升至地表形成温泉,为深循环泉,其余温泉和盐泉也为深循环泉。上桥头温泉、擦曲古温泉、西鲁温泉和曲孜卡温泉没有沉积钙华,下给温泉、大东温泉和阿东温泉的4、5号泉眼一直在沉积钙华,天生桥温泉和阿东温泉的1、2和3号泉眼以前沉积钙华现在已不沉积钙华。通过对比有钙华沉积温泉和无钙华沉积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发现钙华的沉积需要较高含量的Ca~(2+)和HCO_3~-作为物质基础;Ca~(2+)/HCO_3~-值需达到0.1以上;Ca~(2+)和HCO_3~-分别占主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毫克当量百分数要大于25%;泉水的方解石、文石和白云石的饱和度大于0,或者接近于0,有利于碳酸钙的沉积;(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胡欣欣,黄成敏[3](2008)在《钙华成因及其在古环境与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钙华的形成受到气候、地质地貌、水动力条件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文章综述了利用其特有的代用指标,如钙华年层、碳氧稳定同位素及微量元素进行古环境与古气候重建的研究进展。深入阐述了当前在钙华测年方法和一些代用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来源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2008年03期)

戴亚南[4](2003)在《贵州小七孔景区钙华成因的水化学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古环境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外在岩溶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我国是世界上岩溶面积分布最大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即使不包括埋藏的岩溶,仅由碳酸盐类岩石裸露发育的岩溶面积就达130万km~2,约占全国面积的1/7。我国在岩溶方面的研究,不但在地区上日益广泛,而且逐渐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使研究深度逐渐提高。 钙华,在世界各主要岩溶地区都有分布,是岩溶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岩溶区从河水或泉水中沉淀析出的次生碳酸盐沉积物,多孔、含泥质是其重要特征。迄今关于钙华等淡水碳酸盐沉积的研究,已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Viles(1990)根据大量文献资料,对最近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关于钙华等碳酸盐沉积各方面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精辟的综述。其内容包括从专门术语到分类、分布,以及形态、微形态、生物学、岩矿学和钙华沉积测年等各个方面。虽然这些研究中对若干重大问题仍有分歧,但对于钙华的成因,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由于岩溶水、地貌位置(特别是与水流有关的地貌位置)的作用,但实际上,气候条件也是钙华沉积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试验研究还发现,生物作用,尤其是低等植物和微生物,通常对碳酸盐沉积产生重要影响,Pentecost(2001)在一篇关于中国钙华的综述中,总结了中国钙华的分布状况,认为钙华成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在没有深部CO_2来源的温暖、湿润气候、植被良好的地区,沉积有丰富的钙华,可称之为冷成因钙华;另一类是由于地质构造等作用,有深部CO_2来源条件下,沉积的钙华为热成因钙华。 我国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省区广泛分布有钙华,在钙华研究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对钙华沉积的机制也有所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物的作用,近年米,对于地热在钙华沉积过程中的影响也有较多研究,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具有大范围钙华沉积的国家来说,对钙华成因的研究还不够,特别是我国的钙华沉积区多数己经成为风景区,有些还成为全国甚至世界知名景点,如四川黄龙,己经成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因此加强对钙华的研究特别是对其成因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对于各个钙华风景区来说,通过研究可以提高科学认识,增强j不境保护意识,这具有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从钙华中提取古环境信息的研究工作还很少,特别是区分不同成因钙华进行古环境重建的研究更少,钙华与石笋同为碳酸钙沉积,在地质年代中在开放系统中形成的,受到众多气候因子的影响,其沉积物能灵敏的记录当时气候的变迁,因此是可能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古环境变迁过程的信息,用钙华米研究岩溶地区的古环境古生态,一方面为推动岩溶地区的古环境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洪新手段,另一方面为预测岩溶地区的环境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山五章组成,第一章,分五小节就目前国内外对钙华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沦述,概述了钙华沉积的理论依据,目前对作为钙华沉积的关键因子CO。的研究比较深入,COZ气体的来源、在水中溶解量的大小和溶解速率与钙华沉积有着紧密的关系,基本上控制了钙华沉积的规模和速率;从地球物理化学方面介绍了钙华沉积机理的一些观点,目前国内外对钙华成因的研究,认为主要有物理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的影响,而对生物作用,主要对生物的光合作用、分解作用产生的CO。在岩溶发育过程中的效果,有人认为主要是促进钙华沉积,有人则认为主要是促进钙华溶蚀。此外,叙述了目前学术界研究古环境的现状,各种信息载体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方法技术也日益先进,而且研究的时段与人类发展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对全新世气候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以百年、十年、年为单位计。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研究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地质、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特点,提供了钙华沉积环境比较详细的背景资料; 第叁章,从叁方面分析探讨了研究区钙华的成因特点,首先,研究分析了小七孔景区响水河钙华形成的水化学特征,响水河水化学不仅具有昼夜和季节变化的特点,而且还具空间动态。通过对该河水化学特点分析,包括水的pH值、电导率与水温,以及河水中caz”与Hco3“数值的变化特点的分析,结合该区地质 2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植被土壤发育的特点,得出响水河水化学与周围岩溶生态环境关系密切,水中酸碱度主要受来自植物呼吸和植物根系腐烂等释放的COZ气体的影响,特别是其溶解于水中的速度和量对钙华沉积有深远影响,通过对河水水化学和碳氧同位素分析,响水河钙华形成主要与生物作用有关;其次,通过已有关于小七孔藻类生物的研究,小七孔拥有大量的钙华藻类,尤其是占优势的可疑席藻,它们从形态结构上对钙华沉积产生巨大影响,在生长过程中,可疑席藻交织成网状,拦截河水中的钙离子,使钙离子粘附于网状体中,而粘附于网状体上的硅藻更增加了网的密度,增加了钙离子的拦截量,这非常有利于钙华沉积;再次,进行对比研究,把小七孔响水河钙华与云南白水台钙华和桂林试验场钙华叁者进(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卢国平[5](1994)在《四川黄龙—九寨自然风景区冷水型钙华成因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的四川黄龙—九寨自然风景区冷水型钙华沉积典型,分布集中,环境条件单一。本文以黄龙沟为主体,兼论九寨沟,试图通过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运移、水动力状况、流速、藻类生物作用等因素,结合水质模型及温度场模型,探讨其沉积条件。(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1994年03期)

钙华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靠近云南的芒康盐井地区地处滇藏地热带,地热资源比较丰富,出露较多的温泉和盐泉,且地形起伏显着,构造活动强烈,断裂十分发育。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有上桥头温泉、下给温泉、擦曲古温泉、天生桥温泉、大东温泉、阿东温泉、西鲁温泉、曲孜卡温泉和盐井盐(温)泉。研究该地区温泉和盐泉的特征和钙华成因对当地温泉和盐泉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区温泉的水温为39~70℃;pH值为5.9~7.5;TDS为258~3430 mg/L,其中小于1 g/L的温泉较多;盐井盐泉水温为21~49.5℃,pH值为5.9~6.8,TDS为26~110.5 g/L。上桥头温泉、下给温泉、擦曲古温泉、天生桥温泉、大东温泉、阿东温泉、西鲁温泉、曲孜卡温泉、盐井盐泉水化学类型分别为HCO3?SO4-Ca?Mg、HCO_3~-Na?Ca、HCO_3~-Na?Mg、HCO_3~-Ca?Mg、HCO3?SO4-Ca?Mg、SO4?HCO_3~-Na?Ca、SO4?Cl-Na?Ca、HCO_3~-Na和Cl-Na。研究区温泉和盐泉的δ2H为-147.5‰~-112.9‰,δ18O为-16.8‰~-12.3‰,显着偏负,大部分水样点出现不同程度的出现“18O漂移”现象,同位素数据表明泉水均起源于大气降水。利用δ2H和δ18O估算它们的补给高程为3000~4516 m;补给区温度为-3.9~5.2℃;利用镭-氡法估算泉水的年龄为316~1963 a。利用地热温标法估算热储温度为59.8℃~202.2℃;利用循环深度公式估算地下热水循环深度为1980~4504.5 m;利用冷热水混合法估算冷热水混合比例为18%~82%;阿东温泉出露地层主要为叁迭系火山碎屑岩,受德钦-中甸-大具深大断裂带控制,在周围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沿导水通道进行深部循环,并经过大地热流的加热上升至地表形成温泉,为深循环泉,其余温泉和盐泉也为深循环泉。上桥头温泉、擦曲古温泉、西鲁温泉和曲孜卡温泉没有沉积钙华,下给温泉、大东温泉和阿东温泉的4、5号泉眼一直在沉积钙华,天生桥温泉和阿东温泉的1、2和3号泉眼以前沉积钙华现在已不沉积钙华。通过对比有钙华沉积温泉和无钙华沉积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发现钙华的沉积需要较高含量的Ca~(2+)和HCO_3~-作为物质基础;Ca~(2+)/HCO_3~-值需达到0.1以上;Ca~(2+)和HCO_3~-分别占主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毫克当量百分数要大于25%;泉水的方解石、文石和白云石的饱和度大于0,或者接近于0,有利于碳酸钙的沉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钙华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1].冯波,宋丹,付雷,张森琦,陈明涛.贵德盆地扎仓地热田水热蚀变矿物形成规律及钙华成因[J].天然气工业.2019

[2].王蒙蒙.云南西北地区部分温泉和盐泉特征及钙华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3].胡欣欣,黄成敏.钙华成因及其在古环境与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

[4].戴亚南.贵州小七孔景区钙华成因的水化学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古环境重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3

[5].卢国平.四川黄龙—九寨自然风景区冷水型钙华成因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J].矿物岩石.1994

论文知识图

巴楚五道班奥陶系钙华成因示意...柯坪硫磺沟奥陶系钙华成因示意图~2017年年度文献量变化黄龙景区地质剖面与径流分布图19个成盐元素扎仓沟地热田热储概念模型图[22]

标签:;  ;  ;  ;  ;  ;  ;  

钙华成因论文_冯波,宋丹,付雷,张森琦,陈明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