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

论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

鲁晓琴[1]2006年在《论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传统社会极为漫长,其自然经济、专制统治、家族制度和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样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社会公德的生长发育。而从上世纪初叶肇始的社会公德培育又存在着许多问题。现今,我们需要通过培育公共领域、发展公德教育、建立健全奖惩机制等途径以实现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

王广[2]2004年在《论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文中提出肇始于20世纪初叶的对我国社会公德的历史反思与现代建构,绵延近百年,至今仍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在当前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开展之际,社会公德建设更显得十分薄弱。因此,在现阶段探讨我国的社会公德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本文认为,漫长的传统社会所造成的公共领域发育不良和社会公德未曾植入人心并进而转化成民族文化心理素质,是国民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的深层根源。在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里,由于自然经济的制限、皇权专制的阻遏、家族制度的制约和传统伦理的影响,公共生活领域发育不良。因此,未能生长起现代性的社会公德。自20世纪初叶以来,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学者从各个角度探讨了社会公德问题,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意义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开展道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总体来讲,我国的社会公德建设亟待加强。 结合当前学术界关于社会公德问题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建构现代性的社会公德,必须从公共生活领域与公德精神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公共领域,完善社会公德规范;另一方面,要切实培育公德精神,转化民族文化心理素质。只有两个方面相结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真正改变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状况,塑造具有优良公德素质与时代精神风貌的现代公民。

朱文娟[3]2018年在《我国道德建设视野下社会公德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公德治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是现阶段我国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社会公德治理的核心要义是指对我国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进行治理,以完善社会主义公德建设为途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本文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设置研究内容。首先,系统梳理我国道德建设的历史进程,说明现时代社会公德治理提出的必然性和本研究的必要性。其次,用系统论分析社会公德治理理论。主要从内涵、构成要素以及主要特征叁方面剖析社会公德治理,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再次,聚焦中国社会公德整体现状,从价值观、机制建设、个人行为叁维度剖析我国公共生活领域存在的公德失范问题,说明本研究的问题域。最后,建构社会公德治理的路径。一方面,反思治理社会公德失范的现有路径设计,找到本研究路径建构的真正起点;另一方面,从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完善机制建设、培育社会公德意识叁方面建构社会公德治理的具体路径。社会公德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构成,它的实现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有利于培育社会良好风尚。社会公德治理以推动道德建设发展的方式,助力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陈玲[4]2016年在《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系统知识、树立正确价值观、掌握技能的关键时期,世界各国无不把培养合格公民看作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并且通过专门的公民素养教育课程或完备的公民素养教育体系来实现。在我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公民社会的崛起,对公民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所需公民素养的要求愈来愈高。然而,整个社会普遍存在公民意识淡薄、公德水平滑坡以及公共参与能力不足等问题,却是一个显着的事实。对此,实现人的现代化、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应承担的重要使命,而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则正是践行这一重要使命的主力。由此,实施与发展公民素养教育课程成为我国社会转型的热切呼唤与迫切要求。但是,由于历史与文化的原因,我国中小学尚未正式专门开设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公民素养教育游离于课程体系之外。在此背景下,探讨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化、构建公民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在此,鉴于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体现了课程的内在形态,本文旨在构建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以期能为公民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整篇论文共有七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阐明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界定了核心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了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从而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与指明了方向。第一部分,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分析。本文从社会、文化、个人、课程四个层面对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现实必要性予以考察,意在明确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重要意义与现实依据。具体而言,建设公民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是我国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应然要求,是造就合格公民的前提条件,是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内在要求。第二部分,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历史与现实基础。本文通过梳理与反思我国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与现实问题、考察与借鉴国外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向,明确了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历史与现实基础。第叁部分,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价值取向。本文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学生公民素养现状以及国际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发展趋向,指出我国公民素养教育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参与型积极公民,而“积极公民”亦构成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价值取向。第四部分,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本文指出,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构应遵循两大基本原则,即形式结构的多维统一原则与价值内涵的动态平衡原则。第五部分,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本文在明确公民素养概念的内容范畴与公民关系的内容范畴是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理论框架的两大维度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公民知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公民能力教育以及公民行为教育等四大板块。结论部分则是在总结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化问题,以期对后续研究有着抛砖引玉之效。

张婷[5]2013年在《成长中的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因市场经济运行逻辑对个人自主性和权利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但公民社会的建构和完善,仅有经济层面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它同时还需要相应的伦理、文化和意识层面的支撑,需要新公民和新公民道德教育的维护。虽然公民道德教育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全方位参与,但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无疑是其中最为有效的途径,同时培养现代公民也是学校道德教育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因此,深入系统地分析我国公民社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考察其给我国的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指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改革面临的困惑,探讨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在公民社会成长过程中应秉持的使命、诉求和实践路径,无疑富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对我国公民社会成长过程中公民道德教育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把握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特性,推动道德教育的学科建设,而且也可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案。本研究针对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首先厘清中国语境中的公民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此后,以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社会作为两条平行的研究路径展开论述,一条路径对中西方公民道德教育资源进行纵向梳理,中国虽不乏公文化资源,但最终没有自发生成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公民道德是极具西化色彩、又极具变动性和包容性的概念;一条路径通过中西公民社会的比较、中国公民社会的萌发与发展阶段的比较,分析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性特征。以此得出中西方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公民道德教育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模式是相同的,具有变与不变的“双重性格”。不变的是公民道德教育之于公民社会的互动本质,变的是公民道德教育之于公民社会的内涵。只有把公民道德教育放到国家与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中,放到变与不变的双重性格中,才能对当前公民道德教育存在的不适应公民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直面当前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困惑,从理论上指出公民社会成长过程中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改革的路向、使命和实践方案。具体而言,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中国语境中的公民社会与公民道德教育。本章主要是厘清概念和提出问题。公民社会是独立于家庭、政府和市场之外,公民相互间以公民精神善待,主要通过结社提升公共利益的领域。公民道德是公民基于个体的独立人格和主体身份,在理性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追求公共善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品质。它主观上表现为对自身正当利益的维护,以及对他人与公共利益的认同与追求,客观上表现为对公共准则的遵守和执行。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具有独立人格和主体身份的公民为对象,借助公共生活实践,以培养公民德性素质为目标的系统教育工程,还将此与容易混淆的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进行了辨析。第二章西方公民社会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嬗变与危机。在西方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段中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一再变革,从最初受到希腊城邦至上主义基因的滋养,后经罗马共和的权利、法制精神的奠基,以及中世纪西欧臣民道德教育的逆反,近代权利本位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行其道,直至当代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等对西方主流公民道德教育内在危机的反思,种种迭加与交融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杂交优势的复合型亦或嫁接型公民道德教育传统。第叁章中国公民社会的萌发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尝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给了中国一次国家与社会分离的机会,从思想观念到社团组织,从地方自治到言论自由,都预示着公民社会的萌芽。作为公民道德的首倡者梁启超既批判了重私德的臣民美德观,又提出公德是新国民的首要素质,但是救国的工具化思维隐含着公民道德的中国式危机。公民社会萌发阶段的国人,不仅在思想、学说上译介和传播西方的公民道德观,而且在制度和实践上努力探索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新的教育体系。不仅在政治国家的框架内提出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的教育方针,而且在造就共和国公民的基础上解析公民道德的内涵,以课程为主要载体探索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体系,但是后来的公民道德走向了极端国家化,体现在:公民道德教育认识的惟政治化、目标的神圣化和教育实践的运动化。第四章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启迪。本章重点着眼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特征,以及公民道德教育在其后续健全发展的道德涵养和支撑功能。成长特征有二:一是中国性,一是发展性。无论是西方近代市民社会的形成,还是中国公民社会产生的源动力皆来自于商品经济的繁荣,但在基本属性、国家与社会关系、治理功能上的差别,体现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国别性特征。发展性主要表现为中国公民社会在清末民初的最初试步与当前发展状态的比较,两个阶段的共通性体现在:对公民社会倡导的现代性价值精神的认同;思想道德状况的芜杂局面客观上为思想启蒙创造了契机;政府成为公民社会的主要推动力;知识分子为公民和公民社会意识传播提供了人力支持。但是两个阶段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市场经济和小农经济的不同;国民和公民的不同;救亡图存和公共福祉的诉求不同;城市初步发展与城市规模扩张的社会环境不同。这些不同恰恰体现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性特征。中国公民社会要想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要有公民道德的涵养和启迪,但是我国过往的公民道德存在被政治道德绑架,远离公共生活,忽视道德回报,主体严重缺位,缺乏健全的机制保障,缺乏对发展性功能的重视,缺乏全球意识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公民道德的对公民社会发展的内涵支撑作用,也更加体现出对公民道德教育的迫切性需求。第五章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与公民道德教育的机遇与隐忧。在分析公民道德教育面临的道德境况的前提下,分析了公民道德教育改革的机遇:拓宽道德教育改革的空间;恢复道德教育主体品格的契机;重估传统公文化道德教育价值的新视角。同时,也指出了公民道德教育改革存在的隐忧:重国民缺公民与公民道德教育主体的缺位;重义务轻权利与公民道德教育取向的模糊;重知识轻理性参与与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缺失;重政府轻公意与公民道德教育模式的抉择;重规范轻公共生活参与与公民道德教育方式的匮乏。第六章中国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与实践路径。不仅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在清末民初没能顺利完成,公民道德启蒙也没能彻底实现。即便现在,我们的相关理论和教育实践依然是不成熟的。现有公民道德教育存在的隐忧,都属于臣民道德、国民道德教育的遗留;至于公民道德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存在的隐忧则属于私德教育传统的产物。因此,与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相适合的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是公民道德的再启蒙,为此公民道德教育的诉求是:独立人格、公共精神和幸福自由,其中独立人格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根基,公共精神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伦理生长点,幸福自由是公民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可以从叁处着手:着眼于现代公民培育调整道德教育的内容;建立日益开放的公民道德教育学科体系,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着重强调了公民道德社团的作用。

李曼[6]2012年在《我国公民公共精神的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公民公共精神是指孕育在公共领域之中,随着公共交往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公共理性,是公共生活中的独立自由的个体以利他的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及行为,并以个体自身在其中形成公共领域所要求的基本道德和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具体表现为独立自由的个体对“私人领域”的超越和对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其中,它包括着对公平、自由、民主、秩序和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目标的认定。此外,公共精神还包括独立人格精神、公平正义精神、民主法治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意识等基本内涵和公共性、公正性、渗透性、开放性、时代性等特征,这些对于我国推进社会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共精神在我国的社会历史长河中有一定的发展,但这与今天所产生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化的基础上的现代公共精神是有一定的差别。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公共精神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发展还不成熟,在社会各方面存在缺失的现状。这也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所导致,如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社会缺乏公共性的公共权力、公民社会的不成熟和公共空间的狭窄、社会成员缺乏自律自控意识等。目前我国正在全力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价值多元化、人的全面发展等种种挑战,迫切需要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目地探讨我国公民公共精神的培育,为培育公民公共精神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公共精神的基本概述。主要对公共精神的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引出公共精神的概念,并探讨公共精神的重要特征和公共精神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我国公民公共精神的现状分析。重点探讨我国公民公共精神缺失的具体表现,集中体现为诚信守诺意识弱化、社会公民意识淡薄、文化创新意识不足、社会公德意识不强、公民责任意识缺乏、公平正义意识薄弱这六个方面。第叁部分:培育我国公民公共精神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国现有的国情寻找与之相应的指导思想,即借鉴西方正义理论的积极启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观和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要求。第四部分:完善社会各项制度措施,为培育公民公共精神提供制度保障。具体从建构公民社会、发展民主政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法治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培育公共精神的路径。第五部分:落实社会文化教育措施,为培育公民公共精神提供思想保障。这部分通过丰富公民文化、开展公民教育,以提高公民个体的素质,更好更快地促进公共精神的培育。

辛静[7]2014年在《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与公共领域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共生活的扩大与人际交往的频繁,公共领域之中的矛盾也越发的凸显出来,社会公德就显示其更多、更广的作用。社会公德作为一种基础道德准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是社会稳定发展和道德繁荣的基础,更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公德养成是指以教育为根本手段培养个人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他们在社会上起着无可替代的榜样作用,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不仅促进了个人的发展与成才,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影响着社会整体文明的进步。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整体上是良好的,如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行为践行良好,但还是存在一些行为与思想的偏差,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问题。本文从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角度出发,首先明确了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养成的内涵,以及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对社会、学校及大学生个人的重要意义;其次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缺失,如公共意识淡薄、乐于助人行为的缺失、保护环境观念缺乏、诚信缺失问题严重等,并分析了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不良思潮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偏差,不容忽视的还有大学生自身内在动力的欠缺;最后,本文根据上述分析探讨了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有效路径,包括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培养作用,兴利除弊,相互配合,建立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纵横交错的网络,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大学生社会公德最终能否养成还有赖于大学生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修养,最终完成社会公德的养成。

雷结斌[8]2013年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社会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就道德领域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国社会道德的主流是进步的、积极的、向上的。但是,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道德是调整人们行为的基本社会规范,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对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有极大的负面效应,治理道德失范势在必行、任重道远。加强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从社会转型和道德的一般概念出发,对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的内涵、表现、危害、成因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和分析,指明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治理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治理的目标原则、具体措施和实现路径。本文共有7章,主要框架结构和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导论部分说明该研究缘起于作者对社会道德事件频发、道德建设的社会作用以及如何应对道德建设领域面临的挑战等问题的思考,介绍国内外关于道德失范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此进行评价。结合道德失范问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导论谈到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综合比较法、系统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表明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治理的措施和路径问题,最后导论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的内容、结构、要素展开多维解读、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面的角度对我国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从规范创新、控制刚度、舆论监督、道德教育等维度论述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治理的措施,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方面阐述道德失范治理的路径。第2章,社会转型与道德失范解析。本章在全文逻辑结构中的地位是介绍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社会转型”、“道德失范”等。本章首先阐述了社会转型的内涵和特征、道德和道德失范的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全球化的挑战、市场化的挑战、工业化的挑战、城市化的挑战、网络化的挑战等,陈述转型期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经济建设的精神基石、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第3章,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现象。现象描述是本章的主要思路,内容主要是介绍我国道德领域的现状。首先肯定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主流是进步的、积极的、向上的。但由于研究的需要,本章主要篇幅是介绍道德失范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表现及其危害性,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的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危害性。这是全文后来分析道德失范现象产生原因和提出道德失范治理思路、措施和途径的铺垫。第4章,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分析。正确分析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正确解决道德示范问题的前提,本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面较为详尽地分析了当前我国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的原因,宏观方面的因素有经济、政治、文化等,中观方面的因素有教育和信息因素等,微观方面的因素有家庭、社区和个人自身因素等。这为本文后来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提供了依据。第5章,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治理的理论基础和目标原则。本章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治理的理论基础,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治理目标体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个方面,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互惠互利原则。第6章,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治理的措施和路径。在本文前述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道德失范治理的具体措施和实现路径是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本章分节阐述了我国社会转型期治理道德失范的具体原则: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要与中华传统文化相承接;提出了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治理的具体措施:规范和制度创新、控制刚度、舆论导向和监督和道德教育等;认为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治理的路径是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第7章,结论与展望。在该部分,文章认为,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是,这一问题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而得到解决。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和理论工作者的热切关注并日益深化,本文只是对其中的某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和探讨,其他问题只好留到今后作进一步研究。

廖剑[9]2009年在《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是其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对待生活和工作以及对待社会的态度,影响其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以及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是高校德育乃至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整体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许多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社会公德观念和责任意识。但部分大学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社会公德意识淡化和公共道德失范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长期以来,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培养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效果甚微,已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问题。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并着重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作了具体探讨。本文认为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对大学生自身素质,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道德风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内容;并从完善公德培养体制,营造良好的功德教育环境等方面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为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王姣姣[10]2013年在《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公民社会公德意识强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社会和谐的实现,离不开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支撑,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化能有效地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自身的和谐,有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提高,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和道德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我国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我国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和政策支持。以和谐社会为背景和依据,探讨公民社会公德意识强化路径,必须用和谐的思维去审视,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和具有前瞻性。全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找出当前相关研究的空白和空间,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明确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目标和理念,并对社会公德及社会公德意识进行科学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公民社会公德意识强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第叁部分,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现状,既明确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公德意识建设取得的成效,也要认清公民社会公德意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四部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针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特点及要求,着重从完善规范约束制度和机制、培育良好全面的社会环境氛围、重视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加强公民自我教育等角度深入探讨我国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化路径。通过深入总结研究,以期为提高我国公民社会公德意识、规范公民社会公德行为提供规范性参考与政策性借鉴,并最终实现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其更高的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人自身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论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J]. 鲁晓琴.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 论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D]. 王广. 河北大学. 2004

[3]. 我国道德建设视野下社会公德治理研究[D]. 朱文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18

[4]. 中小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研究[D]. 陈玲. 西南大学. 2016

[5]. 成长中的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 张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6]. 我国公民公共精神的培育研究[D]. 李曼.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7].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问题研究[D]. 辛静. 沈阳师范大学. 2014

[8]. 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 雷结斌. 南昌大学. 2013

[9].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探析[D]. 廖剑. 广西民族大学. 2009

[10]. 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公民社会公德意识强化路径研究[D]. 王姣姣. 江西理工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论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