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胺酶论文_翟钦,王易,胡绍燕,卢俊,袁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酰胺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酰胺,淋巴细胞,白血病,丙烯酰胺,南极,肠管,左旋。

酰胺酶论文文献综述

翟钦,王易,胡绍燕,卢俊,袁静[1](2019)在《鼻空肠管在重度门冬酰胺酶相关急性胰腺炎患儿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干预对重度门冬酰胺酶相关急性胰腺炎(AAP)患儿的疗效。方法根据国际药物毒性协作组织制定的AAP诊断标准及严重程度分级,观察9例重度AAP患儿的临床特征、使用鼻空肠管时机以及恢复经口喂养效果。结果 9例患儿腹痛72 h内均未缓解。血淀粉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放置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后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为48~240 h。其中2例患儿在72 h内行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开始恢复经口喂养时间分别为10和17 d;其余7例患儿超过72 h行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开始恢复经口喂养时间为7~58 d。结论早期行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有利于重度AAP患儿的治疗和康复。(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陈菊花,焦琳舒,谢亚娟,陆兆新,张充[2](2019)在《地衣芽孢杆菌L-天冬酰胺酶Ⅰ 型的克隆表达及其在降低薯条中丙烯酰胺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L-天冬酰胺酶Ⅰ型酶基因克隆并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酶活力为(63.64±3.18) IU/mL,比活力为945.79 IU/mg,最适催化反应条件为45℃、pH 10.0。45℃处理12 h后,重组酶的相对酶活力仍大于90%。该酶无谷氨酰胺催化能力,具有23.38%的D-天冬酰胺活性,其对L-天冬酰胺的K_m值为12.19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_(max)为2.69 IU/mL。此外,将L-天冬酰胺酶Ⅰ型应用于油炸薯条中,处理后的样品中丙烯酰胺含量降低58.39%。研究表明,地衣芽孢杆菌L-天冬酰胺酶Ⅰ型具有应用于食品加工工业的潜力。(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杨宁,蔺小雨,姜鹏飞,于达,董秀萍[3](2019)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对冻藏拉氏南美南极鱼鱼肉热凝胶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研究不同孵育温度下(35℃、40℃、45℃、50℃)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对冻藏拉氏南美南极鱼鱼肉形成热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南极鱼肉中肌球蛋白发生了变性,肉糜自身形成凝胶能力差,但通过添加MTGase可改善肉糜形成凝胶的能力,且在35℃加热2 h凝胶强度达到最高。电泳结合蛋白质溶解度检测发现,添加MTGase前,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蛋白质浓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肌球蛋白未形成交联,添加MTGase后,肌球蛋白重链逐渐消失,温度间差异不大,蛋白质浓度随着加热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各温度变化趋势类似。圆二色谱测定鱼肉肌球蛋白棒在30℃和38.5℃呈双相方式展开,由于棒区域的完全展开会降低对凝胶强度的改善效果,而35℃孵育时,60%不太稳定的肌球蛋白棒完全展开,剩下的区域保持双螺旋结构,这种结构对于通过肌球蛋白交联提高凝胶强度起到重要作用。综上,添加MTGase可以有效改善冻藏南极鱼鱼肉的凝胶特性,且孵育条件为35℃-2h时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周其洋,张书泰[4](2019)在《ARTP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谷氨酰胺酶的曲霉菌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选育高产谷氨酰胺酶的突变菌株,选择综合性能优良的酱油生产曲霉菌株A1428,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育种技术,经平板初筛和酱油制曲、发酵复筛,结合96孔板法建立高通量筛选诱变菌株的方法,得到一株高产谷氨酰胺酶菌株A380。结果表明:ARTP诱变条件为功率120W,气流量10L/min,诱变时间120s,致死率达90%。菌株A380谷氨酰胺酶活力为10U/g,较出发菌株高25%。发酵原油谷氨酸含量为12g/L,提高了20%。同时,诱变菌株A380原油中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较出发菌株A1428都有一定的提升,苦味氨基酸相对较低,具有进一步研究其工业化生产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11期)

李风,周鹏[5](2019)在《培门冬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培门冬酶(PEG-ASP)和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89例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儿采用含培门冬酶的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患儿则给予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方案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用药次数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93.1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多在Ⅰ~Ⅱ级,各项常见不良反应情况经临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用药次数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门冬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用于治疗儿童ALL均有较高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方面相近,不过培门冬酶作用时间长,给药次数少,临床应用更为方便。(本文来源于《中国疗养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朱平,欣泉,廖欣,熊慕珺,梁禹环[6](2019)在《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行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观察组行培门冬酶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6%,高于对照组的96.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342,P>0.05)。观察组治疗后APTT为(42.88±13.08)s,高于对照组的(42.83±11.43)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NR为(1.45±0.18),高于对照组的(1.41±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为(1.89±0.44)g/L,低于对照组的(1.90±0.45)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过敏,显着低于对照组的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310,P<0.05)。结论: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两种药物均能延长APTT,升高INR,降低FIB,但左旋门冬酰胺酶易引发过敏症状,患者对培门冬酶的耐受性较高,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30期)

田敏,曲瑞丹,刘英杰,陈浩喆,林青楠[7](2019)在《蛋白质谷氨酰胺酶成熟肽基因mpg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谷氨酰胺酶(Protein-glutaminase,简称PG)是一种新型蛋白质脱酰胺酶,在蛋白质改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关于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的测定方法主要是通过苯酚-次氯酸盐反应测定铵离子含量指示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的酶活,该方法精确度和灵敏度有限。因此,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解朊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proteolyticum)分泌的蛋白质谷氨酰胺酶成熟肽基因mpg,纯化后制备其多克隆抗体用于检测解朊金黄杆菌分泌的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的含量。首先以解朊金黄杆菌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出成熟肽基因mpg,将其与pET32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32a-mpg,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在25℃条件下,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6 h,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呈可溶性蛋白。通过Ni-NTA柱纯化的重组蛋白mPG-His_6,将其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酶联免疫法检测其效价,所得抗体效价为1∶5 000。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说明,该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良好。最后使用该多克隆抗体对解朊金黄杆菌的发酵上清液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反应,检测天然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结果表明该抗体特异性良好,可用于检测解朊金黄杆菌分泌的蛋白质谷氨酰胺酶,为深入研究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的生物学功能、建立蛋白质谷氨酰胺酶高产菌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工业微生物》期刊2019年05期)

高翔,焦俊,刘梦迪,秦园园,徐林艳[8](2019)在《门冬酰胺酶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门冬酰胺酶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株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门冬酰胺酶对DLBCL细胞株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及其凋亡机制。结果:门冬酰胺酶明显抑制多种DLBCL细胞株的增殖,并引起细胞周期G_0/G_1期阻滞;门冬酰胺酶可以降低DLBCL不良预后相关分子HIF-1α的表达,诱导DR4、caspase 8等的活化,抑制c-FLIP表达;同时升高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MCL-1的表达。结论:门冬酰胺酶抑制DLBCL细胞增殖,引起G_0/G_1期细胞阻滞;并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细胞凋亡通路诱导DLBCL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谢建伟,陈晗,孔倩,方建培[9](2019)在《两种门冬酰胺酶对Jurkat和RS4;11细胞的细胞毒性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谷氨酰胺酶活性不同的两种门冬酰胺酶(L-ASP)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L-ASP耐药)和RS4;11 (L-ASP敏感)的细胞毒性,探讨门冬酰胺酶的谷氨酰胺酶活性对抗肿瘤效应的影响。方法 (1)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野生型门冬酰胺酶(WT)和低谷氨酰胺酶活性的突变型门冬酰胺酶(MT)。(2)用CCK-8试剂盒检测WT和MT对Jukat细胞和RS4;11细胞的增殖毒性。(3)绘制WT和MT作用下Jurkat细胞的生长曲线。(4)用流式细胞术检测WT和MT诱导Jurkat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与WT相比,MT的谷氨酰胺酶活性和门冬酰胺酶活性比值明显降低(0.9%±0.1%vs.12.2%±2.8%,P <0.05)。(2) 1.0 IU/mL的WT和MT处理Jurkat细胞48h抑制率分别为(96. 07±1.19)%和(45.60±4.38)%,差异具有显着性(P <0.05);WT和MT对RS4;1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127±0.012) IU/L和(0.116±0.014)IU/L,差异无显着性(P=0.331)。(3)生长曲线显示0.1 IU/mL的WT显着抑制Jurkat细胞增殖,0.1 IU/mL的MT不能抑制Jurkat细胞增殖。(4) 1.0 IU/mL的WT和MT处理Jurkat细胞24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27±6.89)%和(13.02±3.87)%,差异具有显着性(P <0.05)。结论L-ASP的谷氨酰胺酶活性可以增强L-ASP对Jurkat细胞的抗肿瘤效应,但不能增强L-ASP对RS4;11细胞的抗肿瘤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高晓艳,刘梅,田小清,吕润林,鲁英娟[10](2019)在《Wnt信号通路抑制对急性白血病天门冬酰胺酶耐药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抑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天门冬酰胺酶(As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人ALL细胞株THP-1分为对照组、Asp组与si-Wnt组,Asp组与si-Wnt组分别转染siRNA阴性对照与Wnt siRNA,转染后48 h,两组均加入Asp(终浓度为0.25μM),对照组只加生理盐水。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Western-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sp加药后24 h、48 h、72 h,si-Wnt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和Asp组,且Asp组高于对照组(P<0.05)。Asp加药后72 h,si-Wnt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Wnt及AKT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与Asp组,Asp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si-Wnt组G2/M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与Asp组,且Asp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Wnt信号通路抑制可降低ALL细胞对Asp的耐药性,抑制AKT蛋白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促进ALL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酰胺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L-天冬酰胺酶Ⅰ型酶基因克隆并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酶活力为(63.64±3.18) IU/mL,比活力为945.79 IU/mg,最适催化反应条件为45℃、pH 10.0。45℃处理12 h后,重组酶的相对酶活力仍大于90%。该酶无谷氨酰胺催化能力,具有23.38%的D-天冬酰胺活性,其对L-天冬酰胺的K_m值为12.19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_(max)为2.69 IU/mL。此外,将L-天冬酰胺酶Ⅰ型应用于油炸薯条中,处理后的样品中丙烯酰胺含量降低58.39%。研究表明,地衣芽孢杆菌L-天冬酰胺酶Ⅰ型具有应用于食品加工工业的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酰胺酶论文参考文献

[1].翟钦,王易,胡绍燕,卢俊,袁静.鼻空肠管在重度门冬酰胺酶相关急性胰腺炎患儿的应用效果[J].江苏医药.2019

[2].陈菊花,焦琳舒,谢亚娟,陆兆新,张充.地衣芽孢杆菌L-天冬酰胺酶Ⅰ型的克隆表达及其在降低薯条中丙烯酰胺的应用[J].食品科学.2019

[3].杨宁,蔺小雨,姜鹏飞,于达,董秀萍.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对冻藏拉氏南美南极鱼鱼肉热凝胶形成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4].周其洋,张书泰.ARTP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谷氨酰胺酶的曲霉菌种[J].中国调味品.2019

[5].李风,周鹏.培门冬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对比[J].中国疗养医学.2019

[6].朱平,欣泉,廖欣,熊慕珺,梁禹环.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

[7].田敏,曲瑞丹,刘英杰,陈浩喆,林青楠.蛋白质谷氨酰胺酶成熟肽基因mpg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工业微生物.2019

[8].高翔,焦俊,刘梦迪,秦园园,徐林艳.门冬酰胺酶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相关机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

[9].谢建伟,陈晗,孔倩,方建培.两种门冬酰胺酶对Jurkat和RS4;11细胞的细胞毒性差异研究[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9

[10].高晓艳,刘梅,田小清,吕润林,鲁英娟.Wnt信号通路抑制对急性白血病天门冬酰胺酶耐药性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氨基葡萄糖合成酶催化的乒乓机制Fig....转谷氨酰胺酶酶促交联制备乳清...反应示意图转谷氨酰胺酶交联蛋白原理转谷氨酰胺酶浓度对乳清蛋白溶...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基因排布

标签:;  ;  ;  ;  ;  ;  ;  

酰胺酶论文_翟钦,王易,胡绍燕,卢俊,袁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