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羰基化论文_吉文欣,楚秀秀,张莎莎,王殿军,马玉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催化羰基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羰基,多相,吲哚,乙酸,催化剂,氧化碳,烷基化。

催化羰基化论文文献综述

吉文欣,楚秀秀,张莎莎,王殿军,马玉龙[1](2019)在《Rh(Ⅰ)-Ru(Ⅲ)双金属配合物催化羰基化反应机理研究及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设计合成了具有双金属结构的Rh(Ⅰ)-Ru(Ⅲ)催化剂。通过羰基化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在分子水平上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Rh(Ⅰ)-Ru(Ⅲ)催化剂催化羰基化各基元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几何构型优化,计算了各基元反应的反应能垒,所有能量经过零点能校正。结果表明,Rh(Ⅰ)-Ru(Ⅲ)催化剂呈不对称折迭的立体构型,其催化各基元反应能垒均低于Monsanto铑碘催化剂的。在190℃、3.5 MPa、水质量分数6%、醋酸质量分数54%条件下,醋酸甲酯羰基化反应的转化率96.0%、醋酸收率96.0%,且无沉淀生成,明显降低了反应体系水的用量,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活性。(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9年06期)

刘丽敏[2](2019)在《多相钯催化羰基化缩聚、Heck偶联缩聚合成聚芳酰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了磁性纳米粒子负载的多相钯催化羰基化缩聚以及Heck偶联缩聚反应合成聚芳酰胺,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叁个部分:1.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两个具有醚砜基的新型芳香二碘化合物。以含醚砜基的芳二碘化合物、各种芳香二胺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经多相钯催化缩聚合成了一系列聚芳醚砜酰胺。聚合反应在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催化剂(Fe_3O_4@SiO_2-2P-PdCl_2)和DBU的存在下,以DMAc为溶剂,在120oC进行,制备了一系列对数比浓粘度高达0.77 dL/g左右的聚芳醚砜酰胺。获得的聚合物易溶于极性非质子溶剂,在氮气氛围下测定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04-265oC之间、10%热失重温度在456-492oC之间。大多数合成的聚合物可通过溶液浇铸法获得透明并有韧性的膜,其拉伸强度达到71.8-82.2 MPa,拉伸模量为1.77-2.35 GPa,断裂伸长率为9.3-13.4%。更重要的是,这种多相钯催化剂只需使用外部磁体就可以轻易地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出来,且重复使用至少7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2.通过多相钯催化含酰亚胺结构的芳香二碘化合物,含cardo基团的芳香二胺化合物和CO的缩聚合成了一系列含cardo结构的芳香聚酰亚胺酰胺。聚合反应在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催化剂[Fe_3O_4@SiO_2-2P-PdCl_2]和DBU的存在下,以DMAc为溶剂,在100oC进行,可得到一系列对数比浓粘度高达0.65 dL/g左右的聚酰亚胺酰胺。获得的聚合物易溶于极性非质子溶剂,在氮气氛围下测定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37-268°C之间。该类聚合物薄膜的拉伸强度为71.5-88.3 MPa,拉伸模量为1.51-1.81 GPa,断裂伸长率为8.5-13.2%。此外,这种多相钯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至少8次其催化活性几乎保持不变。3.合成了两种含有酰胺结构的二烯化合物,通过多相钯催化二烯单体与芳香二碘化物的Heck偶联缩聚合成了一系列聚肉桂酰胺。聚合反应在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催化剂[Fe_3O_4@SiO_2-2P-Pd(OAc)_2]和叁丁胺的存在下,以DMF溶剂,在100oC进行,可得到一系列对数比浓粘度高达0.84 dL/g的聚合物。在氮气氛围下,测得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22-269°C,10%热失重温度为437-458°C。其聚合物薄膜拉伸强度达到53.6-82.8 MPa,拉伸模量为1.78-2.01 GPa,断裂伸长率为7.5-11.1%。此外,这种多相钯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至少8次仍保持高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黑钰媛[3](2019)在《过渡金属催化羰基化及芳基酰胺C-H烯丙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吲哚啉酮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是杂环化合物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密切相关。这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和药物活性,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工业的发展中。芳基酰胺衍生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骨架普遍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在医药、染料和农药等领域的合成中都有着普遍应用。因此,对其合成方法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围绕过渡金属催化羰基化构建N-取代异吲哚啉酮衍生物和芳基甲酰胺邻位烯丙化衍生物的合成展开研究:(1)传统合成N-取代的异吲哚啉酮衍生物的方法很多,用伯胺作为氮源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由于原料反应活性的局限,叔胺较少参与该类反应。本文发展了一种利用过渡金属钯催化二级胺与邻碘苄基卤化物,一锅法方便、有效的羰基化方法,经过胺化/脱烷基化/羰基化过程实现异吲哚啉酮衍生物的合成。(2)传统的芳基甲酰胺邻位C-H活化需要将酰胺进行预官能化。我们提出了利用铑催化简单的芳基酰胺与烷基/芳基酸烯丙酯,合成各种2-烯丙基芳基甲酰胺衍生物。该方法简化了合成原料、缩短了合成路线且具有高收率和高选择性,为C-H键活化提供了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9-03-01)

邹非华[4](2018)在《多相钯催化羰基化缩聚、碳—碳偶联缩聚合成芳香聚醚酮酰胺和共轭聚合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了多相钯催化羰基化缩聚合成新型的聚芳酰胺和碳-碳偶联缩聚合成共轭聚合物,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叁个部分:1.通过多相钯催化含醚酮结构的芳香二碘单体、含cardo基团的芳香二胺单体和CO的羰基化缩聚合成了新型芳香聚醚酮酰胺。在6 mol%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催化剂存在下,以DMAc为溶剂、DBU为碱,缩聚反应在120oC和1大气压CO的条件下能顺利进行,制备出的聚合物的对数比浓粘度可高达0.77 dL/g。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聚合物在室温下能溶解于各种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23-289oC之间,5%的热失重温度在441-464°C之间。这些聚酰胺可从其DMAc溶液浇铸成透明、柔韧的薄膜,得到的薄膜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较低的吸水率及良好的机械和光学性能。钯催化剂可循环再用8次活性不变。2.通过多相钯催化含醚酮结构及氟取代的芳香二碘单体、含cardo基团的芳香二胺单体和CO的羰基化缩聚合成了新型含cardo结构的氟化芳香聚醚酮酰胺。缩聚反应是在6 mol%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催化剂存在下,以DMAc为溶剂、DBU为碱,在120oC和1大气压CO的条件下进行的,制备出的聚合物的对数比浓粘度可高达0.75 dL/g。在室温下该系列聚合物在各种非质子极性溶剂、甚至THF中均具有很好的溶解性。这些聚酰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37-258°C之间,5%的热失重温度在463-478°C之间。这些聚酰胺可以通过其DMAc溶液浇铸成膜,制备的聚合物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优异介电性能和透光性能。结果表明在聚合物的主链中引入大体积的含氟基团和cardo结构可有效提高聚合物的介电性能和透光性能。钯催化剂可循环再用8次其活性基本不变。3.研究了在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催化剂[Fe_3O_4@SiO_2-2P-PdCl_2]存在下,芳香二碘化物分别与1,4-二乙烯基苯、(E)-1,2-双(叁丁锡基)乙烯的Heck和Stille偶联聚合及2,7-二溴-9,9-二(6-溴己基)芴与1,4-苯二硼酸的Suzuki偶联聚合,合成了叁种已知结构的共轭聚合物。对得到的共轭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Fe_3O_4@SiO_2-2P-PdCl_2表现出与均相钯催化剂相同的活性,且能循环使用8次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此外,与用均相钯催化相同反应得到的共轭聚合物中钯残留量相比,利用多相钯催化制备的共轭聚合物中钯残留量均小于15ppm,还不到前者的百分之一。(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徐珊[5](2018)在《钯催化羰基化环化与茂锆催化Aza-D-A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杂环结构是许多具有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中所含的植物碱、生物碱和苷类等都含有杂环结构。不仅如此,杂环化合物在药物化学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部分杂环化合物是市场上所售药物的核心结构,因此有关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在总结传统钯催化羰化Sonogashira偶联反应及其研究进展基础上,以黄酮、橙酮及喹诺酮等典型杂环结构的构筑为目标,通过影响反应的关键因子如碱、配体、羰基源等的调控与变换,发展了更为有效、便捷的合成方法。并以建构异奎宁环类化合物为目标,提出并尝试研究了茂锆Lewis酸催化叁组分Aza-Diels-Alder的合成反应。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发展了一种碱调控的钯催化羰化偶联选择性构筑五元杂环橙酮及六元杂环黄酮的方法。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通过影响反应关键因素碱的变换与调控,成功地实现了产物的选择性与结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哌嗪加速羰化偶联后关环形成六元环产物黄酮,而叁乙胺则促进羰化偶联形成五元环橙酮。在最优条件下,我们成功合成了 22例黄酮,最高收率达95%,合成了 17例橙酮,最高收率达92%,并且都具有很好的区域选择性。(2)发展了一种无一氧化碳气体、无配体参与的钯催化羰化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羰基金属化合物Fe(CO)5作为一氧化碳释放源,当反应中单独使用磷酸钾作为碱时,得到的为炔酮产物,而加入哌嗪后,炔酮产物即可有效地转化为环化产物喹诺酮。进一步通过机理研究发现,哌嗪加成到炔酮上的中间体是形成关环产物的关键。利用该法成功地合成了 18种喹诺酮化合物,并表现出很好的官能团容忍性,芳基、烷基、杂环芳烃等基团的喹诺酮化合物均可顺利实施。(3)提出了一种茂锆Lewis酸催化的叁组分Aza-Diels-Alder反应合成异奎宁环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邻氨基苯磺酸与茂锆Lewis酸的共同作用,显示出转化率较高,收率良好的特点,但exo:endo比值最高仅达85:15。(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李昊鹏[6](2018)在《以甲酸为羰源的钯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苯并呋喃酮与苯并恶嗪酮》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成为一种高效、便捷的构建C-C键的方法,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钯催化羰基化偶联反应,在原本的偶联基础之上插入CO,从而构合成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因而其在医疗、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CO气体作为传统的羰基化反应中的C1来源,具有便宜易得、原子经济性高的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常被应用。但因为具有毒性、气体不易控制、对设备要求高的缺陷,使得CO在羰基化反应研究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许多的替代羰源被开发出来。甲酸就是其中一种,甲酸与乙酸酐先反应生成甲酸乙酸酐,随后再投入到反应中并释放出CO,即可作为羰源使用。本人所在课题组近年来主要从事替代羰源的钯催化羰基化反应及新型羰源的开发研究,将多种替代羰源应用于诸多羰基化反应。本人主要工作是以甲酸为羰源,通过钯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苯并呋喃酮及苯并恶嗪酮类化合物,同时发展了以重氮盐为原料,无过渡金属催化的合成苯硼酸频哪醇酯衍生物的方法。本论文主要介绍如下工作:1.以甲酸为羰基来源合成苯并呋喃酮,既可以通过醛和酚为原料的分子间羰基化反应,也可以通过2-羟基苄醇为原料的分子内羰基化反应,对各自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两个反应都具有较一定的底物适用性。2.以甲酸为碳源,以N-亚甲基苯基-2-碘苯胺为原料一锅法制备苯并恶嗪酮,该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很好的底物适用性,不仅如此,该反应能够以较大的催化转化数完成反应,更加节能环保。3.以重氮盐为原料制备苯硼酸频哪醇酯,研究过程中发现该反应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金属、有机类的催化剂,在室温下的水溶性的溶剂中反应即可,该反应具有较好的底物适用性,是一种合成苯硼酸频哪醇酯衍生物的好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4)

朱壮丽[7](2017)在《钯催化羰基化Suzuki偶联反应研究及叁嗪共轭分子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用来构建C-C键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有机合成化学和金属催化化学的焦点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钯催化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已经发展成为合成联苯、二芳基甲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手段。传统的钯催化均相Suzuki反应难以避免昂贵配体的使用,并存在贵金属钯用量大,且难以再次回收重复利用等局限性。此外,在Suzuki羰基化偶联反应中,一般需要使用易燃易爆且剧毒的CO高压气体,这无疑将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都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理念,限制了钯催化Suzuki反应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基于此,本论文围绕以下叁个方面展开工作。第一,利用羰基金属化合物作为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s),发展了一种温和高效的无CO气体参与的Pd-Fe纳米微粒(Nanoparticles,NPs)双金属催化Suzuki羰基化反应,实现了二芳基甲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研究表明,作为一氧化碳释放分子,五羰基铁不仅可以为碘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的羰基化偶联反应提供羰基,而且其释放的铁可与贵金属钯原位反应形成Pd-Fe NPs,持续催化反应进行。通过傅里叶红外反应仪FT-IR、多功能成像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仪EDS等测试手段和控制实验,我们发现Pd-Fe NPs的形成和转化是整个催化循环的关键,并且分离出的Pd-Fe NPs可以多次应用于Suzuki羰基化和交叉偶联反应的循环实验。第二,选择磁性四氧化叁铁作为负载材料,发展了一种制备裸磁性Fe3O4负载的Pd-Fe(Pd-Fe@Fe3O4)的新方法,并成功将其引入Suzuki交叉偶联反应。球形纳米四氧化叁铁制备的Pd-Fe@Fe3O4可高效催化Suzuki交叉偶联反应,在温和条件下成功将反应底物拓展到溴代芳烃。磁性Pd-Fe@Fe3O4催化剂容易再次回收并循环利用。此外,普通四氧化叁铁也可制备Pd-Fe@Fe3O4,并可有效催化Suzuki交叉偶联反应。催化活性实验发现,此类磁性多相催化剂可进一步将钯的用量降低至320 ppm。第叁,利用水促进的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开发新型的有机共轭小分子光电材料,合成了一系列可控光电性能的噻吩叁嗪共轭材料(TTCs)。该策略采用两步合成法,第一步利用简单的亲核取代反应引入柔性基团作为sigma-spacer;第二步利用水促进的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将电子接受体噻吩集团引入电子给予体叁嗪骨架中,从而构筑D-A共轭体系。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活泼有机金属试剂的使用,反应温和高效,选择性高。控制实验和对照实验表明,水的存在和比例对反应活性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苏吕[8](2017)在《过渡金属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3-亚甲基异吲哚啉酮和叁吲哚基甲烷》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羰基化反应具有优点(i)可以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羰基而成为含氧化合物的一类反应,是有机合成化学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ii)便宜易得的一氧化碳(CO)可以作为羰基化试剂,符合绿色化学原则。3-亚甲基异吲哚啉-1-酮和叁吲哚基甲烷衍生物是非常有用的两类化合物和高活性反应中间体。但是文献报道的这两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通常需要苛刻条件或多步骤。因此发展简便经济合成3-亚甲基异吲哚啉-1-酮和叁吲哚基甲烷衍生物的方法十分必要。本硕士论文中我们报道了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3-亚甲基异吲哚啉-1-酮和叁吲哚基甲烷衍生物的方法,合成方法中使用CO作为C1构建单元。首先,通过钯催化分子内C-I键氨基羰基化反应,本文建立了从(E)-1-(1-(2-碘苯基)亚乙基)-2-苯肼原料出发高效合成3-亚甲基异吲哚啉-1-酮的催化体系。催化反应体系采用1个大气压CO作为羰基化试剂,可以可观或高产率得到多种多样的3-亚甲基吲哚啉-1-酮衍生物,原料(E)-1-(1-(2-碘苯基)亚乙基)-2-苯肼可以很容易通过苯肼与邻碘苯乙酮脱水反应而制得。与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相比具有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优点。其次,通过铑催化C-H键羰基化及随后的3-吲哚甲醛双吲哚基化反应,本文建立了高效与实用性的合成叁吲哚基甲烷衍生物的催化反应体系。催化反应体系采用1个大气压CO作为羰基化试剂,以[RhCp*Cl2]2作为催化剂,AgOAc作为氧化剂,AcOH和DMSO的混合液体作为该反应的溶剂,其体积比为1:3。该新型方法的特征是低压CO、高官能团容忍度和高产率。(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7-03-22)

朱小军[9](2016)在《磁性纳米粒子负载双齿膦钯(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羰基化缩聚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硕士学位论文的工作主要由以下叁个部分组成:1.以商业易得的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为起始原料,通过与四乙氧基硅烷反应制得表面涂覆一薄层硅胶的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SiO_2)载体。后者与叁乙氧基功能化的双齿膦配体缩合,接着与氯化钯反应,首次合成了新型磁性纳米粒子负载双齿膦钯(Ⅱ)配合物催化剂(Fe_3O_4@SiO_2-2P-Pd Cl_2)。通过元素分析、透射电镜(TEM)、能量分散光谱(EDS)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负载钯催化剂在间-二碘苯、4,4'-二氨基苯醚与CO(1atm)叁组分之间的羰基化缩聚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发现该负载钯催化剂与均相Pd Cl_2(PPh3)2活性相当,且可循环使用多次其活性基本不变。2.首先,通过简单合成途径制备出了几种含醚酮结构的芳香二碘化物单体:4,4'-双(3-碘苯甲酰基)二苯醚、4,4'-双(3-碘苯氧基)二苯甲酮和1,4-双[4-(3-碘苯氧基)苯甲酰基]萘。将Fe_3O_4@SiO_2-2P-Pd Cl_2代替均相钯催化剂,研究其作为多相钯催化剂在含醚酮结构单元的芳香二碘化合物与简单芳香二胺和CO(1atm)叁组分之间的羰基化缩聚反应中的应用。并对所制备的新型聚芳酰胺进行结构表征及热、机械、光学、溶解性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多相钯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可循环使用多次其活性基本不变,得到的聚芳酰胺数均分子量介于21402到67677之间。该系列聚合物能够溶解在NMP,DMF和DMAc等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s)为174-233℃,拉伸强度为72.8~82.6 MPa,模量为1.95~6.99 GPa,断裂伸长率为2.4~7.7%。此外,该系列聚合物薄膜的透光性能优良,在波长λ=600 nm时,其透光率均达到80%以上。3.首先,通过设计简单途径合成新型含2,6-二苯基-4-芳基吡啶结构单元的芳香二胺单体,继而研究其在Fe_3O_4@SiO_2-2P-Pd Cl_2催化下与各种含醚酮结构单元芳香二碘化物单体的羰基化缩聚反应,并对所制备的新型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及热、机械、光学、溶解性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多相钯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可循环使用多次其活性基本不变,得到的聚芳酰胺数均分子量介于27,944到80,244之间。该系列聚合物能够溶解在NMP,DMF和DMAc等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s)为224-257℃,拉伸强度为86.4~113.7 MPa,拉伸模量为2.42~6.99 GP,断裂伸长率为2.9~6.8%。此外,该系列聚合物薄膜的透光性能优良,在波长λ=600 nm时,其透光率均达到80%以上。(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10](2016)在《通过催化羰基化反应制备乙酸的方法(续)》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接第4期)反应的醋酸平均STY为7.5mol/(L·h),在3wt%醋酸甲酯浓度,1.0wt%水含量下的醋酸瞬时STY为5.1mol/(L·h)。反应后测定副产物丙酸的含量为495ppm。将制备的[Ru(CO)4I2]加入到反应结束的后溶液里,使钌浓度为600ppm,并将该含水1.0wt%的反应液用氮气保护,并置换出反应液中的CO,在氮(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6年05期)

催化羰基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了磁性纳米粒子负载的多相钯催化羰基化缩聚以及Heck偶联缩聚反应合成聚芳酰胺,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叁个部分:1.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两个具有醚砜基的新型芳香二碘化合物。以含醚砜基的芳二碘化合物、各种芳香二胺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经多相钯催化缩聚合成了一系列聚芳醚砜酰胺。聚合反应在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催化剂(Fe_3O_4@SiO_2-2P-PdCl_2)和DBU的存在下,以DMAc为溶剂,在120oC进行,制备了一系列对数比浓粘度高达0.77 dL/g左右的聚芳醚砜酰胺。获得的聚合物易溶于极性非质子溶剂,在氮气氛围下测定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04-265oC之间、10%热失重温度在456-492oC之间。大多数合成的聚合物可通过溶液浇铸法获得透明并有韧性的膜,其拉伸强度达到71.8-82.2 MPa,拉伸模量为1.77-2.35 GPa,断裂伸长率为9.3-13.4%。更重要的是,这种多相钯催化剂只需使用外部磁体就可以轻易地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出来,且重复使用至少7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2.通过多相钯催化含酰亚胺结构的芳香二碘化合物,含cardo基团的芳香二胺化合物和CO的缩聚合成了一系列含cardo结构的芳香聚酰亚胺酰胺。聚合反应在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催化剂[Fe_3O_4@SiO_2-2P-PdCl_2]和DBU的存在下,以DMAc为溶剂,在100oC进行,可得到一系列对数比浓粘度高达0.65 dL/g左右的聚酰亚胺酰胺。获得的聚合物易溶于极性非质子溶剂,在氮气氛围下测定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37-268°C之间。该类聚合物薄膜的拉伸强度为71.5-88.3 MPa,拉伸模量为1.51-1.81 GPa,断裂伸长率为8.5-13.2%。此外,这种多相钯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至少8次其催化活性几乎保持不变。3.合成了两种含有酰胺结构的二烯化合物,通过多相钯催化二烯单体与芳香二碘化物的Heck偶联缩聚合成了一系列聚肉桂酰胺。聚合反应在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催化剂[Fe_3O_4@SiO_2-2P-Pd(OAc)_2]和叁丁胺的存在下,以DMF溶剂,在100oC进行,可得到一系列对数比浓粘度高达0.84 dL/g的聚合物。在氮气氛围下,测得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22-269°C,10%热失重温度为437-458°C。其聚合物薄膜拉伸强度达到53.6-82.8 MPa,拉伸模量为1.78-2.01 GPa,断裂伸长率为7.5-11.1%。此外,这种多相钯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至少8次仍保持高催化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催化羰基化论文参考文献

[1].吉文欣,楚秀秀,张莎莎,王殿军,马玉龙.Rh(Ⅰ)-Ru(Ⅲ)双金属配合物催化羰基化反应机理研究及性能评价[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

[2].刘丽敏.多相钯催化羰基化缩聚、Heck偶联缩聚合成聚芳酰胺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3].黑钰媛.过渡金属催化羰基化及芳基酰胺C-H烯丙化反应研究[D].温州大学.2019

[4].邹非华.多相钯催化羰基化缩聚、碳—碳偶联缩聚合成芳香聚醚酮酰胺和共轭聚合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5].徐珊.钯催化羰基化环化与茂锆催化Aza-D-A反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6].李昊鹏.以甲酸为羰源的钯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苯并呋喃酮与苯并恶嗪酮[D].浙江理工大学.2018

[7].朱壮丽.钯催化羰基化Suzuki偶联反应研究及叁嗪共轭分子的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7

[8].苏吕.过渡金属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3-亚甲基异吲哚啉酮和叁吲哚基甲烷[D].福建师范大学.2017

[9].朱小军.磁性纳米粒子负载双齿膦钯(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羰基化缩聚反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10]..通过催化羰基化反应制备乙酸的方法(续)[J].乙醛醋酸化工.2016

论文知识图

碳氢化合物(R-H)为亲核试剂的...氧化羰基化反应避免了在一氧化碳存在...炔酰胺同样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合成生物...芳基氯代物相对于芳基溴代物和碘代物...烷烃参与的钯催化氧化羰基化反应也是...芳基卤素的钯催化羰基化反应机...

标签:;  ;  ;  ;  ;  ;  ;  

催化羰基化论文_吉文欣,楚秀秀,张莎莎,王殿军,马玉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