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湖南流民成因分析

晚清湖南流民成因分析

一、晚清湖南流民成因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龙晓露[1](2020)在《湘军影响下的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研究》文中提出晚清时期,湘中地区掀起了建筑兴建潮。深入剖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可知与晚清湘军密切相关。湘军兴起于湘中地区,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广泛地影响了这一地区,民居建筑的兴盛便是这一影响下的产物,这些建筑也带有明显的湘军影响下的地域特征。本文将湘军的兴起这一历史事件与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的兴盛这一建筑现象关联起来。将晚清时期这一地区分散的民居建筑纳入统一的视角下进行研究,深入挖掘这些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并思考适宜的保护方法。在对现存晚清时期湘中民居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十八处湘军将领府第、湘军将领祖居地、祠堂、书院建筑进行详细的测绘,获得了详实的一手基础资料。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湘军将领府第建筑。通过对建筑的形制特征、构造做法、装饰艺术进行归纳,总结出这些府第建筑的一般性特点:(一)湘军团体特有的品格贯穿于湘军将领府第的始终,铸就了这些建筑方正、规整、雄壮、具有“崇高感”的气质与灵魂;(二)湘军集团渗透着深厚的儒家文化理念。“礼制”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湘军将领府第无论是平面布局、建筑高差、功能分布,甚至在建筑的装饰上,都印刻着礼制思想的烙印;(三)超出常理的规模尺度透露着长期征战的湘军将领为弥补内心缺失而采取的“报复式挥霍”的宣泄途径;(四)这些建筑在构造做法和材料运用上大多遵循当地传统,体现出湘军尊崇的“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品格;(五)通过与清中期士绅民居进行对比,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装饰艺术也在晚清发生转变,并具有浓厚的湘军文化色彩。为了解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变迁,本文以涟源市杨市镇杨家滩务本堂刘氏家族的建筑为例,通过对比清中期刘氏家族的祖居地以及湘军兴起后家族主要湘军人物的府第建筑,可以看出湘军兴起改变了刘氏家族的发展脉络,进而带来了家族建筑的“突变”,并着重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湘军将领府第建筑具有类型化的一般性特征,但具体到每一座建筑,又有其特殊性。《园冶》有云“三分匠,七分主人”,为了解“七分主人”对建筑面貌产生的作用,本文选取曾国藩的富厚堂与其弟曾国荃修建的大夫第为例,对两处建筑的建造背景、建筑的差异等进行比较,并结合曾国藩与其兄弟子侄的往来书信了解二者对于住宅建造及居住环境营建的不同看法。可以看出,除去使用需求、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外,个人修为对建筑面貌的影响也是决定性的。本文还对这一时期的祠堂和书院建筑进行了研究。湘军的兴起带来湘中地区宗族的发展,也带来了湘中地区祠堂建筑的兴盛。对当地多个家族的族谱进行研究,得出军功家族祠堂数量激增是造成这一时期湘中地区祠堂兴盛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出湘中祠堂自清朝以来的演变规律。对书院的论述以晚清湘中书院的建造背景切入,这一时期书院的兴建与湘军的兴起关系密切,并以现存的东山书院为例,分析书院的形制特点。湘军将领府第及相关建筑遗产保护状况令人堪忧,本文尝试提出了两种针对性保护的方式方法。这些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完整型、破损型和遗址型。针对完整型建筑遗产,由于建筑年代久远,现状保存完好的建筑也不可避免需要进行构件的修复。在实际工程中,对修复方法的选择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相关研究很少使用定量方法来评估古建筑修复的决策过程。因此,提出一种针对古建筑木构件修复方法选择的模型,即一种以单值中智集(SNNS)形式提供决策信息的多准则群体决策(MCGDM)方法对建筑构件修复方法进行确定。针对破损型建筑,提出一种基于现状和口述史的建筑复原方法。在主体建筑尚有部分存留,且还有见证者可以提供口述信息的情况下,对建筑进行复原,记录和保存尽可能多的建筑信息,不失为一种可能的“抢救性保护”的途径。

陶侕民[2](2020)在《丝竹声中的血光:乐平的宗族械斗与社会变迁(1573-1949)》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拟以官府档案和地方官员的个人着述为主体分析文本,辅以方志、族谱和报刊杂志等史料,在长时段梳理乐平宗族械斗的演变过程和全面揭示晚清民国时期乐平宗族械斗不同面相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乐平宗族械斗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长期存在的成因,并就传统时期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作初步讨论。乐平的宗族械斗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历程,其总体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大,结果越来越惨烈。乐平的宗族械斗的发生和中央政府权威的衰落在时间上高度吻合,其大致萌发明于万历朝,清道光朝也零星可见。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后,乐平经历了地方军事化的过程,宗族械斗由此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民国时期,乐平地方社会持续动荡,乐平的宗族械斗发展为乡族械斗,械斗的结果更为惨烈。与闽粤等地的械斗相比,江西乐平的宗族械斗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乐平的宗族械斗多系大族之间的对抗;其二,民国时期乐平的宗族械斗沦为地方势力争权夺利的工具,因此与地方政治联系紧密;其三,乐平宗族械斗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械斗文化。乐平宗族械斗发生、发展并长期存在,除了有学者们业已指出的宗族竞争与资源争夺、无良官绅推波助澜和乡风民俗等原因外,中央政府权威的衰落是最大的外因,传统时期乐平乡村纠纷调节机制的失效和政府对宗族械斗式的处理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有关乡村社会宗族械斗的研究,对于当下乡村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资治意义。首先,对于乡村纠纷的调解必须依法行事,解决纠纷必须责权明晰,使民众逐渐形成法律信仰。其次,应完善乡村纠纷的调解机制,乡村纠纷调解模式的设计应注意其时效性和有效性。最后,应当坚决打击乡村社会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彻底根除衍生乡村群体性暴力的土壤。

杨欣[3](2020)在《近代因利局研究(1876-1937)》文中提出因利局,俗称借钱局,是以借贷现金的方式救助贫民的慈善组织。因利局在推广过程中,又缘于其救助功能及运作方式而出现了便民局、利民局、借本公所等名目。名称尽管不尽相同,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整借零还的借贷方式来救助需要帮助的人。近代中国自然灾害迭发,再加上连绵不断的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痛苦和灾难。随着西方慈善思想的传播,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传统慈善救济的不足,开始探索新的救助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因利局逐渐兴起。因利局救助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前期提供需要缴还的本金,使贫苦小民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去摆脱困顿,最终实现不依赖于救济,而能够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因利局最先出现于光绪二年(1876年)的江苏扬州,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章程一经刊布,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极大的反响,各地纷纷效仿之。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因利局就经历了从创办到小热潮、低谷、高潮,最后被融入到国家实施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因利局自扬州开办以后,各地群起效仿,很快出现一个兴办高潮。光绪十五年(1890年),安徽巡抚将因利局的运作方法奏报朝廷,希望由官方接手主持。不料清政府以“以各节殊属琐屑”怕扰民为由,拒绝了由官府承办。自此,各地兴办的热潮逐渐消退,因利局步入低谷。清末新政时期,贫民生计问题更加突出,因利局又出现了复兴的趋势。这时期的因利局不再像之前一样将救助对象局限于城市的无业贫民,开始出现针对某一特殊群体的因利局,比如,以失业烟伙、旗民等为救助对象。民国肇建后,水灾、旱灾、兵燹之灾频发,为救济灾民、贫民,灾后救济中也出现了因利局的身影。后因救助效果显着,贫民受益颇多,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因利局最终被吸融进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因利局的设立促进了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转型,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协助政府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适应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嬗变。纵观近代因利局50多年的兴衰浮沉,以史为鉴,可为当今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李尔岑[4](2020)在《法律社会史视野下的清代牛与社会治理》文中认为牛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几种劳动力之一,有助于显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民得以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关键。本文结合历代有关牛的法律沿革考证,对法律条文进行探析。并针对牛在清代社会治理中的一些面向分别进行探讨。食牛习俗是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悠久习俗,这与清代上至皇帝、下至地方官与普通士人禁宰耕牛的政治实践与思想观念有明显的抵牾。在全社会重视保护耕牛的基本一致观念的影响下,清代部分地区存在的“菜牛”观念被隐没,这一情形直到清末以后,随着更多西方人与他们的食牛文化的传入才有所变化。在清代的国家开垦与救灾政策中,“官给牛种”政策是基于安民定边、塑造社会秩序的考量而沿用的政策,有利于为因种种原因“解域化”的农民提供重新“再域化”的保障。本文同样考察了与牛有关的社会犯罪,盗牛在清代社会被认为是“盗源”之一,被视作潜在叛乱因子的源头,这与今时的观感不同,而地方债务纠纷中的“拉牛作抵”案件则展示了民间社会以实物抵债现象的不同侧面,由于牛的价值所引发的利益矛盾,提供了一个研究清代地方社会冲突的典型视角。

陈家欢[5](2020)在《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文中认为乡村聚落是从土地中生长出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的结果,需要日复一日的修补、完善,其营建方式和手段浸润着时间积累与空间变化融合成的智慧经验,是当代聚落建设值得借鉴的源泉。对安全的需求是乡村聚落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防御性的表征一直伴随着聚落的演变与发展,在动乱环境中民间自卫的聚落形式往往与官方屯守系统相互补充,很好地体现了防御性文化在基层组织中的渗透。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有别于他地的多民系、多民族共生于复杂海陆地理环境中的生存格局,并在动乱环境中逐渐建立和发展了军事布防体系,乡村聚落在防御性的表征上亦随之波动延展。本文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综合运用了建筑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历时观与共时观并重的思路构建研究框架,将聚落防御性分别置于历史整体进程和聚落系统之内进行分析。通过对乡村聚落发展历程的回溯,揭示了聚落防御性变化、聚落演变和社会动乱之间的关系,借助对明清时期广东社会背景、动乱形势和在此基础上的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分析,阐释了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在明清陆续涌现、相继选择的历史情境和重要刺激因素。再以防御性为切入点,通过实例印证,分析在明清时期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下,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最终形成的以防御性表征特点为依据分化的聚落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旨在从地理空间分布和时间波动序列上构建战争、军事布防体系建设与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乡村聚落演变进程中重要历史节点的社会背景梳理,尤其是一些防御性凸显的乡村聚落生成的社会情境,来阐释土地政策和组织类型引发的社会变革对乡村聚落演变的重要影响,以明确在聚落演进中防御性变化与社会动乱起伏之间的关联规律,以及与军事防御体系相互作用的事实,进而明晰防御性与公共性、社会性和在地性相互博弈的过程对聚落演进方向的促进作用。其次,以防御性变化规律为基础,确立了研究明清广东社会变革背景、社会动乱、军事防御体系、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四大主要研究内容。先是从朝代更迭、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科技进步等方面阐述明清广东社会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再通过分析时代背景引发的在广东地域发生的特殊政策变革及其对应的社会组织变化,从而阐释明清广东地方社会基于身份矛盾、经济矛盾、学额矛盾为主的多族群对抗、融合、共生的族域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明清时期发生在今广东辖区范围内有关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历史记载,把握明清广东动乱的整体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规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时空关联。之后,基于对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在维度建构、策略选择、空间塑造三个层面的分析,概括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及其内涵。最后,通过实例调研和综合分析,以不同层面、层层递进的思路,构建了从防御性到防御行为选择,再到防御实体和防御性的空间表征之间的关联脉络,从而从防御性表征的视角将乡村聚落类型总结为三大模式、七类实体和十七种主要亚型。再以地理空间和时间序列作为连接的桥梁,将不同防御模式的乡村聚落与动乱形势、军事防御系统在时空分布规律上进行比对,既把握了明清广东动乱形势对另两者有直接影响的整体规律,也阐释了动乱核心圈与挤压带对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影响,并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军事防御体系营建与乡村聚落防御性变化之间的关联性。

王学斌[6](2019)在《清末东北地区乞丐问题研究(1900-1911)》文中研究指明乞丐是文明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历史现象,在历代人口中都占有一定比例。中国古代乞丐群体作为存在于历朝历代的社会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合理的解决。他们是一种“脱序”的社会存在,是社会稳定的破坏者,对社会变革和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清末东北地区作为社会变迁激烈的地区之一,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乞丐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有自己的组织和行乞方式,在动荡的社会中挣扎生存的同时,也在与社会进行着文化习俗方面的流通,并对近代东北地区城市建设、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推动下,乞丐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清季之末更加受到清政府的重视。清政府、民间士绅团体与宗教慈善组织对解决东北地区的乞丐问题采取了各有特点的救济和治理措施,虽然这些措施并未完全解决当时的乞丐问题,但是有识之士提出的一些新的举措已经开始向近代化慈善转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乞丐这一群体的存在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好社会上的乞丐问题,将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因此,研究清末东北地区的乞丐问题,对处理现实中的类似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张阜炳[7](2019)在《元代西南地区自然灾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代西南地区包括云南全省、贵州省西部、四川省西南部以及今缅甸的北部、越南的西南部、老挝和泰国的东北部,其社会分期可划分为相对稳定发展的二十余年(1271年——1295年)和社会危机当中的七十余年(1296年——1368年)两个时期。在此期间,元朝政府在政治、经济及文教等方面对西南地区进行了力度较大的开发,但是该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元代西南地区的自然灾害包括水灾、旱灾、地震、风灾、雹灾、冻害和以虫灾为主的生物灾害等。灾害频发于1289年1308年、1322年1337年、1348年1363年三个峰期,并具有发生时间上的鲜明季节性,发生地域上的不平衡及相互影响性,发生峰期上的对称性和同一性,水旱灾害为高发灾种等特征。自然灾害的频发,制约了元代西南地区自然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冲毁农田、毁损禾稼,导致农业歉收或者绝收,从而引起粮食短缺,甚至发生饥荒,造成区域人口的减少。与此同时,灾患之中的鬻妻、遗妻、食妻,鬻子、遗子、食子等行为有悖于传统社会家庭伦理秩序,加剧了社会危机。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元朝政府注重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防灾、救灾体系,将各项防灾、救灾举措法治化、规范化;同时,积极引导民间赈济,使其在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起到了较大成效。但由于受到传统社会生产能力不足,社会资源配置不均等因素的制约,西南地区的灾害赈济效果亦无法充分实现。而今,西南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仍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元朝西南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以及元朝政府和民间采取的防灾、减灾、赈灾举措进行研究,对于当下构建西南地区灾害防减体系及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吕姝焱[8](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认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聂选华[9](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认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崔杰[10](2019)在《晚清荒政弊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时期荒政弊端丛生,以晚清荒政弊端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晚清荒政弊端的成因、荒政弊端的具体表现、荒政弊端的应对之策以及荒政弊端的影响。文章共分六部分研究晚清荒政弊端。第一章,晚清荒政弊端成因。这一部分主要是从晚清社会环境和荒政本身的不完善两个方面,分析晚清荒政弊端发生的必然性与诱发性。第二章,防灾备荒之弊端。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农事及仓储、治水及漕运这两个方面,分析农事、仓储、治水以及漕运这四个部分在防荒备荒中存在的弊端。第三章,赈灾救荒之弊端。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官府赈灾的弊端和民间救济中的弊端,其中官府赈灾的弊端包括发赈之前和赈济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民间救济中的弊端主要探讨义赈和洋赈之弊。第四章,灾后恢复之弊端。这一部分主要从赋税蠲缓之弊、物资调配之弊以及人员安置之弊这三个部分,分别来阐述灾后恢复环节调粟、借贷、安辑、平粜中存在的弊端。第五章,晚清荒政弊端应对之策。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防灾备荒之弊端、赈灾救荒之弊端以及灾后恢复之弊端这三个部分,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第六章,晚清荒政弊端影响。这一部分主要从政治日益腐败、社会困乏动荡不定和荒政转型三方面论述了晚清荒政弊端所带来的影响,除消极影响外,还促使中国传统荒政向近代荒政转型,有了新的变化。阐释晚清荒政弊端成因、弊端种类和弊端影响三者之间所存在互为影响的关系,以及清政府为革除荒政弊端而进行的革弊探索。正是基于以上弊端,清政府救灾能力及公信力持续下降,政治上也日益腐败、苛政剥削加剧,百姓愈发穷困、仓储长期空乏,从而也就促使了“慈善”出现与发展、技术手段的改变与进步,使中国传统荒政向近代荒政转型。

二、晚清湖南流民成因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晚清湖南流民成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湘军影响下的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1.1 时间范畴界定
        1.1.2 地域范围界定
        1.1.3 湘军
    1.2 选题意义与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价值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湘军的研究
        2.1.1 湘军史料汇编
        2.1.2 对湘军史实和制度的记载
        2.1.3 湘军兴起的社会背景研究
        2.1.4 对湘军人物的研究
        2.1.5 湘军兴起的影响研究
    2.2 关于民居的研究
        2.2.1 区域划分下的民居研究
        2.2.2 基于建筑样式的民居研究
        2.2.3 基于营建方式的民居研究
        2.2.4 微观视角下的民居研究
        2.2.5 对湖南传统民居的研究
        2.2.6 其他关于民居的研究
    2.3 湘军与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关联的必要性论证
    2.4 小结
第三章 晚清湘中建筑兴建潮及其动力机制
    3.1 晚清湘中地区的建筑兴建潮
    3.2 晚清湘中地区建筑兴建潮的动力机制
        3.2.1 根本动力:历史上经济文化的双重压迫
        3.2.2 主要动力:清政府内忧外患,湘军承担历史重任
        3.2.3 直接动力:湘军兴起为湘中地区建筑兴建创造了条件
    3.3 小结
第四章 研究样本选取与测绘成果
    4.1 样本选取依据
    4.2 测绘成果
        4.2.1 居住建筑
        4.2.2 祠堂建筑
        4.2.3 书院建筑
第五章 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基本特征
    5.1 建筑的形制特征
        5.1.1 基本住宅单元
        5.1.2 功能分区及建筑组合
        5.1.3 建筑规模与尺度
    5.2 构造做法
        5.2.1 结构型式
        5.2.2 其他部分构造做法
    5.3 建筑装饰
        5.3.1 形式与风格
        5.3.2 装饰艺术的演变——与清中期士绅民居的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变迁——以务本堂刘氏家族建筑为例
    6.1 湘军兴起与刘氏家族的演变
    6.2 刘氏家族祖居地
    6.3 晚清时期的刘氏家族宅第
        6.3.1 从团块状到散点式的布局形式
        6.3.2 建筑规模确定依据
        6.3.3 空间尺寸与功能的演变
    6.4 后续思考
    6.5 小结
第七章 个人修为对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影响——以曾氏兄弟府第的比较为例
    7.1 建造背景及过程
    7.2 两处建筑之差异
    7.3 “适度”与“失度”的博弈
    7.4 建筑反映个人修为
    7.5 小结
第八章 湘军对湘中地区祠堂与书院营造的影响
    8.1 晚清湘中地区祠堂
        8.1.1 宗族与祠堂
        8.1.2 军功家族祠堂数量激增
        8.1.3 晚清湘中地区祠堂的形式特征
        8.1.4 湘军与湘中地区祠堂形制的演变
    8.2 湘军与湘中地区书院
        8.2.1 建造背景及基本情况
        8.2.2 东山书院的兴建与发展
    8.3 小结
第九章 湘中地区湘军将领府第及相关建筑遗产的保护
    9.1 湘军将领府第及相关建筑现状分析
    9.2 基于单值中智集的TODIM在古建筑构件修复决策中的运用
        9.2.1 相关决策算法的研究
        9.2.2 相关定义
        9.2.3 建立修复方法选择模型
        9.2.4 实证研究
    9.3 基于现状与口述史的古建筑复原探析
        9.3.1 历史演变与现状描述
        9.3.2 初步还原
        9.3.3 现状推导
        9.3.4 口述补充与验证
    9.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丝竹声中的血光:乐平的宗族械斗与社会变迁(157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简介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中国戏曲之乡:乐平的区域历史与人文环境
    第一节 乐平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乐平的乡风民俗
第二章 明万历至清道光乐平的宗族竞争与械斗的偶现
    第一节 移民入境与乐平宗族格局
    第二节 明万历朝乐平的宗族械斗
    第三节 清道光朝乐平的宗族械斗
第三章 同光时期乐平的地方军事化与宗族械斗的爆发
    第一节 同光时期乐平的团练与宗族
    第二节 同光时期乐平宗族械斗概况
    第三节 官府、乐平士绅与宗族械斗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乐平乡村秩序失范与宗族械斗的恶化
    第一节 民国乐平社会匪化和士绅劣化
    第二节 民国张、胡两族的大规模械斗
    第三节 民国乐平宗族械斗与地方政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近代因利局研究(1876-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时间界定与基本框架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因利局兴起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自然因素
    第二节 社会环境
        一、人口问题
        二、流民问题
        三、高利贷盘剥
        四、“教养兼施”理念的发展
第二章 因利局的发展历程及组织运行
    第一节 因利局的发展历程
        一、因利局的初创与推广
        二、因利局的曲折发展
        三、因利局的后期发展
    第二节 因利局的内部运行:以扬州借钱局为中心
        一、借贷对象和借贷条件
        二、组织架构
        三、扬州借钱局的作用
第三章 因利局的救济活动
    第一节 常态贫民救济
        一、对失业烟伙的救济
        二、对做生意无资本之人的救济
    第二节 临时灾民、难民救济
        一、灾民救济
        二、难民救护
第四章 对因利局的历史审视
    第一节 因利局的特点
        一、运营成本低、见效快
        二、灵活性强
        三、社会影响大
    第二节 因利局的积极作用
        一、维护社会稳定,改善社会风气
        二、推动了资金流通,促进了经济发展
    第三节 因利局的问题与局限性
        一、因利局经营存在的问题
        二、因利局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法律社会史视野下的清代牛与社会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与牛有关的法律条文考证
    第一节 盗牛律
    第二节 宰杀马牛律
    第三节 违禁取利律
    小结
第二章 法律与风俗——屠牛食牛习俗与禁杀法律
    第一节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牛肉
    第二节 清代的屠牛食牛习俗
    第三节 统治者的关注——兼论京城的回民屠牛问题
    第四节 政令的“落地”:地方官与士绅的努力
    第五节 地方知识的隐现:清代的菜牛问题
    小结
第三章 安民置业重塑秩序——清代官给牛种问题
    第一节 清代的官给牛种问题
    第二节 官给牛种与边疆垦殖
    第三节 官给牛种与赈救灾荒
    小结
第四章 利益攸关——与牛有关的社会冲突
    第一节 牛的财产价值
    第二节 消弭盗源——盗牛案件探析
    第三节 拉牛作抵——民间债务案件不被关注的一角
    小结
结语 牛与社会治理的变与不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内容及范畴
        1.2.1 对象——聚落防御性
        1.2.2 载体——(传统)乡村聚落
        1.2.3 时空——明清广东
        1.2.4 变量——地域动乱、自然环境、文化传播
    1.3 研究现状及基础
        1.3.1 国内外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1.1 建筑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1.2 其他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2 国内建筑学科对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1.3.2.1 研究地域分布
        1.3.2.2 主要研究类型
        1.3.2.3 研究范畴划分
        1.3.3 关于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1.3.4 其他学科对广东明清时期地域动乱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1.3.4.1 历史学视角: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
        1.3.4.2 社会学视角:社会文化变迁与族群融合
        1.3.4.3 地理学视角:动态历史进程中的空间结构变化
        1.3.5 研究现状小结
        1.3.6 对相关古籍志书及专门史着作的整理
        1.3.6.1 断代史着作
        1.3.6.2 地方志着作
        1.3.6.3 专门史着作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1.1 田野调查
        1.5.1.2 文献综述
        1.5.1.3 归纳分析
        1.5.2 研究框架
    1.6 案例选取的依据及概况
第二章 产生:乡村聚落及其防御性的历史演进
    2.1 聚落防御性的缘起与表征
        2.1.1 物候环境与群体生存
        2.1.2 防御意识与聚落演变
    2.2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的演进综述
        2.2.1 乡村聚落的形成
        2.2.1.1 “聚”在集合过程中分化出的城乡雏形
        2.2.1.2 户籍制度完善下的乡制初立
        2.2.2 乡村聚落的发展
        2.2.2.1 从地域区别到社会职业分工差异的城乡两分
        2.2.2.2 从“乡-里”到“乡-村”的乡村基层结构变化
        2.2.3 乡村聚落的复杂化
        2.2.3.1 乡村行政组织单元的规模变化
        2.2.3.2 自然村在社会基层管理中的重要性
        2.2.3.3 乡村的“都市化”进程
        2.2.4 乡村聚落演变的关键动因
        2.2.4.1 土地政策
        2.2.4.2 组织类型
    2.3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演进中的防御性表征
        2.3.1 生产群体的依附与疏离
        2.3.1.1 显性表征——庄园的空间集聚化过程
        2.3.1.2 隐性表征——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交互影响
        2.3.2 社会组织的割裂与统一
        2.3.2.1 显性表征——坞壁的扩散普及
        2.3.2.2 隐性表征——地方割据到生活单元的演进
        2.3.3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与更迭
        2.3.3.1 显性表征——军堡的体系化建设
        2.3.3.2 隐性表征——防御性文化的基层渗透
        2.3.4 民间自卫与官方屯守的若即若离
        2.3.4.1 显性表征——山水寨的几废几兴
        2.3.4.2 隐性表征——“居民自为保守”组织的延续
    2.4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基本情况
    2.5 本章小结
        2.5.1 防御性与聚落演变的关系
        2.5.2 社会动乱对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影响
        2.5.3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特点
第三章 情境:影响明清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社会背景
    3.1 明清两朝: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
        3.1.1 科技进步转化的世界格局
        3.1.2 朝代更迭激化的民族斗争
        3.1.3 土地兼并分化的阶级立场
        3.1.4 自然灾害恶化的生存环境
    3.2 广东地方:变革丛生的地域背景
        3.2.1 迁界展届与移民活动
        3.2.1.1 迁界、展届的基本概况
        3.2.1.2 移民安置下的族群
        3.2.2 土地开垦与宗族扩张
        3.2.2.1 土地垦殖的基本情况
        3.2.2.2 由“官-民”之别到“民-沙”之别的转变
        3.2.2.3 宗族在土地开垦中的作用
        3.2.3 乡勇团练与结社会匪
        3.2.3.1 守御废弛的官方防御力量
        3.2.3.2 地方武装力量的兴起
    3.3 群体融合:冲突蔓延的族域背景
        3.3.1 基于户籍制度的身份矛盾
        3.3.1.1 瑶、黎等少数民族的“归化”与“反抗”
        3.3.1.2 棚户、矿民等职业集团的集聚
        3.3.1.3 疍户的征用与消弭
        3.3.2 基于赋税制度的经济矛盾
        3.3.2.1 田赋制度的改革
        3.3.2.2 盐利与走私
        3.3.2.3 租佃与争讼
        3.3.3 基于科举制度的学额矛盾
        3.3.3.1 学额的分配制度
        3.3.3.2 寄籍应试政策
    3.4 本章小结
        3.4.1 社会矛盾与族群的凝结
        3.4.2 防御对象与武器的变化
第四章 刺激:明清广东动乱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时空耦合
    4.1 动乱形势的基本建构
        4.1.1 时空范畴的确立
        4.1.2 动乱统计的方法
        4.1.3 动乱类型的划分
        4.1.3.1 A型:割据与统一的对抗
        4.1.3.2 B型:掠夺与保卫的对抗
        4.1.3.3 C型:流劫与平乱的对抗
        4.1.3.4 D型:争占资源的互相对抗
        4.1.3.5 其它复合型
    4.2 动乱的时空分布规律
        4.2.1 动乱频次的波动规律
        4.2.2 动乱密集期的类型统计
        4.2.2.1 明景泰(1449-1457)至明天顺(1457-1464)
        4.2.2.2 明嘉靖(1521-1566)至明隆庆(1566-1572)
        4.2.2.3 清顺治(1644-1661)至清康熙(1661-1722)
        4.2.2.4 清嘉庆(1796-1820)至清道光(1820-1840)
        4.2.3 动乱的空间分布特点
        4.2.3.1 Ⅰ类:沿海及近海动乱圈
        4.2.3.2 Ⅱ类:内陆动乱圈
    4.3 动乱形势的动态生成
        4.3.1 由明至清的空间变化
        4.3.1.1 Ⅰ类动乱核心由东部至中部转移
        4.3.1.2 Ⅱ类动乱核心由省界边境向粤东南及境中转移
        4.3.2 动乱叠加的综合态势
        4.3.2.1 核心圈的叠合:大型核心区与集中核心点
        4.3.2.2 挤压带的形成:核心圈夹击的外围交汇区域
        4.3.2.3 弥散区的均衡:动乱均衡蔓延的区域
    4.4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
        4.4.1 建设概况
        4.4.1.1 明朝对布防体系的初步建设
        4.4.1.2 清朝对布防体系建设的延续与改变
        4.4.2 基层巡司的分布与变化
        4.4.3 海防卫所的分布与变化
    4.5 本章小结
        4.5.1 地方动乱的主要类型与综合分布
        4.5.2 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时间后置性
        4.5.3 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对应
第五章 涌现: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的解析
    5.1 防御性实体的维度构建
        5.1.1 私密居住(P)
        5.1.1.1 实体构成
        5.1.1.2 要素特点
        5.1.2 公共凝结(C)
        5.1.2.1 实体构成
        5.1.2.2 要素特点
        5.1.3 联合对抗(U)
        5.1.3.1 实体构成
        5.1.3.2 要素特点
        5.1.4 自然融合(N)
        5.1.4.1 实体构成
        5.1.4.2 要素特点
    5.2 防御性策略的地域适应
        5.2.1 借势与造势
        5.2.1.1 山水掩映
        5.2.1.2 连片聚集
        5.2.2 统合与多元
        5.2.2.1 轴心布局
        5.2.2.2 分支布局
        5.2.3 特殊与普及
        5.2.3.1 临时避难
        5.2.3.2 住防合一
    5.3 防御性空间的塑造手段
        5.3.1 网络秩序化
        5.3.1.1 集聚
        5.3.1.2 排列
        5.3.1.3 复合
        5.3.2 层级界域化
        5.3.2.1 线性围合
        5.3.2.2 点式布防
        5.3.3 空间吸引场
        5.3.3.1 错位
        5.3.3.2 迷迭
        5.3.3.3 曲折
        5.3.4 精神布控点
        5.3.4.1 核心性
        5.3.4.2 多样性
    5.4 本章小结
        5.4.1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
        5.4.2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内涵
        5.4.2.1 环境适应性
        5.4.2.2 安全围合性
        5.4.2.3 族群凝聚性
第六章 反馈: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类型与选择
    6.1 防御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实体分化
        6.1.1 (P·U)模式:私密与联合为主
        6.1.1.1 模式特点
        6.1.1.2 实体分化
        6.1.1.3 实例分析
        6.1.2 (P·C)模式:私密与公共为主
        6.1.2.1 模式特点
        6.1.2.2 实体分化
        6.1.2.3 实例分析
        6.1.3 (C·U)模式:公共与联合为主
        6.1.3.1 模式特点
        6.1.3.2 实体分化
        6.1.3.3 实例分析
    6.2 动乱形势下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选择
        6.2.1 动乱核心圈防御模式的整体概况
        6.2.1.1 江-佛区
        6.2.1.2 汕-揭区
        6.2.1.3 惠-河区
        6.2.1.4 其他核心点
        6.2.2 动乱类型影响下的防御类型分野
        6.2.2.1 交通体系的规整与混沌
        6.2.2.2 小家庭聚居的扩张与中断
        6.2.3 动乱时间促进中的防御核心凝结
        6.2.3.1 宗族控制下单核心的极速扩张
        6.2.3.2 共同抗险形成的多元核心聚集
        6.2.4 动乱空间挤压出的防御体系复合
        6.2.4.1 挤压带一:点式布防的分散运用
        6.2.4.2 挤压带二:防御、生活空间的集成化
        6.2.4.3 挤压带三、挤压带四:外部围合的重复使用
    6.3 军事防御体系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影响
        6.3.1 巡司变更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6.3.1.1 职能转化对乡村集聚格局的促进
        6.3.1.2 驻地建设对乡村防御体系的重构
        6.3.2 卫所兴衰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6.3.2.1 卫所衍变型聚落防御维度的转移
        6.3.2.2 营房制度对空间网络均质的作用
    6.4 本章小结
        6.4.1 防御模式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七类实体分化
        6.4.2 动乱类型、时间及空间分布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作用
        6.4.3 军事防御体系与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关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明清(1368-1912)主要战争分类表
    附录2-明朝(1368-1644)主要动乱汇总表
    附录3-清朝(1645-1840)主要动乱汇总表
    附录4-广东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名单
    附录5-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部分)防御模式统计简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清末东北地区乞丐问题研究(1900-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1.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2.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材料和方法
        1.研究材料
        2.研究方法
    (四)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五) 核心概念界定
一、清末东北地区乞丐及产生原因
    (一) 清末东北地区乞丐
        1.东北地区乞丐分类
        2.东北地区乞丐与江南地区乞丐比较
    (二) 清末东北地区乞丐产生原因
        1.频繁的自然灾害引发大量乞丐产生
        2.战乱与匪患促使乞丐数量增多
        3.农村濒临破产危机导致乞丐产生
        4.其他复杂因素影响民众沦为乞丐
二、清末东北地区乞丐的组织与活动
    (一) 东北地区的乞丐组织
    (二) 东北地区乞丐的乞讨方式
    (三) 东北地区乞丐的社会习俗
        1.乞丐行崇拜神
        2.独具特色的乞丐隐语
        3.通俗易懂的乞丐歌谣
三、清末东北地区乞丐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 东北地区乞丐影响城市建设
    (二) 东北地区乞丐影响卫生环境与传播疾病
    (三) 东北地区乞丐影响社会治安
四、清末东北地区乞丐问题的社会应对措施
    (一) 清政府对乞丐的治理
        1.清政府对乞丐的收容和赈济
        2.清政府对乞丐进行教养
    (二) 民间慈善团体对乞丐救助
        1.东北地区民间慈善团体概况
        2.东北地区民间慈善团体的救助措施
    (三) 宗教慈善组织对乞丐的救助
        1.东北地区宗教慈善组织概况
        2.东北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救助措施
    (四) 东北地区乞丐救济的历史局限
        1.乞丐救济机构数量较少,经费困难
        2.部分乞丐救济机构职能未能很好发挥
        3.乞丐自身抵触心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元代西南地区自然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元代西南地区概述
    第一节 元代西南地区行政区划
    第二节 元代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及利用
    第三节 元代西南地区社会状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元代西南地区灾情分析
    第一节 1289 年~1308 年元代西南地区自然灾害
    第二节 1322 年~1337 年元代西南地区自然灾害
    第三节 1348 年~1363 年元代西南地区自然灾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元代西南地区自然灾害的特征
    第一节 元代西南地区自然灾害的时间特征
        一、灾害发生时间:鲜明的季节性
        二、灾害发生峰期:对称性和同一性
    第二节 元代西南地区自然灾害的空间特征
    第三节 元代西南地区自然灾害的其他特征
        一、主要灾种:数灾并发且以水、旱为主
        二、灾害发生原因:相似性及特殊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元代西南地区灾害的影响
    第一节 农田损伤禾稼无收
    第二节 民居流散死伤甚重
    第三节 冲击传统伦理加剧社会危机
        一、对传统社会伦理的影响
        二、加剧社会危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元代西南地区灾害应对
    第一节 防灾、减灾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灾荒赈救体系的建设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10)晚清荒政弊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晚清荒政弊端成因
    第一节 晚清社会环境
        一、迷信鬼神
        二、贪腐恶习败政
        三、灾民人数激增
    第二节 荒政本身不完善
        一、人事管理方面的缺失
        二、物资调配与管理落后
第二章 防灾备荒之弊端
    第一节 农事及仓储弊端
        一、农事弊端
        二、仓储弊端
    第二节 治水及漕运之弊
        一、治水弊端
        二、漕运弊端
第三章 赈灾救荒之弊端
    第一节 官府赈灾弊端
        一、发赈前各环节之弊
        二、赈济中各举措之弊
    第二节 民间救济中的弊端
        一、义赈弊端
        二、洋赈弊端
第四章 灾后恢复之弊端
    第一节 税赋蠲缓之弊
    第二节 钱粮调剂之弊
        一、调粟之弊
        二、借贷之弊
    第三节 人员安置之弊
        一、安辑之弊
        二、平粜之弊
第五章 晚清荒政弊端应对之策
    第一节 防灾备荒之弊端应对之策
        一、仓储弊端应对之策
        二、治水弊端应对之策
    第二节 赈灾救荒之弊端应对之策
        一、发赈前各环节弊端应对之策
        二、赈济中各举措之弊应对之策
    第三节 灾后恢复之弊端应对之策
第六章 晚清荒政弊端影响
    第一节 政治日益腐败
        一、官员吏治更加败坏
        二、政府救灾能力及公信力持续下降
    第二节 社会困乏动荡不定
        一、百姓愈发穷困
        二、仓储长期空乏
        三、社会动荡不止
    第三节 荒政转型
        一、“慈善”的出现与发展
        二、技术手段的改变与进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晚清湖南流民成因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湘军影响下的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研究[D]. 龙晓露. 湖南大学, 2020(02)
  • [2]丝竹声中的血光:乐平的宗族械斗与社会变迁(1573-1949)[D]. 陶侕民.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2)
  • [3]近代因利局研究(1876-1937)[D]. 杨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法律社会史视野下的清代牛与社会治理[D]. 李尔岑. 南开大学, 2020(04)
  • [5]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D]. 陈家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清末东北地区乞丐问题研究(1900-1911)[D]. 王学斌. 渤海大学, 2019(01)
  • [7]元代西南地区自然灾害研究[D]. 张阜炳. 吉首大学, 2019(02)
  •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10]晚清荒政弊端研究[D]. 崔杰. 淮北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晚清湖南流民成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