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的哲学思维

管理创新的哲学思维

蒋显荣[1]2003年在《管理创新的哲学思维》文中研究表明管理学是一门经验性科学,但它的前提、基础都是属于超经验的哲学(主要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创新、创新理论和管理创新理论的研究是当前国际经济界、科技界、政策研究者的热门话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管理创新受到广泛的关注。把管理创新最一般的理论上升到哲学思维对指导人们进行管理理论的研究和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管理者缩短探索正确管理措施的时间,用正确的思维指导一个具体的管理方案,或以创新去研究一个管理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现在流行的管理方法中存在一些重大的思维误区,这些误区,人们一般不易察觉,通过哲学思维能更正这些错误,建立更为合理的管理措施。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即从实践具体到理论抽象,概括出管理创新的哲学思维的对象、范围、本质,然后再到理性具体,给管理创新哲学思维的具体理论以明确的范畴。本文就管理方法、管理创新的普遍思维原则进行哲学思考,提出了管理创新思维研究的对象,管理创新的本质,管理创新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管理创新的动力体系,管理创新的作用、地位及评价等哲学理论,提出了一些独到而颇具新意的看法。希望对现实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龚晓珺[2]2013年在《哲学的民族性研究》文中认为哲学以其深刻的反思性和批判性成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任何一种哲学观都是以民族性的存在方式、时代性的内容、人类性的追求和个体性的风格去追求和探索关于世界本原和人类生活意义的“终极关怀”问题。哲学总在寻求普遍和超越,却又最个性化,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性内容和形式。哲学以民族为载体而存在,其形成是特定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和政治结构、民族交往、文化传统、科学宗教语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民族性的哲学是不存在的。民族性是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哲学以民族性为存在方式和基本属性,总是特定民族在特定时代、特定社会实践和特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最高理论概括,是系统理论形态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特定民族的哲学集中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人生观以及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凝结了该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民族语言、民族心理、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从民族自身的发展来看,哲学是民族之魂,各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没有形成本民族哲学的民族是很难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世界叁大哲学传统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和古希腊哲学各有自己独特的内容范畴和表现形式,从哲学特质来看,印度哲学本质上是宗教哲学,中国哲学是伦理和人生哲学,希腊哲学则为科学和理性哲学。发端于古希腊哲学的西方哲学“同源分流”而出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法国的启蒙和唯物主义哲学,德国的古典和理性主义哲学,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等西方哲学形态。而东方的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和阿拉伯哲学则泾渭分明,其他东方民族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其哲学就深受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两者的共同影响。深入考量哲学民族性的不同形态,可以看出不同民族哲学各具独特差异个性,并无优劣之分,但却各有长短,哲学民族性之中总是蕴含着世界性的品格和趋势,哲学世界性又需要通过民族性加以体现,当代“去西方哲学范式”的多元共识和互补格局成为哲学共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哲学,是最科学的哲学体系和最伟大的认识工具,它源自西方哲学,但却超越了以往哲学狭隘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局限,以其世界性、普遍性和人类性的哲学品格而成为无产阶级和解放全人类的学说,成为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作为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自己的任务不仅在于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在于现实地改变世界,其普遍原理被运用于世界各地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具体革命实践而由此赋予了不同的民族特色、民族禀赋和民族性格,其与不同的民族性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其走向世界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活的学问和行动指南,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内在要求和表现方式,只有在与各个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具体革命实践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形成缤纷异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特色,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才能得以真正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不是单一民族的哲学民族性,而是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高度的民族性,真正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华民族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从古代文明延续至今的民族,其强大的民族生命力植根于悠久而独具中国魅力的传统哲学和文化之中。但自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现代性的世界历史进程打破了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原有的历史逻辑,形成了传统的断裂,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呼唤着传统哲学和文化的现代转型。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康庄大道,“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中国的未来”成为时代的呼唤。当今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挑战和机遇同在,对东方文明古国中国而言,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无不显示着经济腾飞的奇迹。18大吹响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征程,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造就了新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理应成为当今中国哲学民族性的主题和时代呼唤。对哲学的民族性研究将有助于以哲学的高度思考和引领民族国家的特色发展之路,寻求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和发展,指导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彰显“哲学自我”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哲学使命,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实现伟大复兴之梦的民族使命。本文以“概念构建→发展历程→内容和形式→当代时空境遇→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国视域”为研究脉络,首先探究了哲学的民族性在学理溯源、概念内涵、生成机制、发展历程、本质特征等方面的一般规定性,考量了东西方哲学等不同哲学形态的内容范畴和表现形式,比较了哲学民族性不同形态的异同,探讨了现代性、全球化、民族主义等当代时空境遇下不同民族哲学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应对;其次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在内涵、合法性依据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一般规定性,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基本要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鲜明中国特色;最后落脚到中国视域,结合当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总结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经验,反思了中、西、马叁哲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了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思考。总体来说,本文从理论、实践、价值等叁个层面对哲学的民族性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一,理论层面:从学理溯源、一般规定性、内容范畴和表现形式、异同比较等各方面全景分析了哲学的民族性,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的一般规定、理论和实践要义等进行了基本阐述,以期在理论层面构建哲学的民族性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的学理框架。第二,实践层面:针对中国视域的经验、问题和前沿思考,引发对当代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实践问题的思考,以实践建构理论,以理论引导实践。第叁,价值层面:面对现代性、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当代时空境遇,哲学应该诉诸价值层面的反思,根据民族国家的不同具体国情和世情,思索和寻求最适合本国的发展之路和哲学之路,以独具个性化的民族特色的价值诉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张永林[3]2015年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将行业(企业)的技术设计为学校的专业课程,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计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论文研究的中心问题。该核心问题产生于如下逻辑:职业教育是技术教育,技术是专业课程的核心构成。专业课程的技术并非科学知识的应用,而是来自行业(企业)。需要从构成要素、价值取向、方法论、设计过程、设计结果五方面研究内容入手,探索如何实现技术的校企跨界,最终生成专业课程方案。产业技术是解决课程设计核心问题的中介变量,起到沟通职业活动领域与学习活动领域的桥梁作用,成为贯穿专业课程设计过程始终的基本脉络。沿此脉络,将研究内容划分两部分——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和理论模型研究。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技术分析法,对产业技术的深入分析,将其开发为专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从知识本性、认识者本性以及二者的互动来分析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课程设计”的词源学分析,总结出从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的方法论;运用康德分界的思想,探索主体与客体之间分界、循环、融合,以克服以往课程设计中主客体分离的弊端;运用结构再生产理论,尝试解释产业技术结构、认知结构和课程结构的同源性和再生产。研究结果显示,将产业技术设计为学校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回归技术世界、技术与人性相结合、“设计导向”思想是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建构者的结构主义是课程设计总的方法论;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是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课程的整体设计、课程标准、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的叁大结果。以上研究内容和结论,统合在理论基础和理论模型两大体系中,合起来构成了基于产业技术课程设计的完备形式。同时,列举几门专业课程设计实例,验证研究结论。基于产业技术的课程设计是一条新路,它不同于学科课程设计、岗位能力分析的课程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技术知识、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知识与技术技能型人才互动,基本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让技术成为专业课程的核心构成,进而凸显出职业教育鲜明特色。

周霖[4]2011年在《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学科制度体系中,或许很少有一个学科像教育学这般持久的焦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我国,反思教育学科及其理论的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焦点议题。人们一方面深刻批判教育学科及其理论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方面勤于建构各种旨在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案。论文提出,人们在批判中揭示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中心问题——教育理论的自主性,人们在建构中所推出的各种问题解决方案都需要一个先在的前提——教育理论思维的成熟。因此,本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从形式和内容上确立“教育理论思维”这一新生理论范畴的合法性,以为我国教育学科及其理论发展的反思提供一个可能的思想地平线。在学术界,“理论思维”、“教育思维”和“教育理论思维”等本论文的中心概念均为人们“日用而不自知”的概念,因此,本论文的中心工作在于对这些概念进行系统阐释与合理论证。论文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对“思维”、“思维方式”、“理论思维”和“教育思维”等“教育理论思维”的基础性和前提性概念进行“剥竹笋”式的分析,阐明了“理论思维”、“教育思维”和“教育理论思维”的本真内涵,为“教育理论思维”的存在及其证实奠定了较为坚实的逻辑演化前提和客观合理性基础。论文在批判学界对“理论思维”这一概念的“绝对化”、“同一性”解读的基础上,将其界定为:一定时代的主体在实践中基于一定的概念及其系统和逻辑程序去反映和把握事物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过程与结果,并揭示了理论思维对理论发展的积极作用。论文通过廓清学界对“教育思维”概念的片面认识,认为教育思维是指人们或教育实践主体基于培养人的需要和目的,观念性地理解和把握教育世界的方式、过程与结果。它是教育实践主体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也是教育实践主体关于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按照教育思维的思维结构及其理性水平,将教育思维划分为教育常识思维、教育实践思维和教育理论思维。论文提出,教育理论思维是教育实践主体基于一定的反映教育特质的概念及其系统和逻辑程序去理解和把握教育世界的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方式、过程与结果。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之间是一种互为表里发展的相互依存、相互依照、相互制约的对象性关系:一方面,教育理论思维作为一种概念思维,必须依赖一定的反映教育特质的概念及其系统来展开;而另一方面,教育理论自主性的实现又依赖于教育理论思维的成熟,意即教育理论思维的认识功能的有效发挥。论文在教育理论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它与教育理论发展的关系,揭示了人们不满于教育理论的内在根源,并从教育理论前提和教育研究范式等角度回应了论文主题。

华威[5]2011年在《企业创新中的文化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任何时代的进步,首先都是从思想层面的革命开始,由哲学性创新所启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旨趣在于要求“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在实际变革中达到“哲学的实现”这一终极目的。然而,现存的企业创新理论大多是突出技术创新、从战术方法入手,少有哲学高度的思考。在对当前我国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后,越发感觉哲学思想指导的重要:在面临战术问题迟迟得不到善解的时刻,我们是否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战略思维是否出现了问题?是否已经到了企业主和高管们自己从思想深处“闹革命”的时刻了!结合相关领域的文献研究和自身对管理实践的认识,以哲学为基本视角,借助于所学创新理论和方法,从企业文化创新的战略高度,以制约国内企业发展的五个问题为切入点,运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如管理学、心理学、生理学、经济学和物理学等等,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逻辑脉络,渐进的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从而达成了既定的研究目标,即为国内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了基于企业文化创新的解决方案的构想,丰富了创新方法理论体系在企业文化创新领域的研究。在追求“哲学的实现”过程中,解决了两个难题:第一,将现实问题哲学化的难题,即通过分析各种基于具体学科的研究结论的不足,导引出哲学分析的必要性——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是基于哲学层面的深刻思考,从而将问题的分析由具体学科的浅层分析提升到深刻的哲学分析;第二,将哲学问题现实化的难题,即通过经营哲学这根纽带,将哲学分析的结果应用到对具体的企业经营解决方案指定的指导思想之中,在企业文化创新的战略高度印证了哲学对于企业经营的指导作用。

李晓莉[6]2016年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发展、壮大,30多年来形成了涉及教育对象、内容、方法、目标、评估、保障体系等相关要素在内的一系列关于学科建设发展和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更好地看清形势、把握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关于该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论、系统论、方法论等领域,对创新发展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内容、目标、过程、模式等单个要素或方向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本研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着眼破解当前以知识灌输为本位的生存性、同质化、资源配置型教育模式所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如教育方式单调、教育资源琐碎、教育内容匮乏、教育主题隐晦、教育受众模糊、教育效果欠佳等,提升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从协同论的理论视域出发,就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价值引领、参与主体、发展动力、实现过程、文化生态、保障体系、发展格局等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旨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理论体系,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发展型、人文化、资源整合型现代教育转变的创新发展之路。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存在“何以要”、“何以能”、“何之困”、“如何做”、“如何续”五个向度。“何以要”——“思想政治教育为何要协同创新”是研究前提,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性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两个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协同创新的必要性;“何以能”——“思想政治教育何以能协同创新”是研究基础,从系统论、方法论、逻辑学、发生学等角度,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模型,可为协同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何之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有其发展瓶颈”是研究导向,客观梳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寻求创新发展之路提供目标和依据;“如何做”——“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体系如何构建”是研究重点,从参与主体、发展动力、过程控制、生态空间、保障体系、建构格局等方面,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如何续”——“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研究关键,要从发展规划层面就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出设想。思想政治教育和协同创新各有其理论基础,二者之间又存在内在联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西方协同创新理论中,都有相关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提供理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范畴具有丰富内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协同、主体协同、内容协同、过程协同、空间协同、方法协同等。协同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体现于现实需要和实现可能两个角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价值引领,展现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价值之所在呈现于集成价值产生的吸引力、协同实践凸显的有效性、自身组织调节的适应性,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价值诉求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人文化、方法现代化、资源综合化、功能渗透化等不同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价值目标分析包括目标的设置原则、建构要求、实现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研究,需要搞清对象、理顺关系、认识功能、提出优化建议。主体区分为不同的类别、层次,各有其界定,参与主体之间又具有内在关联性,表现为关联的方式和过程。各参与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价值体现在存在效益、情感效益、沟通效益、协作效益、发展效益五个方面。参与主体关系优化则应主要考虑调整理念和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发展动力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象、过程、模式、目标等相关要素息息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源动力来自于学理整合性需求、运行调适性需求和思考延展性需求。学理整合性需求的观点,导源于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学理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形势,因此需要从公民素养和公民道德教育、全球意识和全球视野培育、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培育、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网络公民意识和网络伦理教育五个方面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倡导汲取其他学科的理论营养。关于运行调适性需求的观点,体现在从全面发展育人目标与物质功利主义间的重塑性调适、社会现实规范与教育理想规范之间的适应性搭配、新生群体活动特质与思想教育方式之间的融合性互动。关于思考延展性的观点,鉴于坚持继往开来、改革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视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必须坚持时代化、个性化、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过程控制问题,主要表现于影响因素、实施环节、功能发展叁方面。对影响因素的分析,需要区分内部、外部和横向、纵向不同维度展开梳理,还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过程控制的实施环节,其基本模式是“计划—组织—评估”,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实施过程中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和评估反馈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功能发展,集中于导向性功能、凝聚性功能、激励性功能、调节性功能、开发性功能、生态性功能、转化性功能七个基本功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不但要保证基本功能,还要注重功能拓展发挥,互惠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系统有效匹配是功能拓展发挥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文化生态,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文化有其基础内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文化的思维意识体现在逆向思维、差异思维、补位思维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风险精神、独立精神、宽容精神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文化的行动能力展现于交流沟通、对话合作、协调发展等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文化也有其存在特质:包容内聚力、开放外引力、平等向导力、分享生产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其具有一定的活力表现:描述力、解释力、整合力、时效性、创造力。其中也不乏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文化的培育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文化的调节资本、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文化的生态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文化的动力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文化的潜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保障体系,宏观上区分了制度保障、物质保障、思想保障、环境保障、智力保障五个方面。具体而言,在制度保障上,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是制度保障的基础,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提供根本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只有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创建优质的生态归宿。而经济常态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物质基础,价值高势位则发挥着精神指引作用,影响着育人导向和精神生产。营造协同氛围的基本思路是强化主体的责任意识、提升客体的感知能力、拓展媒介的渗透空间、增强舆论的积极能量。人才优势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智库资源,而这有赖于价值引领、人格感召、知识覆盖、科研吸引、实践渗透的“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视域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协同创新进行的前瞻性探讨。从理论视域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应当尊重科学发展规律、从现实出发设计变革思路、遵循主体人性化标准、坚持育人根本目标、注重育人体系协调化、推动资源整合利用、持续深化理论研究、突出经验借鉴、持续探索改革创新。从实践格局看,要着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属性、积极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驱动。就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未来研究方向来看,协同思维与知识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协同思维与知识创新潜在的关联、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重要的理论术语、坚定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导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和价值的趋同、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课题。

于川[7]2017年在《实践哲学语境下的生态伦理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是以当代美国哲学家保罗·汤普森(Paul B.Thompson)的农业主义思想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一个有关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哲学认知与人类行为框架。这个框架结构以人类的农业行为作为视角,并将农业及其实践视为一种人类生存行为,以及生存需求的现实、技术认知及思维表达。本论文的研究内核是保罗·汤普森的"耕种可以作为聚焦实践"的哲学观点,并以此作为立论核心展开本论文的逻辑建构与论述进程。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价值建构的"异体-同构-中心"哲学形态、生态多样性伦理和生命行为的固有价值、生存需求与生态伦理的容摄、生态伦理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四个部分。在逻辑上,它们体现着如下进路:首先,价值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哲学形态;其次,生态多样性与物种身份是生态伦理认知-实践体系中无法回避的主要内容;再次,生态伦理的实践性表达应该符合人类的生存需求;最后,整个生态关系认知的主要实现方式是科学技术的相关表达及其实践。这样的逻辑进程反映了在科学技术哲学的语境之下,社会对于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认知势必要求生态价值的建构要与技术实践有所通构;在另一方面,这也是在试图揭示科学技术在生态维持中的位置及作用、社会对于科学技术及其实践的态度是否完全与理性认知有关,以及技术与生态维持之间的对立关系能否获得基于人类生存意义层面的消解。本论文尝试通过这样的研究来加深人与社会对于生态伦理相关表达与实践的认识,建构一个相对合适的关于生态-技术-社会的认知结构,以此获得生态伦理的哲学认知对于科学技术进化的交互性表达。在科学技术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于生态关系的哲学认知的不断深化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化,最终都将汇聚在人类及其社会永续生存与发展这个主题。

刘新跃[8]2010年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是党和国家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学界的使命。在全国700多所本科高校中,600多所在地方,因此,研究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世界各国都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给予高度重视,每年都有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受地域、经济、文化、管理理念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地方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管理创新主体认识模糊、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作用不明确、教师科研人员积极性发挥不够、多元主体整合“系统失效”,不能产生“1+1+1〉3”的整体效应等。本文在问卷调查和前人研究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博弈论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以安徽省的实际情况为样本,从管理主体角度,构建两条研究线索。一是纵向的,分析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教师叁类主体管理创新存在问题与管理创新的方向,扫清耦合的各种障碍,理清现在各主体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简化中间环节,打通耦合的通道;二是横向的,探究叁类主体和谐耦合的模式,寻找合适耦合的路径。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主体。在分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的作用、地位及价值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主体具有多元性,它应包括教育行政机关、高校、高校教师等叁类不同的主体角色。利用物理学中“耦合”的概念,探讨叁类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阐述各种管理主体和谐耦合的渠道,重构叁类主体结构图,以共同的目标为指向,将叁者放在同一个工作平台上去统筹,为下面的研究内容奠定基础。(2)研究教育行政主体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基于问卷调查分析教育行政部门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体现与缺陷,探寻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作用的现实依据,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创新作为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去考察,顺应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大势,积极融入主流。然后,在分析当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创新的方向和流程图,包括观念的创新、目标创新、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创新、决策过程创新、控制过程创新、项目经费管理创新、评价体制创新等。(3)研究高校主体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中的组织作用。在剖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组织作用的体现与缺陷,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和分散化治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策划意识;加强学科管理创新,突出特色、凝练学科方向,服务地方,争取投入,加紧学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科研管理人员与机构管理方面创新,积极探索职员制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院系部两级科研管理的制度,建立教授工作室、积极推进课题制管理;加强项目经费管理创新,科学论证项目,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系统、科学的财务监管模式,认真考核经费使用效益;将学术评价与管理评价相结合,重点科学设计,同行评议与量化评价的指标;在管理中协调各种管理关系。(4)研究教师主体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基于问卷调查探讨教师主体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定位。分析教师主体创新存在的问题。利用博弈论原理分析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精品力作乏陈的原因。引用教师主体进行科研创新的激励原理,进行激励。重点探讨教师主体自我管理的方向、方法。(5)研究多元主体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中的和谐耦合。在前几章分析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各主体创新管理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多元主体的和谐耦合的建模分析,首先进行创新理念的植入,保证各主体作用方向一致;其次,进行耦合制度的设计,重构主体权利格局;再次从技术操作层面为多元主体的耦合提供平台和保障。通过和谐耦合,解决了多元主体“系统失效”问题,形成“1+1+1>3”的整体效应。论文围绕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中的多元主体,利用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对完善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理论方法与体系,提升地方高校哲学社科研究的创新能力,形成多元主体“1+1+1>3”的整体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李丽纯[9]2015年在《现代农业的哲学考量与中国后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加快了由传统农业向西式现代农业(也称石油农业)的转型进程,虽然成效显着,但却引发了农村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土壤破坏、健康隐患、社会分化等诸多问题。近年来,部分中外学者受世界哲学思潮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向的启发,探讨了世界以及中国的后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极大地拓展了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转型的思维空间。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源自14世纪以来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叁大运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帮助人类摆脱了对神和自然的迷信,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现代化进程。以反拨和超越现代主义为主要旨趣的后现代主义兴起于1960年代,一般被区分为否定性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前者侧重解构,后者侧重建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反拨和超越主要体现在:(1)世界整体论对人类主体论的反拨与超越:包括主客消融论对主客二分论、自然价值论对二元对立论、主体间性论对人类中心论的反拨与超越。(2)多元互补论对中心外围论的反拨与超越:包括相对理性论对绝对理性论、价值多元论对单元价值论、尊重他者论对中心主导论的反拨与超越。(3)厚道科学论对科学至上论的反拨与超越:包括有机整体论对机械还原论、技术审慎论对科技万能论、道义相融论对科学中立论的反拨与超越。现代主义对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着积极影响。具体体现在:(1)推崇人类主体论对农业生产发展的积极影响:主客二分论促进改造农业自然条件;二元对立论促进改进农业生产工具;人类中心论促进变革农业生产方式。(2)推崇中心外围论对以城带乡发展的积极影响:绝对理性论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单元价值论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心主导论促进农民市民化进程。(3)推崇科学至上论对农业科技发展的积极影响:机械还原论促进工业科技扩散农业领域;科技万能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升级;科学中立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得出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主因子。现代主义对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着消极影响。具体体现在:(1)张扬人类主体论引致农业生产产生的消极影响:主客二分论致使农村生态环境受损;二元对立论致使农业资源能源巨耗;人类中心论致使农业物种系统失衡。(2)张扬中心外围论引致以城带乡产生的消极影响:绝对理性论致使城乡二元结构固化;单元价值论致使传统农村风貌丧失;中心主导论致使农民行为观念异化。(3)张扬科学至上论引致农业科技产生的消极影响:机械还原论致使传统农耕技术隐退;科技万能论致使农业科技风险频发;科学中立论致使农业科技成果滥用。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得出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主因子。主要基于重要性和可行性原则,考虑农业现代化的“收益-成本”对比,选取22项指标构成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优势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平均法对这一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效益水平进行定量分析。(1)1981-2012年农业现代化收益指数C总体处于加速上升的态势。(2)1981-2012年农业现代化成本指数T的波动轨迹为一个“S”型走势,即指数T以2002年为界先加速上升后减速上升。(3)1981-2012年农业现代化效益指数M的波动轨迹为一个不规则的“V”字形走势,即指数M以2002年为界先加速下降后加速上升。世界整体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意义是:必须强调农业自然资源的生命体意识;必须强调集约利用资源的全过程意识;必须强调农业生产活动的泛利润意识。基于世界整体论的生态农业建设路径包括:弘扬主客消融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弘扬自然价值构建低碳农业体系;弘扬主体间性维护农业物种平衡。多元互补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意义是:必须强调农村社会的价值独立意识;必须强调城乡社会的互动互补意识;必须强调社会运行的顶层调控意识。基于多元互补论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包括:弘扬相对理性推动城乡发展优势互补;弘扬价值多元彰显乡村特有建设风貌;弘扬尊重他者鼓励城乡文明良性互动。厚道科学论对农业科技规制的启示意义是:必须强调传统农耕技术的科学理性意识;必须强调农业科技应用的伦理道德意识;必须强调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防范意识。基于厚道科学论的农业科技规制路径包括:弘扬有机整体继承创新传统农耕智慧;弘扬技术审慎推进管控农业科技风险;弘扬道义相融引导善用农业科技成果。

梅长娥[10]2013年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看哲学教育中创新意识培养》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视角来分析,如何在哲学教育中不断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本身就是人类哲学史、思维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这个时代的历史产物,马克思主义所处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反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其主要表现在它是以实践为根本特征的哲学特征创新、以批判革命精神为特征的哲学精神创新和以与时俱进为品质的哲学品质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育的生命力的源泉就在于创新,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理论形态存在着的创新精神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方式。然而,我国现时期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不能很好的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创新精神,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精神实质、重教条轻实践能力、重灌输轻主体意识的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培养新型的创新型人才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哲学教育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克服应试化倾向重在突出精神实质、克服功利化倾向重在培养能力、克服思辩化倾向紧密联系实际。本文的主体部分由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及其对哲学教育的启示”。主要是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进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中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并揭示这种创新精神对当前我国的哲学教育的启示。第二部分,“当前哲学教育中创新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我国高校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进行全面的考察,指出当前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尚存在的束缚和不利于受教育者创新意识培养的方面和环节,并揭示其原因。第叁部分,“哲学教育中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探讨改进当前我国高校的哲学教育理念、导向、内容、手段等方面的对策,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创新,保证受教育者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沿着哲学的路径和正确的方向发展,使高校的哲学教育成为符合现代教学规律、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阵地,以适应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不断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管理创新的哲学思维[D]. 蒋显荣. 湖南大学. 2003

[2]. 哲学的民族性研究[D]. 龚晓珺. 中央民族大学. 2013

[3].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研究[D]. 张永林. 天津大学. 2015

[4]. 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 周霖.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5]. 企业创新中的文化因素研究[D]. 华威.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6].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D]. 李晓莉. 兰州大学. 2016

[7]. 实践哲学语境下的生态伦理研究[D]. 于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8]. 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D]. 刘新跃. 合肥工业大学. 2010

[9]. 现代农业的哲学考量与中国后现代农业发展路径[D]. 李丽纯. 湖南大学. 2015

[10].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看哲学教育中创新意识培养[D]. 梅长娥. 新疆师范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管理创新的哲学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